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综合经典习题(含答案)

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综合经典习题(含答案)

来源:筏尚旅游网


一、选择题

1.甲、乙、丙、丁为四辆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的小车,它们的运动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其中受到平衡力作用的是( )

A.甲和丙 C.甲、丙、丁 解析:A 【详解】

B.甲和丁 D.乙、丙、丁A

由路程和时间图象知道,随着时间增加,甲的路程不变,说明甲处于静止状态,受到平衡力作用,故符合题意;

由路程和时间图象知道,随着时间增加,乙的路程不断增大,并且乙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值不断增大,说明乙车进行加速直线运动,所以乙车受到非平衡力作用,故不符合题意。 由速度和时间图象知道,随着时间增加,速度不变,说明丙车进行匀速直线运动,受到平衡力作用,故符合题意;

由速度和时间图象知道,随着时间增加,速度增大,说明丁车进行加速直线运动,所以乙车受到非平衡力作用,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测量方法正确就不会有误差 B.误差是难免的,所以减少误差是不可能的 C.选用精密的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可减少误差 D.如果测量次数非常多,取平均值,误差就不存在了C 解析:C 【详解】

A.误差不能避免,只能减小,有测量就一定存在误差,故A错误; B.误差难免,但优化实验方案可以减小误差,故B错误; C.选用更精密的仪器,改进测量方案可以减小误差,故C正确; D.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但误差仍然存在,故D错误。 故选C。

3.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匀速运动,它们的st图象分别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分析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v甲0.6m/s,v乙0.2m/s B.经过6s两小车可能相距6.0m C.经过6s两小车可能相距4.8m D.经过6s两小车可能相距2.4mB 解析:B 【详解】

A.由图可知,当t=6s时,甲通过的路程为s甲=3.6m,乙车通过的路程为s乙=1.2m,则

s甲3.6m=v甲==0.6m/s t甲6ss乙1.2m=v乙==0.2m/s t乙6s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CD.由图象可看出:经过6s,甲车的路程是3.6m,乙车的路程是1.2m,由题知,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匀速运动,若两车运动方向相同,则两车相距

3.6m-1.2m=2.4m

若两车运动方向相反,则两车相距

3.6m+1.2m=4.8m

故B错误,符合题意,C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甲、乙两个物体同时同地向东运动,它们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得出的信息正确的是( )

A.乙的速度越来越大 B.甲通过的路程比乙长 C.在第1.5s时两车相距1.5m D.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C 解析:C 【详解】

A.由运动图像可知,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有关,无法比较二者通过的路程大小,故B错误; CD.甲乙运动的速度分别为

v甲3m/s,v乙s乙4m2m/s t乙2s甲的速度较大,若以甲为参照物,乙向西运动,在第1.5s时两车相距

s(v甲v乙)t(2m/s1m/s)1.5s1.5m

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5.如图所示,“天舟一号”飞行器和“天宫二号”空间站在轨道上对接成功。此时我们说“天宫二号”是静止的,则选取的参照物可以是( )

A.地球 B.太阳 C.“天舟一号” D.“天宫二号”C

解析:C 【详解】

A.以地球为参照物,“天宫二号”相对地球位置发生了变化,是运动的,故A不符合题意; B.以太阳为参照物,“天宫二号”相对太阳位置发生了变化,是运动的,故B不符合题意; C.以“天舟一号”为参照物,“天宫二号”相对“天舟一号”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故C符合题意;

D.研究物体运动情况时,不能以被研究物体作为参照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如图甲是a,b两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路程与时间关系图像,关于该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的a车的图线表示的是a车比b车晚出发5s B.图甲中的10s时刻表示a,b两车此时的速度相等

C.图甲中的b车的图线表示的是b车出发时间在a车前15m处 D.图乙中的图线是b车的速度与时间关系图象A 解析:A 【详解】

A.由图甲可知,b车出发5s后a车才出发,故A说法正确; B.由图甲可知,10s时b车的速度为

vb=

a车的速度为

20m15m=0.5m/s

10sva=

20m=4m/s 5s故B说法错误;

C.由图甲可知,b车的出发地在a车前15m处,b车比a车早出发5s,故C说法错误; D.由B解析可知,图乙中的图线不是b车的速度与时间关系图象。 故选A。

7.2020年10月1日,百度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在北京全面开放,妈妈带小明在手机上下单免费试乘,车在行驶过程很平稳,小明认为自己是运动的,则他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

A.妈妈 解析:D 【详解】

B.车玻璃 C.汽车座椅 D.路旁的树木D

小明和妈妈是坐在行驶的车中,行驶的车、小明及妈妈之间没有位置的变化。以妈妈、车玻璃、汽车座椅为参照物,小明是静止的;而以路旁的树为参照物,小明与路旁的树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即小明是运动的。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8.甲、乙两物体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之比为2:1,路程之比为2:3,则甲、乙两物体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 A.4:9 解析:D 【详解】 根据tB.3:4

