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黄陵中学本部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计60分)
1、元素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呈周期性变化的实质是( ) A.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增大,量变引起质变 B. 原子的电子层数增多
C.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D. 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2、排布在下列各电子层上的一个电子,所具有的能量最低的是( ) A. K层 B. L层 C. M层 D. N层
3、X、Y、Z是3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Y位于同一族,Y、Z处于同一周期.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Y原子少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非金属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Z B. 在NaCl中,除Na+和Cl-的静电吸引作用外,还存在电子与电子、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排斥作用 C. 任何离子键在形成的过程中必定有电子的得与失 D. 离子化合物中不一定含金属元素 5、对于反应A(g)+3B(g)⇌2C(g),下列各数据表示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其中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 ) A. v(A)=0.2 mol/(L•s) B. v(B)=0.2mol/(L•s) C. v(B)=0.3mol/(L•s) D. v(C)=0.2mol/(L•s) 6、在 373 K 时,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 NO 2 和 SO 2 ,发生如下反应: NO 2 + SO 2 ⇌ NO + SO 3 ,平衡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①NO 和 SO 3 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 ②NO 2 和 SO 2 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 ③ 体系中的总物质的量一定等于反应开始时总物质的量 ④SO 2 、 NO 2 、 NO 、 SO 3 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 A . ① 和 ② B . ② 和 ③ C . ③ 和 ④ D . ① 和 ③ 7、1克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kJ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2H2(g)+O2(g)=2H2O(l);△H=-285.8 kJ/mol B. H2O(l)=H2(g)+1/2O2(g);△H=+285.8 kJ/mo C. lH2(g)+1/2O2(g)=H2O(g);△H=-142.9kJ/mol D. 2H2+O2=2H2O;△H=-571.6 kJ/mol 8、下列组合中不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 A B Cu片、Ag AgNO3溶液 C Zn片、Cu片 蔗糖溶液 D Fe片、Cu片 稀盐酸 两极材料 Zn片、石墨 插入溶液 H2SO4溶液 9、如图所示的电解池I和II中,a、b、c和d均为Pt电极.电解过程中,电极b和d上没有气体逸出,但质量均增大,且增重b>d.符合上述实验结果的盐溶液是( ) 选项 A. B. C. D. X MgSO4 AgNO3 FeSO4 CuSO4 Y CuSO4 CuSO4 Al2(SO4)3 AgNO3 10、据报道,某国一集团拟在太空建造巨大的激光装置,把太阳光变成激光用于分解海水制氢:2H2O激光2H2↑+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水的分解反应是放热反应 ②氢气是一级能源 ③使用氢气作燃料有助于控制温室效应④若用生成的氢气与空气中多余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甲醇储存起来,可以改善生存环境.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11、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CH 4Cl 2 C+2H 2 B.2HI+ 2HCl+I 2 CO 2 +2H 2 O D.C 2 H 6 +Cl 2 C.CH 4 +2O 2 C 2 H 5 Cl+HCl 12、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祥云”火炬所用燃料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下列有关丙烷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丙烷的分子式是C3H6 B. 丙烷分子中的碳原子在一条直线上 C. 丙烷在光照条件下能够与Cl2发生取代反应 D. 丙烷在常温下呈液态 13、能证明乙烯分子里含有一个碳碳双键的事实是( ) A.乙烯分子里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2 B.乙烯完全燃烧生成的CO2和H2O的物质的量相等 C.乙烯易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且1mol乙烯完全加成需消耗1mol溴单质 D.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14、有关苯的结构和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与 是同分异构体 B. 苯在空气中不易燃烧完全,燃烧时冒浓烟 C. 煤干馏得到的煤焦油可以分离出苯,苯是无色无味的液态烃 D. 向2 mL苯中加入1 m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震荡后静置,可观察到液体分层,上层呈紫红色 15、乙醇分子中不同的化学键,如图:关于乙醇在各种反应中断裂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乙醇和钠反应,键①断裂 B. 铜催化下和O2反应,键①③断裂 C. 乙醇与乙酸反应,键①断裂 D. 铜催化和O2反应,键①②断裂 16、下列关于乙酸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所以它可以与碳酸盐反应,产生CO2气体 B.乙酸与醇类物质发生酯化反应 C.