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桑叶茶的开发和利用

浅谈桑叶茶的开发和利用

来源:筏尚旅游网
上海农业科技 201O—l 浅谈桑叶茶的开发和利用 顾雪芳张桂芳朱兴淦(江苏省苏州市昊中区横泾农林服务中心215128) 王大兴朱风根(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通安镇农林服务中心) 叶国平朱丹黄争鸣 顾雪英 王楚华胡惠根(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农林局) 摘 要:桑叶茶对人的多种疾病具有保健疗效作用,是一项增加农民收益、帮助农民致富的行之有效的途径。 笔者介绍了桑叶茶的作用,采摘与加工、经济价值等,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桑叶茶;作用;采摘与加工;经济价值 桑叶茶是将新鲜的桑树嫩叶采摘后,经清洗、晾干、切 消灭,生态条件优越,基本无害虫侵袭,几乎不打农药,因 碎、烘烤加工制成的新颖茶产品,含有l7种氨基酸和多种丰 此桑树长势兴旺,生产的桑叶基本上不受污染,十分有利于 富的营养物质,服用后对人的多种疾病具有保健疗效作用。 饲养桑蚕和桑叶生产。 在发展养蚕业的同时,开发桑叶茶生产是增加农民收益、帮 2.2桑叶茶的采摘桑叶的采摘好坏直接影响到桑叶茶的 助农民致富的一项行之有效的途径。 质量和品质。 1桑叶茶的作用 2.2.1春季采叶。(1)片叶采集:当桑叶展叶5~6叶、进 桑叶茶中含有粗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醚的浸出物、无 入同化期时,叶片的光合速率提高,叶绿素大量增加,叶面 机物及其他成分,仅粗蛋白质中就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l5 积迅速扩大,叶片嫩度高。因此春季采叶期为发芽后1个月 种为人体必需氨基酸,与普通茶叶相比,桑叶中不含茶氨胶、 内,尤以发芽后20d内更好。具体时期为4月下旬。(2)芽 谷氨酰胺;碳水化合物中主要是糖类果胶和粗纤维;无机物 叶采集:以桑芽鹊121期到开放半叶时(约芽叶在1.66~ 主要有钾、钙、硅等,其他成分中主要有维生素及其衍生物 3.33cm时)为最好,约在3月底4月初。采集时间早,桑芽 有机酸和色素等。 质量好;采集时间迟,桑芽产量高,但品质差。养蚕户的桑 1.1 保健作用 桑叶茶为绿色食品,以其独特的风味、低 树摘蕊制茶时间在5月上旬。 廉的价格和良好的保健功能而深受广大用户欢迎。人们饮 2.2.2秋叶采摘。在10~l2月,霜降后的桑叶中具有相当 用桑叶茶时感到味苦、甘寒,对人体可起到强身保健的作 高的营养价值,其可溶性固形物多,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含 用。特别在辐射条件下的工作者,长期饮用桑叶茶,有一定 量丰富,单宁少,具有一定量的茶碱类似物,做出的茶叶色 消除辐射的作用,并且不会产生因兴奋而失眠的副作用。在 泽好、味香,更符合人体生理的需求。因此,秋叶采摘一般 日本,口味良好的桑叶茶被誉为“长寿茶”,深受中老年人 在10月上旬、晚秋蚕用叶结束时,以枝条第2叶位以上的芽 的喜爱。 叶制桑芽茶,第5~6叶位以上的健全叶制片叶茶;偏老叶供 1.2疗效功能将桑叶茶汁煎代茗,能止消渴;煎浓汁服, 制袋泡茶。 能除脚气、水肿、利大小肠,嫩叶煎酒治一切风病;鸡桑煮 2.2.3一天中采茶时间的确定。春秋期采叶,以每天日出 汁熬膏服,可去风及宿血,治劳热咳嗽,明目长发。现代医 时采叶为最好。