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8・u—— Chin J Lab Diagn,September,2012,Vol 16,No.9 文章编号:1007—4287(2012)09—1608—04 骨髓胚胎样干细胞的形态结构特征观察 庞荣清 ,张永云 ,邓永丽 ,马丽花 ,何 洁 ,赵 晶 ,潘兴华 ,张成。 (1.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干细胞与组织器官工程研究中心,云南昆明650032}2.云南农业大学基础实验研究中心, 云南昆明650201;3.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广东广州510O80) 摘要:目的观察胚胎样干细胞(ELScs)的形态结构特征。方法分别采用无血清培养基在明胶包被过的培养 瓶和传统方法在未包被的培养瓶中分离骨髓胚胎样干细胞和问充质干细胞(MSCs),以MSCs为对照,在光学显微镜 下观察ELSCs的细胞形态,在透射电镜下观察ELSCs的超微结构,并采用染色体技术分析传代细胞的核型。结果 与MSCs相比,ELSCs体积更小、形态纤细均一,传代后细胞贴壁快,在细胞培养瓶中均匀分布生长,不易老化。第四 代ELSCs的绝大多数细胞膜显示显著的花多样伪足,细胞浆中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而部分MSCs的细胞膜光滑, 部分MSCs膜表面有微绒毛,多数细胞胞浆内有空泡和丰富的粗面内质网而且明显扩张形成内质网池,内含中等电子 密度的分泌物。第十代ELSCs和MSCs都有正常的核型。结论 ELSCs具有比MSCs更不成熟的细胞形态结构特 征,传代1O代后细胞仍然是安全的。 关键词:多潜能干细胞;骨髓;超微结构;细胞形态 中图分类号:Q813.1 1 文献标识码:A A study on phenotype and ultramicrostructure of embryonic-like stem cell derived from adult bone marrow PANG Rong— qing ZHANG Yong—yun.DENG Yong—li,et a1.(1.Center for Stem Cell and Tissue&Organ Engineering of Kun— uing Generalr Hospital of People’s Liberation Army,Kunming,650032,P.R.China.;2.Demonstration Center for the Basic agricultural Experiments and Teaching,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Kunming,Yunnan 650201,Chi— na;3.Department of Neurology,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510080,P.R.China) Abstract:0bjective To investigate morphological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s of embryonic—like stem cells(ELSCs) from adult bone marrow.Methods ELSCs were isolated from bone marrow by culturing in flask coated-gelatin with the serum-free medium.Compared to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isolated from the same marrow by traditional meth— od.Morphous of ELSCs were observed under light microscope,and ultramicrostructure of ELSCs were observed under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and karyotype of passaged ELSCs was analyzed by chromosome technique.Results Compared to MSCs,ELSCs appeared as small,morphological1y slenderer and homogeneous,and after passage,they were quickly adherent to flask coated—gelatin and grew well_distr uted in the flask。and were not more readily ageing.Under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Most of passage 4 ELSCs revealed prominent flower-like pseudopodium on its cell membrane。