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2021·云南中考真题) 读右面聚落景观图片,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聚落类型及判断理由正确的是( ) A.城市,这里人口密集 C.城市,这里建筑物高大密集 2.该聚落地处( ) A.雪峰连绵的高原 C.干旱缺水的荒漠 【答案】1.D 2.B
【解析】1.由图可以看出,图中所示的聚落房屋矮小且分散,交通不便利,面积宽广,说明这是乡村堕落,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聚落,故选D。
2.由图中图片可知,该聚落所示的地区地形不平坦,应该是在山区,房屋依山而建,不能看出是雪峰连绵,该地区植被茂盛,也不是平原,故选B。
(2021·四川泸州市·中考真题) 土掌房主要分布在我国滇中和滇东南干旱少雨的高山和河谷地带,以石为墙基,用土坯砌墙或用土筑墙,墙上架梁,梁上铺木板、木条或竹子,上面再铺一层土,经洒水抿捶,形成平台房顶,不漏雨水,多为平房,不开窗或二层开小窗,屋内设有火塘。全村房屋墙连墙,下一家的屋顶即为上一家的场院,层层而上,直达山顶。堪称民居建筑文化与建造技术发展史上的“活化石”。图是土掌房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B.地表崎岖的山区 D.一望无际的平原 B.乡村,这里有河流 D.乡村,这里以农业生产为主
- 1 -
3.土掌房反映了当地气温特点是( ) A.终年高温
B.冬冷夏热
C.终年寒冷
D.终年温和
4.土掌房以土石为建筑材料的主要原因是( ) A.工程量小
B.降低成本
C.就地取材
D.便于翻新
5.土掌房墙连墙,下一家的屋顶即为上一家的场院的主要目的是( ) A.节约土地
B.便于出行
C.加强联系
D.为了美观
【答案】3.B 4.C 5.A
【解析】3.土掌房墙厚窗小,屋内有火塘,墙厚窗小夏季防辐射,冬季保温,火塘是为了取暖。说明该地区冬冷夏热,故选B。
4.云南山多地广,无论是高山、河谷和平坝都有很厚的红土,红土资源十分丰富,而且带胶性,含沙量小,是十分适宜的建筑材料,土质细腻,方便易得,分布广,经济实用。所以根据题意选C。
5.读图可知,土掌房建在云南的河谷或是山区,山地多,平地少,所以这样建筑的目的是为了节约土地资源。故选A。
(2021·江西九江市·中考真题) 如图为世界某地气候资料图,茅草屋是当地典型的民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 2 -
7.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居民多为( ) A.黄种人
B.混血种人
C.黑种人
D.印第安人
8.以下中国商品,最有可能被列入该地进口清单的是( ) A.电风扇
B.羽绒服
C.咖啡
D.暖手宝
【答案】6.D 7.C 8.A
【解析】6.读图及材料可知,该地区全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属于热带草原气候,且该地区的典型民居是茅草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该地区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热带草原气候区,故选D。
7.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地区为撒哈拉以南非洲,该地区的居民以黑色人种为主,被称为“黑种人的故乡”。故选C。
8.该地区工业落后,且位于热带地区,因此不需要羽绒服、暖手宝,B、D项错误;该地区以出口农矿产品为主,咖啡产量高,且中国主要位于北温带,咖啡属于热带作物,C项错误;电风扇属于工业制成品,且当地的气候炎热,需要电风扇,因此最可能被列入该地进口清单,A项正确。故选A。
(2021·重庆中考真题) 2021年2月14日,有“中国最后的原始部落”之称的云南省翁丁老寨不幸遭遇火灾,百余户房子只剩几户未被烧毁。读翁丁老寨及传统民居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9.翁丁老寨( )
A.属于乡村聚落 B.属于城市聚落
C.建筑高楼林立
D.商业活动发达
10.当地自然环境与传统民居风格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寒潮多发——木质结构利于保暖 C.湿度较大——底层架空利于防潮
B.冬季降雪——屋顶陡峭便于排雪 D.光照不足——窗户较大便于采光
- 3 -
【答案】9.A 10.C
【解析】9.由题可知,翁丁老寨多为传统民居,房屋规模在百余户,规模较小,多为当地少数民族居住,多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所以符合乡村聚落的特点。A正确。故选A。
10.该地地处云南西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纬度低,北方冷空气不易到达,不易发生寒潮和降雪,AB错误。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湿度较大,底层架空地板远离地面,利于空气流通,利于防潮散热,C正确。 当地纬度低,光照较充足,窗户较大便于通风、散热,D错误。故选C。
(2021·江苏连云港市·中考真题) 干栏式民居俗称“吊脚楼”,大多是全木结构,其建筑造型为两层到三层,底层木柱支撑架空,楼上住人。图为某地干栏式民居。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该建筑景观可能位于( ) A.黄土高原 12.该地( ) A.降水充沛,地形崎岖 C.河流稀少,草原广布 【答案】11.D 12.A