因为全氮(粗蛋白质)和蛋白质氮(纯蛋白 学已表明:桑叶具有驱散风热、清肝明目等功能。另外,近 质)在日出时含量最高,所以春秋期采叶以在每天上午5~ 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检测仪器的先进,生化界和医学界 8时为宜。 对蚕桑提取物进行了研究,已清楚发现蚕桑中具有降血糖成 2.2.4选采方法。除蚕期结束后,利用部分偏老叶制袋泡 分,该成分具有较好的降血糖作用,野生桑树中该成分含量 茶外,春秋期均应选采枝条梢端嫩绿叶与芽叶。每枝条采l~ 高于栽培桑树中的含量。 2叶,采叶时去除叶柄,老叶、嫩叶分开。如遇雨天,则雨 2桑叶茶的生产 停叶干后再采;如久旱无雨,应用清水喷洒,除去灰尘后采 2.1 建立无公害桑茶叶基地苏州市藏书、胥口、光福等 摘,或采后用清水漂洗,室内晾干后待用。采集叶要求完整 镇,山峰怀抱,山体四周有坡地、平原,适宜大面积栽桑养 无裂口,叶质要求柔嫩一致,不混带劣质老叶,采摘叶贮放 蚕。苏州的养蚕具有丰富的经验、悠久的历史,随着养蚕业 在阴凉处,不宜堆积过厚,防发热变质。采集叶要求当日采 发展,更要求无污染、无公害桑叶。据省内蚕叶专家鉴定,苏 摘当日制茶,以确保茶叶质量 州市吴中区建立的无公害桑叶基地,以高山作屏障,自然植 2.3 桑叶茶的加工工艺 为确保桑鲜芽叶、片叶的有效成 被丰富,迁飞类害虫不易进入;且本地害虫被树木上的天敌 分,保持原有的芽、叶形态,选择珠茶加工是最佳方案。珠 茶为炒青绿茶,外形浑圆,宛如珍珠而得名。 收稿日期:2009—07—22 2.3.1 桑珠茶标准。桑珠茶采摘为一芽带半叶(1.67~ 一l 25— 上海农业科技 3.33cm)和整张叶子。成品茶外形颗粒细小紧密、匀净呈墨 2010一l 果胶等物质,揉捻时容易成条,能保持良好的色泽和香气; 老叶中含有较多的淀粉和糖,杀青叶应不经摊晾趁热揉,有 利于淀粉糊化,增加粘绸度,在热的作用下,纤维素软化,有 利于成条;对中等嫩的桑叶,采用温揉,杀青叶稍经摊踪,在 叶片还有一定温度时揉捻,以兼顾外形和内质,鲜叶揉捻时 间一般为l0~l5rain。 绿色,干闻时香气蕴似桂花香,冲泡后青稞香,叶色呈固有 的鲜绿色,茶汤嫩绿,回味甘甜,口感较好。 2.3.2鲜叶堆放。主要工序是萎凋,萎凋是指采摘的鲜 嫩叶,经过一段时间的阴晾使鲜叶失水。经4~5h萎凋,使 叶内酶系反应方向趋于水分解,可溶性蛋白、氨基酸数量 增加,有利于桑叶鲜爽和香味的形成。尤其是大量可溶性 单、双糖的积累,有利于桑茶香甜滋味的形成,而果胶分 2.3.5焙炒干燥。少量制作时用铁锅烘焙,批量生产时 用烘干机烘焙。用铁锅炒时先用大火不断将叶翻动,待水 解成的水溶性果胶和果胶酸的粘性,有利于桑芽、叶形成 紧结条索状。经过萎凋,叶片柔软,韧性增强,便于造形, 此外,还可消除青草味。萎凋方法:将桑叶薄摊在蚕匾上 或芦帘上,在室内搁放一定时间即可,如在室外摊放,则 要在阴凉处进行。 2.3.3杀青。是去除青涩气的重要环节,过生、过熟都不好。 在制茶过程中使用名茶杀青机杀青,温度不低于120 ̄c,以桑 分蒸发至大半干时改用小火使水分进一步蒸发,使之均匀 一致。到桑叶趋于干燥时再用大火并急速翻动,使桑叶受 热均匀、体积缩小、外形固定(小球形),达到成茶要求的 干燥标准,即含水量在6%~7%以下,散发青草气味,激 化并保留芳香物质,获得颗粒桑叶茶特有的甘香。操作时 应密切注意手捻、眼看、鼻闻、口尝,要求达到手捻发脆, 眼看叶脉呈蟹青色,鼻闻有特殊香气,口尝咀嚼辨味适当, 宜偏墨绿不偏生。 叶边缘翻卷为适中。杀青的目的是利用高温制止多酶类化合 物的酶促氧化,除去青臭味,发出茶香味。通过杀青蒸发部分 水分,使叶质柔软,便于捻成茶。利用杀青机高温杀青,温度 2.3.6分装。