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品管圈活动提高住院产妇母乳喂养率临床疗效观察

品管圈活动提高住院产妇母乳喂养率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筏尚旅游网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66

Electronic Journal Of Practical Clinical Nursing Science

2020年第5卷第1期Vol.5, No.1, 2020

品管圈活动提高住院产妇母乳喂养率临床疗效观察

焦琳绣,刘桂华*

(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产科,江苏 扬州 225200)【摘要】目的 观察品管圈活动提高住院产妇母乳喂养率临床疗效。方法 在实验展开前进入至本院产科选择2018年4月~2019年1月期间接受分娩产妇68例,在充分尊重患者意愿的基础上进行分组,分组采用随机数表的方式,两组例数相同均为34例,对照组给予患者日常基础护理,观察开展个性心理护理,对比情绪恢复指标、心理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合格率为88.24%,对照组为58.52%,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护理整体满意率为94.12%,比对照组70.59%,满意率显著提升,P<0.05。结论 对于现阶段母乳喂养率较低的问题,采用品管圈活动可以对该情况进行及时的改善,提升品管圈活动的质量,将母乳喂养知识进行普及,进一步提升产妇母乳喂养率,保证母婴健康。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住院产妇;母乳喂养率;疗效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6-2479.2020.1.66.02

品管圈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主要是由相同或者相近的群体自发组成一圈活动团队,通过集中合作,将一定的活动程序按照规则进行管理,更加规范的使用统计工具等方法,积极解决现场的各项问题,对于管理、文化等问题以及课题进行研究,全面提升管理质量。产妇母乳喂养率在我国一直较低,这种状态下采用品管圈管理的方式,结合医学中对于该现象的研究、新型改善措施以及产妇家属的意见等,及时的对问题进行解决,为提升母乳喂养率提供更加理想的条件。本文对品管圈活动提高住院产妇母乳喂养率临床疗效进行观察,详细结果如下。

本次研究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表示,P检验,P<0.05。

2 结 果

2.1 两组母乳喂养合格率对比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合格率为88.24%,对照组为58.52%,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母乳喂养合格率对比[n(%)]

组别对照组(n=34)观察组(n=34)

tP

母乳喂养例数20(58.52)30(88.24)

----非母乳喂养例数14(41.18)4(11.76)

----合格率20(58.52)30(88.24)4.2560.03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在实验展开前进入至本院产科选择2018年4月~2019年1月

期间接受分娩产妇68例,在充分尊重患者意愿的基础上进行分组,分组采用随机数表的方式,两组例数相同均为34例,对照组初产妇24例,经产妇10例,年龄21~32岁,平均年龄为(26.52±1.31)岁;观察组初产妇25例,经产妇9例,年龄20~33岁,平均年龄为(26.51±1.38)岁。患者均在分娩后接受实验,均实行母婴无分离的方式,产妇在了解实验相关内容后签署同意书。对两组患者各指标进行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2.2 两组护理满意率对比观察组患者护理整体满意率为94.12%,比对照组70.59%,满意率显著提升,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率对比[n(%)]

组别对照组(n=34)观察组(n=34)

tP

满意24(70.59)32(94.12)

----不满意10(29.41)2(5.88)

----满意率24(70.59)32(94.12)3.7690.046

1.2 方法对照组应用基础的管理模式,在产妇分娩后将一些基本的母

婴喂养常识等进行告知,并协助产妇进行母乳喂养。观察组则应用品管圈管理模式,在院科室建立品管圈管理小组,小组成员由专业护理人员自我组成,护士长担任辅导员,其中由2名主管护师和4名护师组成,确定品管圈管理小组,之后确定方法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结合实际需要解决问题的迫切性,将问题进行分级;对现阶段母乳喂养普及比率进行分析,分析出现喂养率较低的问题,之后制定适宜的改进意见,将母乳喂养知识纳入到管理职责中,制定落实完成的时限,制作图文并茂的母乳喂养手册,积极营造良好的母婴喂养范围,病区定播放母乳喂养相关的宣讲视频,讲解乳房解剖结构、泌乳机制,将哺乳姿势等进行讲解,每班进行母乳喂养督促和指导,必要时指导乳旁加奶协助哺乳,结合实际操作向产妇以及技术讲解,提升母乳喂养整体概率;制定适宜的宣讲计划,在进行哺乳中对于产妇面临的问题进行耐心解决,及时发现在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对一些不规范的行为进行调整,提升配合度。

3 讨 论

住院产妇母乳喂养率较低的问题一直是需要关注的问题,如不能及时进行母乳喂养,可能对产妇的身体造成一定伤害,同时对新生儿的健康成长不利,为了更好的对上述问题进行改善,需要在护理中增加新型的护理措施,提升母乳喂养合格的概率。上文中的数据资料可见,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合格率为88.24%,对照组为58.52%,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护理整体满意率为94.12%,比对照组70.59%,满意率显著提升,P<0.05。原因为:通过品管圈管理,可以将有效的对策进行标准化的管理,对指标进行持续化的管理,将母乳喂养相关技能进行提升,并且资源采纳促进母乳喂养的方法和措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为母乳喂养率的提升创造更加理想的条件。同时品管圈护理措施的实施,更加贴近产妇以及家属的现实生活,可以保证产妇以及家属的接受度,整体的实施措施较为理想。

综上所述,对于现阶段母乳喂养率较低的问题,采用品管圈活动可以对该情况进行及时的改善,提升品管圈活动的质量,将母乳喂养知识进行普及,进一步提升产妇母乳喂养率,保证母婴健康。

