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现代渔业发展新格局 建设现代化渔业强国 农业部渔业局局长赵兴武 2013年对我国渔业发展尤其是 船1o6.99万艘 占世界渔船总数的 海洋渔业发展来说是具有重要意义 24.4%;其中机动渔船69.6万艘,占 的一年。2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研 世界机动渔船总数的25'6%。水产品 究海洋渔业发展战略问题,讨论通过 总量连续23年世界第一。2012年全 民提供了1/3的优质动物蛋白,保障 了食物安全,丰富了菜篮子,补充了 米袋子。生态作用,渔业特别是养殖 池塘具有湿地作用,增殖放流可以净 《关于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 国水产品总量达到5907.68万吨,占 化水质,贝藻类养殖可以吸收固定二 氧化碳。就业富民作用,从事渔业的 有1400多万人,扩大了就业和再就 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3 世界水产品总量的38%。养殖水产品 月8日以国务院名义印发,并于6月 总量世界第一。我国是世界上惟一一 25日公开发布:6月26日国务院召 开全国现代渔业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 业国。2012年,养殖水产品总量达 个养殖水产品总量超过捕捞总量的渔 业,渔民的收入高于农民的纯收入。 调整带动作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 调整,带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和渔区 议,全面部署现代渔业建设各项工作。 到4288.36万吨,占世界养殖总量的 这一系列决策和部署,发出了加快推 61.4%。水产品出口连续l1年世界第 进现代渔业建设的动员令,开启了建 设现代化渔业强国的新征程。 一的文化建设,带动了商饮服休旅游业 的发展。维权作用,周边海域维权, 。2012年出口额达到189.83亿美 元,占世界水产品国际贸易出口总额 渔民当先锋,渔船打头阵,体现了存 的12.2%。水产品贸易顺差世界第一。 在,有效维护了国家海洋权益。外交 作用,扩大了对外的交往和合作,尤 其是贸易往来,与181个国家和地区 有水产品贸易往来。引领作用,1985 2012年首次突破百亿美元大关,达到 渔业大国成就瞩目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几代人的 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特别是改革开 放以来,渔业率先改革生产经营体制, 109.87亿美元。水产品国际贸易总额 不懈努力、接续奋斗,我国渔业取得 世界第一。2012年水产品进出口总 产品产量世界第一。2012年达到122 额达到269.81亿美元。远洋渔业水 年渔业率先走出去,开始发展远洋渔 业,目前在国外建立了100多个基地, 为其他行业走出去创造了经验,提供 了借鉴。 放开水产品购销,实行市场调节,取 万吨,作业远洋渔船1830艘,船上 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一个渔业大国 已经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人员4-3万人,遍及印度洋、太平洋、 大西洋和南极海域及37个国家的专 在国际渔业舞台上,我国渔业 属经济区。 诸多方面排名第一。渔民总数世界第 一渔业现代化任重道远 我国渔业大国的地位已经确立, 渔业强国的目标还未达到,与发达国 渔业是战略产业,水产品是优质 。2012年达到2073.81万人,如果 动物蛋白,事关食物安全。渔业的持 按其总数在世界上与各国总人口排 续快速发展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 家相比,与渔业发展水平高的国家相 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渔村、渔区经济 发展还不平衡,有些渔民生活水平还 不高,同时还面临许多新情况、新困 难和新问题。主要表现在:海洋渔业 发展方式粗放,生产经营分散,组织 序,排第51位,比荷兰、希腊、白 挥了重要作用,为满足消费者不同层 俄罗斯、比利时等国的总人口还多。 次的水产品需求,促进农、渔民增收, 渔业从业人员世界第一。2012年达 推动各地特别是沿海地区经济发展, 到1444.1万人,占世界渔业从业人 扩大农产品贸易,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员总数的25.5名。渔船拥有量世界第 一等做出了重要贡献。具体来讲,有以 。到2012年末,全国拥有各类渔 下作用:供给作用,水产品为我国人 化程度、社会服务和产业化水平低,34 l 乍 2013.15 目前渔民专业合作社只有2万多个, 占全国合作社总数不足4名;渔船装 备与基础设施落后,木质渔船占总量 的75%,15年以上船龄渔船占43名, 沿海中心渔港仅59个,远不能满足 现代化的总体思路是:服务五建、四 个加快、两个率先、正确处理五个关 和产业化程度。正确处理国内发展和 国际拓展的关系,以宽广的胸怀、世 界的眼光,充分利用海外资源和国际 系。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 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 市场。发挥渔业在国际交流和合作中 的特殊作用,鼓励企业走出去,服务 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 安全避风需要,养殖池塘淤积老化, 防灾减灾能力差;近海捕捞强度过大, 海洋环境污染加剧,水域滩涂不断被 挤占,鱼虾等产卵场遭到破坏,渔业 实《意见》和全国现代渔业建设工作 国家外交大局。