【解析】11.由图可知,该地为山区,植被茂密,可能位于云贵高原,云贵高原地处我国南方,且地势崎岖,D正确;黄土高原地处北方,植被较稀疏,且特色民居为窑洞、地坑院等,A错误;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地形较平坦,民居没必要底层架空,BC错误。故选D。
12.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地为云贵高原,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沛,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A正确;黄土高原植被稀疏,千沟万壑,B错误;内蒙古高原河流稀少,草原广布,C错误;华北平原地处温带季风区,冬冷夏热,地形平坦,D错误。故选A。
(2021·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考真题)“骑楼”是一种近代商住建筑,建筑物底层沿街面后退且留出公共人行空间。由19世纪传入我国广东等华南地区。其主要功能之一是挡避风雨侵袭、炎阳照射,营造凉爽环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B.植被稀疏,千沟万整 D.冬冷夏热,地形平坦
B.内蒙古高原
C.华北平原
D.云贵高原
- 4 -
13.在我国骑楼挡避风雨侵袭、炎阳照射,营造凉爽环境的功能突出当地的气候特征是 A.夏季高温多雨 B.夏季高温干燥
C.终年高温干燥
D.终年高温多雨
14.目前,广东对具有一定历史的骑楼加以保护,其主要目的是 A.便于海外华侨回乡探亲 B.保护当地特色的建筑文化 C.节省当地的土地资源 D.缓解当地住房紧张问题 【答案】13.A 14.B
【解析】13.骑楼挡避风雨侵袭、炎阳照射,反映当地气温高,降水多,A正确、BC错误;骑楼主要分布在我国广东等华南地区,该区域为季风气候区,不是热带雨林气候区,D错误。故选A。
14.骑楼具有一定的历史,是广东的特色建筑,应该保护,B正确;保护骑楼与海外华侨回乡探亲是否方便关系不大,A错误;保护骑楼不能节省土地资源,C错误;与其他高层建筑相比,骑楼居住功能弱,保护骑楼不能缓解当地住房紧张问题,D错误。故选B。
15.(2021·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考真题)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22年2月4日至2月20日在北京市和河北省张家口市联合举行。为了更好地承办冬季奥运会,北京市、张家口市掀起了学习英语的热潮。其主要原因是
A.英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B.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 C.英语是联合国的唯一工作语言 D.英语的发源地是美国 【答案】B
【解析】由所学知识桥,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是世界上的主要语言,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AC错误B正确。英语最初是英国的民族语言,后来由于英国的殖民扩张和国际贸易等活动的扩展,英语的使用就越来越广,现在已成为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中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D错误。故选B。
(2021·湖南岳阳市·中考真题) 今年新年伊始,英国实施最高级别管控措施,以阻断迅速蔓延
- 5 -
的新冠病毒疫情。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6.图中各数码所代表的国家,表示英国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7.该国居民相互转告这条措施,大多使用( ) A.汉语
B.西班牙语
C.英语
D.法语
【答案】16.B 17.C
【解析】16.读图可知,①是挪威,②是英国,③是德国,④是法国,故选B。
17.英国居民主要使用英语,C项正确;使用汉语的居民主要分布在中国,使用西班牙语的居民主要分布在西班牙和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使用法语的居民主要分布在法国、比利时、瑞士等国家。故选C。
(2021·重庆中考真题) 碉房是藏族传统民居,其墙壁用毛石垒砌,开窗甚少,大多建在背风向阳的山坡地段。近年来,传统碉房数量急剧减少。下图示意我国青海省南部碉房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传统碉房开窗甚少的主要目的是( ) A.防风避寒
B.遮挡雨水
C.稳固墙体
D.阻挡沙暴
19.影响图示碉房分布形态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水源
B.气温 C.降水
- 6 -
D.地形
20.为保护传统建筑文化,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A.扩容改造,大量仿建 C.保留原貌,任其发展 【答案】18.A 19.D 20.B
【解析】18.由题可知碉房主要分布于青海地区,海拔高,气候严寒,大风日数多,碉房上开孔少,门窗洞较小可以防风避寒;该地无沙暴,无需稳固墙体。A正确。故选A。
19.由图可知,该碉房层次分明,依山而建。因为山地碉房多建设在险峻的山石上,地形因素导致其可利用的土地面积小,所以山地碉房占地面积较小,多向空中发展。A、B、C错误。故选D。
20.传统民居保护应当采取积极主动的适当方式,为保护传统建筑文化,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增强公众传统建筑保护意识;加强对传统建筑的精心修缮,日常维护维护;传统建筑保护与新城市建设并驾齐驱。选项A、C、D错误。故选B。
