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HSK六级阅读第三部分指导一
阅读第三部分做题提示:
审题——阅读——回归——联系语境——确认
1.逐一细读所给的五个选项内容,了解句意,明确每个选项的主语、谓语、宾语。
2.逐段阅读,获取段落的主要信息,遇到横线处时放慢阅读速度,重点阅读横线前后处的语句。
3.联系横线前后语境,注意前后句子主语的一致性,利用提示性的关键词,排除干扰,确定最终的正确答案。
4.把选项内容带入原文语段中,一边默读,一边理解,进行选项内容与阅读重点区域的信息对应性的确认。
题型一:叙述事类文本
一. 古代神话、故事类例题讲析:
例题一: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1) ,以躲避“年”
兽的伤害。
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2) 。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你家待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还是不放心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把家撇给老人,上山避难去了。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3) :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灯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4) ,“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窜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5) 。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的村子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A.一片匆忙恐慌景象
B.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
C.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
D.村村寨寨的人们都要扶老携幼逃往深山
E.院内突然传来“噼里啪啦”的炸响声
1—5题选( )( )( )( )( )
例题二:
三国时期,曹操率大军想要征服东吴,孙权、刘备联合抗曹。孙权手下有位大将叫周瑜,智勇双全,可是心胸狭窄,很妒忌诸葛亮(字孔明)的才干。因水中交战需要箭,周瑜要诸葛亮在十天内负责赶造十万支箭,哪知诸葛亮只要三天,还愿立下军令状,(1) 。周瑜想,三天不可能造出十万支箭,正好利用这个机会来除掉诸葛亮。于是他一方面叫军匠们不要把造箭的材料准备齐全,另一方面叫大臣鲁肃去探听诸葛亮的虚实。
鲁肃见了诸葛亮。诸葛亮说:“这件事要请你帮我的忙。希望你能借给我20只船,每只船上30个军士,船要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靶子,排在船两边。不过,(2) 。”鲁肃答应了,并按诸葛亮的要求把东西准备齐全。
两天过去了,不见诸葛亮有一点儿动静。到第三天四更的时候,诸葛亮秘密地请鲁肃一起到船上去,说是一起去取箭。鲁肃很纳闷儿。(3) 。那天江上大雾迷漫,对面都看不见人。当船靠近曹军水寨时,诸葛亮命船“一”字摆开,(4) 。曹
操以为对方来进攻,又因雾大怕中埋伏,就派六千名弓箭手朝江中放箭,雨点般的箭纷纷射在草靶子上。过了一会儿,诸葛亮又命船掉过头来,让另一面受箭。太阳出来了,雾要散了,( 5 ) 。这时船两边的草把子上密密麻麻地插满了箭,每只船上至少五六千支,总共超过了十万支。
鲁肃把借箭的经过告诉周瑜时,周瑜感叹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不如他啊!”
A.叫士兵擂鼓呐喊
B.完不成任务甘受处罚
C.诸葛亮令船赶紧往回开
D.这事千万不能让周瑜知道
E.诸葛亮吩咐士兵把船用绳索连起来向对岸开去
1—5题选( )( )( )( )( )
二.现代叙事类例题讲析:
例题一:
那个冬天的周末,艾伦和母亲遇见了狼---这种只有在童话故事里她才听到过的动物。在那次惊心动魄的战争后,(1) 。
那年艾伦8岁,同母亲住在阿拉斯加的一个叫伊莎诺丁的丘陵地区。母亲长着一副高大结实的身材和一双像男人一样打着厚茧的手,除了在这双手抚着她人睡时,(2) 。
