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预防麻风病
时 间:2009年1月25日
地 点:门诊大厅
参加人员:全院职工、乡村医生及居民代表
内 容:麻风病的特征及怎样预防
麻风病防治基础知识
一、 什么是麻风病?
麻风病是一种由麻风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麻风杆菌主要侵犯人的皮肤、粘膜和周围神经系统。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对人的皮肤、四肢和眼睛造成渐进性及永久性的损害。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可避免残疾的发生。
二、 麻风病有哪些症状?
麻风病的主要症状分皮肤及周围神经两方面。在皮肤方面的表现:一般是先在面部、四肢或躯干发生一块或几块圆形或椭圆形的红斑或淡红色斑,象“癣”而不痒,红斑麻木且不出汗。有的病人整个面部可发生弥漫性潮红,似“酒醉”样,眉毛可脱落,甚至脱光。神经方面的损害:表现为受侵神经的粗大、疼痛等,手、足皮肤麻木,浅感觉丧失(失去痛觉、触觉、温度觉)。进而,发生手指变曲及足垂、嘴歪等。
麻风病十大线索:
1、 皮肤出现不痛不痒皮疹(红斑、白斑、浅色斑、丘疹、结节等),久治不愈。
2、皮肤麻木、干燥、不出汗 。
3、面红、面肿、酒醉貌。
4、眉毛脱落。
5、周围神经疼痛。
6、虎口肌肉萎缩。
7、手钩、脚吊。
8、嘴歪、眼翻。
9、指(趾)短缩。
10、足底溃疡。
三、 麻风病是怎样传播的?
麻风病的传染方式和途径主要是通过长期密切直接接触或经飞沫传染。传染源是未经治疗的麻风病患者,主要是多菌型患者。任何年龄(包括婴儿)、性别、种族的人均可感染
麻风病,但麻风病却又是一种发病率很低的疾病。正常人群中,约有95%以上的人即使感染了麻风杆菌也不会发病。麻风病的传播过程也与其他传染病一样,但能否发病,主要取决于人体免疫力的强弱。当进入人体的麻风杆菌超过感染量的许多倍,若机体免疫力强,也不会发病,一般来说,免疫力低下者才有可能被感染而发病。
四、为什么说麻风病“可防、可治、不可怕”?
麻风病是“不治之症”的年代早已成为历史,麻风和其它慢性病一样,完全能治好。198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了麻风病联合化疗(MDT)方案能够快速有效的治愈麻风病。只要认真贯彻“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就可有效地控制麻风病的传染、预防畸残的发生。
五、怀疑得了麻风病该怎么办?
一旦怀疑自己得了麻风病,应及时到当地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综合性医院皮肤科进行确诊和治疗。目前,国家对麻风病实行免费治疗。
六、麻风病的预防
由于麻风病患者是目前公认的唯一传染源,因此加强对新患者的发现和及时治疗是控制麻风病最重要的环节。
麻风病患者经过短期规则治疗后,已经不具备传染性,可以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由于麻风病的潜伏期很长,在麻风病患者确诊和治疗之前就已经与患者长期接触的家属,应该每年主动接受健康检查,并注意自己身上可能出现的麻风病症状,一旦出现可疑的麻
风病症状即找专业医生就诊。
住房宽敞、空气流通、光线充足的居住条件可减少麻风病的发病率,通过避免接触含菌飞沫、避免与麻风病患者密切接触可预防传染。当然,早期发现麻风病患者,给予及时治疗,消除其传染性是最好的预防措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