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微生物荧光原位杂交_FISH_实验技术_陈瑛

微生物荧光原位杂交_FISH_实验技术_陈瑛

来源:筏尚旅游网
第40卷 第4期2008年4月      

 

哈 尔 滨 工 业 大 学 学 报JOURNALOFHARBININSTITUTEOFTECHNOLOGY

 

Vol.40No.4Apr.2008

微生物荧光原位杂交(FISH)实验技术

陈 瑛

1,2

,任南琪,李永峰,程 瑶

111

(1.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哈尔滨150090;2.哈尔滨师范大学生物系,哈尔滨

150080,E-mail:chenyinglady@yahoo.com.cn)

摘 要:为更好地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实验进行微生物群落生态研究工作,对FISH实验原理和影响FISH实验结果准确性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和讨论,包括寡核苷酸探针的选择与标记、样品的预处理、杂交液和杂交条件的选择等步骤.总结了一些实验心得,提出关键步骤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以及FISH技术与其他实验手段相结合的发展前景.建议根据不同检测对象和实验目的,对关键步骤进行改进可以提高实验准确性、简化操作和降低成本.

关键词:微生物生态学;环境微生物;荧光原位杂交;寡核苷酸探针

中图分类号:Q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367-6234(2008)04-0546-04

Microbiologyexperimentof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FISH)technique

CHENYing,RENNan-qi,LIYong-feng,CHENGYao

(1.SchoolofMunicipalandEnvironmentalEngineering,HarbinInstituteofTechnology,Harbin150090,China;2.Dept.ofBiology,HarbinNormalUniversity,Harbin150080,China,E-mail:chenyinglady@yahoo.com.cn)

1,2

1

1

1

Abstract:Inordertostudytheecologyofmicrobialcommunitiesbyapplying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FISH)technique,thispaperanalyzedtheprincipleofFISHandtheinfluencingfactorsoftheexperimen-talaccuracy.Thesefactorsincludechoosingandmarkingtheoligonucleotideprobes,pretreatingthesamples,

andchoosingthehybridizingsolutionandhybridizingconditions.Theexperimentalresultsweresummarizedandthemainoperationpointsofkeyproceduresweresuggested.ThefutureofFISHcombiningwithothertechniqueswasexpected.Thispapersuggeststhattheincreaseoftheaccuracy,thesimplificationoftheproce-dureandthedecreaseofthecostcanbeachievedbyimprovingkeyproceduresaccordingtodifferentsamplesandresearchinggoals.

Keywords:microbialecology;environmentalmicroorganism;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FISH);oli-gonucleotiedprobe

  1969年,Pardue和John两个研究小组建立了原位杂交技术(ISH),这一技术可以在保持细胞形态完整性的条件下,检测出细胞内特定核酸序列,即采用DNA或RNA探针,通过原位杂交的方法,将特定的DNA或RNA序列在细胞或染

收稿日期:2006-03-17.

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125823);国家重

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G2000026402).

作者简介:陈 瑛(1972—),女,博士;

任南琪(1959—),男,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

[2]

色体上显示出来.最初是采用同位素标记的方法,通过放射自显影,将已结合在靶位上的探针显示

出来.后来改进了标记的材料,用包括荧光酶、地高辛、生物素等荧光物质代替了同位素,从而形成了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荧光物质的使用提高了分辨率,简化了检测步骤,增强了安全性,为同时检测不同的探针提供了可能,从而发展出了多重原位杂交,并被广泛应用.1988年,Giovan-noni等首次将FISH技术引入细菌学的研究.

[4]

1989年,Delong首次使用荧光标记寡核苷酸探

[3]

第4期陈 瑛,等:微生物荧光原位杂交(FISH)实验技术

·547·

针检测单个微生物细胞.近几年,FISH技术由于其灵敏、快速、使用安全、特异性好等特点,已经成为医学、生态学、遗传学、环境微生物学研究的有

力工具.

异性高、容易获得、杂交迅速、成本低廉等优点.

