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国聚氨酯产业现状分析及展望_待续_

来源:筏尚旅游网
第33卷第1期化学工业

2015年1月CHEMICALINDUSTRY

·15·

待续)我国聚氨酯产业现状分析及展望(

100013)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北京

摘要:分析我国聚氨酯产业现状及特点,研究产业发展趋势和热点,包括TDI、MDI、脂肪族异氰酸酯、聚氨

酯保温材料、聚氨酯软泡、聚氨酯胶粘剂、水性聚氨酯产品技术发展和市场发展前景。

关键词:聚氨酯;衍生物;市场调查;市场需求分析文章编号:1673-9647()1-0015-042015

中图分类号:TQ323.8

文献标识码:A

1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1.1

生产和消费规模稳居世界首位

近年我国聚氨酯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2013年我国聚氨酯产销量占全球的40%以上,规

模继续稳居世界首位。据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统计,2013年我国聚氨酯总产量达到870万t,比上年增长11.5%。其中聚氨酯泡沫塑料340万t,氨纶40万t,弹性体70万t,合成革浆料和鞋底原液230万t,涂料140万t,胶粘剂和密封剂50万t。2013年聚氨酯材料在隔热材料、汽车和水基聚氨酯材料领域的使用有大幅增长。2013年我国聚氨酯制品生产结构、下游领域消费状况如图

图2

2013年我国聚氨酯下游领域消费结构

汽车、家电、纺织等产业的消费升级,应用规模和领域不断扩大,预计仍将以高于国民经济平均增长速度发展。预计2015年我国聚氨酯的需求量将达到1000万t,2020年将达到1500万t左右。

1,2。

1.2大宗聚氨酯原料供需矛盾已缓解

由于生产技术含量高,装置产能过低,改革开放前我国聚氨酯原料很大程度上依靠进口,特别是聚氨酯合成中最重要的原料异氰酸酯,我国迟迟没有掌握核心生产技术。改革开放后,经过多年的引进吸收、自主创新,我国成功开发了以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二异氰酸甲苯酯(TDI)为主体品种的异氰酸酯生产技术,以万华

图1

2013年我国聚氨酯制品生产结构

工业为代表的本土企业积极在聚氨酯原料领域扩张产能,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质量稳步提高。另一方面,由于环保和需求,聚氨酯生产逐步向亚洲特别是中国转移,而欧洲、北美产量在减少。我国2013年原料TDI、聚酯多元醇(PPG)以及

收稿日期:2014-12-29作者简介:张

丽(1976-),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高级工

程师,主要从事石化新材料领域的市场和技术研究。

在聚氨酯产品门类中,泡沫塑料所占的比例正在缓慢地下降,被统称为CASE(指涂料、胶粘剂、密封剂、弹性体等)的产品比例不断上升。

聚氨酯作为一种高性能先进材料,与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密切相关。未来,随着中国人口总量持续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建筑节能、

化学工业

·16·

CHEMICALINDUSTRY2015年第33卷

己二酸的自给率均超过100%,MDI、聚四氢呋喃(PTMEG)的自给率也在向100%靠近。应该说,

表1

原料

经过近10年的高速增长,我国大宗聚氨酯原料受制于人、依赖进口的情况已经得到彻底改观。

我国聚氨酯主要原料供需状况

2010年

2013年

797783

19979378656

16070244474

90101101

2005年

1112110133

1297394

242973

13944220403

产能/(万t···a-1)产量/万t自给率/%产能/(万ta-1)产量/万t自给率/%产能/(万ta-1)产量/万t自给率/%

MDITDIPPG

合计

9335155283

1.3产业集中度加强,布局趋于合理

聚氨酯制品门类繁多,分布较广,生产规模

(3)聚氨酯工业特别是下游产品,产业结构零散,集中度低,大量中小企业技术、设备落后,规模小,许多企业产品质量差、效率低、能耗高、污染较大;

(4)缺少有效的、集中统一的行业标准管理和产品质量管理体系。

大小并存,目前制品生产企业约有三千多家。聚氨酯主要原料MDI、TDI、PPG已成为国际化商品,其生产技术与设备较复杂,生产相对集中且集中度不断提高。目前,国内异氰酸酯(MDI、

TDI)生产企业10家,20万吨级PPG生产企业10家。

目前中国聚氨酯产业布局基本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以烟台和天津为中心的黄河三角洲环渤海地区、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地区、以葫芦岛为中心的东北地区、以兰州为中心的西北地区,以及正在形成以重庆为中心的西南地区、以福建泉州为中心的海西地区等聚集地区。

2产业发展趋势和热点

2.1产业发展前景总体良好

市场需求体量是我国聚氨酯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之一。中国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也是聚氨酯的第一大消费市场。城市化进程加快、高速铁路投资加大,环保合成木材需求增加等,都为聚氨酯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会。