那个周末下午放学后,艾伦因玩耍而忘了时间,直到母亲找遍了她所有能去的地方,最后在离学校不远的一座杂草垛里,才把艾伦同其他几个年龄稍大的小家伙揪了出来,这时艾伦才发现,原来天色已晚了。
伴着月光,艾伦牵着母亲的手走过一处处低矮的灌木丛,正当她们离家越来越近,已经可以看到家里的灯光的时候,一只母狼领着它的幼崽出现在她们眼前。
母亲拔出了砍刀,高高举过头顶。终于,母亲首先向母狼和狼崽发动了袭击,母狼躲过了母亲的砍刀,而狼崽却被孔武有力的母亲牢牢抓住了头部,难以动弹。正当母亲举刀准备抹向狼崽的脖子时,(3) 。
母狼猛地向艾伦扑了过来,小艾伦惊恐地大叫一声倒在地上,紧闭双眼,头脑里一片空白。那时艾伦可以感到母狼有力的前爪按在她的胸上和肩上,狼口喷出热热的腥味。
突然,奇迹发生了,母狼的口猛地离开了艾伦的颈窝。它没有向艾伦下口。艾伦慢慢睁开双眼,看到母狼用喷着绿火的眼睛紧盯着母亲和狼崽,母亲也用一种绝望的眼神盯着她和母狼。母亲手中的砍刀紧贴着狼崽的后颈,在砍刀露出的部分,(4) 。那是狼崽的血!这是一场动物与人的母性的较量,无论谁先动手,迎来的都将是失子的惨烈代价。
对峙足足持续了5分钟。终于,母狼放开了艾伦,原先高耸着的狼毛趴了下来,它一边大口大口喘气,一边用一种奇特的眼光看着母亲,母亲慢慢地撤了刀,把狼崽向远处一抛,马上把艾伦揽人怀中。母狼没有再次进攻,它长嚎一声,带着狼崽消失在丛林中。
母亲背着艾伦飞快地朝家里跑去,刚入家门,(5) ,她那打着老茧的手还死死地搂着背上的艾伦。
A.最可怕的一幕发生了
B.她便脚一软摔倒在地昏了过去
C.她对母亲的所有看法全然改写
D.艾伦很难认同母亲是一个纯粹的女人
E.有一条像墨线一样细细的东西缓慢流动着
1—5题选( )( )( )( )( )
例题二:
经过十几年的打拼,他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大型集团公司。为了进一步把事业做大,做强,后来公司又招聘了一批新员工, (1) 。
消息传来,新员工们不满意了。他们都是本科及以上的学历,不理解公司为什么把他们发配到那些子公司去。
信息反馈到他那里,他思索了一下,把新员工召集到了一起,问道:“我记得你们当中有一位是专修园林专业的,能不能出来回答我一个问题?”我就是那个学过园林专业的新员工,等我站起来后,他微笑着说:“请您给大家介绍一下,天牛幼虫在树木里取食时,
(2) ?”
我不假思索地说:“按照天牛幼虫行走的规律, (3) 。也就是说,如果一根树枝上有好几个虫眼,我们完全可以断定,这个天牛幼虫一定隐藏在最下方的一个虫眼里。”
这时,他把话接了过去:“说得非常好!大家想一想, (4) ?因为它要永远取食最新鲜的木质啊。这样羽化出来的天牛成虫,才是最棒的、最有活力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越是在高层就越容易破坏掉你们的创造力,而基层可以使你们不断地保持活力,成长为最棒、最有发展前途的员工……”
时间一年年地过去了。如今,我们那一批新员工 (5) 。
A.有很多人已占据了公司绝大部分的高层职位
B.天牛幼虫为什么要自上而下地行走
C.并打算把他们全部充实到各个子公司去
D.它应当是自上而下在树木的身体里穿行的
E.它的行走方向有什么特征
1—5题选( )( )( )( )( )
新HSK六级阅读第三部分指导二
阅读第三部分做题提示:
审题——阅读——回归——联系语境(最大失分点)——确认
1.逐一细读所给的五个选项内容,了解句意,明确每个选项的主语、谓语、宾语。
2.逐段阅读,获取段落的主要信息,遇到横线处时放慢阅读速度,重点阅读横线前后处的语句。
3.联系横线前后语境,注意前后句子主语的一致性,利用提示性的关键词,排除干扰,确定最终的正确答案。
4.把选项内容带入原文语段中,一边默读,一边理解,进行选项内容与阅读重点区域的信息对应性确认。
题型二:社会自然科学类文本
一. 社会自然科学类例题讲解
例题一:
许多动物本身就有“空调设备”。(1) ,难以散热,但它们都各怀“特技”。
以鳄鱼为例。在炎热的天气里,它们常常长时间地待在岸边,张大嘴巴,通过急促地一呼一吸,将热空气排出去。(2) 。
猴子要是感到太热了,它们就用自己潮湿的舌头,去舔自己两条毛茸茸的手臂。这种方法产生的作用,就像在它们的手臂上盖上两条凉爽的毛巾似的。
河马自有它们自己的防止太阳毒晒的方法。当它们不待在水里求凉,(3) ,它们就利用自己的“防晒霜”。原来它们的皮脂腺能够分泌出一种红色的载液。载液干燥后,像一块遮阳板一样,保护它们敏感的皮肤不受紫外线的伤害。海象则尽量钻进沙堆里,用它们的鳍把潮湿的沙子拨盖在自己的身上,借沙子来防晒和纳凉。
非洲和印度的鹤鸟驱热和纳凉的方法是:不时将清凉的水喷洒在自己身上,把泥浆涂在自己的脚上。松鼠身上常有极佳的“遮阳伞”,那就是它们的粗大的尾巴。它们将尾巴直竖起来,像一把伞一样遮住自己的身体,太阳光很难穿过它们浓密的尾毛,照射在它们的皮肤上。因此,是它们的尾巴,(4) 。
