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72・ 吉林医学2013年12月第34卷第35期 生畏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得到了广泛应 用,腹腔镜手术对患者的创伤少,以引流为目的,安全性好,可 避免分离粘连。本组资料中治疗组的术中出血量与住院时问 明显少于对照组(P<O.05),两组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 国内镜杂志,2012,8(10):30. [2]何学军.两种手术方式下治疗穿孔性阑尾炎的比较[J]. 浙江创伤外科,2013,13(2):48. 组(P<0.05),两组腹腔脓肿与粘连性肠梗阻对比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P>0.05)。 [3] 刘盛武.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效果分 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4(11):1. [4]杨风堂.浅谈阑尾炎手术的时机选择[J].基层医学论 坛,2013,12(2):48. 总之,相对于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刨伤 少,可有效减少切口感染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4参考文献 [5] 韩锋,沈恒山,王建良.小康型乡镇医院实施阑尾炎病 种临床路径的现状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2,11(30): 359. [收稿日期:2013—08—14编校:郑英善] 波.腹腔镜手术与腹腔粘连的防治[J].中 [1]李敬东,李腹腔镜下附件良性病变手术体会一附80例分析 嵇丽蓉 (江苏省灌南县人民医院,江苏灌南222500) [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附件良性病变的手术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8O例附件良性病变患者分为 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JD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腔镜下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 间与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O.05)。观察组术后脏器损伤、切口感染与出血等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P>O.05)。结论:腹腔镜下附件良性病变手术能有效减少创伤,加快患者的康复,同时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腹腔镜;附件良性病变;并发症 在女性的盆腔里,子宫处于核心地位,旁边的输卯管、卵 巢被称为子宫的附件。其中附件良性病变是妇科常见的病 变,发病率居全身各器官首位 J,特别是由于附件良性病变初 期很少有症状,病程长,容易引起慢性盆腔痛、不孕、卵巢良性 肿瘤恶性变,甚至会有卵巢囊肿蒂扭转、宫外孕等发生。故早 比采用t检验与 检验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围手术期指标:经过观察,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 组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 期诊断与治疗已成为提高附件良性病变预后的关键 。在外 科手术中,腹腔镜手术越来越引起了临床医师的重视 。笔 者具体探讨了腹腔镜下附件良性病变的手术应用效果,现报 告如下 后进食时间与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详 见表1。 表1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对比(i±s) 1资料与方法 组别观察组P值 例数 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9月一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 附件良性病变患者80例。人选标准:符合附件良性病变的诊 断标准;术前均做卵巢肿瘤标志物检查示阴性,患者无严重合 并症;患者知情同意。年龄l8~5O岁,平均(4O.25±4.25) 岁:肿块最大为150 mm×80 mm,最小为50 mm x30 Him:病程 - 蝴im1n)n 术 量lmI J H 需I・I1日Il J1 H・¨Ill n J <0.05 <0.05 <0.05 4O 66.35±2.12 134.25±10.25 l8.25±I.11 4.52±0.72 >0.05 对照缍【4O 62.36±10.52 I85.25±19.52 21.59±6.25 6.89±I.42 3个月~3年.平均(1.54±0.36)年。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 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O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肿块大小与 病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术后并发症:经过观察,观察组术后脏器损伤、切口感染 与出血等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对比(例) 1.2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给 予腹腔镜下手术治疗,选择德国STORZ腹腔镜系列产品,消 毒腹部及会阴部皮肤后铺无菌巾,常规建立气腹,探查子宫及 双附件情况,了解附件病变部位有无盆腔粘连,病变与周围脏 器关系,给予卵巢肿瘤剥除术、盆腔粘连松解术、输卵管切除 术、输卵管通液术及输卵管伞端造口术等,并给予盆腔冲洗后 检查手术残端无出血,解除气腹,尽量排净腹腔内二氧化碳气 体、缝合伤口,必要时给予腹腔潘氏引流管经腹壁伤口引流, 3讨论 术后手术切除标本经病理检查均为良性病变。 1.3观察指标:①围手术期指标: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 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问与术后住院时间;②观察两组术后并发 症发生情况。 女性内生殖器中,常把输卵管、卵巢称为子宫附件,附件 良性病变发病年龄很广泛,临床主要表现为疼痛、不孕、月经 失调、腹部扪及包块,还可表现为停经后突发腹痛、血HCG升 高。附件良性病变的发生主要是由炎性反应引起,宫外孕、卵 巢肿瘤,也可以是内分泌失调造成 。附件良性病变主要采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AS 9.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数据对 吉林医学2013年I2月第34卷第35期 ・7373・ 用手术治疗,当前腹腔镜手术以其微创的突出优点得以快速 发展。