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区分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
一篇SCI论文,通常会有通讯作者、第一作者、第二作者等。第一作者和第二作者很好理解,但是对于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不少科研工作者会有所疑惑,究竟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有什么分别?下面我们就来谈谈这个问题。
一、从定义来说
1、通讯作者往往指课题的总负责人,承担课题的经费,设计,文章的书写和把关。他也是文章和研究材料的联系人。最重要的是,他担负着文章可靠性的责任。他要负责与编辑部的一切通信联系和接受读者的咨询等。实际上如果从知识产权上来说,研究成果算是通讯作者的。通讯作者的好处是能和外界建立更广泛的联系。
2、第一作者一般是本文工作中奉献最大的研究人员。此作者不仅有最多和最重要的图表 (即体力上的奉献),也是文章初稿的撰写人(即对本文的智力奉献)。
二、从条件来说
1、通讯作者
第一.是SCI论文的法定负责人。 一般情况下,SCI论文的通讯作者对这篇论文负有责任,包括学术责任和法律责任。因而, 通讯作者也是论文的主要受益人之一。 也可以这么说,论文的第一作者是这项科研成果的主要奉献者,而论文的通讯作者是这项成果的责任者和受益人。在这种情况下,要是这项研究成果涉及到专利, 那么这个专利是属于通讯作者或者单位。
第二.是项目的主要负责人。 通讯作者一般是科研项目的负责人。其主要奉献是提供研究经费,试验场所,实验室, 仪器设备等与实验相关的物质资源。
第三.是试验的指挥员。通讯作者的身份一般是导师,教授或者研究机构的项目负责人。他们也许不直接做具体的实验,但是,在整个试验阶段, 都会很关注试验的进程,提供指导性意见。
第四.可以是论文的任何作者。要是一篇论文有数个作者,通讯作者可以是他们中的任何一位。换句话说, 通讯作者可以是第一, 第二,第三,第四作者等。至于到底是第一,还是其他,主要看通讯作者在这项研究中真正起的作用和做出的奉献。要是他在整个实验中做到了关键的作用,那么他就理所当然地即可做第一作者,也可做通讯作者。
第五.有一个固定的通讯地址。 这里的意思是通讯作者一般是有一个办公室和实验室。从另一个角度说, 通常是导师, 教授或者研究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因为,论文发表后, 在社会上会引起反响, 必然会有通讯联系。要是没有固定的通讯地址, 这必然带来通讯方面的困难。比方说,一个学生可能经常要换地方,没有固定的住处,更没有自己的办公室和实验室(不属于学生的),这样的话,通讯交流很不方便。
要是一个人能够满足上面五条中的任何一条,就可成为通讯作者。当然,很明显,要是能满足两条以上,那就更好。要是五条都是,那是最好的了。
2、第一作者
第一必须是实验设计的主要参与者。 在一个科研项目立项后, 假设需要几个科研人员参与, 其中必定有一个主要的科技人员进行项目的具体设计, 包括试验用的各种材料,
时间进程表等具体细节。 在我读研究生的时候, 导师要我对植物致病疫霉族的有性孢子的萌芽条件和机理做有关研究。 导师只是提出一个研究方向,至于如何进行研究,他只是提醒我多找参考资料。我接到导师的研究课题,就找参考资料, 根据有关资料, 设计实验程序, 通知实验室的一位技术员购买各种试验用的试剂和设备。 在获得试验结果发表论文时, 我理所当然是第一作者。
第二必须是实验的主要执行者。在具体的实验过程中, 第一作者必须是整个实验的主要操作者, 这包括但不限于准备试验用的各种试剂和设备, 纪录各种数据, 绘制各种图表, 分析试验过程中获得的各种数据,和及时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第三必须是论文初稿的写作人。一般来说, 论文初稿的写作人必须是符合上面两条的人。这是因为只有实验设计者和主要操作者最清楚试验的具体内容,过程和意义, 因而,写出来的论文比较符合实际, 对数据的分析比较符合逻辑, 所以,论文读起来就可能比较顺利通畅, 逻辑性较强。在我和导师准备发表第一篇论文的时候, 当时我的英文表达能力还不好,但是,导师一定要我自己亲自写出论文的初稿。我在接到导师的指示后, 虽然英语写作水平很有限, 学习课程也很紧凑, 加上从来没有写过科技论文, 心里一点儿信心也没有,但是, 还是硬着头皮埋头写作。 从开始写作到完成初稿,几乎花去我两个月的时间。 导师只是在我的初稿上进行一些语言上的修改。 所以,我是第一作者。
不同于通讯作者,想要成为第一作者,科研工作者必须满足以上三个条件才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