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导学案的创新设计
李元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一线教师要想紧跟改革的步伐,唯有不断转 变教学理念,提升教学素养。课改的核心是教学方式的转变,从教师如何教转变 为学生如何学,围绕学生的学设计导学案。文章主要是以《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为例探讨新授课导学案编制中涉及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学讲方式;《生态系统和生物圈》;导学案;创新设计;五环节“学讲方式”主要是通过教师指导 下的全程学习,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 位,以自主学、合作学、质疑学、“讲 出来”“教别人”的学习方式,边讲边 学,调动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积 极性,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质量。
基于“学讲方式”的精神和自己的 教学实践,对生物新授课的导学案进行 创新设计。导学案设计的基本环节为:目标导航、导学引领、交流展示、质疑 拓展、检测反馈。基本环节不是固定不 变的流程、模式,教师可以根据不同课 型、学段自主变通。高中生物课型主要 为:新授课、理论复习课、实验课、试 卷评讲课。下面针对新授课导学案编制 提出自己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第一环节:目标导航
学生首先要明确学习的三维目标, 有目标有方向,学习才不会盲目。如《生 态系统和生物圈》的目标为:说出生态 系统的概念及类型;举例说出生态系统 的成分及其作用;阐明生态系统各成分 之间的相互关系;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 营养结构;举例说出生态系统的食物 链、食物网,分析食物链、食物网中各 生物所处的营养级。
第二环节:导学引领
导学引领的学习方式主要是自主 学习,由学生在课前或刚开始上课的时 间段内自主学习,学习内容可以由教师 根据教材的重难点,梳理出重要的概念 和术语,以填空或思考题的形式呈现。
这里涉及的第一个问题是:时间如何安 排,课前完成还是课堂前五分钟完成? 第二个问题是:自主学习结果如何评 价,是组内交流完成,还是教师投影呈 现答案,学生自我校正?如本节课的自 主学习内容主要包含生态系统的概念、 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学 生读书课堂前五分钟自主完成,教师呈 现答案,学生自我校正。
第三环节:交流展示
交流展示的学习方式主要是合作 学习,以小组为单位学习,学生先 思考,然后小组内讨论,小组讨论是贯 穿课堂教学过程的教学组织形式,通过 “兵教兵”实现“一对一”的教学。这 里涉及的第一个问题是:分组讨论时间 和展示时间的分配,一般讨论时间掌控 在3~5分钟较为适宜;第二个问题是: 讨论内容难易适中;第三个问题是:讨 论内容如何在小组间分配,每个小组只 讨论一个问题,还是讨论所有问题,如 果每个小组只讨论一个问题,其他问题 就没时间解决了,如果每个小组把所有 内容放在一起讨论,势必影响讨论的效 果。如本节课围绕食物链设计若干问题 并展开讨论,学生先完成,后小组 讨论,展示讨论结果,其他小组可以提 出不同意见,最终全班形成统一答案。
第四环节:质疑拓展
这是深化学习的环节,在小组研讨 的基础上,把共性的问题、组内尚未解 决的问题、需要拓展研究的问题,通过
互教互议、教师指导、组际竞赛等方式, 来加以解决。此环节涉及的第一个问题 是:把一堂课中难点放在这个环节,学 生很难完成,这里需要教师积极有 效引导,甚至需要教师走到学生中间参 与学生的讨论,仍然不能理解的地方需 要教师精讲释疑;第二个问题是:此环 节仍需要以小组讨论作为主要的教学组 织形式,需要学生走上讲台在黑板上写 出讨论的结果。如生态系统的成分以及 生态系统各组分之间的关系,食物链与 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的关系,可以安排 在此环节。
第五环节:检测反馈
检测反馈是评价、反馈、矫正的环 节。通过提问、观察、测试等手段,评 估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学习成就,给学生 提供明确的反馈,指导学生查漏补缺, 提高当堂目标达成度。此环节需注意的 问题是题型、题量、检测及评价的方式。
“学讲计划”要真正有效地实施, 需要教师通过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理论 水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勇于创新、 多反思,敢于尝试新的教学理念,一改 过去“满堂灌”“一言堂”“填鸭式” 的教育。学生是有生命的人,学生才是 学习的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孩子 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教师要甘于 当好引路人,所以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 理念。基于此,我努力从新授课的导学 案设计开始转变自己的理念和教学风 格,虽然还有很多瑕疵,但教学效果已 经证明远好于过去的“满堂灌”。我相 信经过我们教师的努力,我们的教学一 定会更加硕果累累。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 茅村中学)
作者简介:李元( 1982—),男,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茅村中学教师,主要从事生物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
Teacher 10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