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米洛斯的维纳斯

米洛斯的维纳斯

来源:筏尚旅游网


米洛斯的维纳斯

清冈卓行

教学目标:1、让学生领略维纳斯的残缺美

2、探讨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作者的重要观点

教学难点:树立正确的美学观念,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方法:讨论法、问答法、质疑法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法国是一个充满了浪漫气息的国度。说到法国你会想到些什么呢?没错,是动听的音乐、雄伟的

1

凯旋门、埃菲尔铁塔,还有世界闻名的香水、葡萄酒、美丽的法国女郎等等。法国也是艺术氛围很浓的国家,她拥有一座著名艺术的殿堂——卢浮宫。卢浮宫不仅是巴黎的象征,甚至是法国的象征。

卢浮宫位于巴黎市中心的赛纳河北岸,是巴黎的心脏。是世界上最著名、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是举世瞩目的艺术殿堂和万宝之宫,同时,卢浮宫也是法国历史上最悠久的王宫。卢浮宫内艺术品的收藏总数达三十万件,已成为超越时代与种族的,令千万人感动的世界级艺术殿堂。每年有五百万人拜访卢浮宫。

华裔设计师贝聿(Yù)铭为博物馆设计新的入口处。贝聿铭先生经过深思熟虑,提出建造一个“金

字塔”的方案。这座“金字塔”为卢浮宫博物馆,也为巴黎市增加了新的耀眼的光彩。 [投影]

二、 通过欣赏“卢浮宫三宝”初步领略维纳斯的美。

如果你去卢浮宫参观,最不能错过的自然是举世闻名的卢浮宫三宝:《米洛斯的维纳斯》、《蒙娜丽莎》、《胜利女神》。

你会看到用她那永恒的神秘微笑征服了世人的蒙娜丽莎;张开双臂奏响海战凯歌的胜利女神;还有今天我们要来欣赏的倾倒了无数人的爱神维纳斯的雕像。 [投影]“米洛斯的维纳斯”又称“米洛斯的阿佛洛狄忒”。维纳斯是罗马神话中爱和美的女神,也是象征丰饶多产的女神,在希腊神话中,她叫阿佛洛狄忒,是希腊人最崇拜和喜爱的女神。她掌管人间的爱情、婚姻、生育,以及一切动植物的繁殖、生长。传说她在大海的泡沫中诞生,在三位时光女神和三位美惠女神的陪伴下,来到奥林匹

2

斯山,众神被其美丽容貌所吸引,纷纷向她求爱。宙斯在遭其拒绝后,遂把她嫁给了丑陋而瘸腿的火神赫斐斯塔司,但她却爱上了战神阿瑞斯,并生下小爱神厄洛斯。后曾帮助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拐走斯巴达国王墨涅拉俄的妻子、全希腊最美的女人海伦。引起希腊人远征特洛伊的十年战争。卢浮宫里的她是个断臂的女神,而且是卢浮宫的“首席珍宝”。

《米洛斯的维纳斯》是举世闻名的古希腊后期的雕塑杰作。它是1820年在爱琴海南部的米洛岛上的一个山洞里发现的,长期以来它一直被认为是迄今被发现的希腊女性雕像中最美的一尊。不论观者从何种角度看,都同样获得这种感受:庄重的妩媚。尤其令人惊奇的是,女神的两臂虽已失去,却让人感到一种残缺的美。曾经有人探索她的原形,她断了的两只手臂原来是什么姿势?是拿着金苹果,是扶着战神的盾?还是拉裹在下身的破布?……近年来的考据则较肯定地认为,她的一只手正伸向站在面前的“爱的使者”丘比特。虽然不少人曾依照各自的推测补塑了她的双臂,但总觉不协调,还不如就让她缺两只胳臂,因而以“断臂美神”而闻名世界。 [投影]

4.教师引导:“她为了如此的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这是作者的根本思想,也是本文的中心。不知大家读着这句话时,心中有没有产生疑问。

三、整体感知:

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

你认为维纳斯美吗?我想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对美的看法,我们先来看看文章的作者清冈卓行是怎么认为的?换言之作者的观点是什么?(用书上的原话)

3

(从内容上看,要抓住能揭示文章题意、主旨的语句,抓住每一个段落中那些有概括段意作用的语句。从表达上看,要注意文章中那些直接抒情或间接抒情的语句,注意那些发表议论的语句例如,以“可见”“因此”“所以”“由此可见”等作为语言标志的表示推断的语句等)

明确:她为了如此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 [投影]

作者清冈卓行在文章中认为维纳斯“为了如此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2、 看到这句话你一定会有许多疑问,谁能说说你觉得困惑的地方?

总结:从他的这个观点出发,我们至少可以产生下列的疑问。

① 问题:维纳斯为什么必须失去双臂?