(2021·河北中考真题) 2020年9月22日,中国政府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1.中国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体现了中国是( ) A.技术水平最高的国家 C.工业水平最发达的国家
B.负责任的大国,努力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D.负责任的大国,努力解决全球水资源短缺 B.精心修缮,日常维护 D.全部拆除,原样重建
22.下列实现碳中和的措施,可行的是( )
①调整能源结枃 ②开发风能、水能、太阳能等零碳能源 ③加大能源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提高零碳能源占比 ④提高减碳零碳行为社会参与度 ⑤推动低碳领域的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和市场拓展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答案】21.B 22.D
【解析】21.由题意“中国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可知,碳中和是节能减排术语,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体现了中国大国的责任和担当,体现了我国努力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的努力。故选B。
22.由上题可知,碳中和目的是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调整能源结构,降低化石能源的使用,开发风能、水能、太阳能等零碳能源 ,加大能源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提高零碳能源占比 ,提高减碳零碳行为社会参与度,推动低碳领域的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和市场拓展等措施都有利于减少碳排放,从而有利于碳
- 7 -
中和的实现,①②③④⑤都对;故选D。
(2021·安徽中考真题) 2020年11月,包括中国在内的15国正式签署了互惠互利的RCEP(全称《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未来RCEP成员国之间将降低关税,开放市场,成员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将更加紧密。图为RCEP成员国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在RCEP成员国中,我国的优势出口产品有( ) A.乳肉产品
B.天然橡胶
C.木材纸浆
D.电信设备
24.RCEP成员国中,因与我国季节相反而使其农产品在我国市场具备较强竞争力的国家有( ) A.泰国、越南
B.日本、韩国
C.澳大利亚、新西兰 D.马来西亚、菲律宾
【答案】23.D 24.C
【解析】23.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地广人稀,草场面积大,是主要的乳肉产品出口国,故A错误;天然橡胶为热带作物,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我国热带面积小,天然橡胶产量低,需要大量进口,故B错误;东南亚地区森林覆盖率高,是主要的天然橡胶和木材纸浆的出口国,故C错误;我国的电信设备技术先进,具有优势地位,故D正确,故该题选D。
24.我国属于北半球,泰国、越南、日本、韩国 、马来西亚、菲律宾都属于北半球,和我国季节相同,澳大利亚、新西兰属于南半球,和我国季节相反,故该题选C。
(2021·重庆中考真题) 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分别由俄罗斯、美国、中国及欧盟研发。图示意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研发国家和地区的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 8 -
25.中国独立研发的卫星导航系统是( ) A.GPS
B.格洛纳斯
C.伽利略
D.北斗
26.卫星导航系统成功研发的关键因素是( ) A.交通
B.能源
C.科技
D.市场
27.不符合卫星导航地图特点的是( ) A.信息量小
B.便于更新
C.交互性强
D.定位精准
【答案】25.D 26.C 27.A
【解析】25.中国独立研发的卫星导航系统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以下简称北斗系统)是中国着眼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建设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的国家重要时空基础设施。D正确,A是美国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作用类似于美国的GPS、欧洲的伽利略卫星定位系统和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ABC错误,故选D。
26.卫星导航系统成功研发的关键因素科技,卫星导航系统是非常复杂的高科技系统,必须有强大的技术力量才能研制成功,C正确。交通、能源、市场是辅助的要素,ABD错误,故选C。