乙酸分子中含有碳氧双键,所以它能使溴水褪色 D.乙酸在温度低于16.6℃时,就凝结成冰状晶体 17、下列关于某病人尿糖检验的做法正确的是( ) A. 取尿样,加入新制Cu(OH)2,观察发生的现象 B. 取尿样,加H2SO4中和碱性,再加入新制Cu(OH)2,观察发生的现象 C. 取尿样,加入新制Cu(OH)2,煮沸,观察发生的现象 D. 取尿样,加入Cu(OH)2,煮沸,观察发生的现象 18、已知谷氨酸的结构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mol谷氨酸能与2molNaOH发生反应 B.谷氨酸分子中的—NH2表现碱性 C.谷氨酸分子之间不能发生反应 D.谷氨酸分子间能发生脱水缩合反应 ) 19、请预测有机物丙烯酸(CH2=CH-COOH)的发生的反应类型可能有( ) ①加成反应②水解反应 ③酯化反应 ④中和反应 ⑤氧化反应. A. 只有①③ B. 只有①③④ C. ①②③④⑤ D.只有①③④⑤ 20、现有①乙酸乙酯和乙酸钠溶液、②溴化钠溶液和溴水的混合液,分离它们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A. 分液、蒸馏 B. 分液、萃取 C.萃取、分液 D. 蒸馏、分液 第Ⅱ卷 填空题 二、填空题(24题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40分) 21、如图所示,A、B、C三个装置中的烧杯分别盛有足量的CuCl2溶液. (1)A、B、C三个装置中属于原电池的是______(填标号,下同),属于电解池的是______. (2)A池中Zn是______极,发生__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下同),电极反应式为 ;Cu是______极,发生______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A中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B池中Pt是______极,发生______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 B池中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C池中Zn是______极,发生______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反应过程中,溶液浓度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2、在试管a中先加入2mL 95%的乙醇,边摇动边缓缓加入5mL浓H2SO4并充分摇匀,冷却后再加入2g无水醋酸钠,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后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在试管b中加入7mL饱和碳酸钠溶液。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对试管a加热,当观察到试管b中有明显现象时停止实验。 (1)写出a试管中的主要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 (2)加入浓H2SO4的目的是 . (3)试管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4)在实验中球形干燥管除了起冷凝作用外,另一个重要作用是 ,其原因 . (5)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 23、糖尿病是由于人体内胰岛素紊乱导致的代谢紊乱综合征,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长期摄入高热量食品或缺少运动,都会导致糖尿病. (1)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葡萄糖分子可表示为C6(H2O)6,则每个葡萄糖分子含有6个H2O分子 B.葡萄糖与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C.糖尿病人尿糖较高,可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来检测人尿液中的葡萄糖 D.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2)糖尿病人不可过量饮酒,将会一定程度上造成胰岛细胞损伤.但酒精在肝脏内可转化成有机物A.A的实验结果如下: ①通过实验测得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 ②A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分子中只存在两种类型的氢原子,且这两种类型的氢原子个数比为1:3 ③A可与酒精在一定条件下生成有芳香气味的物质. 纯净的A又称为______,结构简式为 . A的主要化学性质有(用化学方程式表示):a , B . 24、常见的有机物A、B、C、D、E、F间的转换关系如图所示(以下变化中,某些反应条件及产物未标明)。B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C、D可发生银镜反应。 (1)B的分子式为 ;F的结构简式为 。 (2)E中官能团的名称是 。 (3)A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是 。 (4)A→D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 (5)D→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高一化学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 C 11 D 二、填空题 21、(1)A;BC (2) 负 氧化 Zn-2e-=Zn2+ 正 还原 Cu2++2e-=Cu Zn+CuCl2=Cu+ZnCl2, (3) 阳 氧化 2Cl--2e-=Cl2 CuCl2通电Cu+Cl2; (4) 阴 还原 Cu2++2e-=Cu 变大。 22、 (1):CH3COOH+CH3CH2OH浓硫酸、加热CH3COOC2H5+H2O; (2):催化剂、吸水剂、制乙酸; (3):液体分层、上层为无色有香味的油状液体; (4):防倒吸 产物蒸汽中含有乙酸和乙醇蒸汽两者均易溶于水而产生倒吸,球形管容积大; (5):除去产物中混有的乙醇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23、(1)BC;(2)冰醋酸 CH3COOH ; CH3COOH+NaOH=CH3COONa+H2O; CH3COOH+CH3CH2OH浓硫酸、加热CH3COOC2H5+H2O. 24、(1)(C6H10O5)n CH3COOC2H5 (2)羧基 (3)CH3-O-CH3 (4)2CH3CH2OH+O2Cu 加热2CH3CHO+H2O (5)2CH3CHO+O2催化剂CH3COOH 2 A 12 C 3 A 13 C 4 C 14 B 5 A 15 D 6 D 16 C 7 B 17 D 8 C 18 C 9 D 19 D 10 B 20 B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