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2020届新高考语文模拟导航卷(山东卷)第四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目前,中国世界遗产总数不仅跃居世界第一,在世界遗产类型上也有了新的突破。2014年,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同意将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此次申报中,大运河分别选取了各个河段的典型河道段落和重要遗产点,包括大运河河道遗产共27段,运河相关遗产共计58处,河道总长度1011千米。它的申遗成功,标志着中国大型系列遗产申报策略的成功。2014年,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申遗,更标志着中国申遗工作走向世界,中国取得了合作申遗工作的成功。
在取得辉煌成绩的同时,中国应该怎样继续将世界遗产事业推向深入?在谈到这个问题时,国家文物局副宋新潮认为,中国整个申遗工作,应该向着有利于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所取得的成就,特别是展示中华文明内在的精神追求的方向发展。他说:“实际上,我们一直将向世界展示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这个方针作为我们中遗工作的指南和方向。”另一方面,他也指出,申遗成功并不意味着工作就此结束,更重要的是通过申报,我国要提高对文化遗产的管理水平,“要把申遗作为抓手,以此提高全国对文物作用和意义的认识”。
中国已成为活跃的世界遗产大国,也是世界遗产保护理念和实践创新的积极参与者。今天,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事业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中国也必将会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之路,履行守护全人类精神文明的神圣使命。
(摘编自李思达《守护全人类精神文明走向繁荣的中国世界遗产事业》)
材料二: 文物古迹是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对象,保护的目的是真实、全面地保存并延续其历史信息及全部价值。保护的任务是通过技术的和管理的措施,修缮自然力和人为造成的损伤,制止新的破坏,所有保护措施都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即原真性。
不改变文物原状可以包括保存现状和恢复原状两方面的内容。必须保存现状的对象有:古遗址,特别是尚留有较多人类活动遗迹的地面遗存,经过重大自然灾害后遗留下有研究价值的残损状态或在重大历史事件中被损坏后有纪念价值的残损状态等。对恢复原状的对象也做出了限定,包括文物古迹坍塌、掩埋、污损、荒芜以前的状态,有实物遗存足以证明为原状的少量的缺失部分;虽无实物遗存,但经过科学考证和同期同类实物比较,可以确认为原状的少量缺失的和改变过的构件等。
尽管原真性的概念在国际文化遗产保护中总在不断发展,但是我们追求原真性的意义在于我们对遗产本身价值和意义的理解。今天,我们把遗产看作人类共同的财产,我们认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应该有权力享受文化和自然环境中的各种遗产。因此,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是客观地、历史地看待和认识遗产,把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所有的历史信息原原本本地传给我们的后代。
(摘编自阮仪三、林林《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性原则》)
材料三: 戈壁风沙是莫高窟文物保护面临的最强大的敌人。直至1984年敦煌研究院成立初期,在莫高窟参观的游客都需要戴着大檐帽或撑伞,遮挡从窟顶掉落的沙子。《孙子兵法》云:“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要彻底消灭这千年强敌,就得掌握其活动规律。为此,敦煌研究院在莫高窟顶部建设了当时最为先进的全自动气象站,完整地捕捉到了风沙活动轨迹,然后采取措施将风沙危害降到最低。目前,人为因素对敦煌壁画带来的持续性影响主要是数量众多的游客。游客的参观会造成石窟内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大幅上升,由二氧化碳和水产生的酸性气体会引起壁画颜料的变色,为缓解游客参观对敦煌壁画的破坏,敦煌研究院在石窟内安装了二氧化碳和湿度监测、控制设备,实时监控相关数据,一旦某个石窟内的环境超标,监测中心的报警装置就会发出警报。敦煌研究院还提出了“数字敦煌”的新理念,该理念使游客在数字影院中就可以身临其境地欣赏石窟的全部内容,有力地缓解了石窟的压力。
