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研究2014年9月第28卷第9期上旬版(总第477期) 气管切开病人不同气道湿化方法的效果比较 Comparison on effect of different airway humidification methods in tracheotomy patients 何金。吴晓琴,张旭 He Jin,Wu Xiaoqin,Zhang Xu(General Hospital of Xuzhou Mining Group,Jiangsu 221006 China) 摘要:[目的]探讨气管切开病人不同气道湿化方法的效果。[方法]选择气管切开不需要机械通气治疗的病人71例,按照入院先后 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可控式加温、输液泵恒速滴入、氧气雾化面罩持续气道湿化,对照组采用间断加入、持续气道湿化;评价 两组气道湿化的效果:观察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损伤情况。[结果]观察组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损伤明显低 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气管切开病人用可控式加温、输液泵恒速滴入、氧气雾化面罩持续气道湿化方法效果明显 优于间断加入、持续气道湿化方法。 关键词:气管切开;气道湿化;输液泵;持续滴入;氧气雾化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9 6493.2014.25.033 文章编号:1009—6493(2014)09A一3151—02 气管切开是解决呼吸道梗阻,抢救病人生命的重 要手段,但气管切开后破坏了呼吸道正常的解剖结构, 病人失去了鼻腔等上呼吸道对吸入气体的加温加湿作 用,导致纤毛运动减弱,加之呼吸道丢失水分增多,人 工气道建立后,呼吸道水分丢失增加可达800 mL/d 以上_1],分泌物干燥黏稠,病人咳嗽能力减弱,分泌物 不易排除,易引起肺部感染、气道堵塞和肺不张等并发 症。气道湿化可使其管壁纤毛运动活跃,将附着于纤 毛的黏液不断上推,有利于吸出[2]。合理的气道湿化, 能保持气道湿润,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效预防肺部感染 和增加病人的舒适感。故气道的湿化管理尤为重要, 选择最佳的气道湿化方法是临床护理工作中一个值得 探索的重要问题。本研究旨在探讨气管切开病人应用 两种不同的气道湿化方法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恒速滴入、氧气雾化面罩持续气道湿化,用一次性氧气 雾化面罩[富利凯医疗用品(东莞)有限公司生产的一 次性使用医用雾化器气切面罩型]盖于气管切开口,将 输液器除去针头的硅胶管通过气切雾化面罩的侧孑L插 入雾化器的药杯底部,并将外露的头皮针妥善固定于 面罩上,防止滑脱。用输液泵将湿化液恒速滴人药杯, 湿化液为0.9 氯化钠250 mL,可根据医嘱加入药 物,保持小药杯中湿化液不干,并将输液加温器夹在输 液器的莫菲氏滴管与头皮针之间,起到持续加温的作 用。固定时间的雾化药物(我科常用:0.9 氯化钠1O mL-I-盐酸氨溴索3O mg雾化吸入8 h1次)由头皮针 处推人药杯。湿化时的氧流量为3 L/min ̄4 L/min,雾 化时的氧流量为6 L/min--8 L/min,或根据雾化效果 调节氧流量,使湿化液在氧气的驱动下雾化成微小颗 粒后吸人。达到持续加温、吸氧、雾化、湿化气道的 目的。 1.1 对象 选择2010年6月一2O12年6月人住我 院ICU的气管切开不用呼吸机的病人71例,男46 例,女25例;年龄16岁~87岁;其中重型颅脑损伤7 例,高血压脑出血31例,脑梗死1O例;慢性阻塞性肺 疾病肺部感染2O例;心肺复苏术后1例、子宫切除术 后1例、肺大泡切除术后1例。根据人院先后顺序分 为两组,观察组36例,对照组35例,两组在性别、年 龄、病情、治疗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2 对照组方法 采用氧气雾化持续气道湿化, 用一次性氧气雾化面罩(同观察组),盖于气管切开口, 间断分次向小药杯中加入湿化液,保持小药杯中湿化 液不干,固定时间的雾化药物在规定的时间加入药杯, 加湿化液或雾化药物时需将氧流量下调或关闭,取下 面罩将湿化液注入药杯。氧流量的调节方法同观 察组。 1.2.1 干预方法 所有人选病人均使用一次性吸痰 1.2.2观察指标与方法观察指标包括痰痂形成、刺 激性咳嗽、气道黏膜损伤程度。①痰痂形成:满足下列 条件之亦即为痰痂形成 ],吸痰后有痰痂附着于吸痰 包(Jz海上医康鸽医用器材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开放式 吸痰,吸痰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气道湿化液均为 0.9 氯化钠。一般护理方法均相同:保持室内温度 2O℃~22℃,湿度在6O ~7O 。定时翻身、叩背, 按需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护士密切观察痰液的 颜色、性状和量等,及时做好记录。所有人选病人的气 道管理均由经过专业培训,工作5年以上的4名监护 组长完成,监测指标及评价标准均相同。 管内或管壁或发现痰痂附着于气管套管内。②刺激性 咳嗽:指在气道湿化过程中发生剧烈呛咳。③气道黏 膜损伤:吸痰时痰中带血丝或吸出血性痰液。观察时 间为3周。 1.2.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7.0软件包 进行相关数据的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 )表示, 组间比较用y 检验;以P<O.