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简单的图形与数字的变化规律
课题 简单的图形与数字的变化规律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操作、猜测和推理等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图形与数字的排列规律,能够根据图形的排列规律找出数字的排列规律。 2.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教学目标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探究等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发现图形与数字规律的过程,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初步认识图形与数字的排列规律,能够根据图形的排列规律找出数字的排列规律。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推理能力。 课件、小棒、各种图形。 1课时 一、复习旧知。 ΔΟΔΟΔΟΔ(ΔΟ) ★☆★☆★☆(☆★)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教材第86页例2情境图。 出示第(1)题图。 师:碗的个数排列有什么规律呢? 学生汇报:是按2个、3个、2个、3个……这样的规律摆放的。 出示第(2)题图。 师: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有什么规律?如果接下来摆一组应该怎么摆? 引导学生仔细看图,发现规律:每一部分都是有1只母鸡和3只小鸡组成的。 教师组织学生在横线上填出相应的数字。 2.用小棒摆图形,先摆一个正方形,再摆一个三角形。 □△□△□△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小棒根数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学生交流:4 3 4 3 4 3 ___ ___ 提问:接着填什么数?这列数字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组织学生相互交流,指名汇报。 3.摆图片。 新授课 教学过程 ■ □□ ■ □□ ■ □□ 提问:图形数量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1 2 2 2 1 2 ___ ___ 说一说:这列数字的变化有什么规律?接着应填什么数? 4.小结。 数学与图形是相对应的,有什么样的图形变化规律就有相应的数字变化规律。 三、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86 页“做一做”。 让学生自己填上一种最满意的规律,可以让别的同学顺着规律往下面画一组。 2.完成教材第页“练习二十”第2题。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在上节课图形的规律基础上加入了数字,要根据图形的排列规律来发现数字的排列规律,可先找出图形的排列规律,再找出数字的排列规律。 简单的图形与数字的变化规律 教学板书 本节课主要是结合图形的变化规律来研究数字的变化规律,而图形的变化规律前面已经学过,复习旧知是为学习数字的排列规律奠定基础。我让学生自己用小棒摆图形,找出图形的排列规律后,再引出摆每个图形用小棒的根数,然后结合图形的排列规律,认识和理解数的排列规律,这样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让学生先观察图形的排列规律,教学反思 再思考数的排列规律,一是使学生避免了找数的规律时的盲目性,二是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 教师点评和总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