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钢带、锚杆、锚索联合支护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来源:筏尚旅游网
2011年第17期 SCIENCE&TECHNOLOGY INFORMATION O矿业论 ̄kO 科技信息 钢带、锚杆、锚索联合支护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王秀清 (神华神东电力公司煤矿管理部陕西神木719300) 【摘要】通过研究巷道顶板破坏机理和钢带、锚杆、锚索的支护作用机理,提出应用钢带、锚杆、锚索联合支护野青项板裂隙发育段的支护 方法,利用钢带、锚杆、锚索的组合梁、加固拱和悬吊理论,解决了高应力区野青顶板裂隙发育段支护困难的问题,通过实际应用说明了该支护 方法具有加固硕板,提高顶板自身承载能力和支护强度的优越性。证明在野青顶板裂隙发育段采用钢带、锚杆、锚索联合支护能充分利用钢带、 锚杆、锚索的组合梁加固、韧性、刚度等属性,形成了高强度、高弹性的稳定承载体,解决了野青顶板裂隙发育段顶板强度低、稳定性差、易沿裂 隙断裂等支护难题。 【关键词】裂隙发育;组合梁;锚固;悬吊;联合支护 O前言 薛村矿是一个具有近五十年开采历史的老矿井,随着开采水平的 不断延深,巷道支护问题日渐突出。在西翼延深的第一个野青工作面 94621工作面掘进过程中.由于埋藏深和青顶厚度薄且地质构造裂隙 发育,特别是顶板沿巷道走向方向的裂隙发育等原因,巷道掘出后在 顶板垂直剪切力作用下,顶板很容易沿裂隙发生断裂.丧失顶板自身 承载的能力。造成该工作面的三条巷道全部采用工字钢梯形棚子支护 (原设计为木点柱支护,局部破碎时用工字钢棚子支护),但在回采前, 岩层铝称 粉砂卷 -艨蝶 枉状 J掣度(m) 6.5 0.6 深获色,敛密,稳定 半亮型,结构简 粉砂 石灰岩 野青煤 I I 3.0 1.1 1.25 熙灰色,致密南泥赝 深灰色,裂涨发裔,含水 、l 亮型,较稳定 由于顶板本身已经丧失了承载能力。工字钢棚子歪扭变形严重,已不 能满足安全和生产需要,又重新整修更换为对工字钢棚子支护。这样 巷道顶板岩层柱状图 既提高了支护成本,又降低了掘进速度,严重制约生产和正常衔接。为 此,在该地区第二个工作面94623溜子道掘进时,我们采用了钢带、锚 4.1锚杆长度L的确定 杆、锚索联合支护技术来支护野青顶板裂隙发育段的顶板并取得了较 L=Lp+LI+L2=I.4+0.5+0.1=2.0m 好的支护效果和经济效益 式中:Lp——松动圈,In; 4支护参数的选择 1 巷道顶板破坏机理 1.1巷道顶板破坏的一般过程 Ll——锚杆锚入松动圈以外岩体中长度,取值0.5m; 锚杆外露长度.rfl 4.2间排距a的确定 根据松动圈锚杆排距的建议值0.6~10m范围进行验算选用,结合 顶板受压变形一岩石局部屈服变形一节理弱面发生破坏一顶板 薛村矿具体情况,决定取O.8~1.0m。 较低层位发生弯曲变形(伴有局部岩块脱落)一岩层发生拉伸或局部 4.3锚杆的选择 剪切破坏一巷道顶板变形破坏 根据《峰局煤巷锚杆支护技术规范》的要求,锚杆锚固力不得小于 64kN,锚杆选用直径为18ram的螺纹钢锚杆,其破断力为80kN。 (1)巷道掘出后,岩层抗水平应力的截面减少,在水平应力作用下 煤层沿水平层理面向巷道挤入,致使巷道顶板受水平应力的挤压作用 4.4锚索长度的确定 L=L1+L2+L3=4.4+0.7+0.4=5.5 而破坏。 L为锚索长度,in (2)巷道掘出后,围岩受力状态由三轴应力变为单轴压应力状态, 1.2巷道顶板破坏机理 由于岩石单轴抗压强度低,致使围岩产生塑性破坏或沿节理弱面破 坏。岩层受压破坏的结果产生侧向变形和弯曲。破坏区域越大、弯曲 变形越大,由此造成巷道周边原处于压缩塑性状态(未破断)的岩石转 变为弯曲拉伸破坏。 L1为锚索悬吊直接顶的厚度总和,m(取平均值) L2为锚索锚人稳定老顶的长度,i"/1 L3为锚索外露长度.ITI 根据以上计算,结合94623溜子道的顶板岩层厚度及稳定情况和 (3)围岩中节理构造面的存在对围岩的承载能力及其稳定性影响 薛村矿锚索支护有关规定并考虑一定的安全系数。