相对于石窟的整体保护而言,科学技术更是敦煌壁画保护与修复的制胜法宝。在进行壁画保护与修复时,要利用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对壁画进行无损检测,全方位了解石窟中那些肉眼看不见的信息。比如通过仪器的检测和实验室分析,我们了解到各种壁画疾病的主要病因是可溶盐,根本性的解决办法是将这些可溶盐“搬运”出来。文物保护工作者根据病害情况,先是在没有图像的位置钻一个小孔,然后将灌浆灌入所需位置,由于灌浆是水性的,在灌注进去后水分会溶解盐分,在干燥的过程中,会被壁画层表面的脱盐板吸引、吸收,盐分就这样从地仗层中“搬运”出来,然后用棉纸去除壁画表面盐分,地仗层的空隙也被灌浆完全填补,这就是在壁画修复中被广泛应用的空鼓灌浆脱盐技术。
经过70年的发展,敦煌壁画保护技术突飞猛进,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成为世界壁画文物保护的佼佼者。凭借文物保护技术的发展,莫高窟再次从敦煌走向世界。
(摘编自王新春《中国文物保护和研究的典范莫高窟:凭借科技再次走向世界》)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除了世界遗产总数居世界第一外,中国世界遗产类型也处于世界前列,中国不但有大型系列遗产,还有合作遗产。
B.原真性指的是文物古迹的原状,坚持原真性原则不松懈不动摇,对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和实践都有重要意义。
C.材料三引用《孙子兵法》中的\"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是为了说明在保护莫高窟文物过程中防风防沙的必要性。
D.\"数字敦煌\"能使游客在数字影院中欣赏石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游客多、酸性气体多对壁画产生的破坏。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丝绸之路:长安一天山廊道的路网\"申遗成功是中国世界遗产事业取得辉煌成绩的有力证明。
B.中国申遗工作的推进可以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内在的精神追求的方向发展,也可以提高我国对文化遗产的管理水平。
C.敦煌研究院通过全自动气象站,掌握了敦煌莫高窟一带风沙的活动规律,解决了莫高窟文物的最大威胁风沙问题。
D.空鼓灌浆脱盐技术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可溶盐对敦煌壁画的损害,且对壁画伤害小,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壁画修复中。
(3)根据材料二,下列做法符合文物古迹保护的原真性原则的一项是( ) A.相关部门把出土的周代青铜器擦亮,最大限度地恢复到最亮的状态。 B.晋侯鸟尊出土时尾巴有缺失,修复师做的补配品保留了修复痕迹。 C.山东曲阜孔庙重建早已不复存在的城墙,以保护古迹、重现历史。 D.某地修复古城遗址,用砂浆抹平残缺的城墙,用水泥硬化残损的路面。 (4)材料三的语言生动、具体、形象,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5)我国的世界遗产在申报、保护方面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题。
乡愁四韵 余光中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 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信一样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 是乡愁的等待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母亲一样的腊梅香 母亲的芬芳 是乡土的芬芳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一九七四年三月
(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依次选用四个极具特色的不同意象来抒发诗人久积于心、久久难忘的乡愁情结。 B.本诗围绕不同的意象展开层层联想,由此及彼,极大地丰富了乡愁的情感内涵。 C.不说“红海棠”而说“海紫红”,是为了强调“红”的鲜艳灿烂,与后文的“血”自然相连。
