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13085388 U(45)授权公告日 2021.04.30
(21)申请号 202021365420.7(22)申请日 2020.07.13
(73)专利权人 武汉黎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 430223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大
学园路华工科技园四路6号(72)发明人 黎莎 袁龙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代理人 胡彬(51)Int.Cl.
B66F 11/00(2006.01)B66F 17/00(2006.01)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5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升降旋转作业平台(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升降旋转作业平台,其包括机架、升降机构和作业台。升降机构可升降地设在机架上。作业台用于承载作业人员,作业台与升降机构转动连接,作业台能在升降机构
作业台的带动下在机架的顶部与底部之间升降,
能够在水平面转动。该升降旋转作业平台能不受不同车型机车的前端玻璃和雨刮的不同高度的影响,并且能与多种车型的机车良好配合,提高了操作人员的整备棚作业的便利性及作业效率、降低了整备棚作业的安全隐患。
CN 213085388 UCN 213085388 U
权 利 要 求 书
1/2页
1.一种升降旋转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
升降机构(2),所述升降机构(2)可升降地设在所述机架(1)上;作业台(3),用于承载作业人员,所述作业台(3)与所述升降机构(2)转动连接,所述作业台(3)能在所述升降机构(2)的带动下在所述机架(1)的顶部与底部之间升降,且所述作业台(3)能够在水平面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旋转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2)包括:驱动件(21),所述驱动件(21)设在所述机架(1)上;升降架(22),所述升降架(22)与所述驱动件(21)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升降架(22)能在所述驱动件(21)的驱动下在所述机架(1)的顶部与底部之间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旋转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架(22)包括:升降部(223),所述升降部(223)的一端与所述驱动件(21)连接,所述升降部(223)的另一端与连接部(222)连接;
升降台(221),所述升降台(221)与所述连接部(222)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旋转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21)包括转动部(211)和第一驱动机(212),所述转动部(211)与所述升降部(223)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212)用于驱动所述转动部(211)转动以卷起或放下所述升降部(223),以带动所述连接部(222)沿所述机架(1)的竖直方向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旋转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222)包括:连接座(2221),所述连接座(2221)与所述升降台(221)连接;转盘(2222),所述转盘(2222)可转动地设在所述连接座(2221)中,所述转盘(2222)与所述升降部(223)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旋转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台(3)包括:转动件(31),所述转动件(31)的一端设在所述升降机构(2)上;驱动部(32),所述驱动部(32)设在所述升降机构(2)上,所述驱动部(32)的一端与所述转动件(31)连接,所述驱动部(32)用于驱动所述转动件(31)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升降旋转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32)包括驱动轴(321)和第二驱动机(322),所述驱动轴(321)穿设在所述升降机构(2)中,所述驱动轴(321)的一端与所述转动件(31)连接,所述驱动轴(32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机(322)连接,所述驱动轴(321)能在所述第二驱动机(322)的带动下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升降旋转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32)还包括紧固件(323),所述紧固件(323)的一端与所述驱动轴(321)连接,所述紧固件(32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机(322)连接,所述紧固件(323)用于防止所述驱动轴(321)脱离所述第二驱动机(322)。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升降旋转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31)包括:底板(311),所述底板(311)用于支撑操作人员,所述底板(311)与所述驱动部(32)连接;
护栏框架(312),所述护栏框架(312)设在所述底板(311)上。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升降旋转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旋转作业平台还
2
CN 213085388 U
权 利 要 求 书
2/2页
包括检测件(4),所述检测件(4)设在所述升降机构(2)上,所述检测件(4)与所述驱动部(32)通信连接,所述驱动部(32)被配置为在所述检测件(4)检测到所述作业台(3)转动至作业区域外时停止驱动所述转动件(31)转动。
3
CN 213085388 U
说 明 书一种升降旋转作业平台
1/5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升降旋转作业平台。
背景技术
[0002]机车在进行整备作业时,需要对机车端部的挡风玻璃和雨刮进行作业,甚至在部分地方还需要更换雨刮。现有技术中大部分的作业工装均固定在二层作业平台的符合设计标准的高度上,但是机车具有多的种类,使得玻璃和雨刮具有不同的高度,因此操作人员难以顺利完成部分机车的整备作业,使得操作人员进行整备作业时多有不便,不仅严重影响了整备作业的效率,还有着较高的安全隐患。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升降旋转作业平台,能够提高操作人员完成不同种类机车整备作业时的便捷性和效率,降低整备作业的安全隐患。[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旋转作业平台的技术方案如下:[0005]一种升降旋转作业平台,包括:机架;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可升降地设在所述机架上;作业台,用于承载作业人员,所述作业台与所述升降机构转动连接,所述作业台能
且所述作业台能够在水平面在所述升降机构的带动下在所述机架的顶部与底部之间升降,