寡核苷酸探针是根据已知靶序列设计的.一般应遵循如下的设计原则:1)探针长度:10~50bp.越短则特异性越差,太长则延长杂交时间.2)G+C%应在40%~60%,否则降低特异性.3)探针不要有内部互补序列,以免形成“发夹”结构.4)避免同一碱基连续重复出现.5)与非靶序列区域同源性<70%

[7]

1 FISH原理和实验步骤

FISH是将细胞原位杂交技术和荧光技术有

机结合而形成的新技术.其原理是基于碱基互补的原则,用荧光素标记的已知外源DNA或RNA作探针,与载玻片上的组织切片、细胞涂片、染色体制片等杂交,与待测核酸的靶序列专一性结合,通过检测杂交位点荧光来显示特定核苷酸序列的存在、数目和定位

[5]

.目前,已有大量寡

核苷酸探针被设计合成,并且建立了有关探针的数据库,研究者可以很方便地通过互联网查询所需的探针或设计探针的资料和软件.例如,LoyA.,HornM.,WangerM.等建立的probeBase寡核苷酸数据库,就可以提供以rRNA为目标的寡核苷酸探针的相关资料以及检验探针专一性的软件系统

[8]

.目前,荧光原位杂交在微生

物系统发育、微生物诊断和环境微生物生态学研

究中应用较多.由于微生物的16SrDNA、23SrDNA以及它们的间隔区的核苷酸序列具有稳定的种属特异性,通常以它们特定的核苷酸序列为模板,设计互补的寡核苷酸探针,通过与微生物细胞杂交,鉴定微生物的种类、数目以及空间分布等.利用对rRNA(主要是16S和23SrRNA)序列专一的探针进行杂交已经成为微生物鉴定的标准方法.近几年,已对2500多种细菌的16SrRNA进行了测序,在系统发育水平上得到了大量的有用信息

[6]

.常用于环境微生物检测的寡核苷酸探针

见表1.

表1 常用于环境微生物检测的寡核苷酸探针

探针名称EUB338UNIV1390Chis150

目标微生物mostBacteriaallOrganisms

mostoftheClostridiumhistolyticumgroup

(ClostridiumclusterIandII)someoftheClostridiumlituseburensegroup

(ClostridiumclusterXI)Firmicutes(Gram-positivebacteria

withlowG+Ccontent)

Actinobacteria(highG+CGram-positivebacteria)

EnterobacteriaceaeMethylomicrobiumMethanobacterialesallANAMMOXbacteria

Nitrobacterspp

Betaproteobacterialammonia-oxidizingbacteria

Acinetobacter

.

Clit135

FISH技术的基本操作过程对染色体、细胞和组织切片来说基本相同,主要包括4个步骤:1)制备和标记探针;2)准备杂交样品;3)原位杂交;4)信号处理及观察记录.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和研究对象,每一步骤的要求和细节会有所变化.对于微生物FISH实验而言,解决好如下关键步骤的技术问题是获得科学结果的保证.

LGC354HGCENT183Mg1004MB311Amx368NIT3NSOACA652

2 FISH实验关键步骤和方法

2.1 核酸探针的准备

核酸探针是指能与特定核苷酸序列发生特异互补杂交,而后又能被特殊方法检测的被标记的已知核苷酸链.根据来源和性质可将核酸分子探针分为基因组DNA探针、cDNA探针、RNA探针以及人工合成的寡核苷酸探针几类.可以针对不同的研究目的选用不同的核酸探针,选择的基本原则是探针应具有高度特异性.

核酸探针的制备是FISH技术关键的一步,影响着该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近年来,随着DNA合成技术的发展,可以根据需要随心所欲地合成相应的核酸序列,因此,人工合成寡核苷酸探针被广泛采用.这种探针与天然核酸探针相比具有特  设计或选定的寡核苷酸探针可以用DNA合成仪很方便地合成,然后用荧光素进行标记.常用的荧光素有: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羧基荧光素(FAM)、四氯荧光素(TET)、六氯荧光素

(HEX)、四甲6羧罗丹明(TAMRA)、吲哚二羧菁(Cy3,Cy5)等

[9]

.这些荧光素具有不同的激发和

吸收波长,一般需要选择两种以上的探针同时杂交时,要给这几种探针分别标记不同的荧光素.标记的方法分为间接标记和直接标记.目前,有人在多彩色荧光原位杂交实验中,采用混合调色法和比例调色法,仅用2~3种荧光素就可以给4~7·548·哈 尔 滨 工 业 大 学 学 报             第40卷 

[10]

种探针标记上不同的颜色.探针的合成与标记实验中,样品与杂交液的比例大约为1∶2,通常是10μL样品加20μL杂交液,置于46℃杂交炉中,避光杂交2~4h.由于杂交温度较高,杂交液

又很少,容易蒸发干燥,因此,需使用密闭湿盒.

