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经典诵读(一)
名著点击 《红楼梦》,又称《石头记》,是中国最具文学成就的古典小说,是中国长篇小
说创作的巅峰之作。这个假期,让我们一同走进这部古典名著吧!
1.《红楼梦》前八十回的作者是清朝的( ),他名( ),字梦阮,号 ( );后四十回的作者是高鹗。
2.《红楼梦》以( )、( )爱情悲剧为主线,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
族荣衰的描写,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视野,森罗万象,囊括了多姿多彩的世俗人情。人们称《红楼梦》内蕴着一个时代的历史容量,是封建末世的( )。
3.《红楼梦》的开篇词是“( ), 一把辛酸泪。 ( ), 谁解其中味? ” 4.《红楼梦》早期流传的抄本带有( )等人的批语,这种版本仅八十回。
名家美文
赋得永久的悔 季羡林
我这永久的悔就是:不该离开家乡,离开母亲。
我出生在鲁西北一个极端贫困的村庄里。家里日子是怎样渡过过的,我年龄太小,说不清楚,反正吃得极坏。
我在母亲身边只呆到六岁,以后两次奔丧回家,呆的时间也很短一点,让我难解而又易解:我无论如何也回忆不起母亲的笑容来,她好像一辈子也都。现在我回忆起来,连母亲的面影都是迷离模糊的,没有一个清楚的轮廓。特别有没有笑过。 家境地贫困,儿子远离,她受尽了苦难,笑容从何而来呢?
有一次我回家听对面的宁大婶子告诉我说:“你娘经常说:‘早知道送出去回不 来,我怎么也不会放他走的!’简短的一句话里面含着多少辛酸、多少悲伤啊!母 亲不知道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远方,望着自己的儿子回来呵!然而这个儿子却始 终没有归来,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
对于这个情况,我最初懵懵懂懂,理解得并不深刻。到了上高中的时候,自己
大了几岁,逐渐理解了。但是自己寄人篱下,经济不能独立,空有雄心壮志,怎奈无法实现。我暗暗的下定了决心,立下了誓愿: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亲。然而没有等到我大学毕业,母亲就离开我走了,永永远远地走了。古人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话正应到我身上。我不忍想象母亲临终时思念爱子的情况,一想到,我就会心肝俱裂,热泪盈眶。当我从北平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字不识,即使整天吃“红的”。 这就是我的“永久的悔”。 1.根据意思写出合适的词语。
(1)形容糊涂,不明事理。 ( ) (2)生活依靠他人,不能独立。 ( ) (3)激动的泪水充满眼眶。形容心情非常激动。 ( ) 2.根据文章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我在母亲身边呆到上高中。 ( ) (2)我大学毕业后,母亲离开我走了,永永远远地走了。 ( ) (3)我这永久的悔就是:不该离开家乡,离开母亲 。 ( ) 3.用自己的话说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的意思。
锦囊妙句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李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