明确:作者说,“这是一次借舍弃部分来获取完整的偶然追求。”

请找出进一步证明他这个观点的句子。

“那失去了的双臂正浓浓地散发着一种难以准确描绘的神秘气氛,或者可以说,正深深地孕育着具有多样可能性的生命之梦。”

“米洛斯的维纳斯虽然失去了两条由大理石雕刻成的美丽臂膀,却出乎意料地获得了一种不可思议的抽象的艺术效果,向人们暗示着可能存在的无数双秀美的玉臂。”

4

“米洛斯的维纳斯正是丢失了她的双臂,才奏响了追求可能存在的无数双手的梦幻曲。” [投影]

② 问题:如果维纳斯的双臂没有丢失,或者我们现在把她的双臂复原了会怎么样呢?

明确:受到不充分的“有”。

我们不妨来看看同是维纳斯的另一尊雕像。维纳斯实际上共有两尊,这是其中完整的那一尊,而现在有着完整双臂的她却默默无闻。可以想象,如果维纳斯双臂完好,或者被复原,那就是定型的,是唯一的,让人可以一览无遗;

而手臂残缺,在人们的想象只可能出现无数双手,正是那双手臂的“无”,才给人留下了不尽的想象空间,所达到的虚实相生的效果是难以超越的。

③ 问题:作者为什么偏偏认为丧失的的部分必须是双臂呢? [投影]

明确:“手在人的存在中具有象征意义,它有着实体和象征之间的一定程度的调和,但它是人同世界、同他人或者同自己进行千变万化交涉的手段。”

我们每天都要用手去做各种事情,比如:我们打电话给朋友表达想念;家里养了一只可爱的小狗,你经常摸摸它表示亲热;看到魔术师双手眼花缭乱的表演;初次见面都要握手以示友好;还有你每天要刷牙、洗脸等等。没有一个人说我今天一天没用到手吧。所以手臂是最能牵动人的情思的,维纳斯丧失手臂,恰恰给人以想象的空间。 [投影]

5

(艺术的美往往在于存在想象空间,作者清冈卓行认为是这样,有没有其他同学不这样认为?难道中只有是失去双臂,身体其他部位行吗?有异议的同学不妨说说看。可以讨论)

3、 问题:作者通过以上三个分论点证明了他在呈现给我们的观点:“她为了如此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请用自己的话来概括本文观点。

明确:维纳斯双臂残缺,反倒给人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理想填补空

缺,这样也就有了无尽的美感和魅力。概括成一个词就是“缺憾美”。 [投影]

现在我们在来看前面的那几个问题就有了答案了。其实缺憾也是一种美:维纳斯因断臂而\"漂向更远更远的国度,超越更久更久的时代\";杨玉环因丰满而更显其雍容典雅之态;赵飞燕因消瘦而更显其轻盈迷人之姿;西施因病而更增其娇媚婀娜之韵;戴安娜的早逝,则给人们留下一个永远光辉灿烂的形象。

4、总结全文

维纳斯在失去双臂之前处在定型的状态,我们称为“特殊”,而她因为某种原因失去了双臂成为了不定的形态,我们称为“普遍”,具有普遍性的因而是完整的,最终获得了完整美的断臂女神成为了不朽的艺术品,是人类共同的艺术珍宝。

四、我们谈到的《米洛斯的维纳斯》中的“有”和“无”,就是在美学上经常说的“虚实相生”的观点。“有”生于“无”中,而“无”胜于“有”。你能否举出一些艺术中或生活中虚实相生的例子呢?

6

(请同学回答)虚实相生在中国画中表现得最为突出。

例如:齐白石画的《虾》,几只生动的虾在纸上,别无一物,令人感到满幅是水。[投影]宋代山

水画《澄江寒月》,画面只占了正张纸的一角,却让人感觉到江水的浩渺、月光的凄冷。 [投影]

我们从巴台农神庙的残垣断壁中仍能想象出它当年的辉煌,如果现在把它恢复原貌,不知慕名去那参观的人作何感想? [投影]

文学上也有虚实相生的例子,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前八十回是曹雪芹写的,后四十回遗失了,由高鹗续写,多少年来人们都没有停止过对《红楼梦》结局的猜测。

生活中同样有虚实相生的例子,青年男女在谈恋爱的时候如果天天在一起就会觉得烦,有时候离开一段时间会更加思念,就是人们常说的“距离产生美”,若即若离,朦胧的感觉最让人陶醉。

五、思考辩论

你同意作者清冈卓行的观点吗?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观,对于美都有自己的理解。学了这一课你觉得维纳斯美吗?

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对于“残缺”与“完美”,你如何认识? 就此话题开展全班即兴演讲。

(读书贵在一个“悟”字,而悟的程度是和每个人的经历、学识、修养分不开的。有的文章,一

7

个人读,未必悟得透,但经与旁人的切磋沟通,思维碰撞,即会豁然开朗。即兴演讲贵在参与,要能大胆而又真切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要人云亦云。)

六、 同学们说得都很好。审美是主观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观,这也就是为什么“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也是“情人眼里出西施”的原因。让我们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去欣赏世界的美吧!

