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优秀公开课教学实录
一堂“讨人喜欢”的说明文课
第一部分:品说明顺序
师:现在我们上课。今天学习布丰的《松鼠》。这是一篇科学小品文。
(师板书:科学小品文。“品”字画成三张笑脸)
师:我们这节课做两件事——
[投影]
• 品说明顺序
• 品说明语言
师:我们先做第一件事。我们有两个话题。
[投影展示]
话题一
第一段是个讨人喜欢的段落……
师:请先齐读第一自然段。
(生读: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
师:接下来的几段文字请大家自由大声诵读。边读边思考我们的第一个话题。你可以从各个角度去思考。
(生自由朗读)
师:现在开始发言。
生:这个段落明确地告诉了我们这篇文章的说明对象,很可爱。
生:这个段落的可爱在于点出了松鼠的特点。
生:这个段落是一个总起段。
生:这个段落表达了作者对小松鼠的喜欢,可爱极了。
生:这个段落的语言表达让人感觉亲切。
师:你的意思是说这个段落确定了这篇文章的语言表达风格是亲切的,对吗?
生:是这样的。
师:这个思考角度很独特。一般同学可想不到。你很了不起。还有其他的角度吗?
生:(沉默)
师:老师觉得“漂亮”、“驯良”、“乖巧”三个词语是并列的,如果自由换一下位置,可以吗?
生:不可以。这三个词语和下边的段落是呼应的。
师:能具体一点吗?
生:“漂亮”和第二段呼应。“驯良”和第三段呼应。“乖巧”好像和第四段、第五段呼应。所以不能换。
师:能够说出这一点的孩子特别了不起,因为有俯瞰全局的意识和本领。好,现在我们总结一下。
[投影展示]
第一段,概括了说明对象的特征
第一段,安排了各个段落的顺序
第一段,确定了说明内容的主次
第一段,奠定了作者感情的基调
第一段,暗示了文章的语言风格
……
(组织生读)
师:第一个话题咱们进行得很好。我们的第二个话题是——
[投影展示]
我们可以把全文变得更加讨人喜欢……
为了让文章更显得更加眉清目秀,请你在2、3、4、5段的末尾各创造一个句字,要求:
1、这个句子要对全段进行概括性说明。
2、要分别用上“漂亮”、“驯良”、“乖巧”三个词语。
3、要和前文自然衔接。
师:刚才很多同学找不到三个关键词和各个段落之间的联系,这是因为课文还不够讨人喜欢。我们可以把课文变得更讨人喜欢一些,让大家读起来更清楚明白。老师做个示范。比如在第四自然段的末尾,我可以这样加上一句总结句——
[投影展示]
• 每个见识了松鼠的“行走”,聆听了松鼠的叫声的人都会被它的乖巧吸引,
内心产生怜爱之情。
师:好,现在同学们开始活动,仔细读课文,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写出讨人喜欢的句子。
(生活动。读书。动笔。)
师:咱们先交流一下第二段如何?我看看大家是否需要帮助。请你来!
生: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
师:这个?概括的目标达到了,只是语言和第一段似乎重复了。还有,还要考虑和前文的衔接哟。
生:松鼠可真漂亮啊!
师:好,有进步!感情色彩浓厚,而且衔接也自然了。可以在表达上再丰富多彩一些,要有自己的创造。
生:松鼠颇有点儿亭亭玉立的姿态,实在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
师:好!好!几个要求均达到,这个句子非常讨人喜欢!
生:松鼠很像小动物中的小家碧玉,清秀可人,有一种独特的漂亮。
师:我很欣赏小家碧玉这样的比喻,很恰当,讨人喜欢。对,同学们,就这样写。再
试试。第二段和第四段都比较难,要真正读懂才写得出来。加油,攻克难点!
(生思考,活动,写作,交流)
师:好,再请展示你的创作。
生:我写的是第三段。松鼠特别驯良,讨人喜欢。
师:你很机智,知道在语言表达中和第一段遥相呼应。有一点点遗憾,就是还没有对本段的内容进行提炼呢!
生:它们从来不接近人的住宅,也不吃肉,特别驯良。
师:有进步。还差一点点。松鼠的这些特点和“驯良”的关系在哪里呢?如能揭示,则更加妙不可言。
生:(沉默)
师:我给大家一点儿帮助。第三段中有好几个含“不”的句子,请找出来,读一读,想一想,它们和“驯良”的关系。
生: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
生:在田野里,在平原地区,是找不到松鼠的。
生:它们从来不接近人的住宅,在平原地区,是找不到松鼠的。
生:它们虽然也捕捉鸟雀,却不是肉食动物。
师:好!看看注释,什么是“驯良”呢?
生:和顺善良。驯服善良。
师:想想其中的关联。布丰为啥用“驯良”这个词语形容松鼠这种动物呢?
生:我明白了。我这样写:松鼠从来不伤害人类,它是一种驯良的小动物。
生:松鼠总是有自己独立的生活空间和活动时间,它们和人类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害怕动物骚扰的人们很喜欢这种“不相往来”,称它为“驯良”。
(众笑)
师:漂亮!这就叫读懂了。不仅概括了,提炼了,呼应了,而且还引发了讨人喜欢的思考,并且有讨人喜欢的表达。赞一个!第五段也挺难的。谁来挑战一下。
生:小松鼠是高明的建筑师,乖巧得让人疼爱。
师:“建筑师”概括得好。
生:小松鼠为自己造家,“巧”得让人觉得它“乖”,好个“乖巧”!
