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西药中毒患者治疗护理要点

西药中毒患者治疗护理要点

来源:筏尚旅游网
西药中毒患者治疗护理要点

药物对机体既有治疗作用,也可产生不良反应,药物的毒性反应是严重的不良反应,超过剂量就会引起中毒。药物对机体的毒性反应主要表现在抑制氧的传输和利用、抑制酶系统的活性、对组织细胞造成损害、干扰代谢或免疫功能等方面。急性药物中毒包括西药中毒、中草药中毒和农药中毒等。本章主要介绍西药中毒,常见的引起中毒的西药有镇静催眠药、强心苷、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阿托品、麻醉镇痛药、解热镇痛抗炎药等。

一、西药的毒性反应

药物的毒性反应对人体危害较大,可以累及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心血管系统及泌尿系统等多个系统。常见的毒性反应主要表现如下。

(一)呼吸系统

表现为呼吸道黏膜的刺激作用和急性肺炎 、肺水肿、肺坏死、肺纤维化等,如肿瘤化疗药博来霉素可引起急性化学性肺炎和慢性肺纤维化。

(二)消化系统

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为消化系统最为常见的反应,严重时可导致消化性溃疡、胃穿孔、便血等,如长期或大剂量服用阿司匹林可导致胃肠道溃疡、出血或穿孔。

(三)中权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表现有失眠、多梦、头痛、嗜睡、眩晕、兴奋不安、幻觉、感觉异常、步态不稳、眼球震颤、视力减退、听力减退、精神抑郁、末梢神经炎等,严重者可有惊厥、癫痫、永久性耳聋、精神错乱等症状。例如:青霉素较高浓度时可导致癫痫;氨基糖苷类药物的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为头痛、嗜睡、震颤、感觉异常、末梢神经炎、惊厥等。

(四)血液系统

血液系统表现为引起各种贫血、白细胞特别是中性粒细胞的减少、血小板减少,甚至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或白细胞过少,如肿瘤化疗药会引起骨髓抑制而导致血小板生成减少;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患者服用有氧化作用的药物后会引起溶血等。

(五)心血管系统

心血管系统表现为血流动力学改变、心肌损害、心瓣膜损害、心律失常等,可导致变态反应性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心包炎、心包纤维化,严重者可导致心绞痛、心力衰竭、心搏骤停,例如:洋地黄类药物中毒后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甚至心搏骤停;柔红霉素有直接的心脏毒性。

(六)肝肾损害

西药的肝损害常表现为肝功能异常、黄疸、肝大、肝区痛等,严重者可引起肝炎、肝坏死、肝衰竭甚至死亡。能引起肝脏毒性反应的药物种类繁多,有600多种,常见的有抗菌药物、抗结核药物、解热镇痛药、及大部分抗肿瘤药物。西药的肾毒性临床表现轻重不

同,早期症状可为蛋白尿和管型尿,随后可发生氮质血症、肾功能减退,严重时可导致急性肾衰竭和尿毒症等。肾毒性为可逆性的,也可为永久性损伤。导致肾毒性的常见的药物有某些抗菌药、肿瘤化疗药、非类固醇抗炎镇痛药、、各种血管造影剂等。

二、西药中毒的原因

造成西药中毒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有药品管理不当、自杀或胁迫自杀、药物知识缺乏导致的误服、滥服等。

(一)药品管理不严格

药品管理不严格是西药中毒的最主要原因。据调查数据显示,苯二氮草类药物中毒人数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安定类中毒80%以上为自杀病例,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安定类药是群众所熟知的安眠药,容易从一些单纯追求利润的药房或管理不善的医疗机构中大量购得,为那些有自杀倾向的患者提供了机会。造成药物中毒的第二位药物是对精神有影响的药物(如氯氮平、苯巴比妥、奋乃静等),这些药物是有着严格剂量规定的处方药,但在一些药店整瓶出售,容易导致一些自控力不强或监护不力的患者乱服而引起中毒。