杂交完成后,要用洗脱液将多余的探针除去.常用洗脱液为SET或SSC,洗脱温度低于50℃.洗脱是否充分会影响杂交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常采用多梯度、多次的洗脱方法.如果检测同一样品中的多种微生物,往往需要使用二种以上的探针,只要在洗脱后,在新的杂交液中再加入其他16SrRNA探针溶液,按上述步骤杂交即可.2.4 结果观察和分析

全部操作完成后,加少量对苯二胺-甘油溶液覆盖样品,防止荧光淬灭,再封片.结果用荧光显微镜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观察、照相并进行分析.共聚焦显微镜空间分辨力强、敏感性高、可屏蔽自发荧光的干扰.其与数字成像系统结合,可进行量化分析和自动化分析,已越来越多地

[6]

应用于FISH信号检测.另外利用流式细胞仪可以对于每一个靶细胞-探针杂交物的荧光强度进行定量测定.

下列图片中显示了CLSM拍摄下的、用上述方法进行的FISH实验结果.其中,图1是分别用红色ROX和黄色TET标记的两种探针双杂交实验结果,图2为分别用RDX、TET、绿色(FITC)染料标记的探针的单杂交实验结果.检测的样品是活性污泥中收集来的混合细菌.

可以根据条件自己进行或选择相应的生物技术公司来完成.标记好的探针通常放在-20℃、避光

保存.使用前,将探针稀释到5ng/mL的质量浓度,分装备用.2.2 杂交样品的准备

对于微生物原位杂交,首先涉及的是微生物样品的收集.既要求尽可能多地收集到样品中的微生物,又要尽量减少样品中杂质对杂交结果的影响.因此,无论是来自人工培养基的,或是自然环境的,还是污水处理设备的微生物样品,必须先经过打碎、离心、清洗等处理步骤.目的是使微生物细胞与杂质分离、除去杂质、收集细胞.可以用灭菌玻璃珠震荡将样品打碎,1000r/min离心2min,取上清液,将上清液5000~8000r/min离心2min,弃上清液,再用PBS将收集到的微生物冲洗一次.上述过程每一步可重复2~3次.然后,需要对收集的样品进行固定和预处理.这一步要求微生物细胞保持形态基本不变,同时要增大细胞壁的通透性,保证探针顺利进入与DNA或RNA杂交.一般先用4%多聚甲醛溶液固定,4℃过夜.如果不能马上进行杂交实验,可将固定好的样品暂时放在50%乙醇/PBS溶液中,-20℃保存.杂交实验前,用PBS液清洗,离心收集.用蛋白酶K,37℃消化30min,减少蛋白质对杂交的影响.再用溶菌酶处理10min,以增加细胞的通透性.最后用梯度酒精(50%,80%,95%,100%)依次脱水.2.3 杂交

这一步首先涉及配制杂交液.一般的荧光原位杂交液的组成成分有:氯化钠、Tris-cl缓冲液、SDS或Trionx-100、甲酰胺以及硫酸葡聚糖.各种成分的浓度见表2.SDS和Tritonx-100的作用是去污,二者取一即可.硫酸葡聚糖的作用是增加探针的相对浓度.甲酰胺的浓度直接影响杂交的特异性,因此,需根据不同的探针和杂交温度加以选择.一般情况下,甲酰胺的浓度和杂交温度越高,探针的特异性越强,反之,探针的特异性降低.探针在杂交前加入杂交液中,使其终质量浓度为0.5ng/mL.

