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讯(记者 秦健)昨天,市教委召开防止和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工作会,整天让幼儿识字背诗做加减法的行为被“叫停”。同时,市教委要求,幼儿园用快乐的游戏、动听的故事、优美的音乐来吸引孩子,让孩子在快乐和充实中生活、成长。
现状:
学前教育“小学化”
市教委主任周旭介绍,去年以来,全市新建城乡幼儿园236所、改扩建126所,在园幼儿比2010年增加了13.4万人,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由2010年的70.9%提高到了73.5%。其中,不用交赞助费的普惠性幼儿园达到30%,全市还新增幼儿专任教师2841名。
“有的幼儿园分学科学习小学内容,开设写字、拼音、算术、英语等课程,还教授奥数、珠脑心算、诵经等,甚至提出‘认读1000个汉字、背诵60首古诗、熟练进行100以内加减运算’等教学目标。”周旭列举了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十种表现形式和八种危害(见表)。
他说,学前教育“小学化”,完全不尊重幼儿的身心特征,把幼儿当作小学孩子教,过早开发幼儿智力,会损害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孩子从学习之初就产生强烈的厌学情绪,影响孩子可持续发展,“费力不讨好”。
调查:
幼儿普遍学识字算术
昨日,记者就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随机采访了几位家长。家住江北黄泥塝的李女士告诉记者,儿子在上幼儿园中班,老师要教认字和数字6以内的加减法。渝北区的张女士说,女儿上大班了,幼儿园一直在教孩子学英语、背诗词,不但在学校要学,家庭作业也要完成。如果不完成的话,还有可能被罚站。“现在小孩子的童年被学业透支了。”张女士说。
不过,一些幼儿园对此也很无奈。南坪一家民办幼儿园园长告诉记者,有的幼儿家长,尤其是老年人,要求让幼儿学识字、学拼音、学数学,否则就转园。
幼儿园有了哪些“硬性”规定?家长看过来
不教拼音识字算术,幼儿园该如何实施保教?周旭表示,各幼儿园在保教的内容和形式上,以及保教条件上都有“硬性”规定。
幼儿园不统一购买教材
“幼儿学习不需要统一的教材。”周旭说,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主,仅以教材为载体的学习不符合幼儿学习特点与规律。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以各种名义向幼儿园推销幼儿教材和教辅材料,幼儿园更不得要求家长统一购买各种幼儿教材、读物和教辅材料。在内容上,各幼儿园要科学制定保教计划,要均衡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大领域的教育内容,坚决去掉孩子不喜欢的、枯燥难懂的学习内容。
他同时表示,规范保教内容,将严格执行“五不准”规定:不准提前教授小学教育内容,不准以集中授课或变相集中授课的方式教拼音、汉字书写、笔算、珠脑心算等内容,不准以举办兴趣班、特长班和实验班为名进行各种提前学习和强化训练活动,不准开展违
背幼儿教育规律的教育实验,不准给幼儿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不准组织幼儿进行任何形式的测验、考试和竞赛活动。
幼儿每天户外活动上2小时
“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也是孩子的基本活动。”周旭说,在保教形式上,幼儿园要面向全体幼儿科学安排和组织幼儿一日生活活动、学习活动、游戏活动、运动活动,注重培养幼儿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周旭说,幼儿每天户外活动时间2小时以上,其中,户外体育活动时间1小时以上,游戏时间不少于1个半小时,两餐间隔时间不少于3个半小时,让孩子们享受快乐童年。
大班不超35人小班不超25人
要让孩子们在幼儿园能够真正快乐成长,幼儿园还要具备一定的保教条件。周旭说,目前存在于一些教育资源不足的农村和小学附设幼儿园的“大班额”严重影响保教质量。根据规定,幼儿园规模原则上不超过360人;3~4岁为小班,每班不超过25人;4~5岁为中班,不超过30人;5岁至入小学前为大班,不超过35人。今年秋季新入园班不得超额编班,已有的“大班额”2014年前要全部化解。
据介绍,我市将定期对幼儿园规范保育教育工作进行检查,并设立家长电话加强社会监督。市教委如发现存在“小学化”现象的幼儿园以及举办招生选拔考试的小学,一律不得参与评优、评先,幼儿园当年质量等级评定作降级处理。
幼儿园禁办“占坑班”
昨日,针对目前一些小学附设幼儿园违规办园行为,市教委主任周旭表示,今年将专门进行规范。
据介绍,目前全市有2877所小学附设了幼儿园,占全市小学总数的54.8%;在园幼儿24万,约占全市在园幼儿总数的四分之一。周旭说,小学附设幼儿园必须同时达到“四个条件”,即必须办成小班、中班、大班齐备的幼儿园,必须按照有关规定配备专业的园长和教师,必须有独立的合格的园舍和场地,必须实施独立的管理;支持区县将具备条件的小学附设幼儿园独立建制为公办幼儿园。在没有条件举办幼儿园的边远农村地区,小学举办附设学前班,必须报当地教委审批,市教委备案。
周旭同时表示,小学附设幼儿园要严格执行“五个严禁”的规定,即严禁举办各种形式的小学预科班(“占坑班”),严禁小学提前招收不足入学年龄的幼儿接受义务教育,严禁小学以未入本校附设幼儿园为由拒收本学区内的适龄儿童入学,严禁小学举办各种形式的考核、面试、测试等招生选拔考试,严禁小学附设幼儿园开展与小学入学挂钩的招生宣传。
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十种表现
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
十种表现
1分学科学习小学内容,甚至提出“认读1000个汉字、背诵60首古诗、熟练进行
100以内加减运算”等目标。
2小学附设学前班或附设幼儿园,没有独立的符合幼儿园标准的园舍场地,按小学生班额甚至超班额人数编班,前后座椅拥挤不堪。
3统一使用教材和教辅材料,满篇文字,很少图画,毫无趣味,就如小学教材一般,完全背离了幼儿认知规律。
4以办双语班、兴趣班、特长班等为名进行小学化教学,开展超越儿童发展阶段的强化训练活动。
5无户外幼儿活动场地或场地严重不足,不能满足幼儿探究、游戏、运动的需要。
6采用“粉笔+黑板”的小学教学模式,老师讲,幼儿听;老师问,幼儿答,进行填鸭式知识灌输。
7玩具、游戏材料、操作材料缺乏,无法开展幼儿游戏活动。
8不按规定年龄编大、中、小班,不根据幼儿年龄阶段组织相应活动,让幼儿提前进入学前班学习。
9不遵守幼儿园一日活动规范,按小学课表,上午3~4节课,下午2~3节课,按每节课40分钟上课。
10给幼儿布置写、读、算、背等家庭作业,进行文化知识考试,一些小学进行面试,按成绩高低录取入学。
学前教育“小学化”
八种危害
1违背幼儿天赋天性
2影响幼儿身体健康
3扭曲幼儿心理发展
4抹杀幼儿创造可能
5剥夺幼儿幸福生活
6影响教师发展
7偏离办园宗旨
8误导家庭教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