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分析电路,不用着急连电源,先找那些用电器和电表是并联的,找哪些是串联的,最后连总电路。但是要注意一点: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连接线柱不要接反了,否则的话要扣分的。
一, 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时,一般有以下几个方法:
1、 先串后并法:
从电源正极开始,先连接电路中元件最多的一条支路,再将其他支路并联在此支路上。
2、 标号法:
从电源正极开始,先连接电路中元件最多的一条支路,再将其他支路并联在此支路上。
3、 标路径法:
当你看到一个电路图,你先识别时串联还是并联。
如果是串联,比如说一个电路依次是从正极到开关S到电器L1到用电器L2到负极,那么我们不妨先在草稿纸上写出电流的方向:+ → S → L1 → L2 → — ,然后根据这个就可以依次连接实物图。
如果是并联,那么我们先分清楚电流从正极到负极有几条路,比如说一个并联电路,它的干路是从正极到开关S,支路一是从开关S1到用电器L1,支路二是从开关S2到用电器L2,那么我们分别写出两条支路的电流方向:
+ → S → S1 →L1 – 和 + → S → S2 → L2 → -- ,
然后找出相同的部分,那么这些相同的部分就是一条路了,再在不同德部分开始分岔,这样连接实物图,很有效。
二、根据实物图画出电路图
根据实物图画出电路图是初中物理中常见的题目,在这里可做如下假设:
(1)、导线像橡皮筋,可伸长可缩短,不会被扯断。
(2)、接点即可拆分,又可以合并。并且能够移动,只要不夸任何电路元件。
(3)、电路元件可以挪动,只要不跨过任何接点。
(4)、导线可以拆股,可并股。一般可以拆分多股,多股可以并为一股。
1、 替换法、
将实物图中的元件用特定的符号替换下来,再将图形整理成规范的电路图的一种方法。
替换时要注意:
(1)、必须用特定的符号代替电路元件;
(2)、接线柱上的连接位置不能改变;
(3)、电源极性、电表正负接线柱不能颠倒。
2、 节点法:
(1)、在实物图中将各元件用字母标好;
(2)、从电源正极出发,找到一个节点(就像三岔路口一样,两条或三条或更多导线交的一点),假定为A点。
(3)、从电源负极出发,找到一个支点,假定为B点;
(4)、在A、B之间有电源的部分是干路,在A、B之间但没有电源的部分是支路;
(5)画出干路,并标出A、B点;
(6)、画出支路;
(7)、对照实物图,按照从A点到B点的元件顺序画出第一条支路;
(8)、用同样的方法画出其他支路;
(9)、检查整理,使电路图规范、美观;
注:画图时,随时将画出的元件用字母表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