表2 荧光原位杂交液的组成成分

NaCl/

-1

(mol·L)

图1 双色探针杂交实验(使用显微镜倍数×63oil))

2.5 FISH技术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FISH技术在某些方面也存在缺陷.例如,在营养饥饿状态下,细菌的染色体含量降低,因而细胞中的16SrRNA减少,会导致荧光杂交信号减弱形成假阴性结果.为了增强杂交信号,研究了一些荧光增强方法,如多重探测、生物素、亲合素标记等方法.Prescott和Fricker利用核酸肽

[11]

Tris-cl/

-1

(mmol·L)

SDS/%0.1~1

甲酰胺/%5~55

0.920

  杂交在载玻片上进行,取经过预处理的样品涂于载片,充分干燥后,加杂交液.在微生物FISH第4期陈 瑛,等:微生物荧光原位杂交(FISH)实验技术

·549·

(PNA)作为探针进行原位杂交,检测自来水中的E.coli,取得了与传统的平板计数法相一致的结果.PNA探针具有稳定、不易降解和较高的杂交

亲和力等特性,检测细菌细胞的rRNA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即使是细菌死亡一段时间后也可能被

检测到.而且,由于其主链骨架是中性的,并且通常比寡核苷酸探针短,能够通过疏水的细胞壁,具有较好的渗透性,因此,可以大大提高FISH实验

[12]

的灵敏性.

使用显微镜倍数为×63oil

图2 单杂交实验

  另外,细菌普遍存在的自发荧光现象及探针

的特异性不足还可能导致假阳性结果.使用窄波段的滤镜和信号放大系统可能降低自身背景荧光,不同激发波长对自身背景荧光强度也有影响,因此,在检测未知混合微生物时,要进行相应处理.共聚焦显微成像系统(CLSM)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探针的特异性需要通过严格的杂交条件控制和设置阳性对照来保证.在进行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中应结合传统的培养、镜检等方法及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多种方法,使得到的结果更加可信.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FISH的准确性和灵敏度将进一步提高,必将在微生物生态学研究领域得到更加充分的应用.

参考文献:

[1]PARDUEML,GALLJG.Molecularhybridizationof

radioactiveDNAtotheDNAofcytologicalpreparations[J].ProcNatlAcadSciUSA,1969,6464:600-604.[2]JOHNH,BIRNSTIELM,JONESK.RNA:DNAhybridisat

thecytogeneticallevel[J].Nature,1969,223:582-587.[3]GIOVANNONISJ,DELONGEF,OLSENGJ,etal.

Phylogeneticgroupspecificoligodeocynucleotideprobesforidentificationofsinglemicrobialcells[J].JBacteri-ol,1988,170:720-726.

[4]DELONGEF,WICKHAMGS,PACENR.Phylonge-neticstains:ribosomalRNAbasedprobesfortheidenti-ficationofsinglemicrobialcells[J].Science,1989,65:5554-5563.

[5]逄兵,蒋学之,倪祖尧,等.荧光原位杂交原理及其在

染色体畸变研究中的应用[J].劳动医学,1997,14(1):52-56.

[6]王建龙.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水体中大肠

菌群研究[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4,24(2):70-73.

[7]卢圣栋.现代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M].2版,北京: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

[8]LOYA,HORNM,WAGNERM.ProbeBase-anonline

resourceforrRNA-targetedoligonucleotideprobes[J].NucleicAcidsRes,2003(31):514-516.

3 FISH技术的发展

FISH技术逐渐形成了从单色到多色、从中期

染色体到粗线期染色体再向DNA纤维的发展趋势,灵敏度和分辨率正在由mb向kb、百分距离向碱基对、多拷贝向单拷贝、大片段向小片段再向

[13]

BAC/YAC等方向深入.

FISH技术还与其他技术相结合,为环境微生物的研究提供更多信息.例如,Orphan等人利用FISH与次级离子质谱(SIMS)结合对厌氧条件下的甲烷氧化菌进行了鉴定;Lee等人采用FISH与显微放射自显影技术研究了生化物质在细胞内的合成、转移和转化等代谢过程;Sekigu-chi等人利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与FISH技术得到了不同菌种在颗粒污泥内部成层分布的高清晰照片

[17]

[16]

[15]

[14]

.与生物传感器结合也是FISH技

术在环境微生物研究中应用的新手段.(下转第575页)第4期田家宇,等:斜发沸石替代石英砂强化生物过滤除污染性能

·575·

BAF-1对COD去除效率始终比采用石英砂的MnBAF-2高13.0%~18.0%.而且BAF-1的COD去除率相对比较稳定,而BAF-2则波动Mn

性较大.BAF-1的UVAF-2254平均去除率比B高6.8%~8.4%.

