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策略
摘要:培养良好的德育应从小抓起,小学班主任应该重视德育教育,承担起自己应负的责任,为学生未来的健康成长打下基础。在小学阶段,学生年龄较小,不具备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掌控不好自己的情绪,小学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要针对这一特点采取恰当的激励策略,激发学生培养德育的积极性,这样针对性的策略也符合小学生的生理特点,能够提高小学生的配合度。文章对小学德育教育中的激励策略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教学;激励策略
当前很多课程都在进行新课程改革,小学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时也要抓住这个机会,恰当转变德育教育的思想,进行班级内的德育教育,让教学成果更理想化,以此来促进学生道德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小学班主任可以在进行德育教育时,转变教学方法,进行激励策略的实施,以此来更好地进行班级管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激励这种方式可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在德育教育方面也不例外,我们要以激励策略为基础,进行德育教学,让他们更好地规范自己。
一、当前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从激励策略和德育组织这两个方面入手。第一个方面,当前的激励策略不够系统和完善,在整个小学时期,班主任在学生心中的地位毋庸置疑,带领着学生进行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学生通常都会给予班主任足够的信任,所以班主任要更加努力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采取一些方法,让学生能够更加透彻地了解德育知识,并吸收为己用,班主任可以适当进行激励策略的应用,但是在应用这一策略时,仍然有很多阻碍,实施过程较为困难,激励策略不够完善,缺乏系统的教学记录,这也是小学德育教育质量较差的原因之一。另一个方面就
是德育组织极为稀缺,因为当前很多学校和班级都并未意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因此也没有建立德育教育相关的制度体制,德育组织极少,班主任在平时向学生传输德育知识时,依靠的大多是对学生片面的了解,这样的德育教育成果较差,学生一旦出现德育问题,大多时候都是班主任进行解决,学校里并没有相关制度,明确规定这时应该采取何种措施,这是当前德育教育中很大的一个问题。
二、将激励策略实施于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作为一个小学班主任,首先要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征,对症下药,在进行德育教育时抓住这些特征,保护好小学生较为敏感脆弱的心理,了解他们的自尊心强的特点。小学生通常无法合理地管理情绪,很多时候会发生较大的情绪波动,当小学班主任忽视这些特点时,德育教育就会出现大问题,很多时候会过于看重他们的缺点,进行很大力度的批评,并且无法看到学生的闪光点,这对一个小学生来说是一个较大的打击,会导致他们失去自信心,或是出现叛逆行径,这会对班主任接下来的德育教育产生极大的阻碍。所以,小学班主任在德育教育过程中,要多采取激励策略,尽可能减少批评,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能够在一个快乐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以此来规范他们的言行,提升道德素养,这对他们以后的人生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三、实施激励策略的作用 (一)让学生更加关注德育内容
当小学班主任把激励措施实施在德育教育工作时,学生对德育教育的学习热情将会高涨,肌力往往会大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更愿意去了解德育教学和德育学习,也就更了解德育内容,从让学生更好地记忆德育教育内容。比如,一些学校会进行德育活动竞赛的举办,可以让学生踊跃参与,让学生对相关德育知识有一个很深的印象,在竞赛中肯定会出现佼佼者,这些佼佼者会对德育知识记忆终生,通常情况下,在竞赛中获奖,会得到奖状和奖品,奖状拿回家会让家长张贴在墙上,在接下来的每一天,学生在家里面都能看到自己在德育竞赛中获得的奖状,也会不断想起自己学习的德育知识。
(二)让教师更加关注德育教育
班级中有许多事情都需要进行管理,这些都是班主任应该担负的责任,由于事情繁多,很多小学班主任可能会对德育教育忽略。我们在德育教育工作中使用激励机制,并把这一工作加入考核内容,这样可以让教师更加关注德育教育,更努力地去改善德育教育的成果。在整个小学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的地位也能得到提高。
(三)让学生之间的竞争增多
激励措施会调动很多学生的积极性,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在进行德育学习时会产生竞争意识。激励措施中肯定是包含一些奖励的,不管是物质还是精神奖励,当学生获得这些奖励时,会在一定程度上感到自豪和骄傲。由此,激励策略不断实施,学生之间的竞争也会越来越大,学习风气变好。
四、实施激励策略的方法
(一)班主任要及时进行德育教育理念的转变
在整个德育教育过程中,班主任是领导着学生进行德育学习的人,班主任的教育观念对于学生未来的德育学习成果影响很大,要及时更新教育观念,以此来养成学生良好的德育素养,为学生未来的成长打下基础。在过去,很多教师一直秉承着传统的教师观念,在当下这个极速变化的时代,班主任要摒弃这种观念,把学生当作德育教育的主体,在生活中去了解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以此为根据,对他们进行德育知识传授,在此过程中要加入激励策略,根据每个同学不同的性格和德育学习情况,实施不同的激励措施,班主任要关照到每个学生,不忽略任何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德育教育工作中感受到班主任对自己的关心和鼓励。
(二)提升学生德育自律
养成德育自律的习惯非常重要,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德育自律,让学生能够受到一定的道德约束,进一步培养其道德素养。班主任还要想办法让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德育知识,可以让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运用所学到的德育知识,对班级进行管理。在大家一起管理班级的过程中,每个
学生都可以选出自己认为做得最好的三位,最后对这表现优秀的三位同学进行奖励,作为班级学生的榜样。这也是一种激励策略,学生的德育自律意识会更好,在未来的生活中也能更好地对自己进行道德约束,与此同时,所有人一起进行班级管理,可以增多同学之间的交流,让同学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融洽。除此之外,班主任可以让学生做一个具体的计划,每天都要完成,让学生学会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活,让学生形成自己的习惯。
(三)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在学校里,会经常举办一些教学活动,班主任要及时告诉学生,一定要重视每个活动,认真参与,会对自己有很大的帮助,让自己能够学到很多有利于生活的知识。学习和活动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成长,更好地生活,所以我们的教学活动要围绕着实际生活开展,要尽可能贴近实际生活,让学生能够在感受生活中得到心灵升华,在生活中去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比如,教师可以组织整个班级学生参与敬老院活动,去敬老院帮助老人,帮老人做一些家务,陪老人聊天,结束这些活动之后,班主任可以让学生在班级里发表自己的感想,引导着学生在家里帮助父母,让父母开心,回报父母,使自己的道德素养得到改善。
(四)实施适当的奖惩制度
在班集体中实施的奖惩制度一定要合理,不要有太重的批评,这样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发展,适当的惩罚力度,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即可。在进行奖励时,也要适度,尽可能防止学生骄傲心理的产生,所以奖惩制度的尺度一定要拿捏好,这样对他们未来的学习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工作时,激励策略是一个很好的助力,可以帮助德育教育达到更好的效果,但是要求班主任,一定要注意结合实际情况,了解本班学生的一些性格特点,不断完善激励策略,让激励策略能够适合本班学生使用,最终达到学生道德素养提高和综合能力变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艳棠.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对策[J].求知导刊,2020(49):74-75.
[2]王轩.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激励措施[J].当代教研论丛,2020(10):106.
[3]何雄志.巧用激励策略提升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性[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8):15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