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洪水学区语文备课组
松鼠日记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6个字。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日记的格式,学写日记。
3.通过学习3则日记,认识松鼠和他的朋友们是怎样过冬的。
4.体会动物过冬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知道动物的过冬方式 3.了解日记的格式。 教学难点
掌握日记格式,学写日记。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文朗读、字词卡。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 -
二次复备
1.认读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冬天到了,你知道小动物是怎样过冬的吗?(学生交流自己的认识)
2.今天我们学习新课文《松鼠日记》,从中了解一些动物过冬的知识。
3.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4.识记生字“鼠”,理解“日记”。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2.小组交流识字方法。
3.全班汇报。针对重难点字进行指导。 4.卡片检测识字情况。
三、合作交流、理解内容 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词,读通每句话,并标出自然段,划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2.通过读课文,课文为我们写了几篇日记,每篇日记都告诉了我们什么内容?
3.小组合作交流。
4.日记的格式和平常学习的课文有什么区别?
- 2 -
二次复备
5.刺猬为什么要过冬? 6.冬天找食物为什么困难?
7. 自由读课文。看看课文写了几天的事情?这三天各代表了什么季节?
8.填表 季节 天气景色 动物 第一则 第二则 第三则 四、识记生字、互相交流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学生自读课文,圈画生字、生词,读准字音。 3.同桌相互认读生字、生词,读准字音。 4.出示生字卡,多种形式认读。
松鼠 阴天 塞进 扒开 刮风 附近 木牌 打扰 仍然 估计 5.小组合作识字,探究识字方法。 6.出示小黑板巩固生字。 五、课堂练习、分享收获
我会拼写
zhǔn bèi kùn nán hū rán sēn lín ( ) ( ) ( ) ( )
- 3 -
二次复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二次复备
1.了解松鼠和他的朋友是怎样过冬的。 2.掌握正确的日记格式 教学过程
一、检测复习、了解学情 1.开火车认读生字卡。
2.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读,小组比赛读。 3.指3名同学朗读三则日记,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二、品读课文、深化感悟
学习第1则日记
1.自读第1则日记,思考这则日记写的事是哪个季节的事,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1)时间:10月23日
(2)景物:白杨树的叶子快落光了,地上的草叶枯黄了,天冷起来了。
2.在这个季节里,刺猬和松鼠分别做了哪些事情呢?
刺猬:找来干草和树叶,塞进树底下的一个洞里去,做过冬的窝。
松鼠:采来蘑菇,晒在松树枝上。
3.有感情地朗读,边读边想象日记中描写的情
- 4 -
景。
学习第2则日记
1.自读第2则日记,思考这则日记写的又是哪个季节的事,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2.交流,相机指导1、2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暴风雪袭击大森林的景象,理解“袭击”一词
3.在这么冷的冬天里,刺猬和松鼠又是怎么过的呢?
刺猬:冬眠(指导朗读第4自然段) 松鼠:睡在窝里,饿了就吃蘑菇干。(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
学习第3则日记
1.学生自学,想想这则日记描写的是哪个季节,刺猬和松鼠分别在干什么。
2.交流反馈。 3.指导朗读。
三、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抽读田字格中的生字。 2.开火车用生字扩词,理解字义。 3.提出书写难点,重点指导 忽:上方是“勿”,中间没有点。
森:品字形结构,上方“木”居中,下方两个“木”写紧凑,左边的“木”捺改为点。
- 5 -
二次复备
4.教师示范,学生仿写 四、拓展训练、升华情感
1.默读这3则日记,你发现从格式上看有什么特点?
第一行正中间写日期和天气,然后换一行开头空两格写正文。
2.从这三则日记来看,日记的内容一般写什么呢?
日记内容一般写当天所看到、听到或做过的事情,也可以写自己心里所想到的。
3.鼓励学生写一篇日记。(课堂可组织学生说一说要写的内容)
五、课堂总结、分享成果
1.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你有了哪些收获呢? 2.你还知道哪些动物过冬的知识?说给大家听听。
六、布置作业 继续写日记
- 6 -
二次复备
板书设计
叶落风吹 一则:秋天 刺猬搭窝 松鼠晒蘑菇 雪击松林 松鼠日记 二则:冬天 吃干蘑菇 獾在冬眠 雪化草发 三则:春天 吃到松果 刺猬、獾还在睡
教学后记:
- 7 -
二次复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