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 民 灵婆所居住的如升楼则是对 现实中如升楼的艺术加工。如 升楼被搬到了水中央,在苍茫 的夜色中,灯火与星光辉映, 苏东坡巧对妙 ●钱邦伦 间 很是神秘。红红的大门两侧则 悬挂着这样一副对联: 给弟子们讲 对 妙高山,距大足城市六十 八斗。刚才去参禅,是色是空,莲海慈航游六度; 华里,奇峰峻岭,竹丰林茂,山 经论禅去了,他怎么能把这个 不生不灭,香台慧镜启三明。 顶寺庙雄伟,名叫妙高山寺。悬 衣着简朴的游客放在眼里呢? 这副对联本是乾隆御书 崖峭壁上,雕有精美的石刻,还 妙高按惯例叫来寺童,给苏东 联 北京雍和宫法轮殿联。联语上 镌刻有苏东坡的《罗汉颂》题 坡倒了一杯茶,让他打坐喝茶。 比“是色是空”,来自佛教常说 词。大足区,古称昌州,系我国 到这时,妙高两眼一眨,说:“我 的“色即是空”。莲即莲花,是 著名的石刻之乡。相传,妙高寺 想了一个上联,还望游士不吝 故 佛教珍视之物。而佛教常以海 曾有“大和尚三千五、小和尚不 赐教。” 比喻人之德高。佛教以尘世为 胜数”的辉煌,苏东坡被贬官黄 山僧活计茶三亩; 苦海,故以慈悲求度众生出离 州、昌州后,常到妙高寺游览。 苏东坡不假思索,脱口便 事 生死海,犹如以舟航度人,故 他与妙高大禅师的深厚之情, 说出了下联: 称慈航。六度,指布施、持戒、 是在一次品茶谈禅机的时候结 渔夫终生竹一竿。 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六波 下的。 妙高没料到对方对得如 罗密。下比中的“不生不灭”, 有一天,苏东坡到妙高寺 此之快且工整,于是又出上 语出《般若心经》,是佛教根本 游览,瞧见禅堂书案上摆着一 联: 之教义。香台,指佛所住的房 幅墨迹未干的条幅,只有上联, 舍。慧镜,取自佛教多以镜比 没有下联,上联书写道: 喻智慧之照用,称为慧镜。三 明,指肉眼、天眼与慧眼之佛 教三眼。整副对联全部为佛教 轮回、洞悉天地、万象皆空之 山色溪声领略几许,禅机 过去未来现在; 挑起一担,浑身白汗谁人识? 苏东坡微微一笑,说道: 放下两头,遍体清凉只自知。 妙高禅师瞧了瞧禅堂中央 坡的打扮穿着,说: 云影空明,应听霜钟醒世 梦; 民 见此,苏东坡沉吟片刻,挥 悬挂的千年古钟,瞅了瞅苏东 间 日常用语,旨在宣扬佛教生死 毫续联: 花香鱼跃普示无边,园觉 碧莲白象青狮。 苏东坡左顾右盼,见寺庙 理。如升楼主人灵婆掌管着所 有死去人类的灵魂,“如升”似 有生灵升华、生死轮回之意。 内没有人影,便准备下山。这时 这副对联用在这里,可见动画 候,走进来一个胖和尚,他就是 制作方对传统文化的熟知与 驰名远近的大禅师妙高。瞧见 妙手拈来的别具匠心。 妙高从这一番的谈吐中发 联 几案上的续联,不冷不热地询 现了苏东坡的见多识广,从此 故事场景中“和贵楼”,“朝 问苏东坡:“这是你写的?” 源楼”,“衍香楼“等诸多围楼,身 基因,值得我们去关注。 上同样根植着深厚的对联文化 拙作!” 以后,便与苏东坡结成了莫逆 故 苏东坡回答:“正是鄙人的 之交。 (402360重庆大足区龙岗镇 妙高禅师学富五车,才高 白鹤林一小区16幢3r__7信箱) 事 2016年第12期对联・民间对联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