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支精梳纯纺牦牛绒机织纱关键技术研究

高支精梳纯纺牦牛绒机织纱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筏尚旅游网
毛纺科技 ——第4O卷第11期 6—— Wool Textile Journal 2012年11月 高支精梳纯纺牦牛绒机织纱关键技术研究 倪春锋 (沙洲职业工学院,江苏张家港215600) 摘要:针对牦牛绒纤维的特性,以减小纤维损伤、确保均匀成条为目的,提出了基于精梳毛纺系统生产高支 精梳牦牛绒纯纺机织纱的工艺路线。充分发挥了毛型工艺路线长、混合充分、梳理柔和、条干均匀的特点,对相关 工序部件尤其是梳毛机进行了改进研究,对各工序工艺参数设置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了描述,实现了高支精梳纯 纺牦牛绒机织纱的正常生产。试验测试表明,成纱质量达到了纯纺精纺轻薄面料生产的要求。 关键词:高支精梳;纯纺;牦牛绒纱;机织纱;精梳毛纺系统 中图分类号:TS102.3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1456(2012)l1 006—04 Research on the key technology of worsted high-count pure yak-cashmere woven yarn NI Chun-feng (Sha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Zhan ̄iagang 215600,China)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yak cashmere fiber,the article presents the processing route of worsted high—count pure yak—cashmere woven yarn,which is based on the worsted spinning system,to reduce the damage of the fiber and ensure the top uniform.The long process route can make the advantage of the fiber fully mixed and downy combed,and it can also make the yarn evenly.The equipment modification especially for the combing machine is researched,and the process parameters setting methods are also described,which realize the normal production for the worsted high—count pure woven yarn.The test indicates that the quality of the final yarn meets the requirement of manufacturing the pure light—weight worsted fabric. Key words:worsted high—count;pure spinning;yak—cashmere yarn;woven yarn;worsted spinning system 牦牛绒是中国特有的纺织原料,具有天然纯净、 色调高雅、弹性强、手感滑糯、蓬松柔软的特点,吸湿 放湿性、耐磨耐起球性甚至超过羊绒,是理想的高档 服用纤维,比羊绒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但是牦牛 牛绒针织纱等,二是通过混纺一定比例的羊毛、锦 纶、蚕丝等改善可纺性,纺制成具有一定支数和强度 的混纺纱,但以上粗纺或混纺方式没有发挥牦牛绒 作为高档动物纤维的优秀性能,应用领域窄、产品附 绒长度短且差异大,比电阻高,纺纱过程易产生静 电,生产上难以实现精梳成条,故在传统设备上单独 纺纱十分困难¨ 。牦牛绒常见产品主要有2类: 一加值较低。 纤维平均长度短、制成率低、纤维蓬松是制约牦 牛绒纯纺精梳高支化生产的关键,为此,本文根据其 纤维特征,在前期试验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 关键设备的技术改进,提出了采用精纺毛型工艺路 是粗纺粗支针织绒线类,如手编牦牛绒线、粗纺牦 收稿日期:2012—03—31 线生产高支精梳牦牛绒纯纺纱的工艺,对各工序技 术关键进行了描述,为后道生产精梳纯纺牦牛绒机 作者简介:倪春锋,副教授,主要从事纺织工艺理论与创新研 究。E-mail:jsncf@qq.eom。 织面料奠定基础。 