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关于对原创苗族舞蹈《秘境》的探索

关于对原创苗族舞蹈《秘境》的探索

来源:筏尚旅游网
 关于对原创苗族舞蹈《秘境》的探索 田 玲 凯里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 556000 摘要:苗族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一个经历了苦难的迁徙民族,展示了苗族儿女无所畏惧的精神。 这个民族勤劳勇敢、意志坚定、豪放热情,是典型的具有中要求:音乐有气势,中间可以加入鼓点,鼓点和旋律都华民族传统特性的民族。 要为本段服务。展现了势不可挡、气势磅礴的苗岭江河。 关键词:《秘境》;内涵;结构;苗族舞蹈的探索及意义 时间:3分钟--3分半左右。 第四段《世外桃源》:江河冲破层层阻挡,来到了一个一、《秘境》的内涵 世外桃源的美丽苗寨,这里风平浪静,鸟语花香,蝴蝶满飞,1.主题思想: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人人会唱歌,人人会跳舞,素有“一舞跳千年、千年跳一舞”的美称。苗族的舞蹈古朴狂野中又不失典雅细腻的风格特点。它生动地反映出苗族人民的生活。几千年来,苗族舞蹈伴随着苗族人民并表达了他们真挚、纯朴的思想情操,也最能使人感受到民间艺术的真、善、美。作品《秘境》以黔东南苗族舞蹈为素材,经过发展和创新,融入现代舞编舞技法,具有强烈时代感的苗族题材的舞蹈作品。 2.内容简介:“水”是万物之源。舞蹈《秘境》描写了苗岭河流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景,从水滴汇成小溪、从小溪汇成江河;它们蜕变中领略了苗岭美景更历经了急流和漩涡,寓意了苗族儿女不畏艰难的乐观向上的民族精神,表达了苗族儿女排除万难达到心中的世外桃源的浪漫情怀! 3.艺术特色:苗族舞蹈丰富多彩,地域特色浓厚,种类有芦笙舞、踩鼓舞、木鼓舞、铜鼓舞、水鼓舞、锦鸡舞等。苗族人民通过舞蹈表达内心的喜怒哀乐。苗族原生态舞蹈具有巨大的挖掘潜力,在创作《秘境》的过程中,我们对苗族舞蹈加以挖掘和创新,坚持以舞蹈创作和挖掘必须要在民间采风调查的基础上获得实现的原则,在《秘境》创作中运用现代舞编舞技法,保留苗族舞蹈的风格特点,全面综合挖掘整理和传承创新黔东南苗族舞蹈,让《秘境》能为中国社会主义艺术文化的繁荣增添一抹色彩。 二、舞蹈《秘境》的结构分析 第一段《水的精灵》:清晨,一句苗族飞歌拨开了层层迷雾,唤醒了隐隐约约显现出谜一样的苗岭秘境,它散发着神秘的气息。树木和草上缀满了晶莹的露珠,苍郁的苗岭深处的森林看上去好像一片亮晶晶的花纹,幽静的山谷只听见露水滑落的声音,水珠滴落的声响。苗岭孕育了露水、孕育了水滴、它们从高空坠落下来,滴落在青色岩石上的刹那间撞击出许多小光点,飞向四周,在太阳光下犹如众多小精灵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翩翩起舞。 要求:音乐空灵神秘、描写水滴,画面唯美、音乐蕴含着生命力。第一句可以用原生态的 苗族飞歌。音乐优美。旋律流畅,4拍子为好,慎用复合拍子。 时间:2分半--3分钟左右。 第二段《小溪潺潺》:露水、水滴汇集成了一条静静地小溪,它们与大山作伴,与小草嬉戏,与土地拥抱,与星空歌唱,它们尽情的流淌在苗岭山间,欢快的穿梭在高原秘境,小溪舞蹈着、歌唱着..... 要求:音乐快乐,跳跃。充满灵性,它们是水、是姑娘、是精灵。 时间:3分半左右。 第三段《翻山越岭》:小溪汇集成了一条宽广的气势磅礴的江河,它们一路高歌,勇闯险滩、冲破急流、绕过漩涡, 水就是精灵,就是姑娘们,她们尽情歌唱,快乐舞蹈,展现了苗族人民浪漫主义情怀。 要求:音乐抒情,浪漫优美,最后可以用一段女生通俗歌曲来表达美丽的苗寨和幸福的生活。 时间2分半左。 三、苗族舞蹈的探索及意义 通过舞蹈《秘境》的创作过程中,对苗族舞蹈创作有了一些想法,用苗族的民间舞中的踩鼓舞为基本素材进行创作,运用了水的状态进行发展,如:水的滴答滴答、水的涌动、水的跳动、水与岩石的撞击、水的旋涡、水的汹涌、水的平静等特点融入到动作的编排中,但又紧紧的抓住苗族舞蹈的风格特点。 苗族的民间舞需要挖掘和传承,更需要创新和传播。巧妙地运用苗族舞蹈风格特点和现代舞编创技法相结合,是苗族舞蹈创新的基本要求。另外,苗族元素的音乐和鼓点也同样需要传承和创新,音乐是舞蹈的灵魂,两者相互相成,运用传统的苗族音乐中的精髓,创作出具有苗族元素的舞蹈音乐,使其旋律流畅、节奏鲜明强烈、音乐形象生动具体,充满现代气息。把这种具有民族特征和感染力的现代音乐运用到舞蹈作品中,能够使观众耳目一新,使其在音乐中去感受理解舞蹈的内容和含义,从而激发他们的情感并产生共鸣。同时创作苗族舞蹈具有重要的意义》。 1.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日渐盛行的今天,以黔东南苗族原生态舞蹈为创作母体,在充分尊重苗族民族秉性和审美特色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挖掘和专业创作,这不仅是传承和保护苗族舞蹈,更是一种创新性发展与开发,为少数民族舞蹈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2.紧紧抓住素质教育进课堂的契机,把舞蹈创作与原生态舞蹈传承的理念推广至黔东南乃至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舞蹈课堂,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苗族舞蹈艺术文化的繁荣和推广,真正成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播者。 3.只有创新才能使民族民间舞具有新的生命力和长久的艺术魅力。既要保留民族民间舞的精华,又要超越其局限,站在民族性、地域性的基础上,保持它的本质精神,使民族民间舞走出一条更宽阔的创新之路。 参考文献 [1]杨天欣.解析苗族舞蹈体现的地域文化内涵[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9). [2]郭世偲.湘西苗族舞蹈的形成及其审美艺术的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09(6). 作者简介:田玲,1971.2.3,女,湖南怀化人,本科学历,凯里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苗(侗)族舞蹈、编导,邮编: 556000。 商业故事BUS | NESS STORY13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