D.从“醉酒”到“沸血”,从“家信”到“母亲”,表现了诗人情感渐趋冷静与理性的变化过程。 (2)下列对本诗与《乡愁》在内容与艺术特色上的比较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两首诗歌都是乡愁诗,都表达出特定时期与特定地理条件下所具有的思乡之情和民族情感。
B.两首诗歌意象单纯而有张力,邮票、船票等意象侧重于象征,红海棠、白雪花等意象侧重于写实。
C.在意象的组合上《,乡愁》以时间为线索,意象间有递进意味;而本诗则采用并列的意象组合。 D.《乡愁》不刻意锤字炼句,语言质朴浅显;而本诗则以道常悖理的语言达到意想不到的诗美、诗味。
(3)诗人为什么选取“长江水”这一意象来表达乡愁?请简要分析。
(4)闻一多提出诗歌讲求“三美”,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分析本诗是如何体现这“三美”的。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崔彭,字子彭,博陵安平人也。祖楷,魏殷州刺史。父谦,周荆州总管。彭少孤,事母以孝闻。性刚毅,有武略,工骑射。善《周官》、《尚书》,略通大义。周武帝时,为侍伯上士,累转门正上士。
及高祖为丞相,周陈王宇文纯镇齐州,高祖恐纯为变,遣彭以两骑征纯入朝。彭未至齐州三十里,因诈病,止传舍,遣人谓纯曰:“天子有诏书至王所,彭苦疾,不能强步,愿王降临之。”纯疑有变,多将从骑至彭所。彭出传舍迎之察纯有疑色恐不就征因诈纯曰王可避人将密有所道纯麾从骑彭又曰将宣诏王可下马纯遽下,彭顾其骑士曰:“陈王不从诏征,可执也。”骑士因执而锁之。彭乃大言曰:“陈王有罪,诏征入朝,左右不得辄动。”其从者愕然而去。
及践阼,迁监门郎将,兼领右卫长史,赐爵安阳县男。数岁,转车骑将军,俄转骠骑,恒典宿卫。性谨密,在省闼二十余年,每当上在仗,危坐终日,未尝有怠惰之容,上甚嘉之。上每谓彭曰:“卿当上日,我寝处自安。卿弓马固以绝人,颇知学不?”彭曰:“臣少爱《周礼》、《尚书》,每于休沐之暇,不敢废也。”上曰:“试为我言之。”彭因说君臣戒慎之义,上称善。观者以为知言。后加上开府,迁备身将军。
上尝宴达头可汗使者于武德殿,有鸽鸣于梁上。上命彭射之,既发而中。上大悦,赐钱一万。及使者反,可汗复遣使于上曰:“请得崔将军一与相见。”上曰:“此必善射闻于虏庭,所以来请耳。”遂遣之。及至,可汗召善射者数十人,因掷肉于野,以集飞鸢,遣其善射者射之,多不中。复请彭射之,彭连发数矢,皆应弦而落,突厥相顾,莫不叹服。可汗留彭不遣百余日,上赂以缯彩,然后得归。仁寿末,进爵安阳县公,邑二千户。
炀帝即位,迁左领军大将军。从幸洛阳,彭督后军。时汉王谅初平,余党往往屯聚,令彭率众数万镇遏山东,复领慈州事。帝以其清,赐绢五百匹。未几而卒,时年六十三。帝遣使吊祭,赠大将军,谥曰肃。子宝德嗣。
(节选自《隋书·崔彭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彭出传舍迎之/察纯有疑色/恐不就征/因诈纯曰/王可避/人将密有所道/纯麾从骑/彭又曰/将宣诏王/可下马/
B.彭出传舍迎之察/纯有疑色/恐不就征/因诈纯曰/王可避人/将密有所/道纯麾从骑/彭又曰/将宣诏/王可下马/
C.彭出传舍迎之/察纯有疑色/恐不就征/因诈纯曰/王可避人/将密有所道/纯麾从骑/彭又曰/将宣诏/王可下马/
D.彭出传舍迎之察/纯有疑色/恐不就征/因诈纯曰/王可避/人将密有所/道纯麾从骑/彭又曰/将宣诏王/可下马/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官》,亦称《周礼》,它与《仪礼》《礼记》并称为儒家经典\"三礼\"。《诗经》《周易》《道德经》也是儒家经典。
B.践阼,亦作\"践祚\意思是走上阵阶主位。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阵阶。昨阶上为主位。在这里指皇帝登基。
C.休沐,休息洗浴,犹休假。从汉代起,机关规定每五日休息一天,称作\"五日休\"。唐代改为\"旬休\即每十日休息一天。
D.炀帝,隋朝皇帝杨广的谥号。谥号是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加给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崔彭出身官宦门第,非常孝顺。崔彭的祖父魏时任殷州刺史,父亲周时为荆州总管。崔彭少年丧父,他侍奉母亲以孝顺闻名。
B.崔彭胸有胆略,才智非凡。崔彭奉命带两人去征召镇守齐州的宇文纯,未至齐州就假装生病,派人让宇文纯前往传舍,最终捉拿宇文纯。
C.崔彭生性谨密,多受倚重。高祖即位,崔彭恒典宿卫,在宫中当值时正襟危坐,不曾有怠惰之容;崔彭去世后,高祖派使者吊唁祭奠,赠封为大将军。
D.崔彭喜爱读书,受到赏识。崔彭年少时喜欢读《周官》《尚书》,后来在守卫皇宫时,给皇上讲君臣警惕谨慎的道理,皇上称赞他讲得好,并得到观者的肯定。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彭未至齐州三十里,因诈病,止传舍。
(2)上每谓彭曰:“卿当上日,我寝处自安。”又尝曰:“卿弓马固以绝人,颇知学不?”