从此腹腔镜手术逐渐成为治疗良性附件疾病的金标 准,其比开腹手术有更清晰的视野,也可避免术后各种恶性疾 病的发生。同时腹腔镜手术减少了出血,并适用于无法开腹 手术及手术操作有困难的患者。所有患者完成手术,两组手 术时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进 食时间与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当前我 国腹腔镜手术的应用还处在初始阶段,并发症的发生不可避 免,医生的手术经验、手术方式是影响并发症发生的重要因 素。文献报道有腹部手术史的患者,按常规方法进行穿刺时, 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无手术史的患者,也容易导致治疗失 败。本组资料中观察组术后脏器损伤、切口感染与出血等总 体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在具体的预防中,使用时保证器械绝缘良好,以免接触到其他 部位,损伤周围脏器。被切割部分总要保持一定张力,靠近空 腔脏器的部位尽量避免使用。电凝时间不要过长,避免热损 伤。总之,腹腔镜下附件良性病变手术能有效减少创伤,加快 患者的康复,同时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4参考文献 [1]江红,张广亮.腹腔镜与开腹卵巢良性肿瘤切除术临 床对比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6,26(9):1370. [2]赵倩,边爱平.腹腔镜与开腹治疗卵巢子富内膜异位 囊肿临床效果比较[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 4l(2):386. [3]张颖,孙显斌,江涛.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2l例分 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5,21(11):675. [4] 张萍,凌奋,潘颖琳.妇科腹腔镜手术输尿管损伤的 临床分析[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05,25(8):859. [收稿13期:2013—08—14编校:郑英善]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内镜治疗的临床分析 俞海洋(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人民医院,江苏淮安223001)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内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6O洌,根据治疗方 法的不同分为内镜组40例与手术组2O例,两组都给予常规保守治疗,然后内镜组行多种内镜治疗,手术组在保守治疗48 h后进 行开腹治疗。结果:内镜组的腹痛缓解时间与住院天数明显短于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术后腹腔脓肿、 出血、呼吸衰竭、感染等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内镜治疗可促进病情迅速 改善,并减少并发症发生,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手术治疗。 [关键词]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内镜治疗;并发症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是指胆道结石阻塞了胰腺和胆总管 共同流入十二指肠,产生了胆汁和胰液排出障碍,并逆流入胰 1.3观察指标:观察的指标主要包括两组的腹痛缓解时间与 住院天数。同时对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 均数±标准差( ±s)表示,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腺而引起的胰腺性炎性反应。临床具体表现为上腹痛、腹胀、 黄疸、发热、血白细胞升高等。早期急性胆源性胰腺炎预后较 好,晚期则会引发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肺性脑病等危及患 者生命”J。在治疗中,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急性胆源性胰腺 炎的诊治发生了划时代的变革,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 及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的广泛开展,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 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方法 J。笔者具体探讨了急性 胆源性胰腺炎早期内镜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2.1腹痛缓解时间与住院天数对比:经过观察,内镜组的腹 痛缓解时间与住院天数明显短于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腹痛缓解时问与住院天数对比( ±s,d)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8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6O例,都符合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诊 断标准。其中男32例,女28例,平均(48.02±9.18)岁;原发 疾病:胆总管结石26例,胆囊结石l4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胆 囊结石6例,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5例,十二指肠憩室5例,化 2.2并发症对比:经过观察,内镜组术后腹腔脓肿、出血、呼 吸衰竭、感染等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O详见表2。 表2两组并发症对比(例) 脓性胆管炎4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内镜组4O例与 手术组20例,两组性别、年龄与原发疾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两组都给予常规禁食、抑制胰酶分泌、胃肠减 压、抑酸、抗炎、补液等综合治疗。然后内镜组患者行选择性 胆管造影,以明确是否存在胆总管狭窄与结石。然后根据具 体情况行EST和/或ENBD。行网篮或球囊取石,1周后经鼻 胆管造影,若发现残余结石,可再次取石,直至取尽结石。取 石术后放置鼻胆管引流(ENBD)或胆道内引流。手术组在保 守治疗48 h后进行开腹治疗,包括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 3讨论 石、T管引流等。 随着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目前患急性胰腺炎者13益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