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农超对接中超市方面问题的具体对策

农超对接中超市方面问题的具体对策

来源:筏尚旅游网
针对超市方面存在的问题的具体对策: 货源方面:

(一) 扩大货源,放低门槛,积极引导消费者对“农民直供”产品的消费。 超市一方面要加大“农民直供”产品的宣传力度,塑造其绿色、新鲜、无公害的品牌形象。对于本来利润不多,且需求价格弹性较大的当季农产品可以采取薄利多销甚至成本价销售的价格策略,吸引顾客,扩大销售量。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农民直供”产品进入超市。如武汉中百连锁仓储超市有限公司率先打破“行规”,宣布对全省名优农产品“零门槛”上柜,免收任何入场费,并承诺对省内特色农产品推行“现钱买现货„的经销模式,使更多的农产品有机会进入超市,消费者也能在超市接触更多农产品。农产品销售十分火爆,虽然少了入场费,但是销售量带来的利润增加足以弥补。

货源物流:

(二)加强农产品产地流通渠道建设

对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比较发达的地方,借鉴家乐福经验,积极寻找有一定规模的专业合作社并扶持其发展,通过合作社引导会员按照超市要求联合种植、采摘、加工、包装、配送并鼓励创建农产品品牌。对于尚不具备条件的地方,超市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农产品集货渠道。在产地合理规划建立配送中心,可以将配送中心设在农贸市场,也可设在种植大户比较密集且辐射效应比较强的地区。积极到田间地头收购农产品,变“坐商”为“行商”,同时鼓励农民运用自有交通工具将农产品送到配送中心。超市在配送中心分拣、加工、包装,不仅降低物流成本,而且可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武汉中百连锁仓储超市、山东家家悦超市通过在产地利用农村连锁店建立配送中心,发展双向流通,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

货源契约协议价格问题: (三)大力发展订单农业

订单农业的基础是规模。小农户式的生产不能实现规模化和标准化。超市开展订单农业要瞄准专业合作组织以及种养大户,并积极发挥其对周边小农户生产的示范和吸收作用,同时在合理引导土地流转的基础上扶持种养大户。签订订单时,

要通过计算机信息系统,对各类农产品的销售情况进行系统分析后按照市场需求和超市需要生成订单。要注意合理安排农产品种植计划,特别是品种之间的搭配以及早熟、中熟、晚熟的搭配以延长供货期。同时,制定种植、采摘、加工、包装等方面的规范操作标准。统一、规范订单的形式和内容,明确订购农产品的品种、规格、质量、数量、价格、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违约责任,特别是违约罚则(包括因不可抗力造成的不能履约的责任)等,形成比较明确的合同条款。在农产品种植过程中,超市派人或者与基层农技推广部门合作定期到田间地头开展培训,对生产、加工进行专业性指导。同时,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利用金融市场规避风险如通过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规避价格风险,利用农业保险规避意外风险等等。 政策:

(四)充分利用“菜篮子”工程的优惠政策

现阶段“菜篮子”工程的中心是优化结构、提高“菜篮子”产品质量和增加农民收入,围绕着这个中心,国家开展了一系列行动如“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三绿工程”(提倡绿色消费,培育绿色市场,开辟绿色通道)等,健全卫生质量安全检测体系,从场地到市场进行质量控制。这些措施正好使农产品符合超市经营的标准,为超市直接采购农产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目前,各地纷纷出台措施把“菜篮子”工程向纵深推进,如南京市政府出台《南京市菜篮子工程发展规划(2008—2012年)》。规划中指出要增加蔬菜基地和规模化养殖基地的建设、加快信息化平台建设等措施,为超市直接从产地采购提供了平台,超市要积极利用 。

(五)改革针对超市经营生鲜农产品的税费,为超市与农贸市场创造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如前所述,超市经营生鲜农产品要缴纳13%的销售税,与农贸市场的包税制相差太大。另外,超市收购农产品开具的“农产品收购发票”抵扣了当地的税收,一些地方不承认异地的农产品收购发票,甚至取消了该发票的开具权。这些都是需要改革的地方。

物流政策:

(六)进一步完善“绿色通道”建设,降低流通成本。目前,我国的“绿色通道”采用属地管理的模式,各自为政导致各地政府之间在费率、享受优惠政策的农产品种类等方面缺乏统一的标准,而且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很多地区的优惠政策只针对本地农产品运输车辆,对外省车辆不仅不提供优惠,反而随意拦车扣车。超市从产地采购农产品,大多数都要跨地区运输,这些问题的存在增加了超市从产地直接采购的成本。燃油税改革以后,燃油费用中涵盖了道路建设的部分,虽然政府出台措施撤销二级及以下公路收费站,但是大多数地区进展缓慢。因此,政府应加快撤销二级及以下公路收费站,同时扩大一级公路中“绿色通道”的范围,降低收费标准。制定全国统一的收费标准和享受优惠的农产品种类,对于超市长期从事鲜活农产品采购的车辆,可以核发“绿色通道通行证”,便于路面执法人员检查和优先放行。设立全国统一的路风投诉电话,严查随意查扣合法运输农产品的行为。同时加快农村公路网建设,将“绿色通道”通达到鲜活农产品生产基地,保证农村公路通畅,为超市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农产品流通过程中来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质检:

蔬菜水果在上架前供应商必须提供全套质检合格证明,然后在超市配送中心检验合格、卖场收货检测合格后才能正式进入卖场,卖场内质检人员也将不定时对商品进行多次检测。

制定了一整套质检体系,对超市员工进行专项培训,针对农产品类别,加强源头检查。

结算:

可由政府牵头建立一个超市、供应商和银行的三方系统,每一次交易完成后,超市开出“已收单”列入货款金额,合作社凭单据到相应的指定合作银行即可兑现,以解决“农超对接”中的结算问题。

存储:

建设大型配送(物流)中心,提高运输速度 建设大型仓储中心,延长农产品保鲜时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