(5)崔彭射术高明,请结合文本举例说明。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一2题。
少年游 周邦彦
南都石黛扫晴山,衣薄耐朝寒。一夕东风,海裳花谢,楼上卷帘看。 而今丽日明如洗,南陌暖雕鞍。旧赏园林,喜无风雨,春鸟报平安。
(1)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以女性抒情主人公的口吻,通过对比手法, 写男女相契的欢好,情溢于词,韵传字外。 B.词的开头两句写山像被石黛染过一样明亮,单衣虽薄却可耐住早上寒气。 C.—夜春风,“楼上卷帘看”,看的不单是“海棠”,还有自己所思之人。
D.“南陌暖雕鞍” 一句借物抒怀,流露出女主人公相思之时内心的伤感情绪。
(2)如何理解词的结尾“旧赏园林,喜无风雨,春鸟报平安”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强调人才是在艰苦的环境中造就的,他认为经历磨难的 好(1)孟子
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郦道元《三峡》中总写三峡峰峦重叠,连绵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赤壁赋》中详细描写了悲侧动人的洞箫声,其中属于侧面描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事实上,人类所从事的探海活动少之又少。虽已在海底发现了不少富钴结壳、多金属结核、稀土等珍贵的自然资源,但这些发现与深海大洋矿藏之丰富相比,可以说是 。( )。在人类极有限的认知中,全球海山分布最密集的区域——西北太平洋海山区延续了现今最古老的海底大洋地壳和海山群,是有着全球富钴结壳资源最为富集的区域。
深海海山剧烈变化影响了海洋环流,也使我们了解到一系列显著的海洋动力环境特征,如泰勒柱、海山反气旋驻波等。这些复杂的动力环境导致海山区的水体、海底与大洋其他区域形成了 的生态系统。
海山环境在深海生态系统中扮演着 的角色,海山区有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其中还不乏一些“稀有物种”,不同海山生物群落之间也存在着 的联系,而人类活动可能是导致该区域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的最重要原因。因此,在深海生态系统研究和开发前的准备工作中,环境评价是其中的重要议题。2017年8月,在国际海底管理局23届大会期间,中国大洋协会举办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平衡”主题论坛,赢得了各方一致好评。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杯水车薪 B.微乎其微 C.微乎其微 D.杯水车薪
截然不同 截然不同 截然相反 截然相反
利害攸关 举足轻重 利害攸关 举足轻重
千丝万缕 千丝万缕 错综复杂 错综复杂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人类对海底进行的调查非常有限,到目前仅占整个深海的5% B.目前人类已对占整个海底5%的深海进行了调查,但范围还是十分有限 C.就深海生态这一点来说,目前人类仅针对5%的海底进行过调查 D.目前人类已经调查了整个海底的5%,在深海生态这一点上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全球海山分布最密集的区域——西北太平洋海山区延续了现今最古老的海底大洋地壳和海山群,是全球富钴结壳资源最为富集的区域
B.全球海山分布最密集的区域——西北太平洋海山区保存了现今海底最古老的大洋地壳和海山群,有着全球富钴结壳资源最为富集的区域
C.全球海山分布最密集的区域——西北太平洋海山区储存了现今最古老的海底大洋地壳和海山群,是全球富钴结壳资源最为富集的区域
D.全球海山分布最密集的区域——西北太平洋海山区保留了现今海底最古老的大洋地壳和海山群,也是全球富钴结壳资源最为富集的区域
7、下面是集平中学团委发往校广播站的一则通知的电子文稿,其中有五处表达不妥当,请指出并改正。
通知
各位同学:
为弘扬祖国传统文化,丰富校园生活,校团委将于3月16日(下星期六)上午8点在校图书馆三楼活动室举行第五届学生“爱我中华”书法现场比赛,比赛设一、二、三等奖。欢迎有志于书法艺术的同学踊跃参加。敬请同学们于3月9日前去校团委办公室报名。
集平中学团委 2019年3月7日
8、下面是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叶敬忠院长在2019届毕业生毕业典礼上说的一段话,请你选取其中的关键信息,为“强者心态”下一个定义,40字左右。
