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声的世界

声的世界

来源:筏尚旅游网
板山坪镇中2011年秋期八年级物理导学案 编号:09

编制: 审核领导: 使用: 班

【教学内容】

第三章 声的世界 科学探究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教学目标】

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知道声音需要介质传播,以及固体、液体、气体都是能够传播声音的

介质;

3、知道声速跟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

【教学重点】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以及声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3、声速与介质种类以及介质温度有关。

【教学难点】

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教具准备】

音叉、乒乓球、水杯、广口瓶、声音芯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们生活中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美妙的的音乐声,路上吵杂的

汽车声,孩子们的玩耍声等,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声音,人类将怎样生存。

那么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又是怎样传播开来的?声音与我们的生活

有什么关系呢?这些都是本章将要研究的问题。

(二)出示目标(同上教学目标)

(三)自学提示1:

阅读教材P37-38页上内容了解学习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自学检测1:

(1)我们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 。 (2)声音是由 产生的。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得出结论: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声音不一定消失) (四)自学提示2.

阅读教材P38下-40上,学习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它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多少?声音在其他物质中能传播吗? 自学检测2:

(1)声音靠 传播,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传声, 不能传声。 (2)物体振动产生的 在介质中以 的形式传播的。

(3)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

(五)当堂训练:

1、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______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

______________,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 声音不仅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还

可以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但传播速度不一样,当温度相同时,在

_____________中传播速度最大

2、龙舟赛时,阵阵鼓声是由鼓面的 而产生的,并

经 传入人耳。

3、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喇叭的前方,当喇叭中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

1

以看到烛焰在 ,这说明:声波具有 。 4、将一只通电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玻璃罩内,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将会发现 。 (2)如果把空气又逐渐地通人玻璃罩内,将会发现 (3)此实验说明了

5、不能传播声音的是 ( ) A.真空 B.木头 C.空气 D.水

6、百米赛跑时,终点的计时裁判员正确的计时方法是 ( ) A.听到发令员的声开始计时 B.看到发令员的发令冒烟开始计时 C.听到发令员的最后一声口令开始计时 D.看到最先起跑的运动员起跑开始计时

7、在电影院内听不到回声,下列原因中正确的是 ( ) A.墙壁反射的声音与原声混在一起分不出来 B.墙壁吸音性好,传向墙壁的大部分声音被吸收了

C.墙壁吸收了全部声音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8、某中学物理活动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得到声音在某些物质中的传播速度(40页表)。一根足够长且裸露在地面的铁管,管中充满水。当气温为

20℃时,小组中的一位同学在铁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管的另一端的同学最多能听到 次敲击声。如果听到最后一次敲击声离敲击时间为1.2s,则这条直铁管长约为 m。

9、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现象。例如在野外活动时,对着大山喊一声,你可能听到好几次回声。

如果回声比原声晚0.1秒以上,人耳能把回声和原声区分开来。

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发生反射形成的,人耳能区分回 声和原声的时间间隔为0.1秒。



计算:能听到回声的最短距离是多少? 

已知:v = t =  求: s 

解: s = v t / 2 = 

答: 能听到回声的最短距离是 。

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的深度、冰山的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等。 【课堂小结】简要地回顾对本节学到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课后反思:

2

板山坪镇中2011年秋期八年级物理导学案 编号:10

编制: 审核领导: 使用: 班 【教学内容】

第三章 声的世界 乐音与噪声

【教学目标】

1、知道声音的分类。

2、知道乐音的三个特征,能正确区分声音的响度、和音调的

概念,知道决定音调的因素。

3、知道不同的声源发出音色不同的声音。 4、知道噪音的危害、来源以及防治途径。

【教学重点】

1.乐音的特性 2.噪声的危害及控制

【教学难点】

音调与响度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用播放一段音乐,再制造一些噪音,比较一下,会发现乐音悦耳动听,使人愉快,我们称之为乐音;噪音听起来让人难受不堪,我们称之为噪声.今天我们主要研究乐音和噪声的有关知识。 (二)自学指导

阅读教材42-46页。

(1)区分乐音与噪声; (2)乐音的特性; (3)噪音的防治。 (三)自学检测

1、在物理学中,听觉所感受到的声音的强弱或大小称为 ;把人们由听觉所感受到的声音的高低称为 ,即使是大小、高低都相同的声音听起来也不一定完全一样,可见声音除了高低、大小这些特征外,还有第三个特征,这第三个特征就是 。习惯上称声音的这三个特征为声音的三要素。 2.男同学一般比女同学的声音沉闷、浑厚,这是因为男同学发声时 ( ) A.频率高,振幅大 B.频率低,振幅小 C.频率低,振幅大 D.频率高,振幅小

