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城市斜交叉路口平面处理

来源:筏尚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城市道轿与防洪 第1期2003年1月 城市斜交叉路口平面处理 吴有奇 (湖南省株洲市规划设计院.湖南株州 412007) 摘 要:本文通过株洲市的一个交叉口实例.介绍了如何对城市道路斜交路口作平曲线、设导流岛和转弯车道 的一种渠化方法,使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与路段通行能力相匹配。 关键词:城市斜交叉路口;渠化;平曲线:导流岛:转弯车道;停车带 中图分类号:U412.3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77l 6(2003)01—00l 7一O2 l 前言 道路交叉口是道路网的联结点,车辆在进入 道路交叉口时要减速或停车等候信号灯的变换, 因而交叉口的通行能力比路段上要低。交叉口控 黄河南路三、四街区在该交叉口没有转点(成 直线).长江南路和长江西路在该交叉口交角为 1.17。,因而与黄河南路形成一个123。的钝角和一 个57。的锐角(如图l所示),形成了一个比较难处 理的城市斜交叉路口。对于这种斜交叉路口,按传 统方法进行渠化处理,要么交叉口占地很大,要么 几个导流岛的形状及大小差异甚大,视觉效果不 制着城市道路的整体通行能力,并且也是事故的 多发地段,有资料显示,60 的交通事故发生在交 叉口及其附近,一味靠拓宽道路增加车道数来提 高路段通行能力,不一定是解决交通拥堵的最好 办法。如何对交叉口进行渠化设计,使交叉口这个 “瓶颈”的通行能力与路段的通行能力相匹配,有 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就工程设计中的一个实 佳。该工程实例最初做了6种设计方案,都不甚理 想,未获通过。 例,来分析城市斜交叉路口的一种渠化处理方法。 2工程概述 本文引述的工程实例位于株洲市高新技术产 业开发区南部工业园,为长江南路、长江西路、黄 河南路三街区、黄河南路四街区,四条城市主干道 构成的斜交叉路口(钝角为l23。,锐角为57。)。长 江南路和长江西路路幅型式为二块板.道路红线 宽60.0 n1.其中中央分隔带宽8.0 n .单向车行 道宽1j.5 n1(其中机动车道三条.宽l1.j m,非 机动车道宽t.0 n1),人行道宽 1.5 n1,人行道外 侧绿化带宽6.0 n1。黄河南路三、四街区路幅型式 为一块板.道路红线宽36.0 m,其中单向车行道 宽l0.j n1(二条机动车道宽7.j n1.非机动车道 宽3.0 m).人行道宽3.5 m,人行道外侧绿化带 宽1.0 n1 l 父义¨半曲JU,总l划 3 处理方法 3.1 平面线形处理 对该斜交叉路口进行平面线形处理时,借用 了道路路段转点的处理方法,将长江南路和长江 西路的转点作了一个半径30O.0 n1的平曲线(交 叉口的中心朝黄河南路三街区移动13.3 m)。经 过这种平曲线处理.既保证了主干道长江南路和 长江西路的行车顺畅(符合车辆转弯行驶轨迹). 收稿日期: (12' f】l—H 又使斜交叉路口导流岛大小悬殊的弊端得到解 作者简介:吴钉奇.(1973 】.男.湖南道县人.j:程帅.学f:.从鲞 市政工程设计, 决.增加了交叉口的视觉美感。 对交叉口进行平曲线处理的关键是选择好平 l 7一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城市道轿与防洪 第1期2003年1月 曲线半径的大小,使它的起、终点落在交叉口范围 内,同时又符合城市道路线形设计规范,这样就不 会影响原有缘石曲线参数,也就是说交叉口的中 心虽然发生移动,但整个交叉口的用地范围并没 有改变,只是中间导流岛位置和大小发生变化,变 得更加匀称,协调。 3.2渠化设计及交通组织 (1)对该交叉口渠化设计时.设计了4个导 流岛。