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信息 计算机与网络 驾驶证科目考i式流程管理系统设计 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邹坚敏邵志骅蔡岗 刘伟祥 [摘要]目前,全国机动车和驾驶人的保有量日益增加,道路交通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严格执行考试标准,强化考试过程监督,确保 机动车驾驶人培训考试质量成为车管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拟在规范考试工作流程、解决资料流转复杂且存在安全隐患、加强考试 过程监控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实践。 [关键词]驾驶证考试 考试流程管理 考试过程监控 一、引言 四、驾驶证科目考试流程管理系统设计 驾驶人考试工作是交通管理工作链条上的重要一环,既是基 1、系统架构 础也是源头。把好源头关,筑牢道路交通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向社会输 驾驶证科目考试流程管理系统由服务端和客户端组成,并通过接 送合格的驾驶人队伍,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几年来,随着社会 口与交通管理综合应用平台进行信息交互。系统的客户端由台 经济的调整发展,机动车保有量迅猛增加,随之而来的学驾照热也随之 式电脑和手持设备组成,科目一客户端使用科目一考场的考试管理控 升温,提高考试工作效率,有效解决考生积压问题的同时,严格执行考 制台(台式计算机),科目二、三客户端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手持 试标准,强化考试过程监督,确保考试质量是交通管理部门亟需解 设备。系统软件采用J2EE三层架构,台式电脑的客户端使用IE浏览 决的问题。 器,手持设备使用Android客户端程序,系统的服务端由WebSphere和 二、驾驶证考试现状 Oracle数据库组成,系统服务端通过交通管理综合应用平台提供 目前,全国交通管理部门的科目一无纸化考试系统已经实现 的WebService接口与其实现考生信息下载、考试结果数据上传等数据 全国统一,考场普遍都采用了考生指纹认证、考台随机抓拍考生考试图 交互功能。在科目二考试时,由第三方科目二电子评判系统的车载电 片、考场视频监控等方法来避免、作弊等行为,确保考试质量。不 脑向科目二手持设备发送考试开始、考试结束及相关考生的信息。如 足之处是,每个考生考试结束都要打印一张成绩单,并由考试员、考生 图1所示。 分别进行签名,而科目一一个考场往往只有一至两个考试员,这种方式 一是纸张浪费较为严重,学员多次不合格,就要打印多张成绩单;二是 工作效率较低,考试员忙于签名,影响监考工作。科目二考试中,各地 普遍启用了电子评判系统,避免人为因素影响考试结果,目前桩考项目 数据交换 中全国83.95%的考场使用了电子桩考仪,场内考试项目中全国76.96% 的考场使用了电子路考仪。不足之处是,无法杜绝、指挥考试等现 管理综合 l 象。科目三考试中,目前绝大部分还是采用考试员人工评判的方式,部 (web和数据库朋务器) 分地方存在考试把关不严,考试距离、考试项目不符合要求,甚至存在 第三方科目二 科目=、三: 和教练员代试员监考等现象,目前已有部分车管所通过强制 一一服务器 : 电子评判系统 手持设备 i 车载电脑 …………~… ………, …考… …………………………..; 现场录入成绩,避免考试结束后考生通过走关系影响考试结果,也有部 考试流程管理系统 分车管所逐步采用了考试车内视频、音频监控等措施,避免等违规 图l 行为,但是,各车管所的实现方式不统一,在确保考试距离、完成指定考 2、主要技术措施 试项目、考试时车速达到一定标准等方面没有很好的方法。 (1)采集和保存电子签名。在科目一考试时,在考试管理控制台上 目前各车管所普遍存在人手不足的问题,考试过程中产生的准考 安装手写输入板,考试员和考生通过手写输入板进行签名;在科目二、 证明、考试成绩单等纸质档案基本都由驾校保存和管理,存在篡改考试 三中,考试员和考生在手持设备上用电容笔进行签名。系统将电子签 成绩、伪造考官签名等安全隐患。 名笔迹加密后保存。 经过上面的分析,可发现目前的驾驶证考试工作存在考试流程不 (2)科目二、三考试过程中抓拍图像。在考试车内安装无线摄像 规范,工作效率较低,资料流转复杂、存在安全隐患、考试过程中的监控 头,在考试过程中,手持设备随机向无线摄像头发送拍照指令,无线摄 不完善等问题,因此,亟需研究和设计驾驶证科目考试流程管理系统, 像头将拍摄的照片传送回手持设备。