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的迅速普及,小学生在享受网络带给的丰富大餐的同时,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其负面因素的影响,但我们不应只看到它的负面影响而忽视它的积极意义。如何正确对待小学生上网,成了老师和家长们亟待解决的“课题”。为此,我于2012年3月对某某小学部分学生、家长和老师进行了一个月的调查,希望能从调查数据中得到启示,进而为如何引导小学生正确上网情况提供依据。
一、调查对象:某某小学三年级至六年级学生 及部分教师和家长。
二、调查方法:访谈法、问卷法。 三、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对学生进行调查访问
1、你喜欢上网吗?在什么地方上网?
调查结果显示:50%的学生表示喜欢上网,上网地方大都在网吧,有的在家里上网。25%的学生表示无所谓喜欢不喜欢,反正家庭经济条件还不宽裕,买不起电脑,自己有零用钱时就到网吧上网,没有零用钱就不上网。只有18%的学生不喜欢上网。因为家长管教很严,认为自己还很小,等将来长大了需要时自然会上网。数据还显示,这个数据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逐步提高。还有少部分学生表示自己还不晓得上网是怎么一回事。
2、你上网的目的是什么?上网的时间长吗?
调查结果显示:49%的学生回答是聊天、交友、玩游戏。他们认为互联网有方便、快捷、灵活等多种优点,能给予他们极大的遨游空间。如:坐在家里即可浏览众多网上图书馆丰富的图书收藏;几秒钟内便可
收到相隔万里的来信,可以随时和同学沟通,可以向老师或父母讲出一些面对面不敢讲的话;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各地各种详细的、自己想知道的信息;可以自己独自一人或与他人共同进行网络游戏,以弥补现代家庭缺少玩伴和朋友的遗憾等等。但许多学生上网都没有明确的目的,上网后随意浏览,花在游戏类的网站上的时间占上网时间比例较大。26%的学生表示上网是学习更多的知识,他们认为互联网有强大的传播功能,从网上可学习信息处理方法,培养交流能力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这些学生在上网的时间段上有所控制。调查结果还显示:只有少部分学生表示上网没有什么目的,只是猎奇、玩玩而已,这些学生在上网时间上毫无节制,最易在网络中“迷失”。
(二)对老师进行访谈
1、据你了解,小学生上网对学生有益吗?
通过对老师的访谈可以看出:有50%的老师认为现在的生活条件逐年提高,有条件的话让孩子们多接触网络世界,拓宽视野,多学习一些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对小学生是有很大的益处的。35%的老师认为小学生年龄小,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很容易受网络中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沉迷网络游戏严重影响学业成绩,对学生没有益处。10%的老师认为上网是否对学生有益受到学生的自制能力、家庭的教育观念等的影响。还有少数老师认为学生上网是学生的自由,与老师无关。
2、面对小学生上网,你有什么建议?
调查结果显示:有30%的老师认为在允许小学生上网的同时,也应对小学生提出如下要求:(1)、小学生要想上网的前提条件是圆满完成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2)、小学生上网必须要在家长的督促下进行,同时家长要做好指导工作,防止学生浏览不健康的网页。20%的老师认为应正确引导学生选择上网内容,向学生推荐一些健康、文明、有益有趣的、适合少年儿童进入的网站,如“英语帮帮网”、“上海少儿信息港”、
“中国少年雏鹰网”等。还有15%的老师认为应纠正某些家庭不正当的教育观,多加强师生、家校之间的联系,正确引导小学生上网。少部分老师还提出要从学生身上找原因。
(三)对家长进行访谈
1、你如何控制孩子的上网时间?
调查结果显示:35%的家长表示在上网时间上进行宏观的控制,比如一个星期中规定上网时间不能超过两个小时,记录一个星期中的每一次上网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从总量上进行控制。30%的家长认为可以允许孩子在周末、双休日上网,同时还要告诉孩子长时间上网会极大损害身体健康,影响学业等。10%的家长认为孩子什么时间上网不要限制,要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还有少数的家长甚至还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有没有上网。
2、如果你的孩子有了网瘾,你会怎么做?
调查结果显示:28%的家长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改变就狠狠打一顿;30%的家长认为“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学生迷上网络是老师的责任,家长也没办法,家长自己又不会教;16%的家长表示自己也会上网做孩子的网友,利用一些心理学治疗知识引导孩子走出网络成瘾这个迷阵;还有少部分家长表示愿与学校老师沟通,共同探讨方法,通过说情讲理来引导孩子转移到有益身心健康的网络世界中。
四、调查得到的资料分析
这次调查使我们了解到小学生上网的一些真实情况,通过调查结果我总结出小学生迷上网络的几个原因:
1、 学生认为上网能学到新知识、交友聊天,能减轻学习压力,希望从网络游戏中寻求刺激。
2、 家长疏于管教加上经济条件较宽裕,小学生的零用钱多了,
随时都可以到网吧上网的条件充足。
3、 孩子阅历浅,是非辨别能力差,加上赌博、网吧等诱惑,使学生易坠入网瘾,从而引发一些危害社会的行为。 五、反思与建议
通过调查结果及总结出的原因,促使我们对家庭、学校、学生个体这三位一体的教育方式进行反思,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作为家长应给家里电脑装上具有屏蔽过滤功能的软件,以屏蔽过滤掉不适合学生接触和浏览的网站内容。
2、作为老师不要一味地阻止小学生上网,也不能放任不管,应多了解、关心小学生的上网情况,指导学生正确上网,以“导”代“禁”,为孩子们保驾护航。
3、加强家校、师生之间的联系,端正家长对子女的教育观念,与学校达成共识,帮助孩子们走出网瘾怪圈。
总之,正确引导学生上网是一项长期、艰难复杂的工作,找其根源,“对症下药”,有待家校正确的教育、社会风气的净化,使孩子们不会在网络中“迷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