(二)自杀或胁迫自杀

自杀是西药中毒较常见的原因。随着社会竞争压力增大,人们承受的压力也随之增大,大多数患者因为无法承受来自工作、身体、家庭及社会的压力而选择服用过量的药物结束生命。

(三)药物知识缺乏导致的误服、滥服

人们都知道药可以治病,但多数人不了解盲目用药的严重后果。

有患者随意加大药物剂量,增加服药次数,甚至乱用药而最终导致中毒。例如:任意加倍服用抗生素,精神病患者过量服用氯氮平片,患者擅自增加洋地黄类药物的服药次数等。

三、西药中毒的诊断

目前西药中毒的诊断,在病史的询问和临床检验方面与一般疾病基本相同,但是对西药中毒的鉴别诊断比较复杂。由于缺乏特异性诊断指标,所以还是主要依据家属或见证人提供的药物接触史和相应的临床表现,还应区分患者出现症状是由于病情发展所致,还是因药物引起,如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要特别询问患者服药史、吸毒史、自杀史、职业史,药物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了解患者家族药物毒性反应史。

四、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尿液、粪便、呕吐物、胃内容物的常规检测和毒物检测,还应选择性地对心、肺、脑、肝、肾进行功能检查。

五、西药中毒的治疗与护理要点

西药中毒的诊断一旦明确,不管药物种类是否明确都应积极救治,治疗的原则为去除病因、加速排泄、延缓吸收、支持疗法、对症治疗。特殊疗法主要是采取解毒和拮抗药物。

(一)清除毒物

1.清除尚未吸收的毒物 常用的方法是催吐、洗胃和导泻。催吐适用于神志清楚、配合度好的患者。对于昏迷、惊厥、抽搐、中毒量大、症状重的患者,为了能将未吸收的毒物彻底清除,无洗胃禁忌症

的情况下应该首选洗胃。洗胃前的胃内容物应留取标本进行毒物检测。催吐或洗胃结束后可给予导泻剂或吸附剂,常用的导泻剂为硫酸钠、硫酸镁和甘露醇。中枢抑制性药物中毒禁用硫酸镁,以免会加重中枢抑制的症状。对于严重脱水的患者和孕妇不可使用导泻剂。常用的吸附剂是活性炭,对于一般药物中毒,比如苯二氮草类、抗惊厥类、抗抑郁类、茶碱类、巴比妥类药物都易被活性炭吸附,对氰化物中毒效果较差。

2.清除已吸收的毒物 利尿和血液净化疗法是常用的清除体内已吸收的毒物的方法。

(1)利尿;在保证血容量和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情况下,利尿可促进中毒药物及其代谢产物从尿液中排出,且减少药物在肾小管的重复吸收。

(2)血液净化疗法:指在一般性治疗的基础上,再应用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血浆置换等血液净化技术在短时间内清除体内的药物或毒物。 血液灌流对苯二氮草类药物的清除效果最好,此类药物中毒的患者经一次血液灌流治疗即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血液净化疗法是抢救急性重症药物中毒确实有效的治疗方法,可缩短治疗周期。

(二)解毒剂的应用

明确了药物中毒的种类后应及时使用解毒剂或拮抗剂,以减少急性西药中毒的致残率和病死率。

(三)对症支持疗法

各种西药中毒的反应及症状各有不同,均有不同程度的多脏器受

损、昏迷、抽搐、脑水肿等,因此治疗时应优先支持和维护心、脑、肺、肝、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并贯穿于整个治疗当中。如果患者出现心搏骤停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1)呼吸支持:维持肺通气和换气功能。给予合理的氧疗,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进行机械通气,以治疗低氧血症。

(2)循环支持: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合理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稳定,积极处理心律失常。

(3)维持重要脏器功能:有脑水肿者使用脱水剂,维护肝肾功能。

(四)护理措施

配合医生做好急救措施,按医嘱及时准确应用特效解毒剂,观察用药效果。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处理并发症,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氧疗,昏迷患者防止压疮及坠积性肺炎。及时完成各种对症支持治疗,落实基础护理。做好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尤其是对于自杀的患者要给予关心与帮助。

(五)预防

西药中毒如果能及时发现,及时治疗,绝大多数患者都可治愈。但如何预防西药中毒,仍然是难以解决的社会性难题。除了对社会的弱势群体给予足够重视和关爱,减轻其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外,对药物中毒的高发人群还要加强心理教育,树立正确的生活信念。有关政

府部门应对药品市场强化管理、规范管理,减少或杜绝致急性药物中毒的药物流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