转动。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设在所述机架上;升降架,所述升降架的与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升降架能在所述驱动件的驱动下在所述机架的顶部与底部之间运动。[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架包括:升降部,所述升降部的一端与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升降部的另一端与连接部连接;升降台,所述升降台与所述连接部连接。[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包括转动部和第一驱动机,所述转动部与所述升降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用于驱动所述转动部转动以卷起或放下所述升降部,以带动所述连接部沿所述机架的竖直方向运动。[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包括: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与所述升降台连接;转盘,所述转盘可转动地设在所述连接座中,所述转盘与所述升降部相连。[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作业台包括:转动件,所述转动件的一端设在所述升降机构上;驱动部,所述驱动部设在所述升降机构上,所述驱动部的一端与所述转动件连接,所述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转动件转动。[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部包括驱动轴和第二驱动机,所述驱动轴穿设在所述升降机构中,所述驱动轴的一端与所述转动件连接,所述驱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机连接,所述驱动轴能在所述第二驱动机的带动下转动。[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部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的一端与所述驱动轴连接,所述紧固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机连接,所述紧固件用于防止所述驱动轴脱离所
4
CN 213085388 U
说 明 书
2/5页
述第二驱动机。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动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用于支撑操作人员,所述底板与所述驱动部连接;护栏框架,所述护栏框架设在所述底板上。[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旋转作业平台还包括检测件,所述检测件设在所述升降机构上,所述检测件与所述驱动部通信连接,所述驱动部被配置为所述检测件检测到所述作业台转动至作业区域外时停止驱动所述转动件转动。[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作业台能绕机架转动,使得操作人员能经由机车两侧进入作业台,作业台绕机架转动即可将操作人员带至轨道上方的机车前方的作业区域完成整备作业,提高了操作人员的作业便利性。同时,由于多个作业台能在机架的顶部与底部之间运动,操作人员能随着作业台上升至指定位置并对具有不同高度尺寸的车型的机车进行
使得该升降旋转作业平台能不受不同车型机车的前端玻璃和雨刮的不同高度整备棚作业,
的影响,并且能与多种车型的机车良好配合,提高了操作人员的整备棚作业的便利性及作业效率、降低了整备棚作业的安全隐患。
[0016]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升降旋转作业平台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18]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0019]图3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驱动件和升降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21]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升降台和连接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22]附图标记[0023]1、机架;[0024]2、升降机构;21、驱动件;211、转动部;212、第一驱动机;22、升降架;221、升降台;222、连接部;2221、连接座;2222、转盘;223、升降部;[0025]3、作业台;31、转动件;311、底板;312、护栏框架;32、驱动部;321、驱动轴;322、第二驱动机;323、紧固件;4、检测件。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00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0028]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
5
CN 213085388 U
说 明 书
3/5页
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0029]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左”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0030]下面参考图1‑图5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升降旋转作业平台的具体结构。[0031]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升降旋转作业平台包括机架1、升降机构2和作业台3。升降机构2可升降地设在机架1上。作业台3用于承载作业人员,作业台3与升降机构2转动连接,作业台3能在升降机构2的带动下在机架1的顶部与底部之间升降,作业台3能够在水平面转动。
[0032]可以理解的是,由于作业台3能绕机架1转动,使得操作人员能经由机车两侧进入作业台3,作业台3绕机架1转动即可将操作人员带至轨道上方的机车前方的作业区域完成整备棚作业,提高了操作人员的作业便利性。同时,由于多个作业台3能在机架1的顶部与底部之间运动,操作人员能随着作业台3上升至指定位置并对具有不同高度尺寸的车型的机车进行整备棚作业,使得该升降旋转作业平台能不受不同车型机车的前端玻璃和雨刮的不同高度的影响,并且能与多种车型的机车良好配合,提高了操作人员的整备棚作业的便利性及作业效率、降低了整备棚作业的安全隐患。[0033]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作业台3为两个,且两个作业台3分别设置在升降机构2相对设置的两端上,相对设置的两个作业台3能使两个操作人员同时对机车的挡风玻璃和雨刮等进行清洗更换作业,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0034]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升降机构2包括驱动件21和升降架22。驱动件21设在机架1上。升降架22的与驱动件21的输出端相连,升降架22能在驱动件21的驱动下在机架1的顶部与底部之间运动。[0035]可以理解的是,驱动件21能够根据机车的不同车型将升降架22带动至合适位置,并使位于升降架22上的作业台3带动操作人员进入便于整备棚作业的作业高度上,从而实现了操作人员使用一个升降旋转作业平台完成多种车型机车的整备棚作业的效果,使升降旋转作业平台具有高的适配性。[0036]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4和图5所示,升降架22包括升降台221、连接部222和升降部223。升降部223的一端与驱动件21连接,升降部223的另一端与连接部222连接。升降台221与连接部222连接。[0037]可以理解的是,驱动件21能通过带动升降部223沿竖直方向运动而带动升降台221沿竖直方向运动,升降台221和升降部223之间通过连接部222连接能够提高升降台221沿竖直方向运动的安全性,保证了操作人员进行整备棚作业的安全。[0038]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升降部223为钢丝绳,驱动件21通过钢丝绳的绳索起吊以带动升降台221沿竖直方向运动。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驱动件21还能通过齿轮齿条、液压顶伸或丝杠丝杆等其他驱动方式带动升降架22沿竖直方向运动,在此并不