C.3:1

D.1:3D

s可知,甲、乙两物体所用的时间之比 vt甲:t乙甲、乙两物体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3。 故选D。

s甲s乙23::1:3 v甲v乙219.图为某高速公路上区间测速的警示牌,“区间测速”是指在某一段路程中进行全程测量平均速度,根据这两块警示牌,小汽车通过这个区间的时间( )

A.不应超过12min C.不应超过20min 解析:B 考查速度计算问题 【详解】

B.不应短于12min D.不应短于20minB

由图可知,路程为18km,最大速度为90km/h,小汽车通过这个区间的时间至少为

t故选B。

s18km=0.2h=12min v90km/h10.下列对一些常见的估测恰当的是( ) A.中学生课桌高度约40cm C.人眨眼一次的时间约是1s

B.中学生心脏每分钟跳动约是70次 D.我国高速公路限速300km/hB

解析:B 【详解】

A.中学生课桌高度约80cm,故A不符合题意;

B.中学生心脏每分钟跳动约是70次,符合实际,故B符合题意; C.人眨眼一次的时间约是0.2s,故C不符合题意; D.我国高速公路限速100km/h,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共运动了14s,它在前2s的平均速度是6m/s,后12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则该物体在整个路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 A.3.4m/s 解析:A 【详解】

物体前2s运动的路程

B.3.75m/s

C.4m/s

D.4.5m/sA

s1v1t16m/s2s12m

物体后12s运动的时间

s1v1t13m/s12s36m

物体运动的总路程

ss1s212m36m48m

物体运动全程的平均速度

vs48m3.4m/s t14sC.坐在轻舟上的人

D.以上说法都不对B

12.“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诗句中描述“轻舟”在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轻舟 解析:B 【详解】

A.“轻舟”在运动,不能选择“轻舟”本身做参照物,故A错误;

B.“轻舟”已过“万重山”,说明轻舟相对于万重山的位置发生变化,所以选择的参照物是“万重山”,故B正确;

C.相对于坐在轻舟上的人,“轻舟”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 “轻舟”是静止的,故C错误;

D.B正确,则D错误.

13.甲、乙两小车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B.万重山

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车的速度为10米/秒,乙车的速度为2米/秒 C.经过6秒,甲、乙两车相距2米

D.经过5秒,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0米C 解析:C 【详解】

A.由图像知,甲在乙前面10m处,处于静止状态,乙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由于甲车处于静止状态,故甲的速度为0,乙车的速度为

v乙故B不符合题意;

s10m2ms t5sC.由图知,经过6秒,甲、乙两车相距2米,故C符合题意;

D.因甲静止,故甲车经过5s,通过的路程为0,由图知,乙车经过5s通过的路程为10m,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下列测量时间的工具中,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供精确测时的是( ) A.日晷 解析:D 【详解】

ABCD.日晷 、沙漏属于古代的时间测量工具,测量比较粗略。电子手表属于日常生活中的时间测量工具。原子钟精准准到千分之一秒,甚至百万分之一秒。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B.沙漏

C.电子手表

D.铯原子钟D

二、填空题

15.一个物体通过300米的路程,在前一半的路程中所用时间是10s;如果在后一半路程中运动的速度为40m/s,则在这一段运动的总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______。8m/s 解析:8m/s 根据速度计算公式v【详解】

由速度公式可知,后半程用时为

s,计算出后半程用时,再根据总路程与总时间进行求解。 tt2总路程中总用时为

s2150m3.75s v240m/stt1t210s3.75s13.75s

则总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vs300m21.8m/s t13.75s16.完成下列单位转换: (1)50m=______km; (2)6min=______h;

(3)36km/h=______m/s。050110【详解】(1)1因为1m=10-3km所以50m=50×10-

3km=005km(2)2因为1min=h所以6min=6×h=01h(3)3因为1km/h=m/s所以36km/h=36×

解析:05 0.1 10 【详解】

(1)[1]因为1m=10-3km,所以

50m=50×10-3km=0.05km

(2)[2]因为1min=

1h,所以 606min=6×1h=0.1h 60(3)[3]因为1km/h=

1m/s,所以 3.636km/h=36×1m/s=10m/s 3.617.2019年10月1日,在北京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这次阅兵展现了我国武装力量建设的巨大成就,极大的树立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阅兵中有六个新机型尤为瞩目,其中有海军的“歼﹣15”。假设该飞机在航母跑道上滑行大约0.16km后起飞升空,用时约10s,则飞机在滑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约为_____m/s,合_____km/h。起飞后,以地面为参照物,飞机是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576运动【详解】12飞机在

滑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约为3起飞后以地面为参照物飞机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是运动的

解析:57.6 运动 【详解】

[1][2]飞机在滑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约为

s0.16103mv16m/s163.6km/h57.6km/h

t10s[3]起飞后,以地面为参照物,飞机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是运动的。

18.常用“频闪照片”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图(a)所示,记录了甲、乙两个运动小球每隔0.02秒的不同位置。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_____球;在底片记录的时间内,______球运动快,(b)图中的图象描述的是______球的运动。

甲乙甲【详解】1根据图(a)可知甲在

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因此甲做匀速直线运动2在相同时间内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通过的路程因此乙的平均速度大乙球运动得快3(b)图中s与t成正比因此图b描述的是甲的运