第40卷第11期 毛纺科技 WOOl Textile Journal ——7—— 2012年11月 1 牦牛绒精梳机织纱的生产 1.1 牦牛绒纤维成纱技术现状 人们早就认识到牦牛绒纤维优秀的服用性能, 表1 精梳牦牛绒机织纱规格指标 在20世纪90年代牦牛绒粗纺制品(牦牛绒衫、裤、 粗纺呢等)曾风靡一时,但由于纤维短(平均长度仅 30—32 mm),生产上始终无法突破精梳成条和高支 化纺纱的技术瓶颈,致使对牦牛绒纤维的加工至今 混合充分、梳理柔和的优点,以最大程度减小纤维损 伤、确保条干均匀和强力为宗旨,根据纤维较短、加 仅局限于粗纺粗支或半精纺混纺的技术水平,始终 无法进人高档轻薄面料应用领域,造成高档原料的 浪费。近年来随着面料向轻薄化、高档化方向发展, 科技人员开始尝试对牦牛绒纱的精梳加工技术进行 工艺研究和改进,采用的工艺路线主要有: 混纺棉型工艺路线:混合加油(B262)一棉型梳 理(A186)一棉型并条(4道,A272)一+棉型精梳 (FA201)一粗纱(A453)一细纱(FA508)一络筒一 并线一倍捻 。 混纺棉/毛结合型工艺路线:混合加油(B262)一 棉型梳理(A186)一针梳理条(B302、303)一毛型精梳 (B311)一针梳(2道,B423/B432)一棉型并条 (2道,A272)一粗纱(A453)一细纱(FA508)一络 筒一并线一倍捻 。 上述工艺路线的共同缺陷表现为: ①都采用混纺技术,未能实现精梳纯纺加工。 这是由于牦牛绒纤维细、长度过短,鳞片呈环状,摩 擦因数低,纤维强力偏弱,含粗率不匀。因而在纺纱 过程中纤维浮游现象严重,在牵伸区域内不易握持, 且容易相互纠缠而造成毛粒、毛片等疵点,因此认为 “采用精纺加工时,纯纺有困难,比较适合纺混纺 纱’’ 引。 ②普遍采用的棉型盖板梳理机对纤维的握持力 太大、分梳作用强,即使通过降低车速、改造给棉板、 放大梳理隔距等措施,纤维长度损失仍达到4~ 6 mm,纤维损伤严重,短绒率大大增加,影响成纱 质量。 ③上述工艺路线最低只能纺20.83 tex混纺单 纱,无法实现16.67 tex以下纯纺纱生产。 至今国内外尚未出现采用毛型工艺路线生产精 梳纯纺牦牛绒纱尤其是高支机织纱的报道。 1.2产品规格 通过工艺改进与关键部件改造生产的纱线,规 格如表1所示。 l-3工艺流程 采用毛型精梳工艺路线,充分发挥加工路线长、 工过程对纤维难以控制的特点,通过对关键设备和 工艺的改进研究和试验,实现精梳高支化生产的 目标。 工艺路线为:和毛加油(B262改装)一梳毛 (B272改装)一针梳(2道)一精梳一针梳一成球一 混条一针梳(3~4道)一粗纱(JWF1425)一细纱 (FA506)一络筒一并线一倍捻。 2技术关键与工艺研究 针对牦牛绒纤维长度短、强力弱,纤维蓬松的特 点,所有工序均应坚持“低速度、小负荷、轻定量”的 原则,以“降低纤维损伤、梳理顺直、控制浮游纤维” 为宗旨进行工艺设置和关键机构的改造。 2.1和毛加油 对牦牛绒纤维逐层喷洒和毛油和抗静电剂,并 控制回潮率,以增加纤维间的润滑、减少静电、增加 纤维问的抱合。工艺配置为:加入和毛油0.4%一 0.5%,抗静电剂0.45%~0.50%,控制回潮率 20%~21%,平衡8~12 h。 对B262和毛机进行适当改造,该设备主要用 于羊毛,不适合对短绒类纤维的加工,为此以保护牦 牛绒纤维少受损伤为出发点,全部或部分去除工作 辊一剥毛辊单元,同时降低锡林上鹰嘴型角钉的排 列密度,减少1/3~1/2角钉,实践证明效果良好,经 和毛工序后绒纤维平均长度几乎不变。 2.2 梳毛 梳毛工序是整个制条工序的心脏,直接影响后 道工序半制品质量。由于纤维短、强力弱,在B272 精纺梳毛机成条时易引起纤维拉断、纤维沉积,甚至 不能成网,为此根据牦牛绒纤维的特点,经反复试验 对比研究,认为在机构上应进行以下改造:取消原除 草辊和去草刀、减少2对预梳锡林上的工作辊一剥 毛辊单元、减少1对大锡林上的工作辊一剥毛辊单 元,对各梳理元件的针布降低齿高、增加齿密,如道夫 针布由BD4035×02595改为BD4035×02080,密度由 272齿/(2.54 em) 增加到403齿/(2.54 cm) ;工 毛纺科技 一第40卷第11期 8一 WOOl Textile Journal 2012年11月 艺配置上采用柔和梳理、低速度、轻定量、小速比的 工艺原则。工艺参数:喂人罗拉速度2.5 r/min、锡 林速度110 r/min、道夫速度7 r/min、转移辊速度 150 r/min,生条定量8 g/m。 另一方面,由于牦牛绒纤维短、蓬松、易产生静 表2针梳工艺参数 电,绒条在进入圈条器前,容易发生意外牵伸导致绒 条不匀甚至拉断,为此可在圈条器上方安装绒条假 捻器并适当增大喇叭口(下述精梳、针梳工序也可 根据需要安装该装置),确保顺利成条。 经对机构改进后的试验表明,该工序仅使绒纤 维平均长度下降了0.3 mm,达到了防止纤维损伤的 目的,另一方面有效防止了纤维沉积,绒网均匀,从 而实现顺利梳理和成条。 注:混条工序应补油水,加油0.15%、加抗静电剂0.3%,控制回 潮率19%一20%。 2.3 精梳 精梳的任务是除杂去短,根据牦牛绒纤维的特 点,重点考虑2个方面:一是兼顾绒网质量和制成 率,拔取隔距应偏小掌握;二是防止产生毛粒,喂入 负荷不能太大。为此采用小隔距、轻定量、低车速工 2.5粗纱和细纱 由于毛型后纺设备皮圈较长,对较短且长度离 散大的牦牛绒纤维不能有效控制,造成条干不匀。 