27.北斗系统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北斗系统空间段采用三种轨道卫星组成的混合星座,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相比高轨卫星更多,抗遮挡能力强,尤其低纬度地区性能优势更为明显。二是北斗系统提供多个频点的导航信号,能够通过多频信号组合使用等方式提高服务精度。三是北斗系统创新融合了导航与通信能力,具备定位导航授时、星基增强、地基增强、精密单点定位、短报文通信和国际搜救等多种服务能力。 A错误,故选A。
二、综合题
28.(2021·河北中考真题)光辉冀忆,知地究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我们的家乡河北是一片有着光荣历史的土地。在抗日战争时期,这里的军民使用地道战抗击日军,使原本无坚可守的冀中平原成为重要作战区域;英勇的雁翎队隐蔽在芦苇丛中,伏击敌人包运船。解放战争时期,党中央在西柏坡成立指挥所,指挥了著名的三大战役。图为河北简图。
- 9 -
(1)请用因地制宜原则,结合图,将下列图片与其发生的地点连线。并任选一组,说明在当地开展这样斗..争的有利自然条件。
有利自然条件:________。
(2)结合上图,从地形、河流等方面说明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建立指挥所的有利自然条件。
地形为________ 便于隐蔽 西柏坡 宽阔河谷地区 水源:________ (3)以毛主席故居为例,分析西柏坡房屋的建筑特点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土壤:________ 粮食:________ 农村指挥所
- 10 -
民居特点与自然环境关系:________。
【答案】(1)A-② B-① 冉庄:地形平坦,土层深厚,直立性好,地下隐蔽性强/白洋淀;有大面积水域,芦苇丛生,利用芦苇做掩护,隐蔽性好(任选其一,答案合情合理即可) (2)低山丘陵 肥沃 充足 丰裕
(3)用黄土做主要建材,便于就地取材;当地降水较少,房屋为平顶,还有利于晾晒谷物;窗小,便于冬季防寒(任选其二,或答案合情合理即可) 【详解】
(1)A对应②, B对应①;由图可知冉庄位于太行山脉的东侧,属于平原地区,地形平坦,黄土层深厚,黄土的直立性强,利于挖地下通道进行隐蔽。白洋淀属于湖泊水域,芦苇丛生,利用芦苇做掩护,隐蔽性好。
(2)自然条件主要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由图可知,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建立指挥所的有利自然条件主要有西柏坡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形起伏适当,便于隐蔽;且靠近河流,位于宽阔河谷地区,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有利于农业生产,粮食作物的种植,粮食充裕。
(3)由图可知,毛主席故居是以黄土做主要建材,主要是便于就地取材;另外房屋为平顶,主要是因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当地降水较少,且平顶的房顶也有利于晾晒谷物,当地冬季气温较低,寒冷的冬季风风力大,小,便于冬季防寒。
29.(2021·山东潍坊市·中考真题)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中缅两国合作,在缅甸皎漂市建设一座总投资23亿美元的大型工业园。缅方希望依托该工业园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
中缅原油管道的起点在皎漂市的马德岛港,沿途穿过众多山脉、河流、高原等,终点到我国重庆市,是我国从西亚进口石油,避开马六甲海峡的又一个运输通道。左图示意中缅原油管道走向,右图示意西亚石油东线运输路线。
- 11 -
(1)说出我国从西亚进口石油,通过中缅原油管道运输与通过马六甲海峡海运相比较具有的优点。____。 (2)简析地形对中缅原油管道工程建设产生的不利影响。____。
(3)中缅双方共建皎漂工业园,该合作被称为____。简要说明在合作过程中,中缅双方各自的优势条件。____。
【答案】缩短了运输距离;减轻了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实现石油进口途径多元化; 沿线地区穿越众多河流和山脉,地表崎岖,地质复杂;沿线断裂带密布,地震活动频繁;雨季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加大了工程建设的难度,增大了铺设成本; “南南合作” 缅甸资源丰富、劳动力较多,中国技术较发达,资金丰富等。 【解析】
(1)我国从西亚进口石油,通过中缅原油管道运输可以缩短运输距离、减轻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实现石油进口途径多元化。
(2)中缅原油管道沿线地区穿越众多河流和山脉,地表崎岖,地质复杂,施工难度大;沿线断裂带密布,地震活动频繁,技术要求高;雨季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加大了工程建设的难度,增大了铺设成本。 (3)中国和缅甸都属于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被称为“南南合作”。当今世界,全球资源和能源的分布不平衡,各国的资金、技术、市场条件也不一样,每个国家在发展经济中存在一定的优势,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缅甸资源丰富、劳动力较多,中国技术较发达,资金丰富。
- 12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