确定锚索长度为 很大,尤其是节理面与最大主应力方向斜交时,岩体最容易沿节理弱 6.0米,锚索采用直径15.2mm低延伸率钢绞线,其破断载荷为 7kN。 面破坏而失稳。我矿该地区由于地质构造发育.巷道顶板存在纵向裂 260.隙,故而容易发生顶板开裂、冒落事故。 4.5其他支护材料 (1)锚固剂:锚索设计锚固力为260kN锚固剂选用ZK2835树脂 2钢带、锚杆、锚索的支护作用机理 药卷三支和CK2835树脂药卷两支.根据经验锚固力可达260kN以上 满足设计要求。 钢带主要作为顶板组合梁使用。因为裂隙发育的顶板在受到垂直 于巷道顶板的剪切力时沿裂隙被剪切断开。利用钢带作为顶板组合梁 (2)托盘:托盘采用120mm*120ram*10mm的钢托盘,锚杆使用专  的一部分能有效抵抗这种剪切力的作用。锚杆、锚索的主要作用机理 用角托盘。(3)钢带:钢带采用W型钢带,长度2.8m。 是组合梁加固作用(即把几层岩层组合加固成为一个共同的承载体, 共同承载巷道的压力,控制了巷道复合顶板因受应力作用而产生弯曲 5施工程序及要求 变形和离层破碎的发生)和悬吊作用(即利用锚索把巷道掘出后的松 5.1 巷道掘进每2O米探一次野青顶板厚度.若顶板厚度大于等于 动圈与老顶连接起来,有效控制顶板底部岩层因受压而变形垮落)。 3支护巷道概况 1.0米且顶板完整时采用原设计的锚网柱支护.若顶板厚度小于1.0 米或顶板裂隙发育时采用钢带、锚杆、锚索联合支护技术支护巷道顶  94623溜子道设计断面为矩形断面,净宽2.8米,净高2.1米,巷 板(原锚网柱支护要求不变)。2采用钢带、锚杆、锚索联合支护技术支护巷道顶板时每条钢带用 道顶板为石灰岩,厚度0.6~1.1米,且沿巷道走向方向裂隙发育,上部 5.垂直 为稳定性较差的粉砂岩和一座煤,再上部为稳定的粉砂岩。巷道顶板 二根锚杆和二根锚索进行锚固,锚索布置在钢带中间两排眼中.岩层柱状图见下图。 顶板打设。两端锚杆与顶板法线成3O~45度夹角打设。锚杆、锚索布置 376 科技信息 。矿业论 ̄20 SCIENCE&TECHNOLOGY INFORMATION 2011年第17期 见图2。 行锚固,每条锚杆用ZK2835树脂药卷三支进行锚固。 5.4钢带带距0.8米,锚杆、锚索间距0.9米。 5.5 巷道支护完毕后及时安设测站,每一测站安没一个I BY一3型顶 板离层仪和一个zMC一ⅡA型锚杆测力计进行观测.顶板离层仪和托 锚计交错布置且安设在巷道中央,其安设紧跟迎头与锚杆施工同时进 行。 5.6单位顶板管理小组必须认真观测顶板离层指示仪,当顶板位移 达到30mm时,立即通知技术科进行现场调查,采取缩小锚杆排距、加 使棚子等加强支护措施。位移达到50mm时,必须停止掘进,由外向里 架棚支护.以里巷道不得有人。 6结论 实践证明,利用钢带、锚杆、锚索联合支护野青顶板裂隙发育段, 能够防止裂隙顶板受剪切力失去承载能力,大大提高野青裂隙发育段 顶板自身承受载荷的能力,使顶板裂隙发育段不再采用工字钢棚子支 护,简化了施工工艺,提高了顶板裂隙发育段的掘进速度,减少了巷道 整修工程量,取得了良好的支护效果和经济效益。 作者简介:王秀清(1976 07 O8一),河北廊坊人,1999年毕业于华北科技学 院采矿专业.现在神华神东电力公司煤矿管理部3-.作.工程师。 图2支护布置示意图 5_3 每条锚索用ZK2835树脂药卷三支和CK2835树脂药卷两支进 [责任编辑:张慧] (上接第354页)4 结束语 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高速发展及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智能电网 能源布局乃至国家能源安全 【参考文献】 的建设必然会引导我国电力行业逐渐形成一个系统的技术、产业、经 [1]李永坚,等.电能质量及其研究方法[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2,4 济综合体,其建设内容涉及到电力行业中发电、输送、使用、管理的全 [2]藏春艳,裴振江,等.智能电网与现代电力电子技术Ⅲ.电气应用,2010,13 过程。另外.