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道法具有实践性、创新性的作业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反对在老师、家长强迫之下的“他主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但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输出能力和动手能力都是不一样的,教师布置的实践性作业要面向全体学生,太难学生会失去信心,太容易学生也会没有满足感。
[问题]作业内容相同,缺乏层次性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例如新版PEP 3 Unit 3中有一个“Say and draw”的内容,教师布置了一个根据对话提示内容画上图画的实践性作业,学生做出来的作业都是“short hair,a green bag,brown shoes”的图画。显然这对于优秀生来说太简单了,没有层次性,难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思考]怎样才能在设计实践性作业的时 候,尽量使作业有层次性呢?既让差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又能保证优等生免受“饥饿”之苦;既能让学生顺利完成,又要让他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感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从而从某种意义上减轻学生的负担,让作业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
[对策]自主选择,激发兴趣,让学生动起来自主性关注学习者个人的兴趣、选择、内在动机、主动性、自我规划、自我检测和投入状况等,与他主性、被动性相对。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学习主体,具有很大的潜能、创造和创新能力。而实践性作业就能够充分利用学生优势,考虑学生的兴趣特长,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个性特点。例如,在学习了新版英语 PEP 3“My friends”一课之后,教师可设计以下实践性作业:
(1)爱绘画的你,不妨根据好朋友的特征画一画你的好朋友;
(2)爱唱歌的你,不妨用你动听的声音唱一唱歌曲 Friends;
(3)爱写作的你,不妨用英语写一篇小短文,介绍一下你的好朋友;
(4)爱表演的你,不妨把课文改编成英语短剧,表演给同学看;
(5)爱观察的你,不妨好好观察一下你的好朋友,找出他们的特点,设计成小谜语,让同学们猜猜是谁。
以上5种作业,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任选一题或几题。作业包含了唱、演、画、讲等多种形式,既打破了常规,又给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也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挥。灵活多样、趣味化和弹性化的实践性作业为学生提供了自主选择的空间,作业不再是被老师强迫完成的任务;自己选择作业任务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感、投入度,“我要学”的心态得到强化;在自愿投入的过程中学生充分感受到了用语言做事的快乐,收获更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