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行练习题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行练习题

来源:筏尚旅游网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无方入门不顾。 一、基础

1.《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________(朝代)人________(姓名)组织编写的。

答案:南朝宋 刘义庆 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 (1)与友期行________ (2)去后乃至________ (3)元方入门不顾 (4)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5)下车引之 (6)期日中: (7)尊君在不:

答案:(1)约定 (2)才 (3)回头看 (4)离开 到 (5)拉(6)约定 (7)“不”通“否”,在问句尾表示询问。 3、翻译下列句子。 (1)待君久不至,已去。 (2)撒盐空中差可拟。 (3)未若柳絮因风起。

答案:(1)等待您好久了,您不到,(父亲)就已走了。 (我父亲)等了你好久(你)都不来,他已经离开了。 (2)在空中撒盐大约可以比拟吧! (3)不如用柳絮随风飘起来比拟。 4.课文默写。

元方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友人惭,下

车引之,________。

答案: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 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 则是天礼 元方入门不顾 二、阅读。

(一)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完成下列练习: 1.解释加粗的词。

无信: 无礼: 引: 2.翻译下列句子。 (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3.元方从哪些方面去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 答案:1.信用 礼貌 拉

2. (1)和别人约好一起走,却把人丢下,自己走了。

(2)那人感到惭愧,便下车想拉元方(和元方握手),元方头都不回地走进自家大门。

3.答:元方是从信用和礼貌两个方面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从信用方面,是父亲的友人失约在先;从礼貌方面,是父亲的友人当着元方的面骂元方的父亲。所以在两个方面他都站不住脚,根本没有资格指责谩骂元方的父亲。所以友人哑口无言,只好向元方道歉。 课外迁移

王冕僧寺夜读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而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为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 1.解释加粗字。 (1)窃入学舍: (2)听已:

(3)冕因去: (4)恬若不见: 2.翻译下列句子: (1)王冕者,诸暨人。 (2)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 (3)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3.划出本文层次,并写出各层大意。

答案:1.(1)私下 (2)毕,完 (3)离开 (4)安详的样子

2.(1)王冕是诸暨人。 (2)(王冕)傍晚回家,忘记了他放牧的牛,父亲非常生气地打了他一顿。 (3)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神,何不由着他呢? 3.第一层(第1句):交代故事主人公王冕的基本情况。 第二层(“七八岁时……父怒挞之”):记叙王冕因为学习而丢了牛的趣事,表现王冕的聪颖和好学。 第三层(“母曰……恬若不见”):记叙王冕在“恐怖”的寺庙中坚持读书,表现王冕的勤奋好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