在面临国内能源危机的现实情况,智能电网的建设和发展 还可以促进新材料、清洁能源、高端设备研发等多行业发展,同时涉及 [责任编辑:张慧】 (上接第13页)符号之间并没有什么瓜葛,它相对与图像和图形是一 符号以多元化的动态生命力。 种更为理性和抽象的思维表达符号,其意义的抽象性、丰富性大大超 3结语 过图像和图形。但文字和图像、图形之间的血缘传承关系让我们看到, 文字除了内在所包含的理性抽象的概念、意义之外,其外部“形式”摆 作为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符号,图像、图形、文字因其直观的视觉 脱不了图像、图形的起源。是一种“形”、“义”相结合表达思维的符号, 性而有很多共性.但也存在很多差别,整体来说,图像、图形以其直观 人类早期的象形文字即是这一观点最好的佐证。 性和具象性见长:文字以其联想性和抽象性著称。图像、图形符号因为 文字思维传达的优点是概念明确,意义认知有一定深度。但在视 更侧重于直观的视觉特性.往往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并激发阅读兴趣, 觉传达中,文字所传达信息的抽象性,使之不能像图像、图形符号一样 给人的视觉印象要优于文字.但在视觉传达设计中,我们依然要关注 具体完整和富有动态感。如何弥补单纯文字思维传达的局限和不足? 到文字自身的图像、图形化表达,从文字到图像,再从图像到文字,“读 文字的视觉符号化设计即成为最好的策略。 的符号”与“看的形体”之间的互为转换和阐发,图像、图形和文字间在 在视觉传达设计中.文字的外部形态作为对概念、内容意义的表 视觉作用下互为语境,互补意义,使得我们的信息表达和获取变得具 达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文字“图形化”“图解式”的造型特点使其首 有游戏性的趣味。对信息的快速、准确、有效传达是三者合作的基础和 先是记录“物象之本”的符号。“像似性”增强其识别性和艺术表现力。 根本目的.视觉传达对各类符号(尤其是文字符号)进行视觉化设计的 即便是那些不具备“图形化”“图解式”造型特点的其他文字符号和符 过程,即时帮助传受双方优化视觉信息解读的过程。如何发挥各类符 号系统,在艺术美学的视野中,其本身的外在造型特征也具有一定的 号的优势,进行整合化传达,有待于从多层面进行研究和探索。 隐含意义,经过艺术的视觉设计处理,其意义将更为丰富。因此,我们 可以说,在设计中,文字不仅只是简单的、语言的外在符号,更是一种 【参考文献】 意义传达的复合视觉形象基础,其意义不仅在内涵,也在其外部“形 [1]盂华.符号表 ̄NN[MI.山东: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9. 式”。 [2]余志鸿.传播符号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3]罗兰・巴尔特.符号学NN[M].李幼蒸,译.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以汉字的“解构”视觉传达设计为例。我国汉字从具像图形发展到 [抽象符号,由繁入简,形成了一套符号程式,也留下了特定的文化内 涵。汉字本身虽然具备了点线面等图形符号视觉语言特征,但和图像 图形符号相比,依然属于较为抽象的符号系统。很多意义的指示是深 层的、高度概括的隐喻性象征,因而利用其字义和结构进行的解构是 作者简介:南长全(1975一),男,甘肃金昌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广告传 播理论研究。 现代视觉传达设计常用的方法,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更完整、 2009AzZ145。 形象地传递出其深层意义,通过文字符号的视觉化“解构”设计,使“有 意味的形式”将信息传达更为丰富化、具体化和完整化,甚至赋予文字 ※基金项目:山东科技大学科研“春蕾计划”资助项目,项目编号 [责任编辑:常鹏飞] 37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