为什么我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好,但是社会风气却越来越充满戾气呢?原因当然很多,但我觉得,其中的一个原因便是,不少人在处理社会关系时总以“强者心态”对待社会、对待他人。持这种强者心态的人往往唯我独尊,以自我为中心。“强者心态”在态度上常常表现为目无他人,唯我优先,容不得他人的意见,容不得他人超过自己;在行为上最为恶劣的表现就是对弱者的欺凌。这样的强者心态,不仅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在社会发展中也无助于新发展理念的践行。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宜昌某中学一个班级做了一项体能测试,20位学生,能达到合格的一个都没有。“我们所有的时间都在上课,我们所有的精力都在刷题,不然哪来好成绩”某重点中学学霸如是说。
“清华体育教父”马约翰教授说“:体育的功效,最重要的是培养人格,补充教育的不足。”共青团等七部门联合印发《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要求青少年每天锻炼1小时、熟练掌握1项运动技能。
少年强则国家强。国家在青少年教育上的投入越来越大,但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却不如人意。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将学习与锻炼对立起来了呢?联系以上材料,结合你的经历和体验,以崇礼中学李明的身份给校长写一封公开信,谈谈你的认识思考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及解析:
答案:(1)A; (2)C; (3)B; (4)①将戈壁风沙比喻成敌人,生动地点出了风沙对敦煌文物的危害,“要彻底消灭这千年强敌”,又表明了治理风沙的态度和决心。②把科学技术比喻成“敦煌壁画保护与修复的制胜法宝”,形象地表明了科技在敦煌壁画保护与修复中的作用。③“将这些可溶盐‘搬运’出来”,用“搬运”一词来解释复杂的空鼓灌浆脱盐技术,表达更形象,便于读者理解。
(5)①重视世界遗产申报,中国申遗工作非常积极,并取得了辉煌的成绩;②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时与国际接轨,在修缮过程中追求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性原则;③保护修复世界遗产的手段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注重结合高新科技,发展文物保护技术。
解析:(1)【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选项分析】A项,“中国世界遗产类型也处于世界前列”于文无据,原文说的是“在世界遗产类型上也有了新的突破”。B项,从原文中的“尽管原真性的概念在国际文化遗产保护中总在不断发展”可知,原真性的概念是不断发展的,所以对原真性原则的坚持并非不可动摇。C项,“是为了说明在保护莫高窟文物过程中防风防沙的必要性”错,引用《孙子兵法》中的句子是为了说明“要彻底消灭这千年强敌,就得掌握其活动规律”。
(2)【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选项分析】“解决了莫高窟文物的最大威胁风沙问题”错,原文说的是“然后采取措施将风沙危害降到最低”。
(3)【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选项分析】A项中的做法抹杀了时间痕迹,一味求新,严重损害文物的历史、艺术价值。C项中的“重建”可说明城墙不是少量缺失。D项属于典型的破坏性修复。
(4)【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分析语言特色的能力。【解题思路】题干要求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材料三语言生动、具体、形象的特点,作答时要先找出材料三中体现这些语言特点的内容,然后进行具体分析。通读语段,这些特点在第一段和第三段的一些句子中表现明显,比如“戈壁风沙是莫高窟文物保护面临的最强大的敌人”“要彻底消灭这千年强敌”“科学技术更是敦煌壁画保护与修复的制胜法宝”等句使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这些可溶盐‘搬运’出来”等句用简明易懂的词语解释复杂的科学技术。根据这些内容进行归纳概括,即可得出答案。