为此选用棉型粗、细纱机,但必须对牵伸部分进行改 造,采用滑溜牵伸装置,胶辊的滑溜槽深度应根据纤 艺,喂入根数10~12,牵伸倍数8~10,隔距2O~ 25 mm,车速140~150钳次/min,下机条重12 g/m。 维长度不同选用0.5~2.0 mm不等,使摩擦力界分 布合理,纤维得到有效控制,防止牵伸不匀、牵伸不 开或纤维损伤。细纱工序采用双纱喂人,确保成纱 2.4 针梳 多道逐渐针梳可有效减少纤维损伤,并使纤维顺 条干均匀。粗、细纱工序工艺参数见表3。 表3粗纱、细纱工艺参数 直、条干均匀,针梳工艺以“小牵伸、偏小隔距、轻定量、 低车速”为原则。针梳各工序工艺参数见表2。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牦牛绒条结构松散、抱合力 差、强力低,当绒条在针梳机的喂入导条平台上被动 前移时,极易导致意外牵伸,轻则形成细节,重则形 成断条,严重影响针梳成条质量甚至无法进行正常 生产。为此应改进针梳机的喂入导条架,可在导条 平台上增设主动前行的同步导条输送带,防止产生 绒条进入梳箱之前的意外牵伸(精梳机喂条部分也 可做同样的改进)。 3产品测试结果 经江苏张家港中孚达纺织科技有限公司采用上 述工艺,对2类产品最终成纱质量进行测试,结果如 表4所示,各项指标达到了机织纱质量要求。 表4纯纺精梳牦牛绒机织纱测试数据 4 结论 ①各工序工艺调整的关键是以小负荷、低速度、 轻定量为原则。 出发点,对相关部件进行改造,尤以梳毛机改造为重 点,在减少梳理点的同时,既要防止绒纤维沉积到针 布底部引起塞车、拥堵,又要防止毛网破洞甚至无法 成条。 ③毛型工艺路线长、混合充分、梳理柔和、条干 ②各工序应以减小纤维损伤、确保均匀成条为 第40卷第1I期 毛纺科技 2012年11月 Wool Textile Journal 一9一 均匀,实现了16.67 tex以下精梳纯纺牦牛绒机织纱 技,2007(2):31—32. 的正常生产,拓展了牦牛绒纤维作为高档纺织原料 郭红霞.精纺牦牛绒衫产品研究与开发[D].西安:西安工程 的应用领域,大大提高了产品附加值。 大学,2006. 陈涛.浅谈牦牛绒的物理性能和应用[J].中国纤检,2010, ④该工艺和设备同样适用于纤维长度30 mm 21:80—81. 左右的短羊绒、短驼绒、罗布麻纤维等短纤维原料加 Ghoshal S P,Raut S D,Jaiswal P K.A study of quality factors 工成高支精梳纱,能使更多的高档原料实现高附 of yak fiber[J].Wool&Woollens ofIndia,1993,30(4):15— 加值。 17. 杨锁廷,刘建中,李济群,等.国产设备加工精纺高支羊绒纱 参考文献 的研究[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1(1):11—13. 刘宁勋.牦牛绒精纺面料的开发与研究[J].上海纺织科技, [1] 陈松恩,陈敏.杂交牦牛绒物理机械性能研究[J].毛纺科 1999(1):47—48. ;[ [ 2 3 《毛纺科技》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六版  4 5 6 i ] ] 依据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经研究人员对相关文献的检索、统计和分析,以及学科专家评审,《毛纺科技》入编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即第六版)之轻工业、手工业、生活服务业类的核心期刊。 评选核心期刊的工作,是运用科学方法对各种刊物在一定时期内所刊载论文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影响力进行综合评 价的一种科研活动,研究工作量浩大。北京地区十几所高校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 信息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北京万方数据 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图书馆等相关单位的百余名专家和期刊工作者参加了研究。 课题组对核心期刊的评价理论、评价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进一步改进了核心期刊评价方法,使之更趋科学 合理,力求使评价结果符合客观实际。对于核心期刊的评价仍采用定量评价和定性评审相结合的方法。定量评价指标 体系采用了被索量、被摘量、被引量、他引量、被摘率、影响因子、被国内外重要检索工具收录、基金论文比、Web下载量等 9个评价指标,选作评价指标统计源的数据库及文摘刊物达到6O余种,统计到的文献数量共计221 177余万篇次,涉及 期刊14 400余种。参加核心期刊评审的学科专家达8 200多位。经过定量筛选和专家定性评审,从我国正在出版的中 文期刊中评选出1 982种核心期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