abundant rough endoplasmic reticulum profile in its cytoplasm.As a control,some passage 4 MSCs revealed a smooth cell membrane and another cells revealed microvilli on its cell membrane.Major MSCs showed distinctive vac— uoles and significant rough endoplasmic reticulum cisternae with moderately electron-dense secretory materia1.Chromo— some analysis demonstrated the karyotypes of passage 10 both ELSCs and MSCs were normal state.Conclusion ELSCs showed more immature morphologjcal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s than MSCs,passage 10 cells have been safe. Key words:Multipotential stem cell;bone marrow;ultramicrostructure;cell morphous. (Chin J Lab Diagn,2012,16:1608)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不成 熟细胞。自从Friedenstein首次从骨髓组织中分离 到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 MSC其实是一群异质细胞[4]。 最近的研究证实,采用不同的培养方法可以从 骨髓中分离到表达胚胎干细胞抗原标志的干细胞, 并分别被命名为多潜能成体祖细胞(multipotential 以来 ],科学家们发现MSCs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 分化的潜能[2。],在再生医学研究方面具有重要价 adult progenitor cell,MAPC)L5]、骨髓来源成体多 潜能诱导细胞(marrow—isolated adult multilineage 值,但采用Friedenstein建立的经典方法获得的 基金项目: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2009ZC151M) *通讯作者 inducile cell,MIAMI cel1)L6]、很小的胚胎样干细胞 (very small embryonic—like stem cell,VSEL)[ ]等, 为探索改进骨髓干细胞的分离扩增方法进行了有益 虽实验诊断学2012年9月第16卷第9期 1609一 的探索。为了方便描述这些表达胚胎干细胞抗原标 胞沉淀液加入0.25 ̄g/ml的秋水仙碱于37℃孵育 120 min,继而用0.075 mol/L的低渗KC1溶液裂解 细胞,再用甲醇:冰醋酸固定,低速离心后弃上清,将 细胞沉淀滴片,RHG显带处理,Gimesa染色,光学 显微镜下分析拍照。 2 结果 志的细胞,参照Kucia的命名方法口],在本文中将表 达胚胎干细胞抗原标志的这些细胞命名为胚胎样干 细胞(Embryonic-like stem cells,ELSCs)。其中, Battula报道了分离ELSCs的简便方法 ],于是我 们尝试分离了ELSCs,并观察了其形态结构特征。 1材料和方法 2.1 ELSCs的形态特征 1.1 材料 分别采用胚胎干细胞的扩增方法和传统的 MSCs分离方法可以从同一份骨髓中分离到ELSCs DMEM:/F12购自HyC10ne公司。明胶、2一mar- captoethanol购自Sigma公司。Knockout-DMEM、se— 和MSCs,但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这两种细胞形态 rum replacement(SR)、glutamine、non-essential a— 存在明显差别。原代ELSCs体积较小、形态纤细均 mino acids(NEAA)和新生牛血清(Newborn cattle 一(见图1A),传代后细胞贴壁很快,在瓶中均匀分 serum,NCS)均购自invitrogen公司。碱性成纤维 布生长(见图1B),更容易扩增,而且传代1O代后细 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 胞仍然保持细长形态,只是变得更长,增殖活性依然 GF)购自Cell Systems公司。 较好(见图C)。而原代MSCs体积较大,常包括纺 1.2 ELSCs和MSCs的分离培养 锤形、多边性和圆形等多种细胞形态(见图1D),传 骨髓来自于一名8岁非造血系统疾病男孩,参 代后后两种形态细胞迅速消失,细胞形态变得均一 照Battula报道的方法_8],用无血清培养基重悬单个 但比较扁平,传代时细胞贴壁速度明显慢于 核细胞并转移到事先用明胶包被过的培养瓶中静置 ELSCs,而且细胞常呈丛状分布(见图1E),长至密 培养以分离扩增ELSC。无血清培养基是添加了 集状态时呈现典型的旋涡状,传代1O代后的细胞增 2O SR、2 mM L—glutamine、1 NEAA、0.1 mM 2一 殖活性明显降低,细胞形态非常扁平,折光性不强, mercaptoethano1和5ng/ml bFGF的knockout— 呈现明显的细胞老化现象(见图IF)。 DMEM培养液。培养瓶的包被:每个培养瓶中加入 2.2 ELSCs的超微结构观察 5 m1 0.1 的明胶溶液室温条件下静置30 min,然 分别消化收集生长良好的第四代细胞,制成超 后吸弃明胶溶液于室温条件下风干即可。作为对 薄切片,在透射电镜下观察两种细胞的超微结构,可 照,用含血清培养基重悬单个核细胞并转移到未包 见ELSCs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绝大部分细胞膜表面 被的培养瓶中静置培养以分离扩增MSC。含血清 有十分显著的伪足(见图2A),呈花朵状形态(见图 培养基为含1O NCS的DMEM,/F12培养液。光 2B,B1),少数细胞的细胞膜仅形成少量微绒毛样突 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并拍照。每4天换 起(见图2A);细胞胞浆内空泡较少或没有,有丰富 液,到细胞生长至8O 融合状态时,用trypsin/ED— 的粗面内质网,但不扩张(见图2B,B2)。与之不同 TA消化传代细胞。 的是有的MSCs细胞膜光滑无突起(见图2C),有的 1.3超微结构观察 细胞膜表面有微绒毛样突起(见图2F,F1),多数细 消化收集生长良好的ELSCs和MSCs,离心使 胞胞浆内有大小不一的空泡(见图2D),有丰富的粗 其变为细胞团块,加入预冷的2.5 戊二醛溶液于 面内质网而且明显扩张形成内质网池,池内显示中 4℃条件下前固定24 h,吸弃戊二醛,将细胞团块挑 等程度的电子密度(见图2E,F,E1,F1)。 出,包入擦镜纸内,装入小瓶中,加入PBS重复漂洗 2.3 ELSCs的核型分析 3次(每隔。15 min 1次)。再加入1 锇酸溶液于室 一直采用无血清培养基在明胶包被过的培养瓶 温条件下后固定1 h。吸弃锇酸,加入PBS漂洗,步 中培养、trypsin/EDTA消化连续传代10代的 骤同上。乙醇逐级脱水,丙酮浸透后,再用环氧树脂 ELSCs,制备其染色体,观察结果显示:连续传代10 包埋,修块,切片后,用柠檬酸铅和醋酸双氧铀复染, 代的ELSCs核型仍然是正常的(见图3)。 在透射电镜下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并拍照。 3讨论 1.4细胞核型分析 众所周知:无血清培养基(含2O SR、2raM L— 消化收集第十代ELSCs和MSCs,按本实验室 glutamine、1 NEAA、0:l mM 2-mercaptoethanol 建立的染色体制备方法 进行核型分析,即1 ml细 和5 ng/ml bFGF的knockout-DMEM培养液)一 中国实验诊断学2O12年9月 第16卷第9期 16l1一 塞 jI}蓉I1 薹 f ‘l墨鑫叠毒11 It I1 蒸 I蠹 纛i蠡 葺 曩 墨 蕃l 暮 臻 .蒜 纛 叠 , 图3连续传代l0代的ELSCs染色体图 在此基础上我们又观察并比较了El SCs和 MSCs的超微结构,结果首次发现二者之间存在显 著差别:第四代ELSCs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绝大部分 细胞膜表面有十分显著的花朵状的伪足,只有少数 细胞的细胞膜有少量微绒毛样突起,提示El SCs形 态比较一致,即纯度较高。细胞膜上大量伪足的出 现可能表明该细胞膜上有某些MSCs细胞膜不具有 的结构,这很可能与Battula报道的一些多潜能抗原 标志的表达有关 ]。E1 SCs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胞 浆内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但不扩张,表明ELSCs 处于代谢静息状态。我们知道:粗面内质网是由核 糖体和内质网构成的基本细胞器,是合成分泌性蛋 白、多种膜蛋白和酶蛋白的重要场所,普遍存在于分 泌蛋白质的细胞中,越是分泌旺盛的细胞其数量越 多,如浆细胞,而未分化细胞和肿瘤细胞中较少。与 El SCs明显不同的是部分MSCs细胞膜光滑无突 起,部分细胞膜表面有微绒毛样突起,多数细胞胞浆 内有大小不一的空泡,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而且明 显扩张形成内质网池,池内显示中等程度的电子密 度,表明MSCs形态不一致,即细胞纯度不高,更重 要的是表明MSCs处于细胞活动期,因为扩张的粗 面内质网内有中等程度的电子密度,提示细胞正在 分泌生长或分化所需的物质,即细胞处于一定程度 的分化状态。这些结果证明ELSCs处于比 MSCs 相对更原始的状态。鉴于ELSCs和MSCs任超微 结构方面存在的显著差别,我们认为电镜技术可以 成为干细胞鉴定的有效手段,因为即便表型相同(均 表达CD44、CD90、CD105)的MSCs,由于来源不同 其超微结构也明显不同I】 ,可见电镜技术作为干细 胞鉴别手段其灵敏更高。 已知间充质干细胞连续传代不会导致其核型变 异,为此我们观察了ELSCs传代的安全性,结果证 实:采用无血清培养基在明胶包被过的培养瓶中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