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分析
目的:分析住院糖尿病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探讨甲状腺功能对糖尿病的临床意义。方法:入选240例住院糖尿病患者,分析患者的血清总甲状腺素(T4)、三碘甲腺原氨酸(T3)、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及促甲状腺激素(TSH)。对于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患者之间的甲状腺激素水平进行比较,根据糖尿病患者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血糖情况分别对其甲状腺功能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40例糖尿病患者中,甲状腺功能异常者60例(25%),其中男性26(10.8%),女性34例(14.2%)。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53例(22.1%),其中临床甲减患者19例(7.9%),亚临床甲减34例(14.2%)。患者年龄越大、病程越长、血糖控制越差,则其TSH水平越高,FT3水平越低(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合并高比率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临床工作中要关注糖尿病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尤其对于女性、高龄、病程长、血糖控制差的患者更应引起重视。
标签:糖尿病;甲状腺素;糖化血红蛋白;血糖
糖尿病与甲状腺疾病是临床实践中的最常见两种内分泌疾病。两种疾病常常同时存在。研究显示普通成年人甲状腺功能障碍的患病率为6.6%[1]。而甲状腺功能障碍在糖尿病患者的患病率高于普通人群[2,3]。Perros等[2]的研究显示1301例1型及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功能障碍的患病率为13.4%。另有研究表明223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功能障碍的患病率为10.8% [4]。H.-S. Chen 等[5]研究了65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发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患病率10.3%(3.1%明显甲减,0.9%为临床甲减,6.3%为亚临床甲减),而且2糖尿病患者的亚临床甲减患病率男性为5.2%,女性为8.4%,女性明显高于男性。Cooper DS [6]的研究也发现在通常情况下,亚临床甲减更常见于女性患者且与抗甲状腺抗体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甲状腺功能障碍的患病率升高,女性较男性更为明显。甲状腺功能障碍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较2型糖尿病患者中更为常见。1型糖尿病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存在共同的易感基因,而且常常与其他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同时出现[7]。实际上三分之一的1型糖尿病患者最终发展为甲状腺功能减退[8]。然而,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功能障碍患病率仍旧超过普通人群,而且由于2型糖尿病患者老年组人群的影响,在一些报告中与1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障碍患病率相当[9,10]。
甲状腺激素可能通过多种中间代谢的环节影响血糖控制。这其中的一些影响逐渐转变为临床相关性,即糖尿病与甲亢同时存在。过高的甲状腺激素通过促进葡萄糖在肠道的吸收,增加胰岛素的清除率,促进糖原分解和糖异生而使血糖升高,而且,甲亢可增加肝糖输出,降低胰岛素作用及增加脂肪分解[11]。糖尿病患者合并明显甲亢时,常常血糖控制不良,且易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2]。在临床工作中发现糖尿病患者常伴随甲状腺疾病,糖尿病患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时,其血糖往往难以控制;而1型糖尿病患者常伴随桥本甲状腺炎,且随着病程的进展发展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为了解糖尿病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情况,我们对我院内分泌肾病科2011年3月至2011年9月住院糖尿病患者的甲状腺功能状况进行分析,探讨甲状腺功能对糖尿病的临床意义。
1资料与方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