解析:甲 乙 甲 【详解】

[1]根据图(a)可知,甲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因此甲做匀速直线运动。 [2]在相同时间内,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通过的路程,因此乙的平均速度大,乙球运动得快。

[3](b)图中,s与t成正比,因此图b描述的是甲的运动状态。

19.某同学用卷尺测自己的身高为1.724m,那么这卷尺的分度值是_____,数据中的准确值是_____,如果改用cm作单位,该同学的身高应记为_____cm。1cm172m1724【详

解】1由身高1724m可知数字2是倒数第二位即厘米位对应于刻度尺的分度值所以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2测量数据由准确值和估计值组成最末一位数值为估计值其余的为准确值所以准

解析:1cm 1.72m 172.4 【详解】

[1]由身高1.724m,可知数字2是倒数第二位,即厘米位,对应于刻度尺的分度值,所以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

[2]测量数据由准确值和估计值组成,最末一位数值为估计值,其余的为准确值,所以准确值为1.72m;

[3]如果改用cm作单位,1m=100cm,该同学的身高应记为172.4cm。

20.图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________厘米,被测 木块的长度为___________厘米。

126【详解】1图示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小

刻度值为1mm=01cm;2木块左端放在1000cm刻度值处末端放在刻度值为1260cm处则木块的长度为1260cm−1000cm=260cm

解析:1 2.6 【详解】

[1]图示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

1mm=0.1cm;

[2]木块左端放在10.00cm刻度值处,末端放在刻度值为12.60cm处,则木块的长度为

12.60cm−10.00cm=2.60cm。

三、解答题

21.暑假期间,小罗同学在手机地图上筹划全家自驾游回南昌老家的路线,搜索到以下信息:

(1)深圳到南昌最近的距离是方案1(如图),走粤赣高速G45,全程约830km,限速100km/h(不考虑中途变速、休息等其他因素干扰,下同),选此方案理论上至少要行驶多长时间

(2)后来小明又发现京珠高速G4和韶赣高速G4E的限速是120km/h,于是始筹划方案2(如图),即从深圳走G4到韶关、再从G4E转赣州、然后沿G45北上回南昌,距离会远一些,请通过计算判断小明选择哪个方案更省时?

解析:(1)8.3h;(2)见解析 【详解】

(1)以最高速度v=100km/h行驶,由vs可得至少用时间为 tt(2)深圳到赣州的路程为

s830km=8.3h v100km/hs1=920km-380km=540km

赣州到南昌的距离为380km,从深圳走G4到韶关、再从G4E转赣州、然后沿G45北上回南昌所用的时间为

t1t2s1540km=4.5h v1120km/hs2380km=3.8h v2100km/htt1t24.5h3.8h8.3h

计算可知,两种方案所用时间相同。 答:(1)选此方案理论上至少要行驶8.3h; (2)两种方案所用时间相同。

22.某次军演需要使用无人机对一列长度为400m,运行速度为72km/h的军用列车进行侦察。军演时,列车需要经过长度为1600m的隧道。为了安全,列车向前方鸣笛,2s后听到隧道口处峭壁反射的回声,已知声速v声=340m/s。求: (1)从司机鸣笛到听到回声列车前行多远? (2)列车鸣笛时离隧道口有多远?⋅

(3)列车穿行隧道的过程中,无人机的摄像头将有多长时间无法拍到列车? 解析:(1)40m;(2)360m;(3)60s 【详解】 (1)列车的速度

v车72km/h20m/s

从司机鸣笛到听到回声列车行驶的路程

s车v车t20m/s2s40m

(2) 2s时间内声音传播的路程

s声v声t340m/s2s680m

则列车鸣笛时离隧道口距离

s11s车s声40m680m360m 22(3)列车全部在隧道内行驶的路程

s1L隧道-L车1600m-400m1200m

列车全部在隧道中行驶的时间

t1s11200m60s v车20m/s答:(1)从司机鸣笛到听到回声列车前行多40m远。 (2)列车鸣笛时离隧道口有360m。

(3)列车穿行隧道的过程中,无人机的摄像头将有60s无法拍到列车。 23.一个小偷作案后迅速离开,在跑出10m后多长时间能把小偷抓住?

解析:5s 【详解】

由图可知警察的速度v1=8m/s,小偷的速度

v2s212m6m/s t22s警察追上并抓住小偷,则警察和小偷通过的路程相同

s1=s210m

所需时间t相同

v1t=v2t10m

8m/st=6m/st10m t=5s

答:5s能把小偷抓住。

24.郑州黄河铁路桥全长3000m,火车长300m,其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请计算火车通过该桥需要多长时间。

解析:110s 【详解】

由题意可知,铁路桥全长3000m,火车长300m,则火车全部通过该大桥的总路程为

sL桥L车=3000m+300m=3300m

由运动s-t图像可知,火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

v车故火车通过该桥需要的时长为

s120m==30m/s t4ss3300m==110s v30m/st答:火车通过该桥需要的时长为110s。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