(5)【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题思路】作答本题,要仔细阅读三则材料,梳理概括与我国世界遗产申报、保护相关的内容,然后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总结。材料一先介绍了我国世界遗产工作的总体概况,然后介绍如何将世界遗产事业推向深入,最后指出国家的态度,由此可概括出答案第①点。材料二主要介绍了文物古迹保护中的原真性原则以及我国的态度,由此可概括出答案第②点。材料三以敦煌莫高窟为例,介绍我国文物保护技术的发展与创新,由此可概括出答案第③点。
2答案及解析:
答案:(1)D;(2)B; (3)长江是中国的象征,以“长江水”来表达对祖国的思念之情;化无形为有形,以长江水的绵延不绝象征游子的绵长柔情。
(4)①音乐美:每一节诗都像是一个的乐段,四个乐段之间音韵和谐,形成了回环复沓、一唱三叹的音乐节奏。②绘画美:“海棠”“雪花”“腊梅”等意象色彩鲜明,使诗歌富有画面感。③建筑美: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每一节诗首尾呼应,句式均齐,段节匀称。
解析:(1)【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鉴赏现代诗歌语言和思想内容的能力。【解题思路】该诗歌意象的选择是并列式的,体现的都是诗人浓浓的乡愁,并没有表现“诗人情感渐趋冷静与理性的变化过程”。
(2)【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分析现代诗歌艺术手法的能力。【解题思路】B项表述有误,应该是“邮票、船票等意象侧重于写实,红海棠、白雪花等意象侧重于象征”。
3答案及解析:
答案:(1)D;(2)A;(3)C; (4)(1)崔彭到达距离齐州三十里远的地方,就假装生病,在驿站的住所中停留。(2)皇上经常对崔彭说:“你当值的时候,我休息睡觉都觉得安心。”又曾对他说:“你射箭骑马的技艺已经过人,还稍懂学问吗?”;
(5)①崔彭曾经在武德殿一箭射中殿梁上的鸽子,受到皇上赏赐。②可汗邀请崔彭前往突厥,到达后,射击飞鸢,再展射箭绝技,突厥人无不叹服。
解析:(1)【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选项分析】“彭出传舍迎之”句意完整,“之”作“迎”的宾语,代指“宇文纯”,故在“之”后应断开;“纯有疑色”应是崔彭观察到的内容,作“察”的宾语,中间不可断开。据此可排除B、C两项。“将宣诏”意为将要宣读诏令,句意完整;而“可下马”的主语应是“王”,故应在“王”前断开。据此可排除A项。选D。
(2)【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选项分析】《道德经》是老子所作,乃道家经典。
(3)【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选项分析】根据文中最后一段“炀帝即位”,应是炀帝派使者吊暗祭奠,赠封崔彭为大将军,而非高祖。 (4)【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5)【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理解并归纳文章内容的能力。【解题思路】题目要求举例说明崔彭射术高明。解答此题,需要仔细阅读文章。文章第四段具体说明了崔彭射术的高明,简要概括即可。
4答案及解析:
答案: (1)D; (2)在\"丽日明如洗\"的季节,女主人公来到旧时欣赏过的园林。\"无风雨\"与现在的心境一致,也与上片中的惊风形成对比。一个\"喜\"字,以充满暖色的心理传达语,流露出女主人公内心的喜悦。\"春鸟报平安\"借春鸟报喜,突出女主人公的幸福与满足之情。
解析:(1)从整体看,虽然这首词写的是相思,但其基调是明丽喜悦的,“南陌暖雕鞍”一句中的“暖”字,更以暖色调烘托出这种情感氛围。而选项中“女主人公相思之时内心的伤感情绪”显然与此处的情感氛围不符。
(2)本题考査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诗词是以抒情言志为目的的,而情感与思想又往往有所寄托,,因此,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意象、具体表达情感的词语,提炼出答案要点。如本诗的整体基调是明丽的,而“喜无风雨”中的“喜” 更能体现这一点。因此,答题时,只要扣住“喜\"这一中心情感,具体展开结尾几句即可。
5答案及解析:
答案:(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3)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解析: 注意以下字词的书写:曾、阙、幽壑、嫠妇。
6答案及解析:
答案:(1)B; (2)C; (3)D
