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转型期汽车技术类期刊生存与发展的策略研究

来源:筏尚旅游网
转型期汽车技术类期刊生存与发展的策略研究 朱盛镭 孙旭东 岳 晨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上海201804) 【摘要】 社会经济转型导致汽车技术类期刊生存与发展的不适应。针对目前文献研究的“空白”,分析 影响汽车技术类期刊“生态系统”的外源性因素和内源性因素,研究转型期变化环境下的发展机遇,总结和探索 汽车技术类期刊生存与发展的适应机制和运行策略。 【Abstract】Transition of social and economy model caused the maladjustment of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automotive engineering journa1.Aiming at the blankness of this kind of research at present,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ecosystem of the automotive engineering journal are analyzed,the development opportunity in the transition period under the changing circum— stance is researched,and the adaptation mechanism and operation strategy of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 ment of automotive engineering journal is summarized and explored. 【关键词】 期刊汽车工程产业环境转型 doi:10.3969/j.issn.1007-4554.2011.08.09 0 引言 1 适应转型期“生态系统”变化的生 存嬗变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汽车工业及其技术 水平不断提升,产销量已跃居世界第一,并开始 “生态系统”沿用的是生态学概念。从2O世 步人汽车社会。与此相适应的汽车类期刊的读 纪60年代以来,生态学向多学科交叉渗透,继而 者群逐渐发展壮大。我国汽车期刊从90年代仅 跨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鸿沟,产生了经 有30多种发展到70多种,其中约有一半属于汽 济生态学、社会生态学等交叉学科。将生态学的 车工程技术类期刊。在市场化和网络化语境下, “生态系统”移植和延伸到汽车工程技术类期刊领。 汽车类期刊的生存与发展呈现两极分化态势和 域,分析其“生态系统”的外源性因素和内源性因 多元运作方式,其中汽车工程技术类期刊问题尤 素,进而可研究市场经济转型期有关汽车工程技 为突出。因此,必须针对目前文献研究的“空 术类期刊的生存问题。 白”,分析影响汽车工程技术类期刊生存与发展 1.1 “生态系统”的外源性因素分析 的“生态系统”,总结和探索其适应不同转型期环 汽车及其科技类期刊的分类交叉重叠,很难 境变化的生存与发展策略。 定义。我国科技期刊一般分为科学类、技术类、综 收稿日期:2011—03—22 ・36・ 上海汽车2011.10 合类、检索类和科普类;而汽车类期刊可划分为 公益类(可细分为专业学术类和工程技术类)和 消费类(可细分为大众休闲类和科技普及类),汽 车公益类期刊中,工程技术类占90%以上。由于 我国汽车工业发展一度偏重引进、消化吸收的价 值取向,企业丧失自主研发的驱动力,导致相当 一2 新时期汽车工程技术类期刊的发 展机遇 2.1发展的转机 汽车工程技术类期刊“生态系统”一度“景象 萧条”。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中国汽车产业正由 部分汽车工程技术类期刊“生态系统”的外源 性因素不足(例如部分合资企业一度不鼓励工程 技术人员发表论文和评定职称),由此失去存在 价值,有的被迫违规转为消费类期刊,走上了所 谓“商业化”的不归之路。目前汽车工程技术类 期刊实际上仅存20多种。 1.2“生态系统”的内源性因素分析 我国汽车工程技术类期刊编辑部绝大部分 设在国有汽车集团技术中心的情报部门,一般 与软科学研究、情报研究、文献资料馆等几大板 块共存。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和市场化推进,支 持汽车工程技术类期刊“生态系统”的内源性因 素例如部门地位、经济支持、薪酬福利等发生一 系列危机,急功近利、成本核算、自负盈亏几乎 成为部分编辑部的生存方式。汽车工程技术类 期刊的价值扭曲,功能逐步弱化,编辑部高层次 人才流失,地位边缘化,运作能力远不能适应变 化的产业环境。因此,“生态系统”的内源性因 素是影响汽车工程技术类期刊生存的根本原 因。 1.3适应转型期“生态系统”的生存嬗变 现有文献资源以及培训课程等为迎合主流 意识,主要侧重于讨论专业学术类(国际化和精 品化方向)和大众消费类(市场化和休闲化方 向)期刊。对于工程技术类期刊的这个“灰色地 带”,文献研究和专家几乎是回避其存在;或混淆 类别,将其推向两极(专业学术类或大众消费 类)。所谓的案例研究更是缺乏说服力。