3.我们闭上眼睛,仅凭耳朵的听觉就能分辨出交响乐中不同乐器的声音,因为( )。

A.人不同乐器的演奏方式不同 B.不同乐器的响度不同 C.不同乐器的音调不同 D.不同乐器的音色不同

4.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 声音正常休息。但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 、 和 的声音,以及对人们 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5.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条:

一是 减弱; 二是 减弱; 三是 减弱。 (四)当堂训练

1、乐音的三个特性分别是 、 和 。女同学的声音较尖细,是指她声音的 较高。

2、(1)“你的声音真好听” 指声音的 (2)“雷声震耳欲聋”指声音的 (3)“小孩尖叫声刺耳”指声音的

3

3、听诊器运用了声音 (填“具有能量”或“传递信息”)的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

4、远处传来美妙动听的钢琴声,它是由钢琴的钢丝 发出的.寻

A.改变响度 B.改变音调 C.改变音色 D.减小声音的分散

10、如图所示,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可以发出“1、2、3、4、5、6、7、1”的声音来。这些声音产生的原因和决定音

声而去,其 不变,但 越来越大,琴声是通过 调的因素分别是( ) 传入人耳的.在15℃的空气中,琴声的传播速度是 。 5、在日常生活中,常用“高声大叫”、“低声细语”来形容人说话的声音,这里的“高”、“低”是指声音的 (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音调和晌度

6、电子琴能模仿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在技术上要解决的关键是能模仿各种乐器发出声音的(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音色和音调

7、我们平时所说的 “女高音”、“男低音”,这里说的“高”和“低”指

的是(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速度

8、我们生活在声音的海洋里,鸟语、流水、琴声„„我们能把这些声音

分辨出来,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频率 D.音色

9、关于扩音机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水振动,水的高度

B.水振动,瓶内空气柱的高度 C.瓶内空气振动,水的高度 D.瓶内空气振动,瓶内空气柱的高度

课堂小结:

课后反思:

4

板山坪镇中2011年秋期八年级物理导学案 编号:11

编制: 审核领导: 使用: 班 【教学内容】

第三章 声的世界 超声与次声

【教学目标】

(1)知道人耳听到的频率范围;

(2)了解超声技术在生产、生活、科技和国防等方面的应用。 (3)有自觉减少次声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超声技术在生产、生活、科技和国防等方面的应用。

【教学难点】

声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自学指导

阅读教材47-19页。了解超声与次声及其应用。 (二)自学检测

1.频率______ __的声波叫做超声波.频率____ _____的声波叫做次声波。

2.声呐是人们利用超声波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制成的。监测与控制________有助于减少它的危害,并可以用来预报地震、台风和监测核爆炸.

3.小明同学参加学校运动会,百米赛跑时甲乙两个裁判给他记时,甲裁判听到发令响开始记时,乙裁判看到发令冒烟开始记时,甲裁判记录的成绩是13.5s ,乙裁判记录的成绩是 s,小明同学的真实成绩应是 s.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 )

A.利用强超声波可以对钢铁、宝石等坚硬物体进行钻孔和切割加工 B.在设计、建造大厅堂时,必须把回声现象作为重要因素考虑 C.在石油勘探时,常采用人工地震的方法,即在地面上埋好炸药包,放上一列探头,把炸药引爆,探头就可以接受到地下不同层间界面反射回来的声波,从而探测地下油矿

D.利用超声波能够预报地震、侦察台风和大气中的核爆炸 6.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30m/s,为了开辟新航道,某科学探测船装有回声探测仪器,探测水下有无暗礁,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经0.6s被探测仪器接收.

计算海底障碍物到探测船舱底的距离是多少? (三)当堂训练:

1、超声波具有定向性好、 、等特点,可用于测距、 、 、 、 等。 2、蝙蝠靠接收自己发出 的回声,在黑夜中飞行和捕食。 人们利用声波的 来测量海洋的深度。

5

3、2004年12月26日,南亚、东南亚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引发了罕见的大海啸,夺走了很多人的生命,后来人们在清理现场时很少发现有猫、狗、老鼠等动物的尸体,人们猜测可能是地震时产生的 声波,动物可以听到,而人听不到。