解析:(1)题干是“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本题要求选择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第一处,“杯水车薪”指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微乎其微”意思是形容非常小或非常少。根据语境是说人类所从事的探海活动少之又少,故应用“微乎其微”。可排除AD两项。第二处,“截然不同”,截然:很分明地、断然分开的样子。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比喻人的本领全部
露出。“截然相反” 指完全不同的意思。根据形成了什么样的生态系统,应用“截然不同”,又可排除C项。第三处,“举足轻重”的意思是只要脚稍微移动一下,就会影响两边的轻重。指处于重要地位,一举一动都足以影响全局。根据语境使用正确。第四处,“千丝万缕”的意思是有千条丝万条线连着。形容彼此之间关系复杂,难以割断。符合存在怎样的联系的语境,故选B。 (2)本题考核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浏览整个语段,把握语段的中心话题,然后重点分析括号前后的句子,以此确定括号内的内容和句式。根据语段开头说“人类所从事的探海活动少之又少”,和后面“在人类极有限的认知中”,可知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再结合后文“因此,在深海生态系统研究和开发前的准备工作中,环境评价是其中的重要议题。”,可知此处是针对人类对深海生态这一点来说,故选C。
(3)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所给语句,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经辨析可知“延续了”和“地壳和海山群”不搭配,可改成“保留了现今海底最古老的大洋地壳和海山群”,“是有着全球富钴结壳资源最为富集的区域。”句式杂糅,可改为“是全球富钴结壳资源最为富集的区域”或“有着全球富钴结壳资源”。这样即可得出答案。故选D。
7答案及解析:
答案:①删去“(下星期六)”; ②将“学生”调到“书法现场比赛”前; ③“有志于书法艺术”改为“有兴趣”; ④“敬请”改为“请”; ⑤“前去”改为“到”或“来”;
解析:①通知中已有“3月16日”,删去“(下星期六)”更简明; ②“第五届学生‘爱我中华’书法现场比赛”语序不当,将“学生”调到“书法现场比赛”前; ③“有志于书法艺术”表述太大,不符合学生身份,改为“有兴趣”; ④“敬请”是敬辞,这里是学校对学生说话,改为“请”; ⑤因为是在本校,“前去”会造成歧义,改为“到”或“来”。
本题考查语言简明、连贯、得体。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如下问题:对话的双方以及其地位身份的差距、说话的场合情境等。语言要符合表达者的身份和接受者的接受因素;语言表达能符合特定的场合、目的需要;语言表达要有分寸感。考试题型包括用词得体、分寸得当、场合相配、依据语境进行角色转换、书面语与口头语的转换等。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
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的要求)、转述语言得体等等。语言表达得体:一要思索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说什么好,说什么不好;怎样说有分寸,怎样说没有分寸;怎样说效果好,怎样说效果不好。二要考虑说话人的地位、身份、文化素养、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更要考虑听话人的诸多情况三要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做到有的放矢、准确得体、恰到好处。
8答案及解析:
答案:强者心态是一种在社会生活中(在处理社会关系时)以自我为中心(或“唯我优先”“目无他人”)、欺凌弱者的不良心态。
解析:本题,第一段写强者心态出现的社会原因,第二段写强者心态态度上和行为上的特点,第三段写强者心态的弊端。主句是“强者心态是一种……心态”,修饰语是“在社会生活中”“以自我为中心’,“欺凌弱者”,连起来就是“强者心态”的定义,即“强者心态是一种在社会生活中以自我为中心、欺凌弱者的不良心态”。
9答案及解析: 答案:略
解析:材料部分的情境指令:材料两部分,(1)结合现实,分析青少年把学习和锻炼对立起来,不愿意锻炼的表现,(2)阐释体育锻炼的价值意义和国家的重视。提示部分的任务指令:(1)立意上,联系现实,阐述学习与锻炼的非矛盾性,锻炼的必要性,解决的办法等;(2)体例形式上,表现书信的体例、对象表达的分寸感、公开信的代表性和建议性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