因前面对交叉口进行了平曲线处理,使得斜 交叉口的4个导流岛也能设计得对称,大小协调。 为各种交通标志的设置提供了位置,解决了一,二 块板路幅在这方面的缺陷,同时又增加了交叉口 的绿化面积,有利于城市道路环境的改善。 另外,通过进行人行横道划线和导流岛的无 障碍处理,将非机动车道和过街行人引上导流岛, 方面使交叉口内机、非车道分离,另一方面缩短 了过街人行横道长度,使导流岛兼顾了交通安全 岛的功能。 对导流岛和过街人行横道线进行衔接处理 时,一方面遵循交叉口“最小化”,导流岛“最大化” 的原则,缩短车辆过交叉口的通行时间,另一方 面,让导流岛上的铺装与导流岛在同一个标高.以 使每个导流岛被铺装分隔的3块绿地仍是一个整 体。(最小一块绿地面积不小于15.0 m。,使视觉 上感到舒适),避免“众多的小岛”让司机和行人无 所适从。 (2)为了使该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与路段的通 行能力相匹配,在该交叉口的每个进口都设置了 条左转弯车道和一条右转弯车道。右转弯车道 设在导流岛外侧,以使右转车辆不受红绿灯限制。 车辆在驶近交叉口时车速要减低,因而容易 按车道线行驶。理论上每条车道的宽度可以缩窄. 但在交叉口的实际应用中,尤其是交通管理跟不 上的情况下,由于交叉口车速低.冲突点多,加之 受用地的限制,交织段和渐变段长度一般又不很 富裕,发生堵车时.车道数往往感觉不够。我们在 对该交叉口渠化设计时.交叉口内的车道宽度不 但没有压缩,反而在交叉口范围内直行车道的外 侧增设了一条2.5 nl宽的停车带,这样一旦发生 堵车.交叉口内黄河路2个直行车道就可转换为 3个车道,长江路3个直行车道就可转换为4个 车道,便于交叉口内车辆快速驶离交叉口。 3.3细部处理 (1)根据4个导流岛的布局,为使车辆通过 交叉口的时间最短,停车线和过街人行横道线采 用斜画(与道路中线不垂直),同时长江路和黄河 路上的过街人行横道线要求平行。这样过街人行 横道线长度并没有增加多少(2.0 m),却使整个 交叉口的平面布局显得匀称,美观,大方。 (2)长江路上的左转弯车道,利用压缩中央 分隔带的方法来设置,但由于此段中央分隔带为 圆弧曲线,因此左转车道在线形处理上比较困难。 长江南路一侧,左转车辆行驶轨迹与中央分隔带 平曲线曲度相反,按传统手段将中央分隔带侧石 往里平移一个车道宽度显然不适宜。我们在进行 处理时,让该处左转车道与道路的导线平行,而非 与道路中线平行。这样设置出的左转车道符合车 辆行驶要求,又可以利用左转车道与直行车道间 的空地设置一个安全岛,来解决过街人行横道过 长的问题。另一个细节问题,就是灵活对待规范要 求,让左转车道渐变段起点(B点)落在平曲线切 点以外,这样,既可避免左转车行驶“S”曲线,又 消除了中央分隔带上曲线侧石与渐变段直线侧石 间形成一个视觉上很难看的凸槽。(这个问题在作 图时感觉不出,施工完成后感觉较明显,这与长江 西路一侧的凹槽问题一样,在施工暴露出缺陷之 后作了修改设计)。 长江西路一侧的左转车道曲度与中央分隔带 曲度一致,可以用常规方法拓宽左转车道。在施工 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个问题,就是左转弯车道段 的中央分隔带侧石线与渐变段的中央分隔带的侧 石线夹角形成一个凹槽,视觉效果不佳。修改办法 是增加左转车道长度,将原设计渐变段终点A移 到切点C上,让渐变段发生在直线段上,使线形 变得优美。 4 结束语 通过设导流岛压缩交叉口,使车辆通过交叉 口的时间缩短,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交叉口处 理方式。但这种交叉口在城市繁华地段,尤其是交 通比较杂乱的地段,实际使用效果并不理想,但在 车流量大而有序.行人、非机动车少的路口,却有 很好的使用效果 本文所述的斜交叉路口实例.作 为株洲市的一个实验路口.提出了对城市交叉口 进行平曲线处理的思路.使导流岛变得匀称,同时 在交叉口内设置停车带的思想等,都较有创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