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 程序文件
8D报告编写作业指导书
A/0版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编 号 8D报告编写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版 本 页 次 A/0 1/2 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提供找出现存的与质量相关问题的框架,杜绝或尽量减少重复问题的出现。 2 适用范围
2.1 当客户在工厂现场的稽核中发现不合格项或缺陷时,对于严重不良,主要不良及重复发生的次要不良须提交8D报告。
2.2 照明产品重大客户投诉时须提交8D报告。 2.3 显示/照明工程类投诉必要时提交8D报告。 2.4 被相关程序明确要求提交8D报告时。 3 流程
4.1 第一步骤:团队成员
若问题无法独立解决,通知你认为有关的人员组成团队。团队的成员必须有能力执行,例如调整机器或懂得改变制程条件,或能指挥作筛选等。 4.2 第二步骤:问题描述
向团队说明何时、何地、发生了什么事、严重程度、目前状态、如何紧急处理、以及展示照片和收集到的证物。将证物、细节描述越清楚,团队解决问题将越快。 4.3 第三步骤:紧急处置计划
若真正原因还未找到,暂时用什么方法可以最快地防止问题?如全检、筛选、将自动改为手动、库存清查等。暂时对策决定后,立即交由团队成员带回执行。 4.4 第四步骤:根本原因
找问题的真正原因时,不要盲目地改变目前的生产状态,先进行观察、分析、比较。列出最近有些什么异动?换了夹具吗?换了作业员吗?换了供应商吗?换了运输商?修过电源供应器?流程改过?或比较良品与不良品的检查结果,看看哪个数据有很大的差:尺寸?重量?电压值?CPK?耐电压?等等。资料分析常常可以看出蛛丝马迹,并帮助缩小范围,越来越接近问题核心。
当分析完成,列出认为最有可能的几项,再逐一动手作些调整改变,并且观察哪些改变可使品质回复正常及影响变异的程度,进而找到问题真正的原因。 4.5 第五步骤:永久性改善措施
找到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后,即可以开始拟出对策的方法,对策的方法也许有好几种,例如修理或更新模具。首先对可能的选择列出其优缺点,要花对少钱?多少人力?能持续多久?再对可能的方法作最佳的选择,并且确认这样的对策方法不会产生其他副作用。 4.6 第六步骤:效果验证
当永久对策准备妥当,则可开始执行及停止暂时对策。并且对永久对策作一验证,例如观察不良率已由4000PPM降为300PPM,CPK由0.5升为1.8等,下游工段及客户已能完全接受,不再产生问题。
编号 8D报告编写作业指导书 4.7 第七步骤:预防措施
版本 页次 A/0 2/2 对类似的其他生产,虽然尚未发生问题,亦需作同步改善,防止再发。同时这样的失效,也应列入下一产品研发阶段的FEMA中予以验证。 4.8 第八步骤:问题重复性分析
确认问题是否是重复发生,如果是,则进行分析,找出重复发生的原因。 5 相关记录
5.1 JL-ZC-02-22-1《8D报告》 6 更改记录 序号 更改申请单号 更改章节号 更改标识 更改人 更改日期 备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