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教材:
《正比例和反比例》诗人教版在第十二册数学中第二单元比例中的内容题学生学过比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着重使学生理解这正比例的意义。
教学重点:1.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掌握并判断证、反比例的方法。 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难点:正、反比列的正确判断。
二. 说教法:
1. 教学成正比例的量,首先力矩出血国的一些常见数量关系,引导学生进
一步来研究这些数量关系的一些特征。通过例1和例2的教学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共同规律,从而进一步概括出两种相联系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引出正比例的意义,说明什么叫正比例关系。在此基础上,在利用正比例的意义会过来判定例1和例2种的数量关系是否符合正比例的条件,进一步教学例3。巩固正比例的判断能力。
2. 教学反比例的量与成正比例的量教法相似。
3.比较成正比例的量合成反比例的量。通过例7,让学生自己去找出正比例盒饭比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掌握判断方法正确判断。
三. 说作业设计:
(一)基本题:
1. 填空:
(1) 订阅《每周文摘》的份数和钱数如下表: 份 数 1 2 3 4 5 6 钱 数 15 22.5 30 37.5 45 7.5 表中相关联的量是__和__,__随着__变化,__时一定的,因此,__和__成__的关系。
(2)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行使的数度和时间如下表: 速度(千米/时) 30 40 50 60 时间(时) 16 12 9.6 8 从上表可以看出,__和__是两种相关联的量,__随着__变化,__扩大,__反而缩小;__缩小,__反而扩大,他们扩大、缩小的规律是:_________,用式子 表它们的关系就是:____________。
2. 选择(正.A 反.B 不变.C)
(1) 正方形周长和它的边长( )
(2)看一本书,已看页数和未看页数( )
- 33 -
(3)小明从家到学校,骑自行车的速度所用时间( )
(二)变式题
1. 填空:
(1) 如果x/5=2/y,那么x和y成__关系;如果14x= y,那
么x和y成__关系。
(2) 如果a/b×c=1, 那么当a一定时,b和c成__关系;当
b一定时,a和c成__关系;当c一定时,a和b成__关系。
2. 判断:
(1)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地和高成反比例。( ) (2) 笔直一定,比的前项和后项成正比例。 (3) 园的半径与面积成正比例。
- 34 -
( ) (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