制成的桑叶茶,经摊晾后再过筛,筛面为颗 粒茶,筛底为片、末茶,须分开包装,包装内袋用银色避光 袋,外套用彩印商标筒(袋)。 3桑绿茶的经济价值 可以先高后低,先闷后抛,老叶嫩杀,嫩叶老杀。杀青要求桑 叶蒸发水分达60%~64%,叶色由鲜绿变为暗绿,表面光泽消 失,略有青香,手握叶质柔软,紧握成团,折而不断。 2.3.4揉搓。目的是使萎凋桑叶经过揉搓形成颗粒,并增 桑绿茶的生产,在不影响养蚕用叶的前提下,春秋两季 均可采摘,约50kg/667m 。每100kg桑叶可制桑绿茶22.5~ 进色香味浓度,使桑叶茶易冲泡,又耐冲泡。揉搓一般可采 用揉搓机揉捻加压,掌握轻、重、轻的原则。嫩叶采用冷揉, 25kg,每kg售价6O元,每667m 桑园可产生经济效益1500 元左右。全区桑树面积1 83.67hm ,年可产生桑绿茶效益 4l3.25万元,收入十分可观。 即杀青叶摊晾至室温再揉,因为嫩叶纤维含量低,有较多的 (上接笫124页) 土面处咬断全株,一般在夜间活动。防治方法:用毒饵诱杀 成虫,或用敌百虫粉剂拌嫩草或菜叶作毒饵,于傍晚撤地面 及苗株的四周诱杀幼虫。(3)叶螨。种类较多,早期在叶片 上吮吸菊株的液汁,后期使叶片卷曲枯黄。防治方法:冬季 至9月中下旬停止喷施。 6疏蕾 菊花的每个腋芽在经过秋天的短日照后都会分化成花 蕾,为保证每株案头菊的商品性,必须对多余的花蕾进行疏 除。一般在花蕾蕾径为3ram左右时疏除最好,在每天下午逐 株逐叶自下而上进行,暂留两个顶蕾,以防不测,至近开花 时再摘除其中一个较小的花蕾。 7病虫害防治 7.1 病害防治技术菊花的病害由真菌、细菌、病毒等引 清洁田周,铲除杂草,早防早洽,连续用药,并交替使用杀 螨剂,如涕灭威、二嗪磷等。(4)粉虱。粉虱体小,体与翅 均被蜡粉。若虫自2龄起,固定在寄主上不动。粉虱种类很 多,危害菊花的主要是自粉虱。白粉虱是外来入侵物种,因 此在防治上,既要加强检疫,又要及时清除杂草、虫源,并 保护利用好天敌;药剂防治应根据当地农资和农药销售部门 的意见和病虫情报,做好扑杀工作。(5)负蝗。危害菊花的 负蝗以短额负蝗为主,以啃食叶片和花瓣进行危害。可在发 生季节的清晨,负蝗较为迟钝的时候进行捕捉,并以触杀和 起,同类病原引起的病害常有相似的症状,因此可采取较一 致的防治措施。常见的病害有褐斑病、白粉病及根腐病等,这 几种病害的病原主要是真菌,皆因土壤湿度太大、排水及通 风透光不良所致,故宜选在生态条件良好处栽培,需注意排 涝,清除病株、病叶,烧毁残根,盆土宜用80倍液 消毒,生长期间用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等l000倍液交替喷雾 防治,可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胃毒药剂加以防治。(6)夜蛾。夜蛾类害虫较多,主要属于 鳞翅目夜蛾科昆虫,以幼虫取食危害,一般取食叶片和花瓣。 在防治上,要做好成虫的诱杀工作,减少产卵量和幼虫基数, 同时有效利用天敌,也可通过市售农药进行药剂防治。(7) 7.2 虫害防治技术菊花的虫害主要有:(1)蚜虫。种类 潜叶蝇。主要取食叶片的叶肉,留下上下表皮,在叶片上形 成一条条弯曲且长短不一的乳白色“隧道”,影响外观和植株 生长。毒死蜱、抑太保、锐劲特等农药均可起到较好的防治 效果。 较多,并易产生抗药性,因此在防治时,应注意交替使用农 药,目前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有艾美乐、锐劲特等,应根据 说明书进行用药。(2)地老虎。以幼虫危害植株幼苗,从近 一126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