1.3 观察指标研究对比数据两组哺乳成功概率以及整体护理满意率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处理通讯作者:刘桂华

(下转76页)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76

Electronic Journal Of Practical Clinical Nursing Science

2020年第5卷第1期Vol.5, No.1, 2020

ART失败原因,鼓励患者将HIV感染事实告知家人,获得家人的支持和帮助。同时也应加强对患者家人的正确引导,鼓励家人参与治疗全过程,提高患者ART依从性。最终让患者能及时掌握自身感染情况及治疗效果,对再次治疗充满希望,积极应对各种压力。同时要告知患者耐药菌可通过性传播,从而增大耐药的发生风险,鼓励患者采取安全性行为,有效防止耐药菌传播。

RNA,及时发现病毒抑制及耐药的发生。

2.5 吸毒患者我们转介到美沙酮,采取维持替代疗法。心里问题转介给心里医生处理,让医生向患者进行述说、询问、与商讨、在其支持和帮助下,通过共同的讨论肛出引起心里问题的原因,分析问题的症状,进而寻求摆脱困境解决问题的条件和决策,以便恢复心里平衡、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增进身心健康。

2.3 加强患者服药依从性教育,克服药物不良反应良好的依从性是抗病毒治疗成功的前提。依从性>95%,病毒能得到有效抑制可达到81%,依从性在80%~90%,病毒抑制仅达到50%,中断治疗会导致病情恶化、耐药、缩短生存时间、增加HIV感染和耐药株在人群中的传播。抗病毒药物可引起多种不很反应,有些轻微,有些较严重,甚至会威胁生命。轻者出现恶心、呕吐、头痛、失眠,治疗前必须跟患者进行沟通,并告知其大部分症状是自限性,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由于不良反应自行停止服用抗病毒药物,除非已经向医生咨询并得到认可。鼓励患者定时复检,指导患者识别常见轻度不良反应的症状及其自我护理方法,出现重度贫血,中枢神经系统毒性,超敏反应,乳酸中毒,肝肾毒性等,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马上就诊,根据医嘱进行换药或者停药住院等措施。

3 小 结

对ART失败患者进行系统治疗及护理,可提高患者治疗成功率,减少HIV向普通人群进一步播散。及早发现ART失败,分析失败的原因并积极干预,可显著减少病毒学失败,减少耐药菌产生及传播。切断传播途径防止艾滋病从有易感染艾滋病病毒危险行为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傅 亮,胡 雁,查丽俊,等.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服药依从

性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4):452-457.[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免费艾滋

病抗病毒治疗手册[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3] 刘中夫,绳 宇.艾滋病护理[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4] 热合玛•艾米拉,姬尔高,王学敏.伊宁市HIV/AIDS病人抗病毒治疗

过程中脱失原因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7,23(5):444-447.[5] 方 敏,邓梅花,梁飞立.HIV感染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时机的研究进

展[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6,12(2):136-139.

2.4 加强随访督导及检测,及时发现arT失败对于ART失败患者,可重新纳入个案管理,增加随访的频次及HIV-RNA检测频次。每次随访重点关注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帮助患者共同分析影响依从性不良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和患者共同制定具体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对未按时复诊的患者应积极联系,必要时联系其家人,督促其按时服药及按时随访。告知复查HIV-RNA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鼓励患者每半年检测HIV-

本文编辑:吴 卫

(上接66页)

参考文献

[1] 马 雯,刘文文,王振影.护理干预联合品管圈在提高产妇住院期纯

母乳喂养率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7(03):47-48.[2] 赵英荣.品管圈干预对初产妇纯母乳喂养率及母乳喂养自我效能

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7(03):40-42.

[3] 徐 星,冯 薇.品管圈在提高住院初产妇母乳喂养率中的效果观

察[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6(09):72-74.

本文编辑:吴 卫

(上接69页)

参考文献

[1] 杜 彦.术前访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研究[J].

甘肃科技,2018,34(19):153-154.

[2] 吴琴梅,刘振华.医护联合术前访视在手术室优质护理中的应用

[J].天津护理,2017,25(04):304-306.

[3] 王云云.手术室护理人员术前访视对围术期患者手术效果的影响

[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7,12(11):148-150.

本文编辑:吴 卫

(上接70页)

参考文献

[1] 徐 丹,尹 萍,李 莲.激励式护理干预对甲状腺癌手术患者心理

状况及生存质量的改善分析[J].临床护理杂志,2017,16(4):46-49.[2] 曹 阳.临床路径护理对甲状腺手术患者的效果影响分析[J].中国

医药指南,2017,15(12):279-280.

[3] 施海燕,张 晨.图文式临床护理路径用于甲状腺癌术后大剂量

131I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8,4(5):4-7.[4] 姚 莉.路径式护理在甲状腺腺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

国社区医师,2016,32(19):149-150.

[5] 吴玉娇.甲状腺腺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分析

[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27):3658-3659.

本文编辑:吴 卫

(上接71页)

后,值得临床信赖,并将该护理方法大力推广。

[2] 张敏霞.延续护理对青光眼患者临床效果和生存质量的影响[J].世

界临床医学,2016,10(12):604-605.

[3] 李 姝,周 意,方 芳,等.延续护理对青光眼患者生活质量及依

从性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8):1091-1095.

参考文献

[1] 杨玉琼,朱小敏,周金梅,等.延续护理在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24):2272-2273.

本文编辑:吴 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