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反应
碱可以与酸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这种反应叫做________,如: NaOH+HCl===________+H2O 2NaOH+H2SO4===________+2H2O
中和反应的实质是酸中的________与碱中的________结合形成中性的、难电离的水,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上两个中和反应无明显现象,我们可以用指示剂检测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酚酞是一种指示剂,其遇酸不变色,遇碱变红色,用它可以判断中和反应是否进行完全。
说明 ①中和反应的反应物特指酸和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中和反应”这句话是错误的。例如:Fe2O3+6HCl===2FeCl3+3H2O,CuO+H2SO4===CuSO4+H2O这两个反应都生成了盐和水,但却不是中和反应。
②中和反应的实质:H+OH===H2O。
例1 (咸宁中考)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下列有关量的变化与所加入的稀盐酸质量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
+
-
例2 将a%的氢氧化钠溶液b克和b%的盐酸溶液a克混合,下列物质不能与这种混合液发生反应的是( )
A.氧化铜粉末 B.盐酸 C.氢氧化钠固体 D.硝酸银溶液
中和反应的应用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如酸雨导致一些地方的土壤变成酸性,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可向土壤中撒适量的熟石灰中和其酸性。
2.处理工厂的废水:工厂的废水应处理后再排出,防止造成水源的污染。如硫酸厂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等杂质,可以用熟石灰进行中和处理。
3.用于医药:胃液里含有适量盐酸,可帮助消化,但胃酸过多,反而消化不良,可遵医嘱服用碱性的药物,中和过多的胃酸;皮肤被蚊虫叮咬会脓肿起包,这是因为蚊虫能在皮肤内注入蚁酸,可涂抹含碱性物质的药水来减轻痛痒。
例3 (金华中考)芋艿(俗称毛芋)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新鲜芋艿在去皮时会出现一种白色的汁液,汁液内含有一种碱性物质—皂角甙,沾上它会奇痒难忍,下列厨房中的物质止痒效果最好的是( )
A.食醋 B.料酒 C.纯碱 D.食盐水
中和反应图像的变化
例4 常温下,往盛放适量稀硫酸的烧杯中逐滴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钡溶液至过
量并充分搅拌。烧杯中有关量的变化情况的图像对应关系不合理的是( )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例5 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中和反应时观察不到明显现象,为了确定其反应是否发生,某班同学设计了不同的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1)方案一:向装有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几滴酚酞试液,不断滴入稀硫酸,并用玻璃棒搅拌。如果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可以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案二:向装有一定量稀硫酸的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再向其中滴加碳酸钠溶液,如果有气泡产生,那么说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没有发生化学反应。你认为方案二的结论正确吗?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反应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用pH试纸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pH,然后向其中滴加稀硫酸,pH逐渐减小,最终小于7
B.用温度计测量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前后的温度,温度明显上升 C.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后再滴加硫酸铜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中和反应的综合判断
例6 (广东中考)右图是表示在9.8g 10%的稀H2SO4中逐滴滴入10%的Ba(OH)2溶液的变化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是时间,y是pH
B.x是水的总质量,y是H2SO4的质量
C.x是加入Ba(OH)2溶液的质量,y是沉淀物质的质量 D.x是加入Ba(OH)2溶液的质量,y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例7 (辽阳中考)某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将一定量的稀硫酸加入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未看到明显的现象。部分同学产生疑问:酸和碱到底能否发生反应?
(1)该小组同学又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向滴有酚酞溶液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并振荡 实验现象 观察到溶液由______色变为无色 实验结论及反应方程式 氢氧化钠和硫酸发生了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同学们对(1)实验后溶液中的溶质组成展开探究,作出如下猜想: 小明的猜想是:只有Na2SO4; 小亮的猜想是:有Na2SO4和NaOH; 小丽的猜想是:有Na2SO4和H2SO4。 你认为____________的猜想不合理。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要验证余下两种猜想中的哪一种是正确的,请完成下面的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取(1)实验后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________________ 加入___________ ________的猜想正确 预期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见下图。下列有关认识错误的是( ) ..
第1题图
A.反应结束时溶液的pH=7 B.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C.酸与碱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该微观图还可说明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2.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2题图
A.该实验是将稀盐酸滴入稀NaOH溶液
B.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为吸热反应
C.在20s到40s之间某一时刻,两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D.60s时,溶液中的溶质为NaOH和NaCl
3.(湘潭中考)往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根据实验事实绘制如图所示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3题图
A.a至b段有蓝色沉淀生成 B.d点溶质种类为三种 C.c至d段,溶液pH不断减小 D.c点所含的溶质种类最少
4.向装有一定量NaOH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下列图像错误的是( )
5.某氢氧化钠固体样品,可能含有固体氢氧化钾和不溶于酸的杂质A,取5.6g该样品与100g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mg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样品不含任何杂质,则m<1.8
B.若m=1.8,则样品中一定含有杂质A,可能含有固体氢氧化钾 C.若m=1.8,则样品中至少含有杂质A或固体氢氧化钾中的一种 D.若样品中既含有A,也含有固体氢氧化钾,则m>1.8
第6题图
6.将20.0g稀盐酸逐滴加入到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边滴加边搅拌,随着稀盐酸的滴加,溶液的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溶液的温度变化如表所示(不考虑反应过程中热量散失)。
反应时间(s) 溶液温度(℃) 0 20.5 10 20.6 20 20.7 30 20.8 40 20.9 50 20.8 60 20.7 (1)当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温度是________℃。 (2)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参考答案
【要点详解】知识点1:中和反应
NaCl Na2SO4 H OH H+OH===H2O 例1 D 例2 B 知识点2:例3 A
【易错点拨】例4 D 例5 (1)红色逐渐退去,直至变无色 2NaOH+H2SO4===Na2SO4+2H2O (2)不正确 如果稀硫酸过量,滴加碳酸钠也会产生气泡 (3)AB 例6 D
【综合应用】例7 (1)红 H2SO4+2NaOH===Na2SO4+2H2O (2)小亮 如果有NaOH存在,含有酚酞的溶液不会为无色 锌粒 有气泡产生(或没有气泡产生) 小丽(或小明)
【巩固提升】1.D 2.D 3.D 4.D 5.B 6.(1)20.9 (2)设参加反应的盐酸的质量为x NaOH+HCl===NaCl+H2O 40 36.5 10.0g×4% x
4036.5
= x=0.365g
x10.0g×4%
0.365g
稀盐酸的质量分数是×100%≈3.7%
10g
+
-
+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