师:这个同学用拆字的方法,很妙。“乖”有机灵的意思。小松鼠这个建筑师,机灵又巧妙,确实乖巧。好。这个活动我们进行到这儿。你想想,如果我们加上这些句子,课文
是不是变得更加眉清目秀讨人喜欢了呢?看看老师是这样写的,你可以借鉴。
[投影展示]
1段:总说: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
2段:松鼠的漂亮让人过目难忘,它是小动物中的小美女或者小帅哥。
3段:松鼠是最懂得和人保持距离的小动物,他的驯良就是它的善解人意。
4段:每个见识了松鼠的“行走”,聆听了松鼠的叫声的人都会被它的乖巧吸引,内心产生怜爱之情。
5段:小松鼠居然还是高明的建筑师,它的乖巧中有大智慧呢!
(生读)
师:我们总结一下刚才的学习——
[投影展示]
说明对象小松鼠
漂亮驯良又乖巧
先总后分巧呼应
浑然一体可仿效
(生读)
第二部分:品说明语言
师:下面我们进入第二板块的学习,聊聊这篇文章的语言。
[投影展示]
作者是用“讨人喜欢的语言”说明了松鼠的讨人喜欢……
师:我们用第二段为例。先请你大声自由地朗读,边读边想。然后自由发言。
[投影展示]
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玲珑的小面孔上,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身子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生读。自由思考)
师:请自由说说,这段文字的讨人喜欢的语言。
生:最讨人喜欢的是那帽缨形的尾巴,这个比喻和美丽。
生:我觉得最可爱的是第一句,用了拟人的手法。
生:“尾巴老是翘起来,翘到头上”,一个“翘”显得松鼠很精神,很可爱。
生:还有“竖着身子坐”也很滑稽,富有喜感。
生:我觉得最可爱的是“清秀”这个词语,让松鼠的清洁美丽历历在目。
……
师:好,第一感觉相当不错。我们再来梳理一下。好文字,要知其好,还有知其所以好。鉴赏好文字的角度很多,比如——我想请两个同学配合一下,读这段文字,一人读一个层次,该停的时候你就停,考考你们和文本的合作如何?
(二生读,停顿完全正确)
[投影展示]
理层次
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
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身子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
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
最不像四足兽了。
(生再读)
师:好文字一定是有清晰的层次的。请再看——
[投影展示]
看表达方式
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
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
(组织男女生配合读,分别读双竖线前后的文字)
师:发现了什么?内部的层次也很漂亮呢!
生:总分?
生:分总?
师:是分总。换个角度。前面是描写,后面是——
生:议论!
师:对,议论,充满赞叹的议论。多种表达方式的配合使用。
师:再看,好像看到了——
[投影展示]
把玩修辞
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
生:一个人!
师:漂亮的拟人,深情的拟人。再看,请寻找共同点——
[投影展示]
揣摩用词
清秀 矫健 轻快 敏捷
美丽 机警 漂亮 玲珑
生:褒义词!形容词!
师:再看,再找共同点——
[投影展示]
• 翘起来
• 躲在尾巴底下
• 竖着身子
• 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
生:动词。把小松鼠写得好可爱!
师:再看,再找共同点——
[投影展示]
非常敏捷
非常机警
格外漂亮
尾巴老是翘起来
常常直竖着身子
(组织生读,读好黑体字)
生:这些词语都表示强调,突出地表达出了小松鼠的特征,还有作者喜欢它们的感情。
师:大家透过文字再想想,如果作者布丰此时此刻正躲在某一个地方偷偷观察小松鼠,他脸上的表情会是怎么样的呢?
生:幸福的,喜悦的。
生:怜爱的,欣赏的。
生:他很陶醉,喜欢得不得了。
……
师:恭贺大家,你读懂了!这就叫做欣赏语言。来,做个总结——
[投影展示]
显微镜,看语言
理层次,层次明
说表达,表达丰
玩修辞,修辞美
赏用词,用词妙
悟情感,情感真
既准确,又生动
好喜欢,好享受
• ……
(组织生用欢快的节奏来读)
师:同学们,你们学得很好。但是,如果老师提升难度呢——
[投影展示]
文中有没有不讨人喜欢的语言?
师:最讨人喜欢的阅读是批判性的阅读。先想想,你觉得文中有没有不讨人喜欢的语言呢?
生:最后两句不讨人喜欢。
师:详细说说!
生:这篇文章全文都洋溢着对松鼠的喜欢,可是,最后两句却谈到了杀松鼠和吃松鼠,
血淋淋的。
师:我也有同感。这个地方作者可能是想补充说说松鼠的用途。但应该有更和谐的表达方式,大家可以下来帮作者想想,怎么表达最好。
师:老师觉得还可以让这篇文章的语言更讨人喜欢。比如,第五段,其中有一个句子如果换一个地方,这段文字会更完美。读读,想想。
(生默读,思考)
生:我觉得是中间的那句“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这个句子可以放在段尾。
师:为什么呢?
生:这是一个总结句,包含感情。其实这段讲的都是松鼠如何把自己的窝建得更加干净安全、暖和。“带着儿女住在里边”放在中间,就只概括了前两层,放在最后,就概括了全段。这样就是总分的段落层次关系了。
师:聪明!其实这位同学活学活用了第一板块关于说明顺序的知识呢!值得学习!好,这节课我们“品”得很深入,练习也很实在,现在想想——
[投影展示]
科学小品文是一种讨人喜欢的文体,你觉得它有些什么特点?
生:生动形象。
生:语言表达挺艺术。
生:情感浓烈。
生:不枯燥。
(师在板书中的三张笑脸中写上:科学、艺术、情感,完成“品”字形板书)
师:还有两分钟,再说说——
[投影展示]
• 这堂课最讨人喜欢的同学……
(生自由发言,表扬这堂课上表现突出的同学,在其乐融融中下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