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了解无线电波的发射过程和调制过程; 2、了解调谐、检波及电磁波的接收的基本原理 【学习重点】 调制、调谐、检波几概念
【学习难点】 调谐、检波及无线电波的接收的基本原理 【学习过程】 一、 知识链接
1、LC振荡电路由 和 组成,是最简单的振荡电路。
2、电磁振荡过程中,分析各个物理量的变化,完成下表。 放电开始瞬间 电流i 放电 放电反向充充电结放电 充电 过程 过程 结束电过程 束瞬间 过程 瞬间 电荷量q 电场能 磁场能 3、LC振荡电路的周期和频率分别为:
T= ; f= ;
其中,周期T、频率f、自感系数L和电容C的单位分别是: ( )、
( )、 ( )和 ( )。
二、新课学习 在前面的电磁振荡中,电场能和磁场能主要在不同的元件之间相互转化,辐射出去的能量很少。 (一) 电磁波的发射
1、 要有效地向外发射电磁波,振荡电路必须具有的两个特点: ﹝1﹞要有足够高的 : 越高,发射电磁波的本领
越 。
﹝2﹞要采用 电路:用 电路可以使振荡电路的电磁场尽可能地分散到大的空间。
实际应用中的开放电路:线圈的一端用导线与 相连,这就是地线;线圈的另一端则高高架在空中,叫做 ,无线电波就是由这样巨大的开放电路发射出去的。 2、 电磁波的发射和调制
﹝1﹞调制:在电磁波发射技术中,使电磁波随各种 而改变的技术。
﹝2﹞调制的分类:
①调幅(AM):使高频电磁波的 随信号的强弱而改变的调制技术。
如图1所示,甲为声音信号的波形,乙为高频等幅振荡电流的波形,丙为经过调幅的高频振荡电流的波形。
②调频(FM):使高频电磁波的 随信号的强弱而改变的调制技术。
如图2所示,甲为声音信号的波形,乙为高频等幅振荡电流的波形,丙为经过调频的高频振荡电流的波形。
(注释:如果说待传送的信号相当于货物,那么未被调制的电磁波就像运载工具,所以成为“载波”) (二)无线电波的接收
1、接收原理: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导体,会在导体中产生
,因此,空中的导体可以用来接收 。 2、电谐振与调谐
(1)电谐振:当接收电路的固有频率 接收到的电磁波的频率时,接收电路中产生的振荡电流 的现象。它相当于机械振动中的 。
(2)调谐:使接收电路产生 的过程。 ① 调谐电路:能够调谐的接收电路。
② 选台:调节调谐电路的 和 ,改变电路的固有频率,使它与要接收的电台的电磁波频率 ,这个电磁波在调谐电路里激起较强的感应电流。
3、解调:使声音或图像信号从高频电流中 还原出来的过程,它是 的逆过程,调幅波的解调也叫 。
4、无线电波:波长 1mm(频率低于300GHz)的电磁波, 按 (频率)可把无线电波分为若干波段,不同波段的无线电波的传播特点不同,发射和接收所用的设备和技术也不同,因此用途也不同。 【当堂检测】
(A级) 1、关于无线电波的发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必须对信号进行调制; B、必须使信号产生电谐振;
C、必须把传输信号加到高频电流上; D、必须使用开放回路;
(A级) 2、用一平行板电容器和一个线圈组成LC振荡电路,要增大
发射电磁波的波长,可采用的做法是 ( )
A、增大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 B、减小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 C、减小电容器两极板间的正对面积; D、在电容器两极板间加入电介质;
(A级) 3、一个LC接收回路,若要从接收高频率的电磁波变到接收低频率的电磁波,下列调节正确的是 ( )
A、增加调谐线圈的匝数; B、在线圈中插入铁芯; C、降低电源电压;
D、把可变电容器的动片适当旋进些;
(A级) 4、在无线电波发射和接收的过程中,为了如下目的,各采用的技术措施是什么?
可供选择的答案有:A、调制 B、开放电路 C、检波 D、调谐
(1)为了向外界更多、更有效地发射电磁波, 采用( ) (2)为了把某种信号传递出去, 采用( ) (3)为了接收某种频率的电磁波, 采用( )
(4)为了从高频振荡电流中分离得到信号, 采用( ) (A级) 5、空气中波长为20m的电磁波,它的频率是 。 (A级) 6、一振荡电路的电容C、自感系数L分别是另一个LC电路的3倍和倍,它们的频率之比为_____;它们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波长之比为_____。
(A级) 7、有一振荡电路,线圈的自感系数L=8μH,电容器的电容
43C =20pF,此电路能在真空中产生电磁波的波长是_____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