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它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智育、体育、美育等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密切协调,对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和学校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当前,中职德育教育出现了不少的问题,部分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识不清,部分学生的道德价值观不够正确,对集体主义、奉献的价值观等的认识依然存在问题,一些中职学生的公德意识比较缺失。部分学生消极对待校园生活,对自己的学习状况不太满意,做法比较消极。部分学生处理麻烦或矛盾的方式不当,或闷在心里,或通过吸烟、喝酒甚至暴力的方式来发泄,反传统性和非常规性尤为明显,有的因此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现就中职教育德育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措施谈一下我的思考。
1 当前中职教育德育出现问题的原因
(1)德育的首要地位尚未真正落到实处。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而能否全面发展,素质能否全面提高,关键在于人的思想道德如何。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高度重视德育工作,用德育工作统领素质教育的全局,必须坚持德育首位。但在实际工作中德育的首要地位尚未真正落到实处:一些中等职业学校的领导和教师抓德育工作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工作中可要可不要;有些学校存在“两轻”、“两重”的情况,即轻德育重智育,重技能培养轻教会学生做人;不少学校不能严格执行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的意见》,德育课课时难以得到保证。
(2)德育专职队伍人数少,素质偏低。从我们掌握的情况看,学校负责德育的职能部门——政教处工作人员一般不超过3人,团队负责人也多是兼职。有的学校所配工作人员是在教学上不胜任的人员,素质不高,不能胜任德育工作,学校的上级主管部门有些也缺少负责德育的专门科室和人员。德育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与德育队伍力量小形成了矛盾。
(3)德育研究有待加强。德育工作是改造人的工作,是塑造人的心灵的工作,可以说是最难做的工作。许多同行都谈到,虽然现在有了《德育工作规程》、《德育工作大纲》,中央也数次颁布有关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意见》可以供我们遵循,但
是实际工作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探索,如德育的内容、德育的途径和方法、各阶段的目标、德育的评价等。现在搞政教的,很大部分精力用于抓纪律、卫生,处理违纪学生,治标多,治本少,解决深层次的思想问题少,德育活动系统性不够。德育科研风气不浓,教师中搞教学研究的多,搞德育研究的少。
(4)是德育工作制度尚不健全,条件有待改善。部分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制度还不健全,即使制定了德育工作制度,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另外,德育评价与学校的办学水平、教师的工作业绩、学生的就业升学相脱钩,缺乏激励、制约作用。学校德育经费普遍不足,德育设备、设施短缺或陈旧,难以适应德育工作的实际需要。
2 加强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几点建议
(1)以制度基础,加强制度保障。学校坚持把制度建设与教育宣传相结合,确保教育宣传深入人心;坚持把制度建设和考核评估相结合,确保考核评估客观公正;坚持把制度建设和奖励惩处相结合,确保奖励惩处深得人心;坚持把制度建设和民主监督相结合,确保监督更加有力;坚持把制度建设和档案管理相结合,确保管理科学规范;坚持把制度建设和经费保障相结合,确保制度建设能够展的开,走得远。
(2)根据中职学生的专业特色,以专业社会实践为契机,深化职业道德教育。在职业教育的各门课程中必须渗透德育内容已是各个中职学校的普遍要求,必须把政治课的内容结合到教学实际和工作实际中,把政治课堂中学生感觉枯燥不容易接受的思想变为与职业要求互补。
(3)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和实训实习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主导作用。要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教职成[2008]6号),及时转发教育部文件,组织制订新课改的实施规划,搞好第三轮德育课课程改革的教师培训工作,确保新课改方案在今年秋季开始全面实施。发挥其他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教学的思想道德教育功能。各学科教师都要认真落实本学科的思想道德教育任务要求,结合各学科特点,寓思想道德教育于各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力求做到“人人是教师,节节有德育”,教师要真正成为指点人生的导师。中职学校的老师不能用普通高中学校老师的眼光来看待学生。那种学习好就是好学生的传统思路不行。中职生可能数学不及格,可能26个字母没学会,
在小学、初中学了那么多年了都没学会,跑到中职学校来,两年就能学会了吗?所以,中职学校的老师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海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调整教学观、人才观。不是说上了初中上高中,上了高中上大学,上了大学上研究生,才是人才,三百六十行里照样能成才。
(5)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活动中,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德育应是快乐的,为什么现在的学生上德育课不快乐呢。主要是现在的德育一是灌输、一是管理。当然必要的管理和灌输是需要的,但是只有灌输和管理,实效就不可能高,必须得有一个学生参与、感悟、实践的过程,这个实践感悟的过程必须得让学生感到德育亲切、可信、有用、愉快。让学生感到快乐的德育,实效才能高。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主题活动、“五四”青年节纪念系列活动、庆祝国庆系列活动、12·9纪念日活动、“爱祖国、讲奉献”主题团日活动,向“希望工程、灾区”献爱心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可以丰富和积累学生的情绪体验,从而逐步内化为稳定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情感。
学生德育工作是中等职业学校一个教学研究的大课题和一项系统工程,作为德育教育者应坚持与时俱进的步伐,以智慧的眼光探讨不同阶段的德育教育工作,结合社会需求、经济发展及学生个性发展特点,大胆创新、探索、总结,实行合理性的措施,培养德才兼备、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只有这样,德育教育才能春风化雨,育人成才显神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