6
CN 213085388 U
说 明 书
4/5页
进行具体的限定。
[0039]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驱动件21包括转动部211和第一驱动机212,转动部211与升降部223连接,第一驱动机212用于驱动转动部211转动以卷起或放下升降部223,以带动连接部222沿机架1的竖直方向运动。[0040]可以理解的是,通过第一驱动机212带动转动部211转动,并进而带动驱动部32以卷起或放下升降部223,能够降低第一驱动机212驱动升降部223沿竖直方向运动时的功率损失,提高升降旋转作业平台的使用效率,且绳索起吊驱动方式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既保证了升降旋转作业平台的效率,还降低了升降旋转作业平台的成本。[0041]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驱动件21还可以通过其他连接方式以驱动升降部223运动并带动连接部222和升降台221沿机架1的竖直方向运动。[0042]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连接部222包括连接座2221和转盘2222。连接座2221与升降台221连接。转盘2222可转动地设在连接座2221中,转盘2222与升降部223相连。[0043]可以理解的是,连接座2221和转盘2222的设置能够便于钢丝绳在驱动件21的驱动下带动连接部222运动。[0044]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作业台3包括转动件31和驱动部32。转动件31的一端设在升降机构2上。驱动部32设在升降机构2上,驱动部32的一端与转动件31连接,驱动部32用于驱动转动件31转动。[0045]可以理解的是,通过驱动部32带动转动件31转动,即可实现作业台3将操作人员从机车外的平台上运输至轨道内的作业区域中,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0046]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驱动部32包括驱动轴321和第二驱动机322,驱动轴321穿设在升降机构2中,驱动轴321的一端与转动件31连接,驱动轴321的另一端与第二驱动机322连接,驱动轴321能在第二驱动机322的带动下转动。[0047]可以理解的是,第二驱动机322能带动驱动轴321转动,驱动轴321能带动与其连接的转动件31转动,从而实现了转动件31在驱动部32的驱动下转动。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带轮或齿轮等驱动方式实现转动件31的转动,在此并不进行具体限定。
[0048]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驱动部32还包括紧固件323,紧固件323的一端与驱动轴321连接,紧固件323的另一端与第二驱动机322连接,紧固件323用于防止驱动轴321脱离第二驱动机322。
[0049]可以理解的是,紧固件323能够进一步提高驱动轴321与第二驱动机322的连接关系,降低了驱动轴321脱离第二驱动机322的可能性,进一步提高了操作人员的作业安全性。具体地,紧固件323包括两个互相连接的法兰盘,两个法兰盘分别与第二驱动机322的输出轴和驱动轴321固定连接。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使用其他方式如螺纹连接等其他紧固方式加强驱动轴321与第二驱动机322的连接关系,在此并不进行具体限定。
[0050]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转动件31包括底板311和护栏框架312。底板311用于支撑操作人员,底板311与驱动部32连接。护栏框架312设在底板311上。[0051]可以理解的是,驱动件21能够带动底板311转动并带动操作人员从机车外的平台
7
CN 213085388 U
说 明 书
5/5页
上转动至轨道上方的作业区域,护栏框架312能够避免操作人员作业过程中从底板311上坠落,保证操作人员在整备棚作业时的安全性。此外,底板311上还能放置整备作业所需的相关物料,避免了操作人员频繁上下,进一步提高了操作人员的作业效率,使机车整备作业更为标准化。
[0052]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升降旋转作业平台还包括检测件4,检测件4设在升降机构2上,检测件4与驱动部32通信连接,驱动部32被配置为检测件4检测到作业台3转动至作业区域外时停止驱动转动件31转动。[0053]可以理解的是,设置检测件4能够为升降旋转作业平台加入安全监控作业系统,在作业台3转动至作业区域外时及时使作业台3停转,保证了操作人员的作业安全性。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还能够在升降机构2或作业台3上设置互相配合的机械限位机构,以进一步确保操作人员的作业安全性。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检测件4为ALS1‑M11‑H3型限位开关,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检测件4还能够选用其他组件,在此不对检测件4的具体型号进行限定。[0054]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检测件4设置在升降架22上接近驱动轴321的一侧上,当作业台3绕驱动轴321转动到作业区域的边界时,作业台3将触发检测件4,检测件4将触发信号发送至驱动部32,并使驱动部32停止驱动转动件31转动,进而使作业台3停止转动,从而使作业台3转动至作业区域外时停止转动,保证了操作人员的安全性。[0055]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检测件4与驱动部32通信连接,这里的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电缆相连也可以是通过无线信号(如蓝牙或WiFi等)相连,这里检测件4与驱动部32的连接方式是控制领域的常规连接手段,在此无需赘述。[0056]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有些实施例”、“其他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57]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
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用新型的思想,
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8
CN 213085388 U
说 明 书 附 图
1/5页
图1
9
CN 213085388 U
说 明 书 附 图
2/5页
图2
10
CN 213085388 U
说 明 书 附 图
3/5页
图3
11
CN 213085388 U
说 明 书 附 图
4/5页
图4
12
CN 213085388 U
说 明 书 附 图
5/5页
图5
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