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 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主动服从和服务 的关系,加强渔业发展政策、管理制 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 度的制定和督促落实,加强规划编制 和示范指导,履行好行业发展管理和 资源严重衰退,部分海域呈现“荒 漠化”趋势,渔业发展空间受到挤 压;周边海洋形势日趋复杂,近年来 对我渔船侵扰、抓扣不断增加,涉外 渔业管理任务繁重艰巨 渔业生产安 全形势严峻,台风、风暴潮等灾害频 发重发,安全装备设施建设滞后,渔 船和捕捞渔民加入渔业互助保险不足 40%,等等。这些问题和困难既影响 渔业经济持续平稳又好又快发展,也 严重制约着我国由渔业大国向渔业强 国转变。 党的十八大鲜明提出了同步推进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 化,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 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保障国家 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 大任务:明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中,提出 了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新要求:作出 了发展海洋经济、坚决维护国家海洋 权益、努力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部署。 《意见》从我国现代农业和海洋经济 发展大局出发,对我国现代渔业发展 提出了新的要求。全国现代渔业建设 电视电话会议提出渔业要努力走在农 业现代化前列。这些部署,对现代渔 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渔业要在保 障农产品供给、促进农民增收、建设 现代农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 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 研究新形势,把握新要求,全 面推进现代渔业建设、加快推进渔业 渔业工业化、信息化、现代化和渔区 城镇化: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把发展 的立足点转到提高渔业发展质量和效 益上来,更多依靠科技进步、设施装 备改善、劳动者素质提高驱动,更多 依靠一、二、三产业发展联动,增强 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 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创新 经营体制机制,构建集约化、专业化、 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经营体 系 加快开创生态良好、生产发展、 装备先进、渔民增收、产品优质、平 安和谐的现代渔业发展新格局,使渔 业在全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率先实现 现代化,使渔区在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的进程中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为 实现现代化渔业强国梦而奋斗。 正确处理生产发展与生态保护的 关系,在保障水产品有效供给的前提 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加大建设和保护力度,为子孙后代留 下发展空间。正确处理市场调节和政 策扶持的关系,既充分发挥市场机制 的基础性作用,放手激发渔民、渔业 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发展活力,又切实 履行好政府宏观调控职责,加大公共 财政投入,夯实渔业现代化、渔区城 镇化基础。正确处理生计渔业与商业 渔业的关系,在稳定和完善渔业基本 经营制度、维护渔民合法权益的同时, 通过政策扶持,引导渔民走规模经营、 合作经营道路,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适度发展商业渔业,提高渔业组织化 协调服务职能,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 两个积极性,为促进渔业持续健康发 展创造良好条件。 抓好十大工程建设渔业强国 现代渔业建设目标已经确定、蓝 图已经绘就、政策已经出台,各级渔 业主管部门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 文件和会议精神,抢抓现代渔业发展 的新机遇,全力以赴狠抓落实,团结 拼搏,扎实工作,开拓创新,攻坚克难, 努力创建现代渔业发展新格局,为建 设现代化渔业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 献。重点抓好十大工程。 (一)渔业安全工程。主要包括: 渔船安全生产、水产品质量安全、渔 业水域生态安全和资金项目安全。悠 悠万事,安全为大。要把渔业安全摆 在渔业各项工作的首位,作为第一耍 务,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确保不 发生重特大渔业安全生产事故,确保 不发生重大水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努 力建设和谐渔区,打造平安渔业。 (二)生态养护工程。扩大增殖 品种、数量和范围,提高放流苗种质 量。科学评估放流效果,合理推进以 海洋牧场建设为主要形式的生态修复 行动,因地制宜地开展增养殖礁、生 态礁、资源保护礁和游钓休闲礁建设, 带动休闲渔业及其他产业发展。