在考试结束后,手持设备将图像 避免考试过程中存在的安全漏洞和人为干涉,确保驾驶汪考试工作公 保存到考试系统服务端。 开、公平、公正。 (3)科目三考试过程中,使用GPS功能记录考生行驶过程。科目三 三、驾驶证科目考试流程管理系统研究目标 考试过程中,通过手持设备的GPS功能,记录每个考生的行驶轨迹,平 驾驶证科目考试流程管理系统拟在以下三个方面对驾驶证考试工 均行驶速度和行驶距离。对于考试成绩合格,但考试距离明显不足或 作进行改进。 行驶轨迹与考试项目明显不符的,系统将向业务监管人员进行预警。 一是使用电子方式签名代替人工签名,成绩单由每次考试结束后 3、具体业务流程 打印改为三个科目考试合格之后再打印。考试员每天考试前必须签 (1)考试员签到。考试员每天第一次登录系统时,需要采集签名笔 到,采集签名笔迹,每个考生完成考试后,由在成绩单上签名改为在系 迹,进行签到。科目一考试员每天第一次登录考试管理控制台时,通过 统中采集签名笔迹。考试员和考生的签名都加密存放在系统中,在科 手写板进行签名;科目二、三考试员每天第一次通过手持设备登录系统 目三考试合格后,打印一张成绩单,将各个科目的考试员签名和考生自 时,通过电容笔在手持设备上进行签名。系统将考试员的签名笔迹加 己的签名打在成绩单上。通过这种方式,可减少纸张浪费,提高考试工 密后保存,并用于当天由该考试员监考的所有考生。 作效率,取消纸质资料流转后,可降低篡改、伪造签名的风险。 (2)科目一考试。考生完成考试之后,到考试管理控制台进行签 二是科目二、三考试过程中,提供图像抓拍功能。建立考试车内的 名,确认成绩,系统加密保存考生的签名笔迹。 图象监控系统,每个考试项目过程中,图象监控系统随机抓拍照片,加 (3)科目二考试。第三方科目二电子评判系统在考试开始时,向手 密后保存在系统中。考试合格后,将每个科目抓拍的图片信息随机抽 持设备发送考生信息和考试项目信息,手持设备接收到相关信息后,随 取三张打印在成绩单上,通过这种方式有效避免和指挥考试的行 机向车内无线摄像头发送拍照指令,无线摄像头将拍摄的照片传回手 为。 持设备。考生完成考试之后,由考试员或考场工作人员指导其通过电 三是加强科目三考试的具体过程监管,成绩当场录入。考试员通 容笔在手持设备上签字确认成绩。 过手持设备记录考生考试时的行驶轨迹、考试里程和平均行驶速度等 (4)科目三考试。考试员每天在完成签到之后,将今天属于他监考 详细信息,避免考试距离不足,减少考试项目等现象。在手持设备上提 的考生信息从系统服务端下载到手持设备。考生开始考试时,考试员 供成绩录入功能,录入成绩时,须录入考试项目、扣分项目,以便事后与 先在手持设备上调取考生基本信息和照片信息核对身份,核对无误后, 行驶轨迹进行比对,每一个考生考完后,必须马上录入成绩,录完成绩 点击开始考试按钮,手持设备开始随机向车内无线摄像头发送拍照指 之后,才可开始下一个考生的考试,同时,对成绩的修改必须由领导进 令,无线摄像头将拍摄的照片传回手持设备,同时,手持设备上的GPS 行审批,这样可规避事后打招呼改变考试结果的现象。 模块记录考生的行驶轨迹、行驶速度等信息,考生 (下转第302页) --——301-——— 科技 息 计算机与网络 计算栅创新基地建设搞索与实践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教学实践部计算机中心 陈辉金 [摘要]本文介绍了我校以朋辈交流平台为基础的计算机创新基地创建模式,以及在这种模式下,如何引导学生进行项目研究工 作,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为加强跨专业、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进行有益探索。 [关键词]创新基地计算机朋辈交流平台 跨专业 O.引言 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的教学过程中,传统的以教师授课为主的教 育方式或多或少地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学生过度 依赖课堂学习,虽有进一步进行专业学习及项目训练的意向,但往往缺 少专业指导和朋辈交流的机会及场所。为引导学生进行专业发展,国 内不少高校以开展创新实习基地等形式,通过实践项目引导学生进行 项目研究。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已导致学生在认知能力等方面依赖性 较强,往往过度依赖于老师的指导。此外,不少创新实训基地过度依赖 于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和探究,往往缺少项目组内或项目组之间的交 流和合作。