老鹰常常用自己的身子,小心翼翼地盖在它们的幼鸟身上,以此来保护它们的孩子不受太阳的毒晒。因为幼鸟身上只有细细的绒毛,(5) 。
兔子有自己的良好“空调器”,那就是它们那两只长长的、血液流畅的大耳朵。耳朵起着导热器的作用,不断地将兔子身上的热量排出体外,从而使兔子免受炎热之苦。
A.给它们带来一片阴凉
B.它们的皮肤上虽然没有汗腺
C.也不在泥沼里舒服地伸展四肢时
D.娇嫩的皮肤容易受到灼热的阳光的伤害
E.它们就是以这种手段来求得自身的凉爽的
1—5题选( )( )( )( )( )
例题二:
宽容是美德。古语云:“宰相肚里能行船,将军额头跑得马”,“海纳百川有容则大,山高万仞无欲则刚”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蔺相如三让廉颇是宽容,诸葛亮七纵孟获是宽容,鲍叔牙不计前嫌举荐孙叔敖更是宽容。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1) 。”台湾作家林清玄写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在深山中参禅的老和尚,有一天半夜里从茅厕中出来,见一个小偷从自己房中出来,便说:“你深夜来探望我,不能空手而归,送你这件袈裟路上御寒吧。”说着,就把自己的袈裟披在了小偷身上。第二天,他发现自己的衣服被叠得整整齐齐地放在院中,他高兴地说,他送给小偷一轮明月。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学会宽容。教师是人,学生也是人,(2)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允许他们有缺点和错误,承认学生间存在差异,关键是对这些差异和错误是狂轰滥炸呢,还是宽容引导?
宽容别人就是善待自己。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还要有一颗爱心。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自我教育,处罚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苏霍姆林斯基说:“(3) ” ,这句话让我们深思!
教师要学会换一种方式教育自己的学生,要学会宽容和理解,要学会善待学生的失误,允许他们犯错。(4) ,需要教师的耐心呵护和引导。“(5) ” ,一位教育家的话很值得我们品味。
法国著名诗人雨果认为:“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让我们都来锻造这种胸怀把,送给每一个学生一轮明月。
A. 教师的职业意味着他放弃了个体喜怒哀乐的权利,应使自己胸怀宽广
B.要懂得学生是成长中的尚不成熟的生命个体
C.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
D.多一个评价学生的角度就能多一批好学生
E.是人就有不完美的地方
1—5题选( )( )( )( )( )
例题三:第1-5题
牛奶是最古老的天然饮料之一。它因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钙等营养物质而受到人们的欢迎。最难得的是,牛奶是人体钙的最佳来源,而且钙磷比例非常适当,(1) 。但是牛奶也并非某些商家宣传的那样是“完美食品”。全脂牛奶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这对心血管健康比较不利。对多数人来说,每天喝一两杯牛奶,是一种很好的饮食习惯。但是对于那些高血脂、高胆固醇的人,(2) 。
豆浆是来自于大豆的产品,一方面,它和牛奶一样,也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另一方面,
豆浆中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不含有胆固醇,(3) 。目前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倾向于认为用豆浆代替牛奶是一种更健康的选择。不过大部分西方人无法接受豆浆强烈的豆味儿,(4) ,使豆浆在欧美市场上的推广困难重重。
总而言之,(5) 。牛奶的长处在于补钙,短处是不利于心血管、不利于减肥;而豆浆则正好相反,长处是有利于心血管、有利于减肥,短处是不含钙。
A.这有益于心血管健康
B.牛奶和豆浆,在补充蛋白质上作用相容
C.再加上豆浆比牛奶更难保存
D.喝牛奶不仅不利健康,反而是雪上加霜
E.十分有利于钙的吸收
1—5题选( )( )( )( )(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