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理念:
情绪是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为了让孩子从小逐渐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情绪,并学会初步的调节,使自己经常拥有快乐的情绪,我针对小学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以活动的形式对孩子开展情绪心理健康教育。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认识、体会一些常见的情绪,并能集大家的智慧探讨合理不良情绪的方法,让大家拥有快乐的情绪,做个情绪的小主人。
作为一名心理辅导教师,应该进入到孩子的世界中去,看看他们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在他们的生活中寻找原型,搬到课堂之上,这样学生才不会感觉陌生,才能激发他们思考的火花。
一、说内容
《我的情绪我做主》一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日常生活中我们身上经常表现 出来的一些情绪,在这些情绪中有许多不良的情绪对我们学习生活产生不良影响,在此基础上,共同探讨合理地自己的不良情绪的方法,让我们以后学会用这些方法调解自己的不良情绪,使自己每天都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二、说目标
1、知识:让学生认识什么是情绪,知道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情绪。 2、过程与方法:学生从活动中学会团结协作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初步学会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使自己始终保持快乐的情绪。
三、说重、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在于让学生认识到对不良情绪对自己的影响,并让他们初步学会自己的不良情绪。
四、说教法
这节活动课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法为:
1(情境教学法。由于学生对“情绪”的概念难以理解,也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情绪体验,所以让学生通过表演认识情绪。
2(自主探究法。对于如何情绪这个问题,学生不容易概括、归纳,就采取小组成员自己探究的办法,集众人智慧。
五、说学法 1
1(合作式学习法。对于不易概括的问题,小组合作,互相启发,解决问题。 2(表演法。编演情绪小品,既激发兴趣,又培养表演能力。 六、说过程 (一)游戏导入新课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为了让学生能以最佳状态进入到这节活动课中,一开始让学生把自己小组的口号展示出来,从他们的口号中看出大家都希望得到快乐,那么接着让学生做游戏“同舟共济”,让他们一方面感受快乐,另一方面从他们在游戏过程中的心情导入到本节课的主题——《我的情绪我做主》。
(二)认识情绪
1(胜利者和失败者在游戏中产生的情绪有高兴、失望等,这些仅仅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几种常见的情绪,而我们的情绪不止这些,它就像空气一样无时无刻不陪伴在我们身边。
2(情绪大展示
通过多媒体展示几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情形,每小组讨论一个话题,看谁能把下面的情绪通过面部表情和适当的手势、动作表演出来。
(1)一道难题经过刻苦钻研终于解决出来了。(高兴)
(2)你发现桌子上有一张废纸,认为是同桌故意扔的,和同桌吵起来。(愤怒) (3)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奥运会上获得了28块金牌。(兴奋、激动) (4)晚上自己一人在黑暗的马路上走。(恐惧) (5)最好的朋友转学走了,去了遥远的地方。(伤心)
选派几个代表上台表演,台下同学猜一猜表演的是什么情绪。 3(认识不良情绪
师:在刚才表演的各种情绪中,有些对我们有好处,可以促进我们的学习工作,而有些情绪则会给我们带来不良影响,你认为哪些会给人带来不良的影响,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三)探讨控制不良情绪的方法 1(了解自己的情绪
学生对情绪有了一定认识之后,让他们试着了解自己的情绪。教师先对自己最近的情绪做简单介绍,然后让学生思考自己最近的情绪。
2(小组讨论
(过渡)在你们的记忆中,有快乐,有幸福,有烦恼,有紧张等等,我们每个人都希望每天过得快快乐乐的,可生活中总有一些不可避免的烦恼事,让我们伤心难过。
小组讨论:你最近有哪些不良情绪,因为什么事情,你是怎么做的,他的方法合理吗,
2
你能不能帮他想个办法调节他的不良情绪, 3(全班交流
像开始游戏那样团结起来出主意,想办法,帮助同学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 4(教师总结情绪的方法
(1)情感转移(如果伤心,听欢快音乐,如果烦躁,听轻柔音乐,如果沮丧失望,听慷慨激昂的音乐。跑步等适量运动也可转移不良情绪)
(2)情感宣泄:找个没人的地方大声叫喊、哭等。 (3)写心理日记:在日记中写下自己的喜怒哀乐。
(4)与人交流、倾诉:找几个感情深的朋友,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5)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位置上想一想。
(6)做心理放松操:闭眼什么都不要想,先深吸一口气,慢慢地往外吐气,边吐边数数字1、2、3„„连续多次身心都可放松。
(四)总结升华
师: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不顺心的事,关键就是看你如何去面对,今天咱们集大家的智慧知道了许多调节情绪的好方法,那就让我们今后用它们来让自己保持快乐的情绪,让自己成为情绪的小主人。
教师寄语: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你对它笑,它也对你笑。
最后,共同唱起《歌声与微笑》,祝愿大家天天有个好心情。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