这导致学生局限性较大,不利于培养学生跨专业、跨学科的 思维模式。这些存在的不足导致了学生素质能力培养层次良莠不齐、 发展不平衡等特点。此外,有的高校侧重于培养学生实际的动手能力, 有的则注重于培养学生的某种专业水平或技术水平,而忽略了真正面 向企业工程目标所应该具备的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 为解决这类问题,国家教委提出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 在通过“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即围绕工程能力这一核心问题,对 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全方位改革。在校内学习阶段,高校要在加强科学 文化基础知识学习的基础上,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T 程创新能力为核心,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着力推动研究性学习方 法,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训练,加强跨专业、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培 养。我校历来注重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各个院系都开设面向专业的 创新工程训练基地,同时还开设了机器人、电子大赛等训练基地。但 是,现有的基地多数是面向计算机硬件设计,或者是面向特定专业。对 于低年级同学如何规划和发展自己,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合作,特别是非 计算机专业学生如何在专业中培养计算思维等方面还欠缺一个良好的 环境。为此,我们提出构建一个以教师引导、学生互助合作交流以及以 跨学科、跨专业的创新工程项目为向导的创新工程训练基地。该基地 的建设旨在通过强调学生跨专业、跨学科学习,以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思 维对所在专业中特定问题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的创新工程训练体系。 1.以朋辈交流平台为基础的创建模式 生,对于学有余力且对计算机编程较感兴趣的同学,基地进行公开挑 选,并建立一个相关的选拔、淘汰制度。 (2)举办工程师项目开发系列讲座。邀请有项目经验的企业 程 师在基地做项目开发讲座,让基地成员和工程师有面对面的交流机会, 给基地成员解除在项目中遇到的疑惑。 (3)基地成员的培训。由我校计算机中心教师按照项目要求对基 地成员进行导引培训,指导成员进行项目开发,了解项目的意义和一 作 流程等问题。 (4)基于项目的训练。即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建立自己的项目开发 小组,完成对自己申报项目的自主管理。由学生自己申报项目、分析项 目和项目开发,项目完成以后,由教师组织验收答辩,完全按照真正的 项目开发模式完成。以学生参加工程实践项目为重要途径,让不同专 业的学生参与到实际软件项目的开发过程中来,从而培养学生的二r程 意识,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5)定期开展活动,增强学生的自学习能力。定期让基地成员为低 年级同学进行学业导引,通过这个朋辈交流的平台,发挥基地同学的中 心辐射作用,同时提高基地同学的沟通和领导能力。发挥参加项目的 基地成员的辐射作用对低年级学生进行学业指导和交流,创建一个利 用导学学生的中心辐射作用,提供一个免费的学业朋辈互助平台,推动 他们养成更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业的成绩和改善学习方法,同 时也致力于提高学生的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 (6)承办比赛和组织学生参加比赛。举办各类计算机应用大赛,努 力把程序设计大赛推广到全区层面,为承办ACM程序设计大赛做准 备;由教师组织和培训基地成员参加各类竞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结语 计算机创新工程实训基地可通过招募相关课程导学(由能力较强 的高年级学生组成)或通过项目申请招募基地成员,这些同学通过一段 时间的培训及项目经验积累以后,创新基地就可向低年级学生提供大 量优秀导学。