在市场 经济的转型环境下,汽车工程技术类期刊主要是 保存实力,维持运行,推进适应其“生态系统”变 化的生存嬗变。在这方面,国内一些汽车工程技 术类期刊已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而目前又正以 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汽车工程技术类期刊的新 一轮发展机遇。 上海汽车2011.10 “市场拉动型”跨向“创新推动型”的双驱动转型, 技术创新成为汽车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主要源 泉,成为考核决策层的重要指标。一方面汽车自 主研发的大量成果和论文需要有发布和交流载 体,汽车工程技术类期刊的重要性逐步突显;另一 方面“崇尚技术,尊重人才”的行业氛围,激励工程 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和职称评定,导致论文稿 源激增。目前中国约有26万汽车工程技术人员, 每年大约要产生近10万篇论文,而国内现有汽车 工程技术类期刊每年论文登载量最多不超过1万 篇,显然远不能满足需求。新一轮产业转型期汽 车工程技术类期刊“生态系统”的外源性因素和内 源性因素呈现复苏的转机,逐步走向良性循环。 令人可喜的是,国内一些已走人“商业化”的汽车 工程技术类期刊也开始考虑回归,重拾原先的价 值。 2.2《上海汽车》案例分析 作为典型汽车工程技术类期刊的《上海汽车》 创刊于1975年,由上汽集团主管、上海汽车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主办(技术中心承办)。《上海汽 车》是经历市场经济和网络化洗礼后,仍保持其技 术性质不变的少数汽车工程技术类期刊。为了适 应转型期的“生态系统”变化,《上海汽车》编辑部 在服务决策层、拓展技术内涵(增加技术经济与技 术管理)、模糊编辑部边界、扩大广告创收等方面 制定了一系列生存应对策略。形成了《上海汽车》 自己的经营特色,同时坚持期刊“技术至上”的价 值取向,得到汽车技术界、行业专家和高校教授的 认可。 中国汽车产业正推进的技术创新和自主研发 战略,为汽车工程技术类期刊开创了广阔的发展 平台。《上海汽车》编辑部将把握新一轮转型期机 遇,提升自身能力,争取更大发展。 ・37・ 3 汽车工程技术类期刊生存与发展 的策略 3.1坚持“崇尚技术”的办刊原则 坚持技术类期刊的性质,坚持公益性为主的 发展取向,这是办好汽车工程技术类期刊的一个 基本原则,也是遵守法规,在转型期以此保护自身 的举措; 3.2建立强有力的编委会 编委会编委由行业技术专家和行业高层领导 组成,为期刊提供前瞻性的汽车科研信息或前瞻 性的行业指导,为期刊运作出谋划策,这是汽车工 程技术类期刊生存发展最强有力的支撑。 3.3拓展期干lJ白勺‘‘技术内涵” 在不改变技术类期刊性质前提下,适度增加 有关技术管理、技术经济和市场研究的论文内容 或栏目,尽可能争取管理层和决策层的来稿和支 持,以适应转型期的技术多元需求。 3.4模糊编辑部边界 要求青年编辑人员能适应不同的项目研究, 实行一专多能。模糊边界一方面有利于汽车工程 技术类期刊编辑部紧贴研发机构,依托企业优势 资源,享受研发人员同等薪酬;另一方面也有利于 编辑人员拓宽知识面和业务能力。 3.5提升编辑人员的素质 要求大多数编辑人员具备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学历或高级技术职称,鼓励编辑经常发表论文和 研究成果,尽可能使编辑部的地位及其人员素质 水平与其它研发部门并驾齐驱。 3.6发挥期刊在服务技术研发方面的“溢出”功 能 将汽车工程技术类期刊作为文化载体与交流 平台,充分发挥期刊在服务汽车自主研发方面的 “溢出”功能,为汽车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包括提升 人才声誉、发布技术成果、增加信息来源以及获取 经济利益等方面服务。 3.7利用网络技术扩大和改善期刊覆盖面和形象 汽车工程技术类期刊需要利用网络技术的交 ・38・ 互功能、跨时空传播功能扩大覆盖面和改善形象; 推出期刊的网络版;利用网络技术将期刊编辑流 程、出版形式、广告推进模式进行优化,提高工作 效率。 3.8改革期刊经营机制 新时期的汽车工程技术类期刊要同步实现期 刊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必须把经营战略重点 调整到更新观念、改革经营机制上来,加强纵横联 合,通过联合协同,把作者群、读者群、客户群有机 联系起来,扩大广告收入来源,支持期刊正常经营 运作。 4 结语 产业转型期导致汽车工程技术类期刊生存与 发展的不适应。汽车工程技术类期刊存在不同程 度的功能弱化、定位异化、价值错位等不正常现 象。需要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共同研究探讨难 点,主动反省自身,不断提高转型期生存智慧,或 观念转变、或重新定位、或功能补缺、或能力再提 升,以逐步完善适应转型期变化环境的生存嬗变 和多元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黄孟芳,朱茂.我国科技期刊经营思路研究[J].新闻 界,2009,(1). [2]俞涛,王道平,张高明,等.科技期刊生存与发展的生态 学思考[J].编辑学报,2007,(2). 上海汽车2011.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