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瘘堵塞发生率的影响
【摘要】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对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堵塞出现率的影响。方法:血透室内部12位护理人员组成“圈”,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动静脉内瘘堵塞出现率情况以及致病因素实施统计以及研究,同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方法进行相关活动。结果:进行品管圈活动后动静脉内瘘闭塞出现率明显低于活动前,所有成员的团队精神以及人际关系等不同指标参数明显优于进行品管圈活动前,数据差异满足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品管圈活动能够显著的控制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闭塞出现率,延长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年限,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最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堵塞
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诊治阶段中,血液透析属于非常多用性以及高效的诊治措施,能够高效控制患者体内肾脏功能的正常运作。而实施血液透析必须将血管通路的建设作为前提,治疗特点就是不断维持生存的进行血液透析,患者在治疗时,通常多用性的血管通路方式较多,其中动静脉内瘘是属于常见性的一种类型,科学的血液透析对于患者的病情以及生命而言,也是当前作为血液透析患者中非常安全以及精确的血管通路。本文血透室内部12位护理人员组成“圈”,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动静脉内瘘堵塞出现率情况以及致病因素实施统计以及研究,同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方法进行相关活动。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70例在血液透析过后发生动静脉内瘘堵塞的患者,患者都是科室实施活动之前进行接诊,以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为时间节点,其中男性40例,女性30例,患者年龄在27-76岁,平均年龄(53.5±2.1)岁。
[1]
同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动静脉内瘘患者70例作为实施后组,排除精神意识障碍不能配合治疗的患者。
1.2方法
首先就是组建QCC小组,第一就是进行人员培训,组织本院血液透析室护理人员充分学习品管圈相关知识,熟悉以及知晓运用护理工作的程序以及具体措施。第二就是组建品管圈,本院血液透析室12位护理人员组建品管圈,其中主管护师3名,护师8名,护士1名,由1名本科学历主管护师担任圈长,护士长担任辅导员。
其次就是明确主体,全体圈员进行热烈讨论,简单介绍自身在临床实践过程中观察到的实践护理问题,精炼主题,同时进行详细介绍。进行开放式讨论后,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问题,罗列出需要解决的难题,对于关键性,紧迫性等方面进行打分。
再其次就是制定活动计划书,依据PDCA的程序,小组制定了具体的活动计划书。
最后就是措施制定,第一强化穿刺技术培训,动静脉内瘘首次使用时,必须详细观察内瘘血管走向,不断感知行穿刺血管管壁的厚薄和瘘道的顺畅性,确保防止对内瘘造成损害,引发内瘘闭塞。第二就是强化内瘘护理,透析当日建议勿洗澡,避免造成感染,24h后运用热敷联合洗疗或外涂,同时进行缓慢按摩,改善部分血液循环,促进血管修复。首次运用内瘘患者穿刺部位用云南白药创可贴,让药芯紧贴在穿刺口上,在透析阶段中,美宝软膏涂抹在内瘘口上方处,上面覆盖无菌纱布,运用薄膜进行包裹,红外线灯照射半小时,不断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早期使用内瘘的患者,必须在护理人员的严格观察以及引导下,明确止血后,才可离去。第三就是强化健康宣教,设计不同形式的健康宣教手册,譬如透析患者低血压预防手册以及动静脉内瘘维护手册等,手册运用图文并茂以及简单易懂的折页方式,受到大部分患者的一致好评。
1.3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使用SPSS19.0进行,使用(%)表示计数资料,运用
2
检验;使用
(`x±s)表示计量资料,运用t检验,研究结果为P<0.05,则表明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进行品管圈活动后动静脉内瘘闭塞出现率明显低于活动前,所有成员的团队精神以及人际关系等不同指标参数明显优于进行品管圈活动前,数据差异满足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和表2。
表1 QCC活动前后内瘘闭塞发生率对比
[2]
组别
例数(n)
闭塞 没有闭塞
实施前
70 10(14.2%) 60(85.7%)
实施后
70 3(4.2%) 67(95.7%)
2
-
3.752 5.961
P
- <0.05 <0.05
表2进行品管圈活动前后成员的不同参数指标变化
组解决问
团队凝聚力 质量意识 专业知识
别 题能力
实施前
2.26±0.80
2.48±0.48 2.84±1.08 2.84±0.58
实施后
3.52±0.54
4.18±0.75 3.89±0.85 4.12±0.56
t 5./792 6.274 4.094 9.542
P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品管圈活动能够高效的把管理活动逐步变得更加合理,以及人性化,最终实现良好的成效,在护理工作过程中,管理者非常重视结果,但是没有关注过程环节的管理,因此在工作发生问题的情况下,会对直接责任人员实施处罚以及讨论,但是并不会对于发生的问题,制定相应健全的管理机制。内瘘堵塞属于血液透析患者较为容易患上的病症,不仅会对护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同时也会对患者带来较为不利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治疗的阶段中,必须对动静脉内瘘堵塞发生率实施针对性的方法,具有非常显著的价值。
从上文的结果来看,进行品管圈活动后动静脉内瘘闭塞出现率明显低于活动前,所有成员的团队精神以及人际关系等不同指标参数明显优于进行品管圈活动前,数据差异满足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可得出相关结论,进行品管圈活动能够显著的控制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闭塞出现率,延长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年限,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最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参考文献
[3]
[1]黄霞,李琴,夏立,等.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绳梯穿刺落实率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20,33(5):180-182.
[2]汪璐.品管圈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渗血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饮食保健,2019,6(25):192-192.
[3]骆谏英,汤嘉敏,夏燕玲,等.4R危机管理在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堵塞率中的应用[J].国际移植与血液净化杂志,2019,17(01):40-4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