我们通过制定学业预约功能,让低年级学生对相关学业 知识或技能进行预约学习。通过这种模式为低年级学生提供一个免费 的学业朋辈互助平台,推动他们养成更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业 的成绩和改善学习方法,同时也致力于提高学生的沟通、合作以及领导 能力。经过两年的实践,我们发现这样可以形成一个很好的良性循环, 通过基地成员辅导低年级同学,同时也便于在低年级同学中选拔优秀 的同学加入到基地中来,为基地进一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创新基地的具体建设内容 计算机创新工程训练基地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基地成员的选拔与管理。考虑到场地和设备的,需要对基 地成员进行一定的挑选。因此将主要的培训对象定为学校高年级的学 经过近年来的探索实践,我校计算机中心于2009年建设的学生学 习互助中心已在计算机基础及c语言程序设计上机实验等相关课程中 发挥了良好的朋辈学习交流功能。同时,成功举办了三届全校计算机 编程竞赛和承办了两届全国“正保教育杯”ITAT教育丁程就业技能大 赛和一届广西区计算机应用大赛,积累了丰富的大赛举办经验,为开展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持续指导学生参加各类技能大赛提供了 保障,为进一步在创新工程训练基地的项目交流、学业问询等朋辈教育 方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我校探索出一套适合计算机应用技 能教学的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为促进本科教育的教学改革,提高教学 效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参考文献 [1]陈松,潘理,李文等创新基地项目驱动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0年第5期:105—106. [2 J文欣秀,顾春华,刘江基于面向方面和任务驱动的计算机创新 基地建设[1]_计算机教育,2009年15期:165—167 [31孙建国,武俊鹏,张国印计算机创新实践区的方案设计及实施 [I].计算机教育,2009年15期:168—170 基金项目:本文系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教改项目:计算机创新工程训练基地建设。 作者简介:陈辉金(1977-),女,广西武鸣人,壮族,硕士,毕业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数据挖掘,信息融合。 (上接第301页) 完成考试后,考试员点击结束考试按钮,GPS模块 计算并保存考生的考试距离。考试员在手持设备上录入当前考生的考 试项目、扣分等,生成考试成绩,并由考生在手持设备上签字确认成 绩。在当前考生成绩录入之后,才会调取下一个考生进行考试。 (5)考试信息上传。科目一考试系统由于采用有线网络与网 相连,因此,可实现考试成绩、考试员签名笔迹、考生签名笔迹等信息的 实时上传。科目二、三手持设备在考试时将各个考生的考试信息保存 在手持设备上,在当天考试结束后,通过wiif方式,将考试信息上传服务 器。 五、结束语 驾驶证考试流程管理系统在简化驾驶证考试工作业务流程,减少 纸质资料流转过程中的安全漏洞方面做出了一些探索,并通过随机拍 摄照片、记录考试轨迹、考试距离等方面加强了对考试过程的监管,对 提高考试质量、杜绝、堵塞业务漏洞、提高考试工作效率有非常积 极的作用。今后,将在如何加强对第三方驾驶证考试电子评判系统进 行监管和考生身份确认方面做更深入细致的研究。 参考文献 (6)成绩单打印。当考生三个科目的考试都合格之后,科目考试流 程管理系统打印考生的成绩单,三个科目的考试员的签名、考生的签名 打在相应签名位置,三个科目考试过程中随机拍摄的照片打在成绩单 的反面。 [1]《机动车驾驶证业务工作规范》公交管[2010166号 [2]郭宏志.{Android/ ̄R]开发详解》.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6 [3]耿东久,索岳,陈渝,文军,吕勇强.《基于Android手机的远程访 问和控制系统》计算机应用,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