4、人的手臂不停地上下振动能形成 声波,人耳 (能、不能)听到这种声音。

5、人耳能听到到的声波频率范围通常在 ,监测与控制 波有助于减少它的危害,并可以用来预报地震、台风。 6、安静的傍晚,狗竖起耳朵在警觉地谛听.这是由于( ) A.狗听到很远处的人们手机的对话 B.狗听到火星发出的声音 C.狗听到人耳所不能觉察的某些高频率的声音 D.狗听到无线电波 7、生活在海边的渔民经常看见这样的情景:风和日丽,平静的海面上出现一把一把小小的“降落伞”——水母,它们在近海处悠闲自得地升降、漂游。忽然水母像受到什么命令似的,纷纷离开海岸,游向大海。不一会儿,狂风呼啸,波涛汹涌,风暴来临了.就划线部分,以下解释合理的是( )

A、水母接收到了次声波 B、水母接收到了电磁波 C、水母感受到了温度的突然变化 D、水母感受到了地磁场的变化 8、昆虫飞行时翅膀都要振动,蝴蝶每秒振翅5~6次,蜜蜂每秒振翅300~400次,当它们都从你身后飞过时,凭你的听觉( )

A.能感到蝴蝶从你身后飞过 B.能感到蜜蜂从你身后飞过 C.都能感到它们从你身后飞过 D.都不能感到它们从你身后飞过 9、超声波具有广泛的应用,下列事例中不属于运用超声波的是( ) A.B超成像 B.声呐测 C.一种速度测定器 D.分贝仪 10、下列那句话不正确( )

A.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及汽车的奔驰能形成次声波 B.火山爆发、陨石坠落、地震、海啸、台风、雷电能形成次声波 C.次声波的频率低对人体有伤害作用

D.次声波可以传得很远,强烈的次声波能绕地球2~3圈,但不容易绕过障碍物。

1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俗话说“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B“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D 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课后反思:

6

板山坪镇中2011年秋期八年级物理导学案 编号:12

编制: 审核领导: 使用: 班 【教学内容】

第三章 声的世界 复习

【教学目标】

1、掌握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需要介质传播,以及固体、液体、气体都是能够传播声音的介质;

2、知道乐音的三个特征,能正确区分声音的响度、和音调的概念,知道决定音调的因素。

3、知道人耳听到的频率范围;了解超声技术在生产、生活、科技和国防等方面的应用。

【教学重点】

能正确区分声音的响度、和音调。

【教学难点】

决定响度,音调的因素。

【教学过程】 一、填空:

1、(1)声音是由 产生的。

(2)声音靠 传播,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传声, 不能传声。 (3)物体振动产生的 在介质中以 的形式传播的。

(4)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 2、在物理学中,听觉所感受到的声音的强弱或大小称为 ;把人们由听觉所感受到的声音的高低称为 ,即使是大小、高低都相同的声音听起来也不一定完全一样,可见声音除了高低、大小这些特征外,还有第三个特征,这第三个特征就是 。习惯上称声音的这三个特征为声音的三要素。

3.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条:

一是 减弱; 二是 减弱; 三是 减弱。

4、乐音的三个特性分别是 、 和 。女同学的声音较尖细,是指她声音的 较高。 二、选择:

5、在日常生活中,常用“高声大叫”、“低声细语”来形容人说话的声音,这里的“高”、“低”是指声音的 (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音调和晌度

6、电子琴能模仿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在技术上要解决的关键是能模仿各种乐器发出声音的(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音色和音调

7、我们平时所说的 “女高音”、“男低音”,这里说的“高”和“低”指的是(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速度

7

8、我们生活在声音的海洋里,鸟语、流水、琴声„„我们能把这些声音分辨出来,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频率 D.音色

A.能感到蝴蝶从你身后飞过 B.能感到蜜蜂从你身后飞过 C.都能感到它们从你身后飞过 D.都不能感到它们从你身后飞过 12、超声波具有广泛的应用,下列事例中不属于运用超声波的是( )

9、关于扩音机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超成像 B.声呐测 ( )

A.改变响度 B.改变音调 C.改变音色 D.减小声音的分散

10、如图所示,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可以发出“1、2、3、4、5、6、7、1”的声音来。这些声音产生的原因和决定音调的因素分别是( ) A水振动,水的高度

B.水振动,瓶内空气柱的高度 C.瓶内空气振动,水的高度 D.瓶内空气振动,瓶内空气柱的高度

11、昆虫飞行时翅膀都要振动,蝴蝶每秒振翅5~6次,蜜蜂每秒振翅300~400次,当它们都从你身后飞过时,凭你的听觉( )

C.一种速度测定器 D.分贝仪 13、下列那句话不正确( )

A.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及汽车的奔驰能形成次声波 B.火山爆发、陨石坠落、地震、海啸、台风、雷电能形成次声波 C.次声波的频率低对人体有伤害作用

D.次声波可以传得很远,强烈的次声波能绕地球2~3圈,但不容易绕过障碍物。

14、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俗话说“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B“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D 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课后反思: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