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见表1) 1.2.1.1 观察组方法 采用可控式加温、输液泵持续 CHINESE NURSING RESEARCH September,2014 Vo1.28 No.9A 表1 两组气道湿化方法效果比较 3 讨论 气管切开后人工气道建立,吸人的气体丧失了上 呼吸道的加温、加湿作用,吸入的气体全部由下呼吸道 来加温湿化,下呼吸道分泌物中水分的丢失因此增加, 将导致呼吸道黏膜干燥,分泌物黏稠。有文献报道人 工气道建立后气管导管堵塞的发生率为14 ~ 43 ],因此加强人工气道湿化是非常重要的。 传统的气道湿化方法为:间歇注荆法,一般用于痰 液黏稠,吸痰前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湿化液直接注入 人工气道,这种方法易引起病人刺激性咳嗽,憋喘,心 率加快,缺氧,血压升高等并发症EsJ。间断多次向气道 内注入湿化液,增加护士的工作量,并引起交叉感 染l6]。有研究报道,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法优于间歇 注射法__6书],但孙龙凤等 认为,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 法,护士虽然可以根据痰液黏稠度调整微量泵的速度, 但对于湿化程度很难控制,容易引起湿化不足或过度, 增加了吸痰次数,病人氧疗中断次数增加,不利于疾病 的恢复,控制感染的难度加大。人工鼻的气道湿化效 果较微量泵组好,但存在更高的护理风险。持续氧气 面罩湿化法,虽然较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法效果好,但 它也存在着不足:①药杯中湿化液用完后需及时添加, 否则影响湿化效果,因此对护士的要求较高,对照组中 6例形成痰痂,就是因为药杯中湿化液用空,护士未及 时添加造成的。②间断反复向药杯中加药或湿化液, 感染率增加,病人停止吸氧的次数增加,易导致病人缺 氧和呛咳。③湿化液未能经过加温,病人舒适度减弱, 湿化效果减弱。可控式加温、输液泵持续恒速滴人、氧 气雾化面罩持续气道湿化具有以下优点:①输液泵持 续恒速向药杯中滴入湿化液,避免了药杯中湿化液用 空未及时添加而导致的分泌物黏稠,气道堵塞的发生; 避免了因间断向药杯中加湿化液而导致的交叉感染。 ②刺激性咳嗽次数减少,病人舒适。③从输液器的头 皮针处向药杯中推注雾化药物,操作方便,减少护士工 作量,降低感染率。④经过加温的湿化液对气道刺激 性较小,不引起刺激性咳嗽,病人舒适。⑤持续不问断 湿化,保证气道丢失水分的生理需要,使气道始终处于 一种湿化状态,降低痰液黏稠度,减少痰痂形成,保持 气道通畅。⑥充分的湿化有利于黏液从下呼吸道转运 出来并被吸掉,感染的危险降低,并降低肺萎缩的危 险。同时减少了吸痰对气道黏膜的损伤。⑦经济,花 费少,易执行。但是要注意妥善固定输液加温器,防止 烫伤。注意调节湿化器温度,避免温度过低或过高,一 般调节温度在37℃,保证湿度在100 Do3。 4 小结 近年来气道湿化已成为气管切开病人气道管理的 重要课题之一,在湿化原理、湿化方法和湿化液的选择 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根据本文的研究及以前的报 到中可总结出气道湿化效果从弱到强的顺序是:间歇 气道注入一微量泵或输液泵持续气道滴人一氧气雾化 面罩持续气道湿化一人工鼻一可控式加温、输液泵恒 速滴人、氧气雾化面罩持续气道湿化。对于湿化液的 选择,有条件者可选用O。45 氯化钠,因0.45 氯化 钠经下呼吸道进一步浓缩后更加接近机体生理状态, 对气道的刺激很小_1 。 综上所述,可控式加温、输液泵恒速滴入、氧气雾 化面罩持续气道湿化在气管切开病人中的应用,满足 了人体对气道内气体持续加温的生理需求,对气道刺 激性少有效预防气道内痰痂的形成,降低感染率,减少 护理工作量,提高护理工作效率,病人舒适,值得临床 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E13刘荣,陈克芬.气管切开并发呼吸道梗阻的原因及对策EJ3.实用护 理杂志,2000,16(12):145. E23魏丹,董艳.氨溴索持续湿化在气管切开气道管理中的应用[J].中 国厂矿医学,2009,22(3):343. E33杜鹃.气道持续湿化吸氧在人工气道病人的应用EJ3.医学信息(上 旬刊),2011,24(5):2679. E43刘建华,李霞,巴红伟.气管切开患者意外情况的处理[J].中华护 理杂志,1998,33(10):595—596. [5] 臧丽丽,刘桂霞,宫冰冰.人工气道湿化及其护理方法研究进展 EJ3.中国当代医药,2013,2(20):16. E63秦剑英,李艳霞.脑外科患者人工气道两种湿化方法的效果评价 [J].中国社区医师,2013,5(15):273. E73周红,王际容,李斗艳,等.气管切开病人两种气道湿化方法的效 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1,9(4C):1054. [8]陈海珍.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气管切开术后两种气道湿化方法的排 痰效果比较[J].全科护理,2011,9(2A):308—309. E93孙龙凤,代冰,王爱平.不同气道湿化方法应用于气管切开患者的 效果比较[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17. [10]黄彩芬,陈美红,鲍雪丹.可控式加温湿化在重型颅脑损伤气管 切开患者中的应用EJ].健康必读杂志,2o13,2(2):17. [11]全银凤,郭艳,李彩钱,等.昏迷患者气管切开后不同气道湿化方 法的效果比较EJ3.海南医学,2013,24(2):309. 作者简介何金,主管护师,本科‘,单位:221006。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 吴晓琴单位:221006,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张旭单位:221001,徐州矿 务集团第二医院。 (收稿日期:2013一O9—03;修回日期:2o14—07—21) (本文编辑孙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