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8-4-8 11:04:39 作者:佚名 来源:39健康网
随着梅雨季节的到来,气候越来越潮湿。空气湿度过大,会危害人体健康,中医称之为“湿邪”。
人体脾胃受“湿邪”的影响最大。很多南方人一到梅雨季节会有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消化功能减退的症状,还常伴有精神萎靡、嗜睡、身体乏力、不想喝水、舌苔白腻或黄腻等,中医叫做“湿邪中阻”。 北方的降雨量虽然较少,但很多人长时间处于疲劳状态,运动少,再加上心情不舒畅,也会导致脾胃功能欠佳,出现和“湿邪中阻”类似的症状,中医叫“内生湿邪”与南方的“外感湿邪”相对应。这时候,如果再淋一场雨,“内生湿邪”就非常容易与“外感湿邪”相结合,使人容易患病或病情更为复杂。
所以,雨季里,人们容易出现胸闷脘痞,呕恶,眩晕、小便不利,大便不畅、腹泻,水肿、妇女带下多,下痢赤白、淋浊、股癣等病症。 要避免受到“湿邪”的侵扰,在梅雨季节应做到以下保健措施: 避免外湿伤身
尽量少在潮湿的地方。如果条件允许,可使用抽湿机或在墙角放置干燥剂,保持室内湿度适中;阴雨天气时注意关闭门窗,等到天晴后及时打开门窗,保持空气流通,以祛除湿气;外出时携带雨具以防淋雨;出游时不要坐在阴冷潮湿的地方。 注意劳逸结合
过度疲劳容易导致湿邪乘虚而入,因此,一定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同时还要注意加强体育锻炼,适度的运动能增强体质,助消化,促进血液流通。 合理饮食
多吃一些健脾化湿的食物,如扁豆、薏仁、冬瓜等,切记不宜过食生冷、油腻的食物,以免助湿伤脾。必要时可服用健脾化湿药物,如藿香正气水、保和丸等。 食疗防湿推荐
高梁:有健脾益肾、渗湿止痢的功效。适用于小儿消化不良、湿热吐泻、下痢等症。
玉米:具有调中开胃、降浊利尿等功效,适用于尿路结石或慢性肾炎水肿、高血压、食欲不振等症。
苡仁: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等功效,适用于小便短赤、水肿脚气、风湿痹痛、脾虚泄泻、扁平疣等病症。
扁豆:具有健脾和中,消暑化湿等功效。适用于暑湿吐泻,脾虚呕吐、食少便溏、泄泻水肿、赤白带下等病症。
水芹:有清热利水的功效,适用于小便淋痛、小便出血、带下等病证。 洋葱:具有和胃下气、化湿祛痰、解毒杀虫等功效。适用于胸闷脘痞、咳嗽痰多、小便不利等病症。
冬瓜:有清热利水、消肿解毒、生津除烦等功效,适用于暑热烦渴、水肿、小便不利、消渴引饮以及水气浮肿喘满等病症。
马齿苋:具有清热祛湿、散血消肿等功效,适用于急性肠炎、痢疾、尿血、小便热淋、黄疸、牙龈炎等病症。
鲫鱼:有健脾利湿的功效。适用于脾虚食少、虚弱乏力、消渴引饮、浮肿、小便不利等病症。
鲍鱼:具有养血柔肝、滋阴清热、益精明目、利湿行痹的功效,适用于阴虚内热、血枯经闭、乳汁不足、阴虚阳亢、夜盲内障,以及湿热内蕴
所致的五淋、黄疸等病症。
田螺:有清热利湿、通便解毒的功效,适用于目赤肿痛、湿热黄疸、热结膀胱、小便不通、鼓胀水肿等病症。
相关链接:健脾祛湿 牛膝眉豆煲鸡脚 粟米马蹄煲鲫鱼 健脾祛湿 吃酸味食物可降温祛湿
赤小豆节瓜煲土鸡:解暑祛湿 清热祛湿田螺汤 祛湿药膳汤:粉葛煲水鱼 编辑:陈杰娥
1、补充维生素A:含维生素A多的食物,如牛肝、羊肝、猪肝、鸡肝、鸡蛋黄、黄油、牛乳、羊乳等。维持眼角膜正常,不使角膜干燥和退化。增强在暗中看物的能力。 2、补充胡萝卜素:含胡萝卜素多的食物,如胡萝卜、南瓜、青豆、番茄等。最好用油煮熟了吃或凉拌时加点熟油吃。这类胡萝卜在人体里能转变维生素A。
3、含核黄素(维生素B2):含核黄素(维生素B2)多的食物:牛奶、干酷、瘦肉、鸡蛋、酵母、扁豆等。能保证眼睛的视网膜和角膜的正常代谢。 其次,菊花、枸杞、决明子等,用它们来泡荼喝也有明目作用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