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担任初二两个班的英语老师,拿到花名册的那一刻,我特别留意了两个班的“后续部队”,发现都是清一色的“小平头”,而且成绩也都一路红灯。第一堂课,我就见识了他们的身手不凡,好几个大个子,全然不顾我的存在,聊天的,睡觉的,吃东西的,转笔的,转书的„„应接不暇。我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对于刚参教不久的我而言,这无疑是一次不小的挑战。面对那一张张稚气飞扬的脸,我决定用一颗真诚的心,一份感人的情,去开启他们的心扉,让他们重拾对英语的信心,我相信春风化丝雨,滴水穿顽石。 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 竞选演讲,机会均等
我找了两个班的班干部和部分同学了解情况,决定兴师动众地举行一次竞选演讲。我特别强调欢迎对英语感兴趣、想为大家服务、不论成绩好坏的任何同学来当我的小助手——英语课代表及英语小组长。我的语气坚定而从容,教室里霎时安静下来,那几个调皮的学生眼睛里分明流露着怀疑和期待的神情。接下来的演讲出乎意料的精彩,赫赫有名的“安氏家族”和F4竟然纷纷上台。其中一个男生说他对英语不感兴趣,但想当个小组长,还说以前都是被别人管着,也想尝尝管理人的滋味,台下顿时唏嘘声一片。我一听就知道他多半是来搅局的,我微笑着环视四周说:“给他一次表现的机会好不好?”话音刚落,教室里鸦雀无声,他竟不知所措的向我投来求助的目光,我诚恳地对他说:“欢迎你的加入!”这时不知谁带头鼓起掌来,他先是一愣,继而脸红了,向全班同学鞠了一个深深的躬。我心中暗暗窃喜,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在阵阵掌声中竞选演讲圆满结束,课代表和小组长正式挂名上岗。
二、名人故事,心扉初启
陶行知先生曾语重心长的讲:“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感情的交流是育人的基础,所以我利用课余时间,翻阅各种资料,希望用那些小时候性格顽劣、成绩平平而日后声名显赫的名人的故事来拨动他们内心那原本明净且善良的心弦。于是晚自习的时候,我把这些“小麻烦”们召集起来,给他们讲述:贝多芬拉小提琴时,他的老师说他绝不是当作家的料。
爱迪生小时候反应奇慢,老师认为他没有学习能力了。 爱因斯坦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认字。 《物种起源》的作者达尔文在自传里透露,所有老师认为我资质平庸,与聪明不沾边。 物理学家牛顿小时候成绩一团糟。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大学时因成绩太差被退学。 英国首相丘吉尔小学六年级曾留过级。 艺术学家罗丹考了三次都没有靠进艺术学院。 “老师,这是真的吗?”“原来他们小时候和我们差不多啊!”“那我们能改好吗?”“太不可思议了!”那么多的疑问和感叹让我应接不暇。我感受到了一种心灵的交汇,我想,是时候挂帅出征了!
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英语教学需要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丰富课堂形式,增加英语趣味。我对课前的warm-up做了精心的准备。比如Experiences 一课,我就鼓励学生描述假期经历,并播放有关秀丽河山的视频。让学生凝神屏息,想象身临其境,感受大自然的无限魅力。学习Western music时,我下载了经典英文歌曲,在悠扬的音乐声中一堂课拉开了帷幕„„ 为了防止学生仅仅局限于这短暂的热情,我采取了“鼓励+奖励”的措施。如果一堂课的任务提前完成,可适当增加活动。表现踊跃的小组将入围“年度星级组”的评选。几周下来,我发现英语课上,原来那些经常聊天,吃东西的同学明显收敛了不少。在阶段性自主测试中,成绩也有明显提高。我正要松一口气时,麻烦似乎又要光临了„„
四、网络对话,深层沟通
无意间听到几个班主聊起最近班里的上网现象很严重,每个班都有几个男生晚上熄灯后偷偷越墙跑出去上网,凌晨三四点钟才回来。不仅严重违反了校纪校规,还影响了其他同学的休息。怪不得坐在班里最后一排的“安氏兄弟”由“神侃战术”转为了“瞌睡战术”。可转念一想,何不借此机会深入“敌营”?我悄悄要来他们几个的QQ号,并匿名发出好友请求,竟然没有验证就通过了。我不禁为这群心理不设防的单纯的孩子们捏了一把汗。开始是简单的问好(他们还挺有礼貌的),聊了一些轻松的“浮云”似的话题。在网络中,他们都把自己的年龄改成了20岁左右。我没有谈学习,怕打草惊蛇。后来慢慢地熟悉了。我就往学习的话题上引。“不感兴趣。”“说点别的吧!”“拜托,不要这么无聊。”“没劲!”一提学习,大家的反应如出一辙。这可愁坏了我,看来不可操之过急啊!我索性把自己说成从前也是爱捣乱的学生,这下才有了突破。他们有的说自己以前学习
成绩还不错,但后来生了一场病,落下了不少功课,一时赶不上就自暴自弃了;有的说本来基础就不好,老师和同学又有偏见,就更不想学了;还有的说父母挣钱多,学不学没关系„„这样的话语让人触目惊心!我试探性的提了一个问题:“我以前没学好,挺后悔的,可惜没机会了。你要不要试着改变一下,或许会有意外的收获?”“不可能的,老师们早对我绝望了!”“反正我也不指望学业了!”“赶不上了!”„„又是反对的呼声。我接着说:“不管怎样,都不应该自暴自弃,总不能让自己以后遗憾终生吧!只要内心深处想堂堂正正地做人,并且为之而努力,就问心无愧„„”网络的那边是良久的沉默。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一直鼓励他们离开网吧,重新做个好学生,并且在英语课上,我也不再吝啬赞美的言辞。渐渐地,我越来越少听到那几个班主任对上网一事的牢骚了。
五、星级评比,共同进步
在小组评比中,我采取“日评,周计,月比,学期奖”的评比模式。即:一日一评,一周一小计,一月一评比,学期大奖励。我发现学生们对这样的模式很感兴趣,尤其是小组长们,他们对于当日组员的表现都会组内开个小会或批评,或表扬,或鼓励。慢慢地,每个同学都培养起了小组荣辱观,在每周,每月的评比中总有“黑马”和惊喜。学期奖励中,我会和大家一起评出“状元组”,“ 榜眼组”,“ 探花组,”“后来居上组”,“再接再厉组”„„进行小小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经过半年的坚持和努力,现在两个班学习英语的热情有了明显提高。每堂课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度过。那些原本上课心不在焉的学生也开始奋起直追了,虽然他们的进步是一点一点的,但他们不再低着头,眼神里不再充满着无助和失落,我相信潜移默化的力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