谈谈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桂国伟 (河南葛市和尚桥镇育英小学,河南长葛461 500)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和新课改下的不断深化,我深深地体 求,但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又感到十分困难。经过长期的调查、思 会到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只有打破原来僵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去 考,我决定从课堂改革人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掌控者,把课堂完 寻找一条数学学科学习的新路子,才能塑造高素质的人才。 全还给学生,把“我要学”变成学生内在的需要。以学生的问题展 开课堂教学,实现课堂由教师的预设向学生主动生成转变。在课堂 我一开始就担任五年级数学课,接下来的时间是在教毕业班的 上,我从不过分地束缚学生,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学习,可以跨 数学。在原先的教学中,我工作认真刻苦。由于自己爱孩子,喜欢 组参与讨论,可以用不同方式来交流研究的成果。我的课堂教学主 一 只有改革僵化的课堂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和学生在一块,课下给差生补习功课,有时牺牲了星期天,帮助 孩子补习功课,我的家便成了孩子们学习的场所。为此,家长们也 经常说我教学特别认真,跟这样的教师学习再学不好那就是孩子太 笨了。可是,一个差生进步了,另一个差生紧跟着又会出现,班上 的差生在轮流交替着。课上我会拼命地给孩子讲解所学的知识,一 遍、两遍……原因在哪里?以前我总认为,只要自己多讲,学生多 练,多听,知识就一定能学会,从不曾想过,对所教的知识孩子是 否去积极接受。孩子的大脑成了教师填充知识的容器,你填什么, 他的大脑就装有什么,每个孩子的大脑中装有的都是同样的解题方 法,只有教师教知识的再现。尽管每天下来,自己感到好累好累, 到最后甚至连批评孩子的力气都没有了。尽管热情地工作,可学生 们的成绩总是不尽如人意,更不用说子各种能力的提高了。静下心 来想想,是否我们的授课方式存在问题?课上老师拼命地讲,唯一 能看到的就是孩子是否遵守纪律。至于孩子的大脑在想什么,只有 孩子自己知道。小组互助学习就避免了这一缺点,每个孩子的一切 都在组长检控中,对待每个问题,你必须要认真思考,因为随时有 组长提问,这就杜绝了课上想非所学的问题。也许有的教师要问哪 个孩子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讲解得到的?对,老师是构成数学教学 过程的一个核心要素,学生的任何活动都是在老师有目的的指导下 完成度。 二、在探索中逐步深化改革完善“互助式”教学法 (一)优化备课过程,提高备课的实用价值 1.科学地把握、使用教材 教材是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我对教材的使用原则是:深入挖 掘,合理整合,灵活处理,不过分依赖。我们知道教材只给我们提 供一个知识链,它不是唯一的。因此,在教学期开始之前,我总要 用几周的时间熟悉教材,认真分析和把握每个单元有几个知识点, 然后根据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对材料重新整合,该合并的知识 点合并,需要调整授课时序的内容调整,该删减的内容就删减,需 要补充的内容就补充。 2.精心设计导学案 我的教案分为两部分,即问题情境的创设和练习题。关于数学 问题的呈现,我一般不用课本上的例题,因为这些例题已经不能引 起学生的兴趣,所以我就重点遵循体现情景化和生活化的原则。 我的练习设计主要有三个目的,就是巩固和提高以及创设继续研究 的空间和引出新的探究活动。我设计的练习题一般不是课本上的现 成题,而是充分体现了练习的层次性和开放性,体现了少而精的原 则。这不仅让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成 功的欢乐,还及时反馈了学生的学习信息,同时也发散了学生的思 维,引发了其求知的欲望,训练了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从 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让课堂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发源地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这是新课标的要 ・ 98 ・ 要有五的环节:问题呈现——小组合作探究——汇报交流——练习 巩固——课堂小结。 问题呈现。问题是学生学习的开始,没有问题就没有真正意义 上的研究性学习,而产生问题念,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 习兴趣,引发学生产生就是好奇和怀疑,也只有好奇和怀疑才能 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我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精心给学生创 设问题的联想,使之尽快进入学习状态。例如,在学习“倒数的认 识”时,我创设的问题情境是,猴妈妈把一个饼带回家,它把其中 的一半留给猴爸爸,把另一半平均分给大猴小猴两个,想一想,大 猴小猴各吃了这个饼的几分之几?怎么算?这样的问题学生本来 就非常想知道答案,并且答案很容易想出来,可目的是让学生把 1/2÷2怎么得到的1/4,这就引出了倒数。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经 历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在教学中,要想方设法 地吊起学生的胃口。因为我相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 趣,学习活动对他们来说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一种 享受。 合作探究。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应该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权,完 全还给学生,把学习变成自主学习的行为。在教学中,我把学生分 成四人一小组,把小组长变成小老师,学生帮学生,学生考学生。 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让合作与竞争在教学存,并注意激发学 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当明确了本节课研究的问题后, 学生便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研究。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该说的说,该 做的做。这时候我也变成了小组的一员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去,和学 生同样是一个学习者,必要时给学生方法上的指导和点拨。在小组 学习中,学生可以大胆地以自己的方式学习,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讨 论,有效地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汇报交流。汇报交流是建立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果没有 师生之间真挚、和谐的感情交流,再好的教学设计也不会有好的效 果。师生之间的交流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而言至关重要。在回拨交 流过程中,要让学生尽情说出心中的精彩;要让学生知道尊重别人 就是尊重自己的理念;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不讽刺、挖苦学生;要 尊重学生的独创,不管对与错,都要虚心倾听;要尊重学生研究的 成果,并小心翼翼地保护它;要引导学生在汇报中交流,在交流中 探索,在探索中求证。 巩固练习。练习题设计层次性要强。一是要面向全体同学的基 础性题目,二是立足于实际的应用性、发展题目。三是有益于学生 潜能开发的智力题目。在练习题的处理上要做到因作作为工作的重 点之一人而异,不同水平的学生做不同层次的题目。要尽量照顾差 生,成就优生,把差生的转化工作作为工作的重点之一。 课堂小结。在教学结束时,要把本节课的知识点概括起来给学 生新的启迪和感受,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