促进 海洋牧场建设与增殖放流等资源养护 措施紧密结合,恢复海底植被,改善 海域生态环境。加强水生生物自然保 2013。15妇f 々通 35 护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和海洋生 态修复示范区建设,有效保护国家重 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和一批重要水 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远洋渔业 企业和现代化远洋渔业船队。 (六)加工流通工程。依托资源禀 70%以上渔船实现就近避风和休渔。 加快全国渔政管理指挥系统升级改造 和执法基地建设,健全完善渔船动态 产种质资源、典型湿地及水域生态系 统。加强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监测体系 建设,强化监测能力,加强渔业水域 赋和区位优势,以自主创新和品牌建 管理、安全通信等系统建设,不断提 设为核心,培植壮大一批现代化水产 高渔业行政管理信息化水平和能力建 品加工龙头企业,促进水产品; ̄n-T业 设水平。 生态环境损害评估,完善和落实好渔 集群式发展和优化升级。推进建设一 (九)科技创新工程。加强科技创 业生态补偿制度。 (三)良种推进工程。现代渔业, 良种先行。好种出好苗,好苗养好鱼。 好鱼卖好价,好价渔民发。继续将水 产良种摆在突出位置,大力发展现代 渔业种业,下大力量抓好。重点建设 大宗品种和优势出口品种的遗传育种 中心,提高水产养殖品种遗传改良率, 完善现代渔业水产原良种体系,加快 水产原种场和水产良种场建设,提高 水产苗种质量和良种覆盖率。 (四>缝康养殖工程。继续坚持“以 养为主”,加快推进标准化健康养殖, 优化养殖品种结构和养殖区域布局, 努力推进北参南养和南鱼北养,大力 发展深水网箱,一塘多养,一水两用, 稻蟹双收,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加快 水产养殖标准化创建和健康养殖标准 推广应用。稳定池塘养殖面积,挖掘 池塘养殖潜力,加大低洼盐碱地、山 区溪流等养殖资源开发力度。加快水 生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努力培养 一支服务意识强、技术水平高的水产 养殖疫病防控队伍。 (五)持续捕捞工程。继续实施 海洋捕捞渔船数量和功率总量“双控” 制度,切实加强渔船建造管理和渔具 渔法规范管理。继续落实捕捞渔民转 产转业政策和项目,合理提高减船转 产补贴标准。深化国际渔业合作交流, 积极参与公海资源管理制度制定并发 挥影响。巩固提高过洋性渔业,发展 壮大大洋性渔业,积极建设多功能海 外综合开发基地,逐步建立产供销一 体、内外贸贯通的远洋渔业产业体系, 36 f I 毫 2013。15 批设施先进、功能齐全、服务完善、 新,破解技术瓶颈,重点开展品种培育、 管理规范、辐射力强的水产品批发市 疫病防控、饲料营养、质量安全、资源 场。加快冷链系统建设,实现产地市 养护、节能减排、水产品加工和宜渔水 场和销地市场冷链物流的有效对接。 域综合开发利用等研究,进行技术集成 强化水产品市场信息服务,积极培育 并加快转化应用。制修订产业发展急需 大型水产网络交易平台,引导开展水 标准,加大标准实施力度。积极推进基 产品电子商务,推动单一的传统营销 层水产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构建 方式向多元化现代营销方式转变,促 以水产技术推广机构为主体,产学研单 进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建设和现 位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水产技术推广服务 代物流体系建设。充分利用两种资源、 体系。按照“关键人才重点培养、急需 两个市场,在继续保持水产品国际贸 人才优先培养”的原则,加强渔业科技 易稳定协调发展的同时,努力引领和 领军人才和骨干人才培养,大力培训I渔 扩大水产品内需。实现吃鱼革命,通 业实用人才带头人和新型渔民。以渔船 过多吃鱼促养鱼。 节能为切入点,推进养殖、加工、渔港 (七)文化、休闲工程。按照因 等各领域节能、节水、减排及循环利用、 地制宜、合理规划、形成特色、示范 综合利用。 带动的原则,结合渔港建设、增殖放 (十)政策法规工程。努力争取 流、海洋牧场建设,大力发展滨海港 使渔业财政投入增幅不低于大农业投 湾、休闲垂钓、观光旅游、观赏渔业、 入的增幅水平。广泛调动社会投入渔 展示教育等多种形式的休闲渔业基地 业的积极性,促进形成多元化、多渠 和休闲渔业示范区,扩大观赏鱼产业 道的渔业投入格局。争取将渔业保险 规模,拓展渔业功能,保护传承和发 纳入国家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促进 展渔文化,丰富渔业和渔民文化生活, 渔业在税收和用水、用电、用地等全 促进渔民转产转业和渔民增收。 面享受农业相应优惠政策,将渔业基 (八)设施装备工程。加强水产 础设施建设纳入农业农村发展总体规 原良种场繁育、水生动物防疫和水产 划统筹推进。进一步建立健全渔业水 品质量安全监管设施装备建设。加快 域、滩涂规划和保护制度。努力改善 推进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提高水产 保障渔民民生,落实好海难救助、涉 养殖业装备水平,大力发展设施渔业, 外损失补助、休渔禁渔期生活补助、 推进水产养殖实现机械化、自动化。 渔业水域滩涂征收征用补偿安置等政 配套完善航标、港口监控系统等设施 策,加快实施以船为家渔民上岸安居 设备,加强“信息化、数字化、防灾 工程,帮助渔民解决生产生活困难和 型”渔港建设,力争到2015年,平 问题。加强与立法机关和有关部门的 均每150公里海岸线有一个一级以上 沟通协调,进一步完善渔业法律体系, 渔港,加上二级渔港和避风锚地,使 加强对渔业发展的法制保障。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