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6考研:“专硕”火了也要多一份冷思考

2016考研:“专硕”火了也要多一份冷思考

来源:筏尚旅游网


2016考研:“专硕”火了也要多一份冷思考

2016考研你考虑好考专硕还是学硕了吗?如今专业硕士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据了解,2015年专硕的招生人数占总招生的44%,预计2020年将达到70%,专业硕士已然成为考研中的“香饽饽”。但是要提醒大家,不要因为专硕突然的火热就产生从众心理,应该分清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再理性选择。

●国家政策扶持让专硕不再“低人一等”

1、学费、补助、奖学金相同

我国原有研究生招生按经费来源分为国家计划、自筹经费和委托培养三类,全日制专硕研究生一直属于“自筹经费”之列,而且一些院校的专硕是没有奖学金和补助的。因而,“自费”、“无奖学金”似乎成了专业硕士“低人一等”的标签。但是从2014年起,全日制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一起纳入国家研究生经费投入与奖助学金机制。没有了“公费”一说,学硕和专硕实现了真正的平起平坐。

2、毕业后学历含金量相同

全日制专业硕士与学硕一样可以拿到学位证书和专业证书“两证”,然而在职专硕只能获得学位证书。但从2010年起,很多学校在职专业硕士也可以获得学历证和学位证“双证”。同时由于专业硕士的针对性和实践性强,再加上有些高校已经达到了专、学硕士1:1的招收比例,政府和学校的重视程度让专硕的含金量得到提升。

●不同教育形式要符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1、发展方向不同

学硕是搞学术研究,专硕是重视实践这是众所周知的。但是2016考研人仅仅知道这些是不够的。对于今后的发展,学硕研究生要在在校期间多注重实习和相关专业兼职。而专硕虽然实践性得到认可,但是如果今后打算考博的同学要认真考虑,专硕的考博周期时间短,很紧张,不可以直博也不可以提前攻博。因此明确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才是最重要的。

2、导师制度不同

因为大部分院校的专业硕士培养是两年时间,即一年在学校学习(主要是写论文),第二年就进行社会实习。因此在导师的配置上与学术的单一导师不同,其实行的是“双导师”管理制度:校内一个导师,校外一个导师(也就是实习单位带你的老师)。这样的形式有利也有弊。更多的是考察专硕研究生的自主自律意识,毕竟校外导师不会像校内导师一样的“全

第 1 页 共 1 页

日制教学”。

2016考研,只有分清学硕和专硕的区别,对其优缺点做到心中有数,才不会在考研新掀起的热潮中随波逐流。对于专硕热多一份冷思考,始终明确自己想要什么才能成为最后赢家。

第 2 页 共 2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