2)沸石滤料生物活性滤池氨氮去除率高于石英砂8.8%~16.5%,并且沸石滤料抗有机负荷能力明显优于石英砂滤料.

3)两种滤料的生物活性滤池滤后水浊度均随着滤前水有机负荷的提高而逐渐增大.而在整个实验期间,采用沸石滤料的BAF-1滤后水浊度比采用石英砂的BAF-2低17%~21%,具有更加优良的除浊性能.

4)两种滤料的生物活性滤池都不会造成滤后水细菌的放大.BAF-1细菌总数去除率比BAF-2高8.6%.

sizetomediasize[J].JAWWA,1993,85(10):122-130.

[5]MOORER,QUARMBYJ,STEPHENSONT.The

effectsofmediasizeontheperformanceofbiologicalaer-atedfilters[J].WatRes,2001,35(10):2514-2522.[6]MANNAT,MENDOZA-ESPINOSAL,STEPHENSON

T.Performanceoffloatingandsunkenmediabiologicalaeratedfiltersunderunsteadystateconditions[J].WatRes,1999,33(4):1108-1113.

[7]FDZ-POLANCOF,MENDEZE,VILLAVERDES.

Spatialdistributionofheterotrophsandnitrifiersinasub-mergedbiofilterfornitrification[J].WatRes,2000,34(16):4081-4089.

[8]李永存,李伟,吴建华.饮用水健康与饮用水处理技术

问答[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4.

[9]高俊敏,郑泽根,王琰,等.沸石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1,23(1):114-117.[10]蒋绍阶,刘宗源.UV254作为水处理中有机物控制指标

的意义[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2,24(2):61-65.

[11]余健.生物过滤去除饮用水中有机物、铁和锰的特性

与机理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4.

[12]许保玖,安鼎年.给水处理理论与设计[M].北京:中

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13]陈伟,范瑾初.微污染原水的生物接触氧化预处理技

术综述[J].净水技术,1997,60(2):43-46.

参考文献:

[1]杨开,周涛,高婷,等.生物活性炭-砂滤处理微污染

原水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0,16(12):54-56.[2]龙小庆,富良,顾玉其,等.活性滤池去除微污染水中

有机物和氨氮[J].中国给水排水,2002,18(8):44-45.

[3]盛力,马军.滤料表面电位对滤床过滤效果的影响

[J].中国给水排水,2002,22(12):34-36.

[4]LANGJS,GIRONJJ,HANSENAT,etal.Investiga-tingfilterperformanceasafunctionoftheratiooffiler

(编辑 刘 彤)

(上接第549页)

[9]杜金伟,张燕玲.荧光标记寡核苷酸探针及其应用

[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2,22(4):109-111.[10]杨明杰,曹佳.多彩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原理及其

应用[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1998,25(4):333-337.

[11]PRESCOTTAM,FRICKERCR.UseofPNAoligonu-cleotidesfortheinsitudetectionofinEscherichiacoliwater[J].MolCellProbes,1999,13:261-268.[12]邢德峰,任南琪,李建政.荧光原位杂交在环境微生

物学中的应用及进展[J].环境科学研究,2003,16(3):55-58.

[13]呼庆,齐鸿雁,张洪勋.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及其在微

生物生态学中的应用[J].生态学报,2004,24(5):1048-1054.

[14]ORPHANVJ,HOUSECH,HINRICHSKU,etal.

Multiplearchaealgroupsmediatemethaneoxidationinanoxiccoldseepsediments[J].Microbiology,2002,99(11):7663-7668.

[15]LEENP,NIELSENKH,REASENS,etal.Combina-tionoffluorescentinsituhybridizationandmicroautora-diography———Anewtoolforstructure-functionanaly-sesinmicrobialecology[J].ApplEnvironMicrobio,1999,65:1289-1297.

[16]SEKIGUCHIYY,KAMAGATAK,AKAMURAA,et

al.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usedin16SrRNA-targetedoligonucleotidesrevealslocalizationofmetha-nogensandselectedunculturedbacteriainMesophilicandthermophilicSludgeGranules[J].ApplEnvironMicrobio,1999,65:1280-1288.

[17]左剑恶,杨洋,沈平,等.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

在厌氧颗粒污泥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沼气,2004,22(1):3-6.

(编辑 刘 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