下游行业的结构调整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汽车工业向轻量化、节能化、舒适化和安全化方面发展趋势必将给聚氨酯提供很大的发挥空间;由于节能和环境保护的需要,我国政府强制实施建筑节能规模和标准,节能减排、环保低碳、绿色建筑将强力推进,对聚氨酯硬泡塑料的扩大应用无疑是一大机遇;随着国家环保法规、标准和监督环节健全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水性、无溶剂型聚氨酯材料将有更广阔的发展机会;在新能源领域,聚氨酯弹性体、水性聚氨酯涂层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市场潜力很大;国内外生物医用材料研究与应用表明,聚氨酯弹性体材料具有更好的血液和组织相容性、生物稳定性,在长期植入人体内的医用材料中,综合性能最好。

从产业自身来讲,我国已成为聚氨酯生产大国,是推动未来全球聚氨酯市场增长的主力军,即使在2008—2009年世界金融危机高潮期间,世界主要聚氨酯产销市场大幅萎缩情况下,我国聚

1.4产业升级稳步加快,技术创新水平逐步提高

目前我国成功开发了以MDI、TDI为主体品

种的异氰酸酯生产技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等脂肪族异氰酸酯产业化技术开发已经开始起步。国内水性鞋用聚氨酯胶粘剂、非黄变异氰酸酯、双氧水法环氧烷等技术都在快速发展。万华工业生产的MDI产品,华峰生产的鞋革树脂、氨纶等产品质量已经进入世界前列。

1.5装置重复建设、产品质量趋同问题突出

中国聚氨酯工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

一些问题:

(1)自主知识产权基础和创新能力薄弱,大部分有一定规模的原料和制品企业多为引进技术或国外在华企业技术;

(2)重复建设,产能开始过剩,近几年国内聚氨酯市场无序化投资行为严重,从重要原料

MDI、TDI、PPG到氨纶、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TPU)等已经或即将形成产能严重过剩问题;

第1期张丽:我国聚氨酯产业现状分析及展望(待续)

·17·

氨酯产销量仍有很大增长。近几年来,国内聚氨酯行业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技术创新水平不断提高,产业升级步伐稳步加快,在原料领域企业积极扩张产能,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质量稳步提高,为今后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折,直到2012年12月3日公安部消防局下文通知,不再执行65号文,回到原来的46号文,也就是说不再强制要求使用A级材料,而屋面可以正常使用B1和B2级材料。政府对于建筑物消防条例的修改,使得聚氨酯保温材料在未来几年的发展有乐观预期。2013年以来聚氨酯保温材料的消耗量明显增长,在国家大力推动绿色节能建筑建设的背景下,聚氨酯保温材料的发展前景广阔。

2.2异氰酸酯正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脂肪族和脂环族二异氰酸酯(ADI)作为一

类特殊有机二异氰酸酯,因其制品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突出的化学稳定性和优秀的耐光耐候性,近年来得到广泛关注。其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涂料等领域,与芳香族异氰酸酯产品相比,具有更高经济含量和附加值。由于该产品的特殊地位,其生产工艺、技术一直受到西方发达国家的封锁和限制。中国大陆地区的ADI的年需求量不断增长,目前全部依赖进口和外资企业,潜在市场需求、超常的增长速度以及高额的生产利润,吸引了世界异氰酸酯巨头的极大关注,并开始在华投资建厂,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国内本土相关企业也积极研发技术或寻求技术来源,加快研发和生产ADI等更多类型的异氰酸酯产品,谋求在异氰酸酯领域的更大市场和发展空间。

2.5绿色环保是聚氨酯软泡的发展趋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高品质产品的要求和对绿色环保的重视,聚氨酯泡沫不断向着更加高品质、更加安全和环保的方向快速发展。聚氨酯软泡的低雾化、低密度、阻燃等问题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问题。聚氨酯软泡突出的趋势是:环保型软泡,即绿色聚氨酯产品;低VOC软泡;低雾化软泡;全水软泡;全MDI系列软泡;难燃、低烟、全MDI系列泡沫;反应型高分子量催化剂、稳定剂、阻燃剂以及防老剂等新品种助剂;低不饱和度、低单醇含量的多元醇;超低密度的优异物性的聚氨酯软泡;低共振频率、低传递性聚氨酯软泡;聚碳酸酯二元醇、聚四氢呋喃等特种多元醇;液态CO2发泡技术、负压发泡技术等。

2.3聚合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增长再次出现新亮点

尽管2011年以来我国整体的经济增速放缓,但是聚合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还是呈现了较好的发展态势。目前电器行业仍然是我国聚合MDI主要的消费领域,这一行业的冷暖直接影响到总体消费量。电器行业未来几年的增速将逐步放缓,但是庞大的基数足以保证其在我国市场的地位。2012年底我国公安部消防局下文通知,不再强制要求建筑外墙保温材料使用A级材料,这对于聚氨酯外墙保温来说,是一个特大利好消息。我国用于建筑领域的聚合MDI消费量占比不到20%,而美国用于建筑领域的需求占比超过55%。我国既有建筑500亿~600亿m2,多数为高能耗建筑,每年新建建筑达20亿m2,建筑能耗占总能耗比例接近35%,未来该领域的发展空间巨大,将带动聚氨酯保温材料的发展。另外,矿山填充、密封剂等新兴领域的发展势头良好。预计未来几年国内聚合MDI增长再次出现新的亮点。