七、作业:

课课练习。

【资料】

1.关于维纳斯与维纳斯雕像。

维纳斯是罗马神话中的爱与美神,也是象征丰饶多产的女神。古希腊神话中称为阿佛洛狄忒。传说她在大海的泡沫中诞生,在三位时光女神和三位美惠女神的陪伴下,来到奥林匹斯山,众神被其美丽容貌所吸引,纷纷向她求爱。宙斯在遭其拒绝后,遂把她嫁给了丑陋而瘸腿的火神赫斐斯塔司,但她却爱上了战神阿瑞斯,并生下小爱神厄洛斯。后曾帮助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拐走斯巴达国王墨涅拉俄的妻子、全希腊最美的女人海伦。引起希腊人远征特洛伊的十年战争。

《米洛斯的维纳斯》是举世闻名的古希腊后期的雕塑杰作。它是1820年在爱琴海南部的米洛岛上的一个山洞里发现的,长期以来它一直被认为是迄今被发现的希腊女性雕像中最美的一尊。不论观

8

者从何种角度看,都同样获得这种感受:庄重的妩媚。尤其令人惊奇的是,女神的两臂虽已失去,却让人感到一种残缺的美。曾经有人探索她的原形,她断了的两只手臂原来是什么姿势?是拿着金苹果,是扶着战神的盾?还是拉裹在下身的破布?……近年来的考据则较肯定地认为,她的一只手正伸向站在面前的“爱的使者”丘比特。虽然不少人曾依照各自的推测补塑了她的双臂,但总觉不协调,还不如就让她缺两只胳臂,因而以“断臂美神”而闻名世界。

2.关于“为了如此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

文章第一部分从正面来阐述作者的观点,重要的语句有:“这是一次从特殊转向普遍的毫不矫揉造作的飞跃”,“这是一次借舍弃部分来获取完整的偶然追求”,“是向着无比神妙的整体美的奋然一跃”。理解把握这些重要语句,要懂得进行上下文之间的勾连。如第一、第二句的“飞跃”与“追求”,和上文的“遗忘”与“隐藏”,以及再上文的“发掘”、“购下”、“搬进”,三组动词巧妙呼应,给人予强烈的印象。从写实到写虚,从平叙到拟人人,形象地突现了“断臂美神”的艺术震撼。

文章第二部分从反面来阐述作者的观点,重要的语句是:“人们对丧失了的东西已经有过一次发自内心的感动之后,恐怕再也不会被以前的、尚未丧失的往昔所打动了吧。”理解这句话,要注意作者字里行间倾注的感情:“自找烦恼”,“恐惧、空虚”,“怀着一腔怒火”……,并且注意,所有的这一切,作者“用的正是艺术的名义”。

文章第三部分从侧面来阐述作者的观点,重要的语句是:‘“除了两条胳膊之外,其他任何部位都丧失不得”,“它是人同世界、同他人或者同自己千变万化交涉的手段”,“米洛斯的维纳斯正是丢失了她的双臂,才奏响了追求可能存在的无数双手的梦幻曲”。——这可真是一个全新的视角!

9

3.关于“残缺”与“完美”。

文章中与之对应或关联的词语有:“特殊”与“普遍”、“部分”与“完整”、(“具象”)与“抽象”、“有”与“无”……对包含这些词语的句子要深入体会,发表己见。尤其是“这一方是包孕着不尽梦幻的‘无’,而那一方却是受到的、不充分的‘有’,哪怕是何等地精美绝伦”一句,深含道家思想,有兴趣的话,可追宗溯源,悟其真义。

可以用生活中的现象来解释“残缺”与“完美”,也可以用人生的体验来谈独到的感受。追求完美的人,总会发现许多不足,不断弥补,接近完美。绝对的完美是不存在的,于是,人类的追求也永无止境。也许,这正是完美的价值所在。

【自读思考】

1.米洛斯的维纳斯断了的两只胳臂原来是什么姿势?请你发挥想像,写一段描述性的文字。

(解说:这个练习不是考据,而是想像。因此,天马行空,写出你独有的创造力来。读一些古希腊或者罗马神话,让想象符合传说中的某些情节,这很好。不拘泥于神话传说,把维纳斯放进现实生活甚至神奇未来,也不错。)

2.屠格涅夫在一篇小说里说:《米洛斯的维纳斯》(雕像)比法国大的《宣言》更不容怀疑。意思是说,在保卫“人性的尊严”方面,它也许更有力量。研读有关历史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解说:的确,这个半裸的女性雕像,虽然优美、健康、充满活力,可是并不给人柔媚或肉感的

10

印象,它的转折有致的身姿,显得大方甚至“雄伟”;沉静的表情里有一种坦荡而又自尊的神态。她不是他人的奴隶,所以无须故意取悦或挑逗别人;她也不想高踞于人们之上,故也毫无装腔作势盛气凌人之感。在她的面前,人们感到的是亲切、喜悦,以及对于完美的人和生命自由的向往。——这也许就是屠格涅夫把她和《宣言》相比的理由)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