2.6泡沫行业淘汰ODS形势依然严峻

氯氟烃类(简称CFCs)会对臭氧层起到分解作用,从1996年起氯氟碳化合物正式被禁止生产。替代CFCs技术现有三条路线:CFC→HCFC-

141b→HFC;CFC→环戊烷或正、异戊烷和其它

烃;水或CO2发泡。前两条路线用于绝热硬泡,后一条路线用于软泡和非绝热硬泡。我国冰箱行业从不同国家引进生产线,同时存在着采用前两条CFCs替代路线的发泡工艺。今后应从技术经济综合比较,决定取舍。按照《蒙特利尔议定书》的相关规定,我国HCFCs淘汰的目标是,到2013年把HCFCs消耗量冻结到2009年和2010年的平均水平(基线水平),2015年削减10%,其中泡沫行业至少应承担2015年HCFCs淘汰目标的

60%,2030年全面停止HCFCs生产。由于目前HCFCs(含氢氯氟烃)生产和消费总量增长迅速,

我国泡沫塑料行业淘汰ODS(消耗臭氧层物质)的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

2.4聚氨酯保温材料市场前景看好

近两年我国聚氨酯保温材料市场经历了一波

化学工业

·18·

CHEMICALINDUSTRY2015年第33卷

2.7聚氨酯胶粘剂产品升级步伐加快

随着对环保、安全、健康的日益重视,用户

2.8水性聚氨酯产品技术发展加快

聚氨酯树脂的水性化已逐步取代溶剂型,成为聚氨酯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水性聚氨酯可广泛应用于涂料、胶粘剂、织物涂层与整理剂、鞋用树脂、合成革用树脂、皮革涂饰剂、纸张表面处理剂和纤维表面处理剂等。但由于水性聚氨酯分散体(PUD)链段上含有亲水基团或链段,降低了漆膜的耐水性、耐沾污性、物理机械性和化学性能;同时制备工艺和成膜过程也决定了PUD漆膜的耐溶剂性、耐热性和力学强度等性能不及相应的溶剂型制品。此外,由于水的蒸发潜热高,造成水性产品干燥时间长的问题。今后,水性聚氨酯依旧是一个热点,将在进一步降低VOC的基础上,开展水性聚氨酯合成新技术新结构的研究、交联机理研究和新型交联剂的开发,提高水性聚氨酯干燥性能,提高水性聚氨酯综合性能;开展施工工艺研究,降低环境温度和湿度对水性聚氨酯涂膜外观的影响;应用技术开拓和推广,进一步扩大应用领域。

(待续)

对粘胶剂的环保、安全、健康要求也逐渐提高。目前我国聚氨酯胶粘剂仍以溶剂型为主。无溶剂化系指胶粘剂中不含溶剂,因无溶剂向大气挥发,不会造成污染和危害。无溶剂聚氨酯胶粘剂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塑料复合包装,对铝箔也有良好的粘合效果,耐内容物性及耐高温蒸煮性能也可与酯溶型聚氨酯胶粘剂相同,且剥离强度高。水性胶粘剂以不可燃、无毒害、不污染、产品适应性强而备受青睐。但水性胶粘剂的不足之处是干燥速度慢、耐水性差、防冻性不好、成本及能耗大,在未来10年内还无法完全取代酯溶型聚氨酯胶粘剂。溶剂型聚氨酯胶的固有特性,保证其在软包装复合薄膜工业中的一定地位。但其危害性也有目共睹。因此,环境友善的无溶剂型和水基型聚氨酯胶相继研制成功,且正在逐步缩短与溶剂型性能间的差距,应用范围和市场份额扩大速度远超过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

TheAnalysisofCurrentSituationandProspectofPolyurethaneIndustry

inChina(Tobecontinue)

ZHANGLi

(ChinaNationalPetroleum&ChemicalPlanningInstitute,Beijing100013,China)

Abstract:ThispaperanalysisedthestatusandcharacteristicsofdomesticPolyurethaneindustry,andresearchedthetrendsandhotspots,involvingtechnologyandmarketprospectsofTDI,MDI,Aliphaticdiisocyanate,Polyurethaneinsulationmaterials,Polyurethanesoftfoam,PolyurethaneAdhesives,aswellasWaterbornepolyurethaneproducts.Keywords:polyurethane;derivative;marketresearch;marketdemandanalysis

!!!!!!\"!!!!!!!!!!!!!!!!!!!!!!!!!!!!!!!!!!!